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户型公寓中组合式家具研究
2019-11-16王艳云张洪林
王艳云 张洪林
摘要:室内空间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人生活工作方式的转变,公寓式的小户型空间类型居所成了现代人居住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空间类型中,住户想满足对普通住宅功能的需求以及精神方面的需求,甚至审美方面的需求,家具作为居住空间的主基调,不可避免地要产生新的形式来分割空间、组织空间、调节空间构图,甚至以新的样式来在小空间中熏陶住户情趣、形成氛围,这种意识的形成,为组合式的可拆卸多功能家具的发展及探索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家具设计;组合式家具;小户型公寓;绿色设计;空间和功能
一、引言
随着地产行业的突飞猛进,小户型的公寓住宅已经成为现代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新住宅产品,随着国家制度的颁布,这使得小户型的住宅在城市中广受追捧,也使得组合家具发展得越来越成熟和稳定,不只是在它的形式上以及材料,功能上更加延伸到了它的装饰和色彩。
二、小户型公寓的特点
公寓这种小空间类型,首先在空间类型上就造就了它最大的缺点,就空间平面来说,公寓户型一般狭窄细长不够开阔、舒展,使得视觉上的冲击映射到住户的心理,难免给住户产生郁闷的负面心理。但就居住室内空间的私密性以及温馨感、隔阂感来讲,小的户型空间有普通住宅空间达不到的特点。其次,就现在的家具尺寸与小空间的匹配度来讲,本身狭小的空间无法保证正常舒适的活动范围。最后,小户型的空间划分不够明晰,户型划分不够明晰会造成对空间功能定位的错乱、空间动线的紊乱,明确的功能划分可以使住户在房间中更加有效率的生活以及工作,更加符合生活习惯,这一点十分重要,不但涉及住户的心理习惯更加涉及了住户的人文习惯,但处理好空间功能区域的互相借用也会成为小户型空间的亮点。
三、组合式家具的优势
组合式家具它是具有多功能、占地面积小、灵活性大、 功能转换简便、实用性强的一款多功能家具,在使用户扩大活动范围的同时,提升空间氛围。[1]
组合式家具一共有四大优势:
第一,组合式家居可以使家居具有多功能的性质,这样不但加大了单个家具的功能性,也加大了家居之间的延伸性,和空间的活动范围。
第二,组合家具可以使室内家居风格更加统一,而不只是单个家居具有单独的形式,家具作为室内空间的第一基调,统一的风格具有诸多的优势。不一样的风格搭配看上去很不协调并且没有美感,不利于空间的整体及舒适性。空间内的家具在风格款式上应具有统一性,这样不但可以带来格局上的整齐划一,还方便空间中成员的互动,空间更有秩序,条理分明。
第三,组合家具设计更省材料,制作更简单。它是把几件功能不同的家具合为一体,制作时需加一些连接用的金属构件,可以省去不少的撑、柱、壁、顶板、底板。组合式家具更加适合标准化的制作,节省生产周期和工人的劳动力,大大降低了成本。[2]
第四,组合家具在组装以及搬运的过程中更加节省的了人力以及物力。组合式的家具可以经过拆分甚至再拆分,使得原本硕大的家居拆分成空间占用率最低的构件,从而提高搬运以及运输的效率。
这样的家具在形态、功能上吸引住户更在肌理、触觉以及相关的背景故事上有更好的体验,呼应住户的内心动态,创造舒适、有趣、个性的家具。[3]
四、组合式家具的功能区域差异
(一)客厅家具
客厅它是所有区域的使用中是最频繁的一个区域,是所有区域设计的中心。
客厅中主要家具为沙发、椅子、茶几、电视机柜、置物架,这些家具构成了客厅区域,所有家具放在一个空间区域内,利用空间的复合型设计,床与沙发的组合式设计,沙发与座椅的组合式设计,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可以对室内空间进行合理有效的布置。
(二)臥室家具
卧室是户主睡眠的区域,是生活的必有需求之一。卧室是个人的私密空间,主要由床、床头柜、衣柜、写字桌构成空间主要家具。
卧室的设计首先实用性第一,其次才是美观性,柜体的设计中可以把柜体设计成若干个小构建由用户自己组合成任意形式,不但可以用作任意区域的隔断也可以形成柜体功能上的转换,比如床头柜的功能。
(三)厨卫家具
拼接式的组合家具可以很好地匹配厨房电器的尺寸,从而达到隐藏厨房电器的作用,腾出更大的空间来进行就餐,杆架结构的组合家具可以很好地解决厨房的收纳问题,用户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无限的延伸收纳功能,在不必要时也便于拆除和搬运。
五、结语
对于现在住户来说,在寸金寸土的住房环境下,空间的利用率成为的困扰住户的第一难题,而组合式家具提供了一个在不提升空间面积下的解决方式。它形式多样可变,具有趣味性和普通家具所不具有的住户单独的个性,在今后的发展中依然可以有更加深层次的探索,更加迎合现代设计和绿色设计的初衷。
参考文献:
[1]王淑敏,付月.拓展小户型家居的产品创新设计[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04):196.
[2]郑月雯.小空间家具设计浅谈[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4(1):1.
[3]孙艺哲,赵静.从情感的角度看趣味性坐具设计[J].艺海,2012(02):131-132.
作者简介:王艳云,衡阳师范学院;张洪林,衡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