APP下载

苦楝种子采集处理及育苗技术

2019-11-17杨照勇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18期
关键词:种子处理育苗技术

杨照勇

摘要    介绍了苦楝种子采集与处理方法,并从播种育苗、苗木移栽及修剪、苗期管理、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苦楝育苗技术,以期为优质苦楝苗木的培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苦楝;种子处理;育苗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92.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8-0106-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苦楝是宣城市宣州区一个非常有市场发展潜力的优良乡土树种,但由于对其重视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它的优良特性,未能有效地开发应用,目前急需加大配套技术研究及推广力度。苦楝树形高大,树冠宽阔而平整,枝干修长,枝叶舒展,夏季开蓝紫色花序,淡雅秀丽;秋季果实累累,冬季落叶后,金黄色果实和褐色枝干互相衬托,为冬日添一处景致[1]。苦楝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不耐水渍,能在酸性、中性及钙质土壤中生长,病虫害少,是营造混交林的优良树种,宜在河渠、湖堤、乡村、城镇綠化栽植;苦楝对二氧化硫等抗性强,本身能分泌杀菌物质,具有吸滞粉尘和杀灭细菌的功能[2],在园林实际应用中比较广泛,可作庭荫树、疗养林、行道树,也是城镇生活小区美化、绿化的好树种。苦楝生长迅速,材质坚软适中、有光泽,纹理美观,不变形,有香气,耐腐朽,抗虫蛀,是家具、建筑、船舶等良好用材;苦楝全身是宝,枝叶可驱赶蚊虫、净化空气,花、果、叶、皮均可入药。因此,苦楝不仅美化绿化价值高,经济价值也极高。

1    苦楝种子采集与处理

1.1    果实采集

1.1.1    采种母树选择。为了向园林生产提供优良的种实,苦楝种实应在良种生产基地和优良母树上采集。采种母树要求树冠圆柱型、树干通直圆满、主干高5 m以上、无病虫害、生长健壮,不能从劣树和劣质林分采种[3]。

1.1.2    果实采集季节。苦楝果实一般在立冬季节成熟,当果实变黄略有皱纹时即可采集。过早采集,果实成熟度不够,影响种子质量;过迟采集,影响采集种子的数量。

1.1.3    果实采集和储存方法。选好采种母树后,在母树下的地面铺设大雨布,用竹竿敲落果实,之后仔细挑选,剔去坏果、小果,把优质果实装入蛇皮袋进库储存。储存库应该通风、避阳,果实均匀铺在地面上,厚度不超过5 cm,每周翻动1次,防止霉烂[4]。

1.2    果实处理

3月中旬,从储存库取出苦楝果实,放在水泥场地,场地上方用遮阳网遮挡。晾晒3~5 d,挑出不好的果实,把剩下的好果实置于容量为1 t的塑料桶中,用60 ℃的水浸泡24 h左右,并且每2 h用棍棒搅动1次,同时加入60 ℃的温水,保持水温在55 ℃,促使果实充分吸水膨胀。24 h后,从塑料桶中捞出膨胀的果实,放在水泥地上,人工穿着胶靴在果实上踩(人工脱皮法),待果实全部脱皮后,置于水中边搓边清洗,去掉果肉与果皮,留下干净的种子。

2    育苗

2.1    播种育苗

当春季气温上升至15 ℃、地下5 cm处温度达到8 ℃以上时,将处理好的苦楝种子进行点播。播前在床面挖穴,深度4 cm,穴底要平,穴数为9万个/hm2,均匀分布。随挖穴、随播种、随覆土,覆土厚度2~3 cm,覆土后轻轻镇压,保持土壤湿润,并喷洒金都尔农药防止杂草。试验表明,苗木较理想的密度约9万株/hm2,密度太大,则被压苗、细弱苗的比例很大。因此,一般播种量为9万粒/hm2。10~15 d出苗,应加强苗期管理。

