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党政领导干部能力的途径

2019-11-17骆雪娇

党政干部学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党政领导干部群众

骆雪娇

(中共黔西南州委党校,贵州 兴义 562400)

党政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脊梁,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是党的执政活动的承担者。一些领导干部不仅参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还承担党的各项工作任务的组织和领导,成为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群众中的执行者和倡导者。党政领导干部的素质与能力,直接决定和影响党的执政能力,关系到党和国家在人民群众面前的形象和威信,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与稳定。因此,提升党政领导干部的素质与能力不仅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也是适应新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新时代,党和国家需要造就一批规模宏大的具有高素质、强能力,并且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党政领导干部来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一、党政领导干部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进行一系列的调研活动,从宏观层面对其能力现状做出总体的分析,并结合中国社会一些重大问题,对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为进行分析,发现一些党政领导干部确实存在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思想理论水平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解决矛盾本领不大等问题。

(一)理想信念不够坚定

理想信念就是人的政治追求、精神追求、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等。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其理想信念应该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做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但是,一些党政领导干部丧失了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缺“钙”。具体表现为理论学习不抓紧,对新时代我国要实现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认识不到位,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及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的认识比较模糊。不仅如此,有的领导干部还只顾眼前利益,急功近利,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有的领导干部特权思想明显,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生活作风上腐化堕落。有的党政领导干部缺乏政治责任感、正确的政绩观和事业进取心。

(二)思想理论素养不足

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党政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思想理论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一名党政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理论修养和工作水平。但是,一些党政领导干部学习的自觉性不高,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导致他们理论水平不高,知识匮乏,缺乏理论联系实际和用理论去改造世界观的自觉意识,没有充分认识到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性,更加不会认识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指引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有的党政领导干部对中央出台的政策和相关理论的内涵不了解甚至不去了解,自己都没有学懂弄通,存在以讲话传达讲话,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因此,在工作中无法准确地作出决策。

(三)依法执政能力不强

由于一些党政领导干部缺乏法治思维,对依法执政认识不够,在工作中仍然存在不依法执政或者不会依法执政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我们党依法执政的水平和效果。具体表现:一是对依法执政的认识问题。一些党政领导干部缺乏对依法执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他们认为依法执政是给自己套“枷锁”,不仅捆住了自己的手脚,办起事情来不方便,更不能随心随意;也有的领导干部认为,党委有处理一切事情的决定权,因为党是领导一切的,他们认为依法执政就是变相地削弱党的领导;还有的领导干部认为,依法行政是行政机关的事、司法公正是司法机关的事,只要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就行了,没有必要再强调党政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这就造成一些领导干部在工作中不遵循法治思想谋事,不按照法律法规办事,弱化了依法执政的能力。二是党政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问题。有的领导干部在处理矛盾问题时无视法律,存在依仗权势强压的现象;有的领导干部遇到具体问题不擅用法,仍然按照经验和习惯来处理;有些领导干部法律意识淡薄、法制思维不强,加之自身不加强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导致依法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较弱;更有甚者热衷于找关系、疏通门路,找领导写条子解决问题,认为法不如情。上述这些问题不仅反映出有些党政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低下,还损害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给依法执政造成极大的危害。

(四)解决矛盾本领不大

党政领导干部的本领主要是指其在本职岗位上的工作能力、执行能力以及履行本职工作能力等。一些党政领导干部不仅缺乏必要的业务知识,缺乏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且还缺乏主动性、原则性、系统性和预见性,在工作中往往抓不住重点和主要矛盾,经常处于盲目被动的状态,并且领导能力也不强,缺乏整体观念和全局观念。在遇到实际问题时,组织和协调各方能力欠缺,既不能够保证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也不能够科学果断地做出准确的决策。

二、党政领导干部应具有的能力

拿破仑说:“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羊可以打败一只羊带领的一群狮子。”西汉刘邦之所以打败了项羽,最终建立了汉室基业,在于他能够做到知人善任,刘邦言:“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这句话说明了领导者的重要性。那么,作为党政领导干部,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与能力呢?

