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旱作农业发展探析
2019-11-17韩伟宏高洋吕凯
韩伟宏 高洋 吕凯
摘要 有机旱作农业是贯彻生态性、绿色性、环保性、健康性的新型农业模式。本文以平顺县为例,分析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有机旱作农业;问题;对策;山西平顺
中图分类号 S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8-0027-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Organic dry agriculture is a new agricultural mod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cology,green,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health. Taking Pingshun County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organic dry agriculture,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organic dry agriculture;problem;countermeasure;Pingshun Shanxi
近年来,平顺县逐渐实现了农业自身发展经济优势的挖掘,实现了绿色有机旱作农业的有效性发展,建立了一系列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区域。与此同时,不断深入研究有机旱作农业与传统种植的联系,以出台相应的发展方案及政策。目前,平顺县已建立多个马铃薯特色产业示范基地,拥有自主性品牌50多个、知名品牌10多个,覆盖面积逾2 000 hm2。综合来看,平顺县有机农业发展模式日益成熟,减少了化肥、兽药、农药等的使用量,制定了可持续性发展规划,提高了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高度重视,平顺县农业经济发展前景广阔[1]。
1 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来平顺县的旱作高效农业体系不断完善,取得了一系列的发展成绩,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不断发展,但从平顺县农业结构的调整步伐来看,仍然存在诸多的发展问题。一是政府扶持工作稍显落后。平顺县政府缺乏足够的经济扶持力度,不能继续扩大旱作高效农业的发展规模,在旱作农业体系的推进过程中,各项技术及配套设施体系尚不健全,在物资配套方面缺乏具体化的应用措施,特别是农机局设备、农膜技术应用方面,依旧存在诸多的发展问题[2]。二是缺乏严谨的旱作农业推广技术。随着旱作技术推广力度的不断提高,平顺县在水资源利用、农业结构调整、农业技术转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随着旱作农业发展规模的逐渐扩大,其农业应用面积不断提高,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技术服务及推广服务问题。平顺县农业推广者很难每家每户展开技术引导,导致有些农户依旧使用传统的种植方法,缺乏标准化、规范化的种植策略。三是存在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缺乏严谨的生态保护方案。旱作农业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存在废残地膜及棚膜的再利用问题,县内缺乏正规的废膜回收机构,不能有效性解决农残膜的污染问题,有机旱作农业的发展依旧缺乏长远性的政策[3]。四是平顺县的有机农业发展规模整体较小。平顺县缺乏专业性的有机农产品生产企业及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存在标准不统一、技术不规范等,其基地管理策略不能得到有效落实,与市场准入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难以有效提高有机旱作农业产品的质量[4]。
2 对策
2.1 谋划长远发展目标
为了适应现阶段平顺县有机旱作农业经济的发展要求,必须树立长远性的发展目标。深入贯彻先进的科學发展观念,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不仅要完善有机农业组合机制,充分落实科学性的规划理念,提高经济布局的合理性,强化管理实践水平,打造享誉国内外的农产品品牌,也要提高农业经济布局的合理性,实现农产品整体质量的提高。这需要针对现阶段农产品的市场经济需求,开发健康、天然、无污染的农产品,要突出农产品的发展特色,培育品牌特色,实现优势农产品的可持续性发展,扩大重点建设基地的规模,实现有机种植技术的推广及应用,明确现阶段有机旱作农业的种植标准及技术标准,实现生产环节、加工环节、销售环节等的结合,提高农业经济的整体水平[5]。
争取到2020年在全县建立完善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服务机制及产品质量管理机制,实现有机农产品知识的有效性普及,建设10多个国家标准示范园区,提高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基地推广水平,进行蔬菜、小杂粮、果品等各类农产品的重点发展[6]。
2.2 明确各阶段贸易经营任务
在平顺县有机旱作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进行有机产业计划的规划及设计,做好蔬菜、瓜果板块的发展工作,提高马铃薯、杂粮等产业的推广应用水平,同时推动林果产业的有效性发展,提高建设基地的发展效益,实现企业自建基地的推广及应用,鼓励企业强强联合建设发展基地[7]。通过多种发展形式,向农民提供种子、肥料、农药、技术的推广服务,深入贯彻统一性订单标准、统一性管理标准、统一性服务标准。做好专业村建设工作,进行合作组织基地建设。应转变传统的乡镇发展方法,鼓励各个区域一乡一业模式的发展,积极鼓励农民使用土地承包、入股等方式开展农业种植管理工作,做好适度规模经营工作。与境外的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积极展开合作,通过直接投资、采购协议等方式,建立相应的市场发展基地,真正实现产销对接、农超对接模式的发展,发挥大户能人的积极带头作用,鼓励种植先进者积极展开基地建设工作,实现技术骨干的培养,提高技术网站的建设水平,做好技术服务的相关工作,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新技术的推广及应用[8]。