2.2    苗木移栽及修剪

育苗1年后,苗高150~200 cm时即可移栽。按行株距20 cm×10 cm栽植,穴深50 cm,穴径50 cm,太长的根剪去前端,把苗放穴中间,覆土半穴,轻轻提苗,让根部舒展,再覆土压实,浇水,填平穴,平茬,茬高2 cm[5]。要培育通直高干良材,必须通过接干修枝整形来达到目的。接干修枝整形的关键是掌握“春斩梢、夏控侧”技术。4月进行抹芽,保留健壮芽;6月修枝,打去侧芽,保留1个主梢,当年株高可达300~400 cm,粗度达到3~4 cm[6]。第3年3月统一定干,干高为300 cm;6月再进行修剪定形,45°角均匀留3个桠。第4年6月,当苗木高500 cm时,分别在3个桠上各留80 cm长的3个桠。通过整形修剪,苦楝树冠由9个枝桠组成。

2.3    苗期管理

2.3.1    灌溉排水。育苗床面应保持湿润,利于幼苗生长发育。幼苗出齐后,子叶完全展开,进入旺盛生长阶段,灌溉以喷灌为宜,喷灌量应少量多次,每2~3 d灌1次,每次要浇透浇足,喷灌宜在早晚进行。夏季雨水较多,要注意及时排水[1]。

2.3.2    间苗补苗。苦楝每个核果内有种子4~5粒,成簇发芽出土,幼苗疏密不均。选阴天或傍晚进行间苗补苗,每簇选留1株健壮幼苗,保苗量为9万株/hm2。移植时要带土,以利于苗木成活。

2.3.3    松土除草。除草结合松土同时进行,采用25%除草醚可湿性粉剂进行化学除草。每次喷灌及降雨后,达到适耕程度时应进行松土,小苗宜浅,大苗宜深,苗木木质化期应停止松土除草。

2.3.4    及时追肥。幼苗期应以氮、磷肥为主,速生期氮、磷、钾肥适当搭配,苗木木质化期则以钾肥为主,停施氮肥。移栽后每年春冬2季各追肥1次,以人畜粪和饼肥为主,在离根30 cm处开沟环施,冬季追肥结合壅土培根。春季追肥可增施适量过磷酸钙。

2.4    虫害防治

2.4.1    星天牛。幼虫蛀食主茎基部,能把树干蛀空而使楝树截断或枯死。防治方法:保护环境优先,尽量采用人工防治,捕捉成虫,消灭虫卵;化学防治,可用生态农药浸透药棉,塞入蛀孔,用泥封口,毒杀幼虫。

2.4.2    介壳虫。危害苦楝的苗木及幼树。防治方法:尽量采用人工防治,及时摘除卵块;入冬后用石硫合剂涂刷苗干,可有效防治介壳虫。

3    参考文献

[1] 王春华.绿化良种:苦楝树[J].浙江林业,2009(6):30-31.

[2] 柯玉铸.苦楝素含量高的苦楝优良种源及单株选育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9(2):139-143.

[3] 谢传金,叶群森.苦楝点播造林技术[J].林业建设,2008(3):10-11.

[4] 毕荣璐,李青松,韩晓玉,等.酸蚀处理及赤霉素处理对苦楝树种子萌发的影响[J].种子,2012(12):71-73.

[5] 尹如春.苦楝树移栽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179.

[6] 陈金法.苦楝的栽培和综合利用[J].中国林副特产,2009(5):43-45.

[7] 刘丽云.苦楝栽培技术及应用价值[J].北方园艺,2009(9):144-145.

猜你喜欢

种子处理育苗技术
阜新地区谷子机械播种栽培技术
云南怒江州泸水县楤木栽培技术
简述红豆杉快繁育苗技术以及管理
有关营林防病措施的研究
毕节市早实核桃实生育苗技术
栾树种子育苗技术探析
乡土树种与国外优良树种育苗技术研究
北方耐密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厚朴种子处理技术及苗期生长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