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人大职能作用 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2019-11-17□李

山东人大工作 2019年12期
关键词:人大代表战略农村

□李 芹

健全人大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使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这是党对人大及其常委会职能职责的新定位新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环。人大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工作进行监督,是坚持党的领导,推动党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的行动要求。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站在时代新高度,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乡村振兴工作进行部署,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要求“着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从新时代现代化强国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把握乡村振兴战略,充分认识乡村振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是促进农村经济转型的有效手段,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选择。要根据“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总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因地制宜制定振兴措施,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循序渐进,坚持农村工作以农民为中心的指向,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在发展中实现农民利益。要在更高标准、更高层次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坚定不移地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二、寓监督于支持,当好乡村振兴实践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规划先行、精准施策、分类推进。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着眼未来,高点站位,依法履行对“三农”工作的监督职责,在监督中支持、在支持中监督。要统筹谋划,突出规划先行。在审议地方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时,坚持科学规划,注重质量,重点审查规划的编制是否契合实际、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是否尊重群众意愿、尊重当地历史文化、尊重自然生态环境,有没有做到因地制宜、因村施策。规划出来后,就要刚性执行,一张蓝图绘到底,既要政府、社会、市场协同发力,又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找准工作重点,一年接着一年干,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要突出融合发展、系统推进。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用系统化、体系化的思维方式,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适应国内外环境变化对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落实工作,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工作中要巩固改革成果,继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承包地“三权分置”的有效实现形式,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扩大经营权的抵押融资,搞活宅基地,加快推进宅基地的有偿退出;加快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通过加强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引导新型经营主体等多种方式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深化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健全金融资本支持乡村振兴的有效机制,推出鼓励资本流向乡村振兴领域的相关政策,吸引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

三、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办法,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乡村产业振兴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应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产业导向。江苏浙江等地都是在依托当地产业优势、挖掘产业资源基础上,善于在产业+、产业融合上做文章。要深入开展农村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涉农财政专项资金调研,做到问题点得准、建议针对性强,要求职能部门形成行动方案,有力推动乡村振兴;要全面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破除人、钱、地等关键环节瓶颈,积极培育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动能,不断增强乡村产业振兴的动力和活力;要逐步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鼓励土地通过合法形式适当集中,发展大规模种植或者新兴农业综合体;要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加强大型农业龙头企业的引进和培育,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动农产品由生产优势向商品优势、品牌优势转化和发展;要利用“旅游+”等模式,开发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农耕体验等新业态;要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抓好农村改厕、饮水安全、村庄街巷硬化和农村公路改造提升等重点工程建设,高度重视农村绿化工作,不断美化农村环境;要抓好农村规划执行,以水、电、路、气、通讯网络提升为重点,推动城乡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增强城镇地区对乡村的带动作用,形成田园乡村与现代城镇各具特色、交相辉映的城乡发展态势,使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进程有机结合。

四、积极发挥代表示范作用,打造乡村振兴重要力量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紧紧围绕乡村振兴谋划开展人大代表调研、视察等活动,坚持问题导向,对乡村振兴中群众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综合运用视察调研、听取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督办代表建议等多种方式,实施连续监督、跟踪监督,务求取得监督实效,推动政府相关工作开展。各级人大代表要切实增强依法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积极参加各项履职活动,提出高建议的质量,当好党委科学民主决策的参谋,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要突出人大代表的模范带头作用,鼓励引导人大代表带头创业,带领群众创业,以此来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产业融合发展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利用人大代表密切联系选民的天然优势,通过搭建代表履职平台、组织代表集体活动、建立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群众激励机制、督办代表议案建议等多种途径,主动联系群众掌握社情民意,当好群众代言人,切实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积极推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引导代表积极参与文明创建工作,模范弘扬和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努力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文明法治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积极发挥人大代表在思想素质、个人品质、眼界见识方面的优势,引导群众在思想观念、社会认知上得到提升,以此来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充分利用部分人大代表是村居党支部书记优势,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干事创业,投身乡村振兴中;引导企业界人大代表带头践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扶贫产业项目开发,帮助优化村居产业结构,构建企业、村居、农民三受益的格局。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制度政策,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信,依法行使职权,强调监督实效,把监督“一府一委两院”工作同支持其依法履行职责有机统一起来,形成加强和改进工作的合力。要更加自觉地落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各项要求,不断推动人大事业实现新发展,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任务,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人大代表战略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各区人大和人大代表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工作
松江区人大代表摄影作品选登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人大代表到一线 疫情防控为人民
卓尼县人大常委会为县乡两级无固定收入人大代表发放生活补助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央视与中移动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