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论述的理解

2019-11-16李瑞志李纤纤

神州·中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人民导向

李瑞志 李纤纤

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根本要求。党的文艺工作必须与时代发展和人民需求相切合。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党的领导人都曾对文艺工作的导向问题做出过一定的论述。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增长。面对外来文化的传入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将是我们党今后文艺工作所要长期坚持的原则。

关键词:人民;文艺工作;导向

坚持为人民而创作的导向是我国全体文艺工作中在文学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一个根本工作取向,我们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人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是我们文艺工作的服务对象。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再到毛泽东习近平,共产党人的文艺工作说到底就是为人民开展的文学艺术工作,人民是中心,也是起點。面对近年来网络上出现的三俗作品,甚至是反人民大众的作品,我们必须要予以重点关注暴露批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处理好这一文艺创作中出现的问题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如何理解把握好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思想,并付诸实践。

一、开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工作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们党的文艺工作开展已久,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指出我们党的革命战线有两条,一文一武,即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在我们的革命斗争中,既要有属于自己的军队武装,但也要有文化的战队,文艺战线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战线。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指出:我们今天开会,就是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1]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下,毛泽东提出我们开展的文艺工作是为了人民大众,开展围绕人民的文艺工作是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现革命事业的良好发展,从而使得革命文艺能够呼唤更多的人民大众,更好地为革命工作提供帮助,借以打倒我们民族的敌人,完成民族解放人民独立。

进入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恢复文革期间我国受创的文艺事业,邓小平认为“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因为这个口号容易成为对文艺横加干涉的理论根据,长期的实践证明它对文艺的发展利少害多。[2]邓小平在《在第四次文代会上的祝词》中提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人民是文学艺术的母亲,在这里主题鲜明地阐述了党的文艺工作归属问题。进入21世纪,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渗入,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部分西方国家正在对我国发动一场没有硝烟的文化入侵,要确保好我们的文化安全,就务必落实好我们的文艺工作。而在当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3]因此,文艺工作者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创作取向。讴歌人民,赞美人民,增强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信心,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历史观,价值观,鼓励全体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论述的形成历程

习近平是在北京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论述,然而其中的“以人民为中心”这一论断脱胎于 2013 年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8.19 讲话]提出的“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这一提法。[4]

早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书中,列宁就已指出,文艺“它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一万个上层分子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5]。在这里列宁首次提出了共产党人的文艺工作应该为劳动人民服务,为国家的主要精英份子服务,为年轻团体服务,而不是为饱食无所终碌的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服务,在这里,首先就为今后的无产阶级政党明确了今后共产党人的文艺工作的服务对象问题。但美中不足的是却没有为后面的“精华”和“力量”给出明确定义。五四运动之后,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还有相关的文艺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也渐渐被中国共产党人接受、吸收和改造。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延安发表了我们党在文艺事业工作中的一次里程碑式重要讲话:《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讲话中毛泽东不断强调人民和文艺工作的关系,他指出无论高级的或初级的,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6]毛泽东对于文艺工作的导向问题观点既是对列宁的文艺思想的继承,也是根据中国当时国情提出的新论断。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文艺工作也面临了新的困难,其中文艺界存在“浮躁”之风和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有越演越烈之风向。2014年习近平在北京发表了《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我们党的文艺工作与人民是分不开的。在这次的讲话中,习近平直接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一论断,并将此作为了文中五个问题中的一个,要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就必须依靠人民,服务人民,以人民为创作导向,从而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人民的文学艺术精品力作。从毛泽东、邓小平再到习近平,中国数位领导人对文艺工作中“人民”的论述,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国化的不断发展。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具体要求

在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根本保障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由始至终地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而文艺事业更是党的重要事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文艺事业建设的经验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的重要准则。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指出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和人民群众是紧紧相连的,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文艺的大方向才不会偏差。在世界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党的领导是中国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保障,一方面,党可以组织团结文艺工作者,依托文联和作协相关单位,把能够与人民群众深入交流的文艺工作者放到领导岗位中去,确保和人民的及时沟通与反馈。另一方面党能够指导和扶持文艺工作,譬如中国作协的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等奖项的设立,加强对文艺工作的管理和鼓励,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真正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文艺工作者。

在文艺工作者的文艺工作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人民本位思想,不能脱离人民的具体生活实际。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历史的主人。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学艺术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学艺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求文艺工作者深入到人民生活中去,了解人民的生活。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对于当时的“不熟”现象做出了批评,文艺工作者对自己所要描写的对象不熟,对描写对象的生活不熟,最后产出的文艺作品不仅索然无味,而且不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说到底就是文艺工作者脱离群众、远离生活实际,无法和人民群众融成一片。要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必须自觉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用双脚去丈量土地,用心灵去走进人民生活,这样我们的文艺工作才能拥有生气,拥有底气,才不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方向。人民需要文艺,文艺也需要人民。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7]

综上可知,习近平指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一论述,不仅是时代的发展,是我国特色主义文艺事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以来对文艺工作的一以贯之的态度,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在文艺工作方面的重要体现。在今后我国的文艺工作中这一导向必须长期坚持。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A]//毛泽东选集(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见《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5 页。

[3]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年版,第18 页。

[4]丁国旗,“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思想的理论突破,湖南社会科学2015年第三期168页。

[5]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列宁全集》第 12卷,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第97 页。

[6]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A]//毛泽东选集(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

作者简介:李瑞志(1996.11-)男,汉族,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道湖北工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8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李纖纤(1995.5-),女,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7级政治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政治。

猜你喜欢

人民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浅论提高我国公务员素质的途径
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领导干部为民服务“四要四不要”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学说
报道要坚守正确的价值导向
西方在滥用“人民”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