相关政府部门需要落实好自身的责任,深入贯彻相应的管理规范及质量标准,实现有效性基地发展策略的推广及应用,实现农业基地发展水平的提高,做好基地产品、产地环境、农业产品、生产技术等的监督检查工作,进行例行检查制度的落实[9]。
2.3 完善各阶段发展制度
为了提高有机旱作农业的发展水平,必须强化相应的组织领导机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重视,建立农业发展领导小组和专门的工作室,做好有机农业发展及协调工作,严格落实工作责任。相关领导者需要意识到农机农业的推广是一个复杂的工作过程,离不开相关工作人员的配合[10]。在有机旱作农业推广过程中,必须做好有机农业技术的综合性研究工作,有效落实重点科技计划项目。财政部门应给予资金方面的支持,提高有机农业的发展水平,推动基地建设的有效性发展,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11]。林业部门、农业部门等应积极协作,落实有机农业综合技术的具体措施,根据有机农产品的规范要求,做好生产基地规划、建设的指导工作,实现有机农产品品牌的审核。政府应提高财政扶持水平,实现农业支持资金的整合及利用,推动农业示范基地经营规模化机制、生产机械化机制等的长远性发展,切实提高基地的生产能力[12]。应完善企业发展、基地发展、农户经营三合一管理体系,提高基地的综合生产能力,推行相应的政策,做好生产基地的扶持和品牌农产品的认证工作,深入贯彻资金奖励机制;强化相应的督导考核机制,明确平顺县经济发展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完善平顺县农业办公室督导考核机制,做好有机农业工作情况的定期性跟踪及督查工作。
2.4 优化农业技术推广方案
为了提高有机旱作农业的发展水平,必须实现农业技术推广方案的优化,应抽取相应的技术人员积极开展技术性引导,做好农业技术推广示范点的建立工作,实现技术培训环节、物资配套环节、入户指导环节、跟踪服务环节等的有效结合,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工作。同时,做好分片联系工作,每一个工作示范点都需要安排專业的技术干部,做好农业规划、建设等工作,提高引种、育苗等环节的工作水平,实现全过程技术指导方案的优化,真正实现有机旱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日光温室问题及塑料大棚问题,提高旱作农业的发展水平。
强化发展资金、农业设备的扶持工作,提高旱作农业的发展水平,就农业技术推广资金、化肥应用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实现资金的多方筹措,针对项目农户不同的发展方式,采取不同的补贴模式,实现招商引资模式、大户投资模式、政府补贴模式、银行支持模式等的结合,实现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方案的应用,做好各类旱作农业农机的推广工作。
加强高效性旱作农业技术项目的推广,实现新型残膜回收技术、秸秆氨化技术等的推广,进行新型农机的研究,实现农业科研院校项目的有效性推广及应用,深化现阶段农业发展项目的目标,提高技术组装配套水平。农机具相关政府组织部门应高度重视,积极鼓励平顺县企业做好新型覆膜技术、农机具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工作,实现新型农机具的改进及生产,提高旱作农业劳动生产率,积极鼓励废旧膜回收企业的回收行为,做好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同时提高平顺县的生态综合发展效益。
2.5 规划环节、引进环节、示范环节等的结合
充分利用新型农机具发展农业,明确各阶段的农业经济发展目标和不同发展时期的任务,深入落实平顺县现阶段的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及旱作农业发展规划,实现旱作高效节水农业的发展。在某些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区域,开展重点农业发展项目,与高效节水农业项目相结合。建立一系列日光温室小区,在多个区域建立旱作高效农业示范点,做好起垄模块、种子选择模块、配方施肥模块、播种模块、种植模块等的协调工作,深入落实及贯彻一膜两用技术、抗旱播种技术等,提高旱作农业的整体发展效益。完善宣传引导方案,做好效益计算及对比工作、旱作农业的推广及宣讲工作,积极利用各种媒体方式,完善现代旱作农业建设专题栏宣传机制。县政府领导人需要积极组织相关部门的领导、技术骨干及种植大户等,定期展开示范基地的专题考察及学习工作,做好各类技术的推广及应用工作,提高高效农业的发展效率及水平,以期为平顺县培养更多的技术骨干及技术人员。
3 参考文献
[1] 李润根.江西省有机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5.
[2] 丁俊杰.河南省有机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7.
[3] 郑福贵,张平.科右中旗旱作农业的建设及存在的问题[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增刊1):18-19.
[4] 张俊海.发展旱作农业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J].现代农业,2006(10):54-55.
[5] 陈廷玺.大力抓好旱作农业 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大旱之后的反思[J].耕作与栽培,2006(6):46-47.
[6] 王雅娟.加强水土保持,建立生态旱作农业[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2(4):17-18.
[7] 贺俊杰,卢曾秀.实施旱作农业工程 促进生产持续发展[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2001(11):16.
[8] 须宁,王生蜂.对发展旱作农业工作的思考[J].青海农技推广,2001(4):18-20.
[9] 邵德福.因地制宜 保产保收 大力发展旱作农业[J].吉林农业,2000(11):4-5.
[10] 李荣刚.实施旱作农业工程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当代生态农业,1999(增刊1):1-4.
[11] 陈阜.现代有机旱作农业与技术创新需求[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8(6):9-10.
[12] 赵越云,樊志民.粟·黍·猪:论原始旱作农业类型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农史,2016,35(6):2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