(一)过硬的政治素质

维护党中央权威,对党忠诚,党政领导干部是贯彻执行党的大政方针、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施者。党政领导干部要自觉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严格对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加强党性修养,切实增强廉洁自律的自觉性,自觉践行“两个维护”,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主动发声。自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党的事业,自觉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反映重要思想理论动态,为党和国家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这就要求党政领导干部不仅要提高政治站位,突出政治标准,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方面的原著原文,学懂弄通这些思想理论的渊源,用新时代视角领会原文内容,不断丰富自身党的思想理论知识体系,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是党政领导干部必备的政治素养。还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从思想层面深刻认同党的思想理论,进而以政治标准为要求,结合当前的时代任务,把对党的思想理论的认识深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自觉行动。确保在政治上不偏不倚,做一名政治素质过硬的干部。并且以身示范,引导下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丰富的知识储备

丰富的知识储备是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那么,丰富的知识从哪里来呢?《墨子·贵义》:子墨子南游使卫,关中载书甚多。弦唐子见而怪之,曰:“吾夫子教公尚过曰:揣曲直而已。今夫子载书甚多,何有也?”子墨子曰:“昔者周公旦朝读书百篇,夕见漆十士,故周公旦佐相天子,其修至于今。”唯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勇于探索,勤于创新,才能让光辉思想结出硕果,也才能进一步验证真理的科学性、先进性、时代性、实践性。换言之,理论的生命力在于运用,运用理论的过程也是深入理解、消化吸收、丰富理论知识的过程。党政领导干部要以学促行、以行促学,知行合一、互为支撑,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领导力,做到领导有方、治理得法、施政有效、惠民如愿,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党政领导干部,才能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力量。

(三)高尚的道德情操

现代领导科学研究发现,人格魅力也是领导力,是下属、群众愿意发自肺腑认可跟随的重要因素。《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党政领导干部能够自身端正,作出表率,不用下命令,被领导者都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领导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领导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领导者也不会服从的。因此,党政领导干部应在人格魅力提升方面多下功夫,让自己的人格修养日臻完善,人格形象深受基层群众称赞。俗话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引路人、带头人,党政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自身思想道德素质,通过自我革新、自我约束、自我修炼来不断提升为政为人之德,要始终注重执政能力水平的提升,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牢记“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的准则,“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北宋·王安石《洪范传》),做党组织放心、群众信任、事业需要的好干部。而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就是勤于反思自己,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自觉按照政德建设要求,不断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方面自我砥砺,浴火重生。要讲纪律、守规矩,“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时刻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争做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班子的带头人。唯有平易近人、乐善好施,实事求是、公道正派,清正廉洁、两袖清风,才能彰显出新时代党政领导干部的好作风、好形象,进而让基层群众视为好领导、好公仆。

三、提升党政领导干部能力的途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给党政领导干部提出了新要求:“牢记使命,不忘初心”,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建设伟大工程,通过党的四力,即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等来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确保我们党能够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一)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的政治领导力

