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运动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措施
2019-11-16赵军
赵军
摘 要: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户外运动训练对于培养学生们的体育综合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帮助,因此,为了提高体育教学的实际效果,应该充分地采取户外运动训练这种形式,本文主要围绕户外运动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措施展开分析和论述,首先介绍户外运动训练的概念和特点,然后分析户外运动训练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加强高校体育教学质量,采取户外运动训练方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户外运动训练 体育教学 重要意义 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G8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8(b)-0128-02
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要求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因此,不仅要让学生们掌握一些理论知识,还应使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在体育锻炼当中强身健体,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了保证体育教学的实际效果,应该充分的运用户外运动训练这种形式,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能够实现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们的敏锐以及團结意识。
1 户外运动训练的概念和特征分析
户外运动训练的课程相对比较广泛,不仅要进行拓展体验以及挑战自我的相关课程,另外也强调回归自然,因此,户外运动训练本身是一种以场地训练、野外训练以及水上训练为主,并且展开专门训练的一种课程,它强调的是体育的综合素质。
当下高校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为了培养学生们的体育实践能力,也充分的认识到了户外运动训练的重要性,通过进行户外运动训练课程的设置能够让学生们积极的参与其中并且也真正的培养学生们的体育综合素质,既能够进行体育锻炼,掌握住体育活动的技巧,另外也能够在体育活动的过程当中培养自身的团结意识、创新能力以及总体协调能力等。
2 户外运动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分析
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运用户外运动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能够真正地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在进行户外运动训练的过程当中,能够让学生们进行身体锻炼,也能够通过克服困难,来培养学生们一种积极向上、勇于挑战的精神品质。尤其是在进行户外攀岩运动时,学生们要进行训练,也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对运动形式进行准确的判断,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反应意识和反应能力,增强学生的敏感度和灵敏度。所以说参加户外运动训练,能够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将体育课程中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应用,也能够在户外运动训练的过程当中,提高自身的精神品质,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第二,能够真正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当下很多学校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大,因此学生们存在着较大的心理负担,在这种情况之下,为了缓解学生们的心理压力,疏通学生们的心理,可以采取户外运动训练这种方式。通过集体参加运动训练,能够让学生们体会到团结的力量,并且能够在进行共同运动时释放自身的压力,有效地调节自身的心理状况。比如通过户外运动训练系可以让学生们锻炼自身的生存技能,另外也能够为学生们加强团结互助,共同克服困难的机会,进而有利于让学生们养成一种团队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们的心理素质的提升。
第三,能够真正地实现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新课改之下,体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们掌握体育训练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们的体育精神,通过参与户外运动训练,既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提高自身心理承受能力。另外也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真正的起到强身健体的重要目标,挖掘体育教学的内涵,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勇敢的品质。总之通过户外运动训练,能够真正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打破传统课程教学的束缚,真正地实现体育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3 加强户外运动训练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有效实施策略分析
为了更好地提高体育教学的实际效果应该充分的运用户外运动这种形式,因此可以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首先,要进一步加大对资金的投入力度。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高校体育教学的开展过程当中,为了更好的进行户外运动训练,需要加大对师资力量的投入,确保师资队伍具备较高的能力,而且能够真正地展开户外运动训练。面对当下很多体育老师缺乏户外运动训练相关知识和经验的现状,有必要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建设,能够对当下的体育教师进行培训。不仅要让其掌握着理论知识,也能够真正的去指导实践,这就需要学校加强资金投入,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为更好地开展户外运动训练,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其次,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户外运动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体育教学的实际效果,应该科学合理的选择户外运动训练的项目。这就需要学校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对户外运动的形式进行有效的选择,一方面能够真正方便学生们进行运动锻炼,另外也要保证学生们的安全性。应该加强对学生们深入调研,并且结合当地的体育开展实际,选择科学合理的户外运动项目,科学合理的进行课程的规划和设计,才能够发挥户外运动的重要意义,实现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以及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进一步培养。
再次,一定要落实安全管理工作,避免对学生们的生命安全造成损害。由于户外运动训练存在着很大的危险性,因此必须要科学合理的落实安全管理工作,能够针对户外运动项目的特点,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办法。比如户外运动往往具有较强的探险性和刺激性,但是难度也比较大,容易出现一系列危险,这就需要在进行户外安全训练时,教师们要加强安全管理的举措,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能够科学的对一些经常出现的安全问题,采取有效的预防举措。在进行户外运动之前,要给学生们提供相关的注意事项,让学生们了解到注意事项之后再进行运动训练。在这一过程当中就是要坚持参与,并且强化训练期间的指导工作,避免学生们由于错误操作影响到自身的生命安全。
最后,要增加训练的经费,提高资金的帮扶力度,在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为了充分的运用户外运动这种形式,需要学校结合自身的条件,合理开发一些水上项目或者是野外项目,同时购买相关的器材,以便户外运动训练的有效开展。为了有效的推进全民锻炼,需要在不影响学校使用的基础之上,能够对训练场地进行对外开放,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另外通过以物养物的方式来进行资金的回收,不仅保证户外运动能够有条不紊的开展,另外也能够真正的提高体育教学的实际效果,结合工作需要,在进行户外运动项目培训经费支持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户外运动项目的管理,确保资金使用更加科学合理,避免出现资金浪费的现象,从而充分发挥户外运动的重要作用。
4 结语
为了充分将户外运动训练运用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应该进一步完善师资力量,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强安全管理,保证经费的支持,从而全面提升体育教学的总体质量。
参考文献
[1] 韩晓虎.户外运动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措施[J].当代体育科技,2017(35):46-47.
[2] 王永兴.浅谈户外运动训练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82-83.
[3] 李晓平.户外运动训练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 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4):155-158.
[4] 邵永祥.基于户外运动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实践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20):125-126.
[5] 杨林.户外生存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陕西教育:高教,201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