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主体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旨归
2019-11-16刘欢孟轲
刘欢 孟轲
摘 要:实现“人民主体性”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主体性”,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性思想及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合理内核为理论根基,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人人民主体性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又是习近平作为这一思想主要创立者长期执政实践经验的锤炼与升华,强调人民不仅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追梦主体、创造主体,更是价值主体、权力主体。建构“人民主体性”,必须全面从严治党,形成党和人民的强大合力;关注民生,增强人民获得感,激发人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以文化人,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关键词:新时代;习近平;人民主体性;四重维度
DOI:10.15938/j.cnki.iper.2019.04.002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9)04-0007-07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的重大政治任务”[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主体性”意蕴丰富,能从多个维度一一呈现。使“人民主体性”处处得以彰显,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要旨,成为我们深入学习、全面把握、认真贯彻的重要端口。尽管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学术界高度关注,但整体上仍显薄弱。本文试就此进行简要分析。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主体性”的理论之维 所谓人民主体性,是指“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中发挥其自觉能动性、自主性、自为性和创造性”[2],无不体现着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价值观。从理论渊源的视角审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性思想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合理内核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主体性”的两大理论根基。
1.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性思想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主体性”提供了理论基石
尽管主体性思潮在文艺复兴到德国古典哲学的数百年间,不断冲破自然力量、封建制度和蒙昧神学对人的束缚,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但当时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只是抽象地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为自然立法”,表达了资产阶级对封建专制和等级秩序的反抗。这种把人看成是抽象的人、或者是受制于异己力量的“被动的一部分”的“主体性”,显然是建立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相异化的基础上,因而必然造成无产阶级主体性的丧失,人民群众被理性、技术等异己力量所控制。马克思、恩格斯总结了近代欧洲哲学史在主体性问题上的理论教训,从个人的主体性、群体的主体性和人类的主体性三个层面对人民主体性进行了深刻论述。
第一,关于个人的主体性。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不懂得主观能动性,“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3],而唯心主义则抽象地发展了主观能动性。它们的根本原因都在于不懂得“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马克思从实践的观点出发,把“改变世界”作为新唯物主义的根本目的。在这里,主体充当了双重角色,一种是认识客观规律的角色,另一种是充当变革代理人的角色,即主体在认识世界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主观能动性,不仅可以能动地反映客体,而且可以按照自己的尺度去改变和创造客观世界。
第二,关于群体的主体性。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群体的主体性表现为人民主体性。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5]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唯物史观论证了共同体的演进历程,指出资产阶级国家是“虚假共同体”,强调共产主义就是以“真实共同体”代替“虚假共同体”,使单子式的个人成为“有个性的个人”。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又进一步指出,人民主体性发挥的极致是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可见,人民主体性既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尺。
第三,关于人类的主体性。人“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6],“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7]。简言之,人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人在确证自己本质的实践性活动中,创造社会生活。因此,人的主体性就在于在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中,使客体满足主体自身的需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人民主体性思想,充分肯定人民的主体地位和历史作用,多次强调,“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8],必须发扬人民民主,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合理内核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主体性”提供了理论参考
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化源头,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合理内核闪耀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光华,对焕发人民历史主动精神,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主体性”的形成发展在一定意义上也从中汲取了养分。
其一,“民贵君轻”的重民思想。民众是立国之根本,重视民众力量是传统民本思想的“元理论”。自商周以来,重民思想得到了深入发展。商王盘庚说,“古我前后,罔不惟民之承保”。周朝统治者主张“敬天保民”,将天命与民意相结合。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管子认为,政令能否贯彻执行,决定于民心向背。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认为,“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更是震古烁今。
其二,“以百姓心为心”的爱民思想。重民必先爱民,只有真心爱民,才会无私惠民,这可以说是传统民本思想的最高境界。老子认为,执政者以百姓的意志为意志是理想的执政理念。孔子从“仁”的理念出发,要求执政者“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孟子则强调,治国者要“与民同乐”,反对“独乐”。
其三,“普惠于民”的惠民思想。惠民是民本思想在经济观念上的表现,为保障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提供了有益借鉴。《尚书》中较早提出了“养民”“康民”“裕民”等举措,认为使人民群众富裕安康是统治者治理天下的根本追求。“民心无常,惟惠之怀”,人民只会归附能给自己带来恩惠的君王。惠民的最高目标是“裕民”,孔子认为“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孟子主张“制民之产”,荀子则提出“下富则上富”的命题。总之,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惠民思想蕴含了正确的发展观和利益观,为人民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物质保障。
其四,“民意不可违”的顺民思想。顺民,即是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意愿,主张民意不可违,顺民意即是顺天命。顺从民意是得民心的重要途径,为尊重人民意愿,激发人民积极性、创造性提供文化滋养。武王伐纣时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孟子将这一观念具体化,指出决策者一定要倾听民众意见,“国人皆曰贤”,“然后用之”。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主体性”的历史之维 思想源自实践,更源自传承。从历史脉络审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主体性”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根植于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人人民主体性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又是习近平作为这一思想主要创立者长期执政实践经验的锤炼与升华。
