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中“以人为本”的渗透思考

2019-11-16赵云凤

神州·中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以人为本

赵云凤

摘要:高中政治是一门具有人才教育和人民教育双重任务的社会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部分,高中的政治教育应致力于统一价值观、态度、情感、能力和知识,运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高中生的思想政治全面发展,充分尊重学生的尊严、人格的发展,并在教学过程中感受教师的关心和爱护。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中政治;渗透思考

引言

新课程下,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努力维护“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培养中学生的素养。在课堂教育中,还需要丰富课堂教育形式,提高学生在政治认同、创新和公众参与方面的政治素养。本文从几个方面探讨了高中政治教育中发展学生基本素养的策略,为教师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1核心内容概述

1.1对政治认同的培育

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的国家制度,社会主义教育被视为中等教育第二周期政治学科的一项重要任务,这要求根据国家的意识形态对学生进行课堂教育,使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政治身份。对于国家的意识形态,公民必须承认和尊重這一概念,并有一种信念。

1.2对理性精神的培育

作为精神品质中的理性精神,精神品质在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引导人们对生活有独特而深刻的理解,形成对自身价值和意义的一定理解,并不断追求精神世界。因此,理性精神是高中政治核心素质中必须培养的素质。

1.3对公共参与素养进行培育

一个人是个人,但成千上万的人组成一个团体。人们的生活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如果一个人想生活得更好,发展得更好,他必须积极而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高中政治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素质,传播公共素质知识,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铺平道路。

1.4对法制意识的培育

高中政治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法律的重要机会,法治意识对学生的法律教育以及法治建设都很重要。通过防止学生因误入歧途而从事非法犯罪活动,而且还可以通过使用合法武器来引导学生保护自己的权益。

2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在高中政治教学的意义

2.1促进高中政治教学目标的实现

高中政治教育的新改革主要包括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两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学生对高中政策的理解,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意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在高中政治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唯物主义思维衡量社会一切的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客观地理解中国的国家繁荣和发展,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作为新教育改革的一部分,运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有助于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实现高中政治教育的目标。

2.2促进高中政治教学的改革和推进

高中政治是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对学生个性的形成和未来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政治学科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接影响着学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部分,在高中政治教育中运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可以为学生创造人性化的学习环境,还可以让学生掌握每个学生的爱好和心理需求,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充分利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学习环境,从而促进中学政治教育的改革和推广。

3以人为本理论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的渗透

3.1秉承着“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培养高中生的人文素养

高中教育任务一般以学生发展为基础,因此在政治教育中需要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探索具有正确价值的自身道路。首先,教师可以用政治教科书中的经典语录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包含着深刻的人生真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第二,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白,政治学习不仅仅是吸收新知识,还需要在改变现有知识的结构之前加以解决,以便有新的认识。最后,教师还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便学生在掌握政治文化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从而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

3.2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课程的形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一代又一代地相互联系,并通过在线教学模式——政治课——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在使用信息技术时,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外部经验,创造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最好是在教材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思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与每个公民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必须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公众参与基本技能。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可以提高高中生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在实践中,教师必须能够掌握教学要点,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并通过引入情景和小组合作,帮助学生成为负责任和细心的公民。

3.3加强教学模式创新,落实以人为本教学理念

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中是以教师为主体地位,教师是主要通过机械灌输来教育学生学习政治知识,不仅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创造了被动学习的状态。在高中的政治教育中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概念,使学生占据主导地位并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从而加强他们的社会能力。教师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道德规范的同时,还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技能和基础知识,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政治教育,同时还需要加强教学模式的创新方式以及在教学中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结语

高中政治教师需要对以人为本的概念及其内涵有着深刻的教学观念,教师应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日常教学当中,促进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效果与质量。提供更多的现实案例,创造更多的教学情境,提出更多有用的问题,使学生以人为本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许艳霞.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政治教学方法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 (20):254.

[2]许广星.浅谈培养高中生政治核心素养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 (29):121—122.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以人为本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浅析如何打造高中政治简约课堂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对宪法沿革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