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求真务实,打造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

2019-11-16毛争艳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打造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

毛争艳

[摘 要]高效课堂是教学的根本诉求,要求教师求真务实。因此,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展开教学设计,通过整合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教学引导、拓展教学实践等策略,增强学生的切身体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求真务实;高效课堂;打造

[中图分类号] G623.1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30-0044-02

高效课堂是指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达成效果与完成效率较高,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益。因此,教师应以打造高效课堂为教学的核心追求,以求真务实为基础展开教学设计,开展有效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使学生获得道德启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整合教学资源,做好学情调查

课堂教学前,教师要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筛选与整合,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多有效的素材,保证学生的学习品质。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比较固定的教材,这无疑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解析,以找到最佳的教学切入点。同时,教师要展开多种形式的学情调查,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将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相融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教学《我爱我的家》一课时,教师预先布置作业进行学情调查,了解所教班级学生的家庭情况,如家庭人员组成等。课始,教师进行教学导入:“家是温暖的港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无论离家多远,都会渴望回家。”接著,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关于家的公益广告并让学生讨论:“你什么时候特别想家呢?”问题提出后,学生热烈讨论,抒发各自的情感。有的学生说:“在外出游玩的时候很想家。”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倾听儿歌,并以儿歌的形式出示填空题:“家,是                。”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家,是一把大伞。”“家,是一个太阳。”……在学生表达对家的热爱后,教师让学生进行绘画,即画一画自己的家。有的学生绘出全家福,得到了教师的赞赏。最后,教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家庭生活,讲讲家里发生的事。有的学生说道:“家里有时候会有矛盾,有时候我会被父母责骂,但是无论怎样,家人都互相关照,十分温馨。”教师给予提醒:“那你要多体谅家人的苦心,尝试换位思考。”……这样学生认真讲述故事,课堂气氛活跃,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

上述教学,教师预先进行学情调查,通过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主动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交流,激发其对家庭的热爱之情,然后组织学生抒发情感,为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和家庭责任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教学情境,启动课堂引擎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教学注重学生的感悟和体验,其中创设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源于日常生活中的体验和感受,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内容,实现德育培养的教学目的。

例如,教学《我们的学校》一课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校园生活的视频,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校生活一定有很多愉快的体验,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校园体验和所参加的活动。”学生非常踊跃,纷纷谈论自己经历的趣事。如有的学生讲述自己参加校运会比赛时的体验,有的学生展示自己春游时的照片和日记,有的学生表达自己对校园生活的热爱……然后教师组织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自己设计校园活动方案,并选出最好的活动方案,上交班级。”有的小组提出可在教室设置一个文化角,放置相关书籍、张贴法治小报供大家阅读,宣传与道德与法治相关的知识,此方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学校的建立时间吗?这么多年学校有什么变化呢?学校取得了什么荣誉……”由于学生预先搜集了资料,纷纷举手发言,气氛热烈。这样教学,使学生领略了学校的风采,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上述教学,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体会到校园生活的多姿多彩,从而对学校产生热爱之情,赋予了德育新的魅力。

三、优化教学引导,提升学习品质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生动有趣的知识有更多的学习兴趣,而对空洞枯燥的理论讲解常会出现排斥现象。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开展引导式教学,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

例如,教学《做学习的主人》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龟兔赛跑”的动画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体会到要抓紧时间学习。接着,教师组织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原因。学生纷纷交流讨论,总结出学习方法不合适、学习兴趣不足、没有毅力等原因。教师让学生写下自己的优点在小卡片上,帮助学生挖掘潜力。有位学生比较没有自信,不敢展示自己的小卡片,在教师的鼓励下进行了展示,得到了其他同学的赞赏,该学生的信心被激发。然后教师让学生明白:学习要多思考,敢于提问,勇于提出自己的困惑,不要觉得问题很简单就不愿意提出来。于是,学生纷纷争相举手,提出了很多“为什么”,并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获得了正确的答案,课堂教学达到高潮。最后,教师分享“鲁迅与时间”的故事,让学生对课件中的反面案例进行分析,收到了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如“小红不按时睡觉”的问题,有学生提出建议“21天是习惯养成的周期,可以制定21天的计划,坚持21天按时睡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上述教学,教师利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做学习的主人和珍惜时间的重要性,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道德品质,又实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收到了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拓展教学实践,促进知行统一

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实践性,只有将课堂教学拓展延伸,增强学生的切身体验,才能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道德与法治学习的意义。因此,教师应以知行统一为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认知与实践的关系,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教学《生命最宝贵》一课时,教师先进行课堂导入:“孙悟空是从石头蹦出来的,葫芦娃是从树上长出来的,那我们的生命是如何孕育的呢?”然后教师播放多媒体视频“生命的孕育”,学生十分好奇,认真观看。在了解生命的形成、生命的孕育及母亲如何孕育孩子后,学生十分感动,赞叹伟大的母爱。为了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体验,教师组织课堂实践活动:每人准备一个书包,里面装几本书,挂在胸前,模拟体验母亲怀孕时的情景,并且保护好自己的“宝宝”。有的学生主动尝试,体验当“妈妈”的感觉,如尝试弯腰捡东西、弯腰穿鞋、趴在桌子上休息等动作,感觉到妈妈非常辛苦,不一会儿就腰酸背痛了。通过亲身实践,学生体会到怀孕期间母亲的辛苦:妈妈养育我们非常辛苦,我们应该孝敬妈妈,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生命。

又如,教学《安全记心上》时,教师为了让学生学会发生火灾时的自我保护、求救和避难逃生的方法,组织了一场小型的防灾演习:预先准备好毛巾,模拟湿毛巾捂住口鼻,在教室内弯腰并贴墙走路,有次序地排队逃生。活动结束后,教师提问学生如何进行火灾预防,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学效果显著。

上述教学,教师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和模拟演练,不仅让学生懂得了生命的宝贵、生命的来之不易、要珍爱生命的道理,增强了学生对生命的美好体验和感受,而且使学生的道德素养得到了提升。

总之,教师要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讲究求真务实,对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教育“两手抓”,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的育人作用。同时,教师要及时优化教学方法,加强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将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对国家的有用之才。

(特约编辑 木 清)

猜你喜欢

打造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搭建发展成长平台 打造高绩效团队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