1.实现“人民主体性”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的基本目标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人民主体性,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人民主体性作为孜孜追求的基本目标。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扬人民主体性,多次强调要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性作用,为最终取得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提供了根本的力量支撑。
首先,人民主体性的特定内涵。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而人民则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既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又是革命的主体和监督政府的主体。这正是人民主体性的特定內涵。对此,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9]“只有坚决地广泛地发动全体的民众,方能在战争的一切需要上给以无穷无尽的供给。”[10]“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11]
其次,人民主体性的实现路径。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因此需要中国共产党能够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毛泽东指出,“群众观点是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与归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问题从群众出发就好办”[12],这一观点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就形成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不仅充分体现了认识论和唯物史观的辩证统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性思想,而且为人民主体性的实现提供了基本路径。
最后,人民主体性的政党标志。毛泽东强调,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共产党人区别与其他政党的标志就是能否做到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13]写入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自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宗旨。
2.激发“人民主体性”是党领导中国改革开放的内在逻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尤为注重激发人民主体性,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探索,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逻辑。
其一,人民主体性的内在要求。邓小平认为,发挥人民主体性的过程既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过程,又是尊重人民实践创造、满足人民需要的过程。他充分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创新意义,认为包产到户这一历史创举,奏响了改革开放的昂扬前奏,激发了人民的历史主动性和创造性。他还多次强调,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
其二,人民主体性的本质体现。江泽民指出,“来自于人民,扎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这是我们党能够制定正确的路线,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去不断夺取胜利的根本原因。”[14]因此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发挥生产力中人民的主体性。换言之,也就是发挥人民的历史主动性和伟大创造性。
其三,人民主体性的科学发展。胡锦涛认为,发展的主体是人民群众,要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激发人民积极性和创造性;发展的动力是人民群众的需要,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是人民群众的需要和根本利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在各项工作中保障人民权益;发展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的终极目的是在价值取向上,尊重人、依靠人、塑造人,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3.践行“人民主体性”是习近平长期执政经验的理性升华
实践出真知。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习近平在长期执政实践中积累的诸多经验为其“人民主体性”理念的锤炼升华提供了实践依据。
首先,与百姓同甘共苦,是习近平“人民主体性”理念形成的初步体验。梁家河是习近平走向人民群众的第一站,使他系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树立了坚定的政治信仰。与百姓同甘共苦的七年岁月,使他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并把自己当作了普通农民。从大城市来到偏远农村,习近平和众多知青一样,必须与当地老百姓处理好关系,逐渐形成了依靠人民群众,尽心尽力为父老乡亲做事的意识。
其次,带领群众探索发展新路,是习近平“人民主体性”理念形成的关键环节。在河北正定担任县委书记期间,习近平总是和群众打成一片,风雨兼程,探索发展新路,注重深化改革,提出“深化改革要在思想上‘五破五立”,对头脑里的陈旧固化模式进行深刻剖析,使思想“死”变“活”、“旧”变“新”。[15]在福建宁德担任地委书记期间,他从摆脱贫困、廉洁从政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对如何进一步发挥人民主体性进行了深入探索。他多次指出,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16]。
再次,激发群众和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是习近平“人民主体性”理念形成的核心内容。在主政浙江期间,习近平多次强调,尤其从历史上看,浙江人民历来具有不怕苦不畏难的精神,这是浙江经济不断前进的不竭动力。“要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广大群众的作用,使广大群众真正成为选择的主体、利益的主体,有的事还要成为行动的主体和投入的主体。”[17]对于党员干部,习近平勉励道,“要看GDP,但不能唯GDP。GDP快速增长是政绩,生态保护和建设也是政绩”,“我们既要GDP,又要绿色GDP”,“树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18]。与党员干部推心置腹,鼓励他们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主体性”的主体之维 纵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人民主体性”意蕴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权力观等多个层面,强调人民不仅是追梦主体、创造主体,更是价值主体、权力主体,充分彰显了人民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者、建构者、享有者和主人翁的主体性。
1.人民是新时代的追梦主体:实践者的主体性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主体性首先体现在人民是中国梦的追梦者、实践者和根本归宿。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19]实现这一梦想,需要依靠中华儿女的伟大实践。“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20]可见,人民既是中国梦的追梦主体,又是其实践主体。从中国梦的实践历程来看,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已经实践了近200年,且未来还需要几代、几十代人的持续传承。因此,实现这一伟大梦想,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性,充分认识到这一梦想“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要“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21]。
2.人民是新时代的创造主体:建构者的主体性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不仅是追梦主体,而且是创造主体,这是人民主体性的又一重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只有通过人民群众的群策群力、披荆斩棘才能推进伟大事业。
其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充分发挥人民主体性。每一个中国人都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通过凝心聚力、埋头苦干,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其二,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需要充分发挥人民主体性。人民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源泉,必须充分凝聚起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离开人民的动力支撑,改革就会根基不稳、后续乏力。全面深化改革只有進行时、没有完成时,其中的矛盾和风险不容小觑,只有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才能突破利益的藩篱,冲破发展的阻碍。
