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维吾尔族舞蹈组合《摘葡萄》的教学价值
2019-11-16卢佳怡
摘要:《摘葡萄》是表现了维吾尔族少女沉浸在硕果累累的葡萄园中的喜悦心情,歌颂劳动带给了边疆民族美好的生活的维吾尔族舞蹈用是其生活的真实写照。本文以传统的维吾尔族组合《摘葡萄》为例,三个维度探求了其教学价值。
关键词:维吾尔族舞蹈;《摘葡萄》;教学价值
在阵阵飘香的新疆葡萄园中,走来一个维吾尔族的姑娘,长长的辫子在风中飘动着,串串的白霜葡萄丰硕诱人,女孩看到果实累累。心中荡起丰收的喜悦,她摘下一颗黑珍珠似的葡萄,放在嘴中,细细品尝,酸甜之感尽显脸上!整个《摘葡萄》舞蹈以生动的形象,灵活并富有技术性的动作以及发于维吾尔族民间乡土的劳动生活,一举在1959年的第七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会上获得金奖,为祖国和新疆维吾尔族赢得了荣誉!那么,在我们回归教育的领域时,需要思考的是舞蹈《摘葡萄》对于教学的价值,也因此维吾尔舞蹈组合《摘葡萄》应运而生。
一、动作元素之效
舞蹈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舞者的身体动作,因此首先从动作元素来分析组合的效用。组合《摘葡萄》对上身,手臂,手腕,有着十分重要的训练价值。
(一)训练手腕的灵活性,还有其各个手位造型之间交替转换的灵动性,主要动作有六位手的揉腕,三位手的响指,五位提裙手,以及夏克转接托帽式等动作,对小关节训练价值极高。
(二)手臂的柔软性的训练,组合中揉臂慢下腰的动作,要求从胸至腰,从腰到肩膀,再到手臂,乃至指尖,一节节都要有起伏有延续的柔动。
(三)对下肢的训练也有着无可厚非的作用,维吾尔舞蹈本脚下就极其丰富灵巧,脚下变幻莫测的步伐是维吾尔族舞蹈区别于其他舞蹈的一大特别之处,在《摘葡萄》的组合中的蹲踏旁点步,三步一踢,垫步,云步等步伐在时快时慢,忽高忽低的节奏中在空间中高低随意转换,自然而流畅,平稳又不失灵动,这些步伐对下肢对腿部肌肉和脚腕的灵活性的训练提供了有效且不失美感的途径。组合的训练由上到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动态,动力,动速等各个方面都给予了这个组合更深层次的质感。
二、舞蹈风格之效
风格性对于民族民间舞来说是根,也是魂,它根植民族的生活中,是民族精神的升华。因此对于舞蹈教育者来说,在进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过程中对于风格性的训练也是教学的重要一环。朴永光教授在《舞蹈文化概论》中将民间舞蹈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或者是类型的民间舞蹈,分别是“原生态民间舞蹈”,“次生态民间舞蹈”,“再生态民间舞蹈”。我们说这里被教育工作者搬进课堂的组合《摘葡萄》属于第二种“次生态民间舞”,是由职业的舞蹈工作者收集,整理,提炼,编创成为教材用于教学。《摘葡萄》来源于民间劳动生活,是受到维吾尔族这片土地深深地滋养的。舞蹈人们常说“风格性”是舞蹈的灵魂,那么这个灵魂从何而来?我想它是深深扎根于维吾尔族人们的生活的,是他们的民族心态,是民族情怀,是民族信仰,更是这个民族的文化气息。从生活和文化积淀中把握风格动态,将民族情怀和风格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充分显出了“气韵贯通,情景交融”,情从景中来,蕴满舞中去。《摘葡萄》组合很好地展现了鲜明浓厚的维吾尔族的风格,组合中充微颤的动律,拔背,立腰,挺胸的体态,显现出了活泼而不失优雅,热情却不轻浮,细腻却不琐碎的民族气质的韵味。如果教学中将学生真切的带入维吾尔族的环境中,那么学生的动作自然流露出的风格性更能够打动人,《摘葡萄》组合就是实实在在的对于生活的描写,所以以《摘葡萄》组合来训练其风格性也是恰到好处!
三、舞蹈传承之效
对于民族民间舞蹈而言,将具有本民族标识的舞蹈传承下去是民族文化发展中重中之重。一个民族先想要发展,必要创新,而想要创新必然要站在前人所整理而成的传统基础之上进行。维吾尔族当然也不外如是。《摘葡萄》无论是舞蹈还是组合能够流传下来,并且一代一代的更新,除了独特的风格魅力,还有辛勤的舞蹈工作者们努力。用艺术的手段塑造出了维吾尔族传统民间舞中所蕴含的民族美感,这种民族传承加强了其民族间的团结,深刻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当今的社会背景下,在国家大力提倡保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语境下,保护和发展民族舞蹈成为重要的一个命题。作为舞蹈教育者,对于教育和传承拥有着一份自己的执着和坚持,在传承舞蹈的过程中更是对文化的传承。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份责任,要遵循继承和发展同步发展的理念,在继承民族民间舞蹈的动态形式和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将其具风格性的语汇进行提炼和升华,从达到教材所需的一种美感哲学和训练性,既要融入今人的思考,也要体现当今的审美理念,将过去艺术成为今之传统,而今之现代又将成为未来之传统。
参考文献:
[1]戴虎,张静.论阿吉·热合曼的舞蹈创作思想[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04):15-19.
[2]苗苗.情境教学法在维吾尔族舞蹈“摘葡萄”组合中的教学应用[D].中央民族大学,2019.
[3]刘慕真.摘葡萄[J].舞蹈,2008(05):36-37.
[4]朴永光.舞蹈文化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卢佳怡,中央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