政治领导是党对国家全局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政治领导就是在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的问题上增强政治领导力。由此可见,政治领导力在党的领导能力中居于核心位置。党政领导干部可以说是历史使命的担当者,是促进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足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应该提升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而政治能力源于理论的清醒、信念的坚定。这就要求党政领导干部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积极实践、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具体做法:一要有增强学习更新知识的意识。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政治营养”,并且运用新理念、新观点、新知识和新方法来推进工作,从而提高自身的政治认知力、免疫力,为提高领导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二要提升政治站位,党政领导干部要时时刻刻站在政治的高度上看问题,养成良好的政治思维习惯,遇到事情首先要看是否符合政治要求、办理事情的时候要按照政治规矩、处理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到政治影响、做成一件事情之前要考虑政治效果,做到时时讲政治、处处讲政治、事事讲政治。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在学习方法上下功夫,注重读“无字之书”。一方面,从书本中学习系统的政治理论知识,学习新的政治思想与观念,以此增长知识、开拓眼界;另一方面,要善于向他人学习。孔子说:“三人行,必有吾师”。作为党政领导干部,不仅要重视学习,还要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敢于借鉴别人的好思想、好作风、好方法。三要不断增强政治洞察力、鉴别力,防范政治风险。坚决不被别有用心的人蛊惑,对政治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见微知著、防患未然,不被一些风吹草动迷惑。并且要注重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无论是书本上学来的知识,或者是借鉴他人的经验,还是总结自己以往的工作经验,都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四是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不能大而化之。特别是针对自己的弱项、短板、洼地,更强调坚持供给侧改革思维和问题导向,集中火力、后发至上,革故鼎新、除旧布新,让自己日益成为高素质复合型的党政领导干部。

(二)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的思想引领力

党政领导干部的思想引领力,是指在工作中能够进行理论创新,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头脑、统一认识,筑牢思想防线抵制一切“杂音”干扰。党政领导干部应该是正确方向的坚定引领者,带领群众树立正确的目标。让群众知道如何走?知道往哪儿走?如果方向对了,只要动,就是前进;如果方向错了,速度越快,失败越快;如果没有方向,再快的速度也是原地打转。因此,作为党政领导干部要为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方向,选择正确的道路,实施正确的方法。同时还要有坚定的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样才能克服前进中的种种障碍,抵御各种诱惑和干扰,不迷失方向,成为坚定的引领者,带领人民群众走向富裕奔小康。

(三)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的群众组织力

毛泽东同志说过,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就党政领导干部而言,领导力的提升本质上是为着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领导力的高低也最终要由基层群众说了算。因此,党政领导干部提升领导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增强群众组织力,认真做好群众工作,把各族干部群众凝聚在党的旗帜下,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周围,带领各族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地跟党走,是新时代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力量源泉,是我们党对群众作用的精准把握和群众工作的深刻认识。这就要求党政领导干部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宗旨意识就是群众观点、就是践行群众路线,就是如何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的是对群众诉求的一种态度,对群众的感情,对群众观点的认知的程度。通过改进服务作风,提高党政领导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因为党政领导干部除了必须具有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掌握一定的本领之外,还有必要突出工作能力中的一点,即“必须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最根本的是坚持贯彻群众路线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党政领导干部要提高各级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天下事,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听其言,观其行”,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党政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始终做到“正人先正己”。

(四)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的社会号召力

党的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法宝就是社会号召力,是指一定主体对客体的影响与动员能力,它主要通过党对人民群众的影响与号召来彰显出社会号召力,是党政领导干部为了实现社会政治目标,动员社会各阶层、集聚社会力量的能力。是由党政领导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遵守党的纲领、端正的政治作风渗透和辐射出来的社会影响力,包括凝聚社会各阶层的能力、动员群众的能力和引导社会发展的能力等。随着当今社会思想多样化和生活方式多样化,以及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生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在协同推进“四个伟大”,开启新征程上,党政领导干部务必要不断增强与炼就过硬的社会号召力,用共同理想来感召鼓舞人,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增添一份力量。我们党自成立起,就将维护人民大众的利益作为自己的重要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更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立场不动摇,多做暖民心、顺民意、解民忧之事,织牢群众路线之网,在群众的信赖与支持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社会号召力。这就要求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科学准确地把握时代脉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着力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总之,党政领导干部要提升能力,既要练内功,也要练外功。内功方面,要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提高政治占位,坚定理想信念;外功方面,要将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践行好,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踏踏实实为民办事,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猜你喜欢

党政领导干部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一图读懂《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京津冀党政领导纵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
一张图看懂生态环境损害如何追究党政领导干部责任
武汉市关工委领导主动走访各区党政领导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