其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充分发挥人民主体性。“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22]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要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把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精神生活质量作为落脚点。
其四,实现全社会创新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人民主体性。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全社会创新发展。无穷无尽的智慧寓于人民之中,人民是创新劳动的主体,要适时拿出切实可行的举措,为创新劳动激发活力、催生动能。
3.人民是新时代的价值主体:享有者的主体性
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3]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24]这一论断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实现人民主体性的价值意蕴,即人民是新时代的价值主体,从本质上反映了其作为享有者的主体性。“人民”是由一个个“个体”组成,为了自身生存发展,“个体”需要享受社会发展成果。共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解决好共享问题,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国家发展才能具备深厚伟力。
首先,人民是全面深化改革成果的享有主体。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使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公立医院改革等惠民举措纷纷出台,让人民获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党的十九大指出,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使各项惠民举措落地生根,真正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其次,人民作为享有者的主体性,体现了长远目标和现实利益、中国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有机统一。新时代人民主体性的享有主体,不仅是“中国人民主体”,也是“世界人民主体”。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25]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发展利益结合在一起,诠释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致力于全球良性发展的担当和情怀。
4.人民是新时代的权力主体:主人翁的主体性
习近平指出,必须“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理念”[26]。意味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彰显了人民的权力主体地位。党的十九大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27]从本质上揭示了人民作为国家主人翁的主体性,并使之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进程之中。
首先,人民主体性具有根本政治制度的可靠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28]。在我国,行使国家权力的渠道是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实现形式,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为激发人民创造活力提供了可靠保障。
其次,人民主体性有助于更好理解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之间的关系。人民主体性是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同基础。党的领导的基础是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代表人民利益,目标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不断巩固。
再次,协商民主是发挥人民主体性的重要形式。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这一理念。协商民主的出发点是协商于民,为人民群众提供商议的平台;协商民主的落脚点是协商为民,根据人民意愿“画出最大同心圆”,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利益问题。
最后,人民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能够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方面,社会主义法治需要人人学法懂法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三十周年大会上指出,“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29]另一方面,依法治国又必然成为发挥人民主体性的重要手段。在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实现科学立法,使法律本身真正体现人民意愿;公正司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30]。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主体性”的建构之维 实践是人民主体性得以彰显的核心要素,即是说只有在实践中,人民主体性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主体性”同样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建构。
1.从严治党,形成党和人民的强大合力
中国共产党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失去了这个领导核心,人民主体性必将失去方向,不能形成强有力的合力。中国共产党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形成强大的民心感召力。
第一,稳固强党之魂,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灵魂。只有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在人民群众中站稳脚跟。各级党员干部都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涵养对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厚情怀,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政绩观,探索为人民服务的规律,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创新为人民服务的方法。
第二,广聚强党之源,密切党群关系。“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密切党群关系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最大政治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转型步伐的不断加快,不同阶层的身份认同感逐渐形成,不同社会群体心理和情感隔阂在加剧。与此同时,部分党员干部十分缺乏在艰苦环境和基层工作的经历,群众工作经验匮乏,执政本领和应对能力低下。面对新时代党群关系出现的这些新特点、新变化,一要大力提升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素质和能力。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全党要增强群众工作本领。二要完善民意表达机制,全面畅通党和人民之间的联系。尤其要不断满足人民的政治参与愿望,为民主政治注入新活力。三要永葆初心,牢记使命。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只有时刻以人民为中心来开展工作,才能赢得人民的广泛信赖和鼎力支持。
第三,夯实强党之基,建设坚强阵地。中国共產党要永葆持久的强大生命力,必须不断夯实党的建设根基。即,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使之真正成为服务人民的坚强阵地。一要真正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恪守党的宗旨。二要正确处理好党员数量和质量的关系,突出党员质量,推动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要坚持正确选人用人标准,把为人民谋福利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把能够起到带头作用的党员任用到合适的岗位。
第四,把握强党之要,坚持制度治党。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依法度。制度治党就是要用制度“真抓”“严管”党员干部,最终使广大党员干部达到不敢腐、不想腐的目的。同时,充分利用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两条路径,密织制度之网,建设人民衷心拥护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2.关注民生,激发人民干事创业积极性
民生与人民主体性息息相关。始终把民生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既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又是建构人民主体性的基本路径,有利于从根本上有效激发人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首先,实现经济发展促民生。人民主体性的实现与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发展能为改善民生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而持续不断改善民生,既可以调动人民生产积极性,又能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动力。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在于,改善民生必须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实际展开,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一方面,要坚持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另一方面,要坚持量力而行,不能脱离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事实而提出过高目标。
其次,抓住利益问题保民生。习近平反复强调,“要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要下大气力解决好人民不满意的问题,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31]。一是教育公平。要“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32]。二是收入分配。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通过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三是社会保障。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城乡社保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四是人民健康。要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医疗卫生制度,解决好看病难、看病贵等难题,让每一位公民都能享受到公平可及的健康服务。
最后,实施精准扶贫助民生。人民主体性的发挥,必须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和活力。只有贫困人口最终脱贫,社会公平才能得以彰显,才能使每一个人真正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措施的有力实施,使困难群众拥有了更多“获得感”,逐步脱贫摘帽,进而激发了中国人民奋发有为的激情和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3.以文化人,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随着劳动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人类的文化需求也不断增加。”[33]“唯物史观将保障人的文化权益当作实现人的自由而平等发展的重要条件”[34]。顺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坚定文化自信,保障人民平等享有文化权益,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的精神支撑功能,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一项战略任务,又是全面建构人民主体性的重要途径。
其一,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人文资源,以人文精神涵养新时代中国人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为公”的社会价值理想,“知行合一”的实践理念,“与时俱进”的进取品格,“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它们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又是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注重创新与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价值理念,赋予新时代中国精神丰富的价值内涵;另一方面要汲取“和而不同”“生生不息”等思想精华,弘扬其价值理念与精神品格。尤其要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坚守正义、自强不息、开放包容的人文精神,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滋養人民群众的精神气质。
其二,深入挖掘革命文化中的理想信念资源,让革命精神激励新时代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敢于牺牲、勇往直前,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光照千秋的理想信念资源。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新时代,革命文化的价值在于帮助我们抵御理想信念迷失、文化认同危机,重振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坚定理想和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人民注入革命文化的精气神儿。
其三,着力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时代精神鼓舞新时代中国人民。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是对生产关系和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的深刻变革,充分体现了积极进取、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创精神。无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还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艰巨进程,我们依然要弘扬时代精神,保持脚踏实地、锐意进取的闯劲儿和拼劲儿。
其四,着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只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活人民文化创造力,才能为人民积极投身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这就需要进一步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丰富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群众全面发展;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提高人民文化素养;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参考文献
[1] 刘云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N].人民日报,2017-11-06(2).
[2] 李包庚.马克思“人民主体性”思想解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10):103.
[3][4][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3,135,56.
[5][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5,209.
[8] 列宁全集(第三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7.
[9]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10]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92.
[11]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修订本)[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611.
[12] 毛泽东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71.
[13]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535.
[14] 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7.
[15] 习近平.知之深 爱之切[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175-178.
[16] 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2014重印):216.
[17][18] 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246,30,37,34.
[19][20][23][26][29]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84,277,70,89,90.
[21][24][25][27][28][30]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5,45,57-58,37,36,39.
[22]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27.
[3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44.
[3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91.
[33] 王振.增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蕴涵的理论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2):138.
[34] 方世南,罗志勇.开创新时代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宏大历史伟业——兼论十九大报告对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13.
[责任编辑:庞 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