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平台的课后服务研究*—以农村中学为例

2019-11-16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9年20期
关键词:科任微信探究

吴 军 朱 静

2018年颁布的《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重在对校外培训进行治理,切实施行减负,同时强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要求各地充分发挥中小学校主渠道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不断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按照学生家长自愿的原则,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该政策主要是围绕城市近年来出现的“三点半”现象提出解决的方案,对农村学校学生课后服务需求旺盛而供给不足等实际情况关注甚少。如何解决好农村学校学生的课后服务需求,实现家长对优质资源的期望,笔者提出以下观点供参考。

一、课后服务的类型

课后服务主要指为解决学生课后教育问题而提供的教育服务。课后服务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政府主导提供的课后服务,又称课后延时服务;二是校外培训机构提供的课后服务。二者共同构成了一个课后教育市场[1]。

二、当前农村学校课后服务的现状

为了解当前农村中学学生的课后服务流向,对我校七年级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发放调查表500份,有效回收467份。对数据做如下分析。

1.学生留守的情况

从表1的数据可以得出:留守儿童比例高达47.11%,该数据不包含走读生中父母在外打工的人数。

原因分析:作为劳动力大量输出的江苏北部地区,有大量父母外出打工,因此部分学生选择了寄宿,另有部分由家里老人租住房屋校外陪读以便可以提供较好的生活条件,剩余的则成为走读生。父母常年不在家,无法有效提供学习上的支持,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寄托于学校,家长只充当“后勤部长”,对学生的学业关注较少。因此,对这部分学生提供课后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表1 学生留守状况数据分析

2.学校提供的课后服务

从表2可以看出,寄宿生100%参加课后延时服务,其他学生均未参加。

原因分析:一是对于学校而言,寄宿生的安全管理是第一位,统一提供课后集中活动是最简便的方法。二是农村学校学生居住地较为分散,考虑到路途较远,安全无法保障等因素,学校基本不提供统一托管服务,走读生处于散放状态。三是农村学校因政策、资金、师资、场地、学习资源等原因,无法提供具有多样性、趣味性的课程体系供学生选择。因此,学校面向走读学生提供的课后服务几近空白。

表2 学生接受课后延时服务数据分析

3.校外机构提供的服务

从表3、表4可以看出,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前氾水镇有7家培训机构,接受校外培训机构课后服务的学生比例达62.1%,专项治理活动开展后校外培训机构数为0。

原因分析:一是农村学校和学生相对分散,无法形成一定规模课后教育市场,正规的教育机构不愿进入,现有课后服务的提供者更多的来自于有偿家教或社会人员办学,仅提供课后作业辅导服务。二是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开展后,农村中学周边作坊式的校外培训机构大批量关停,禁止在职教师开设辅导班。目前,据调查,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农村范围内尚未有符合条件的校外培训机构[2],导致农村学校校外机构提供的课后服务处于真空状态,使大批学生无法得到课后补偿性学习的帮助。

表3 氾水镇校外培训机构数据分析

表4 学生接受校外课后服务数据分析

4.学生对课后服务的需求

政府出台文件的目的是基于解决城市学生放学后的“三点半问题”,而对于农村的学生而言,不是城市父母工作日不能按时接孩子且无法辅导功课的问题,而是打工父母长年接不了孩子且无法辅导的问题。从表5中可以看出,通过问卷调查发现,84.6%的学生和家长希望能够得到作业辅导、问题答疑、课程拓展、个性化辅导等服务,课后服务已经成为农村多数家庭的一种刚需。

表5 学生接受课后服务的需求意向数据分析

5.学生使用移动设备现状

从表6、表7中可发现,通过调查,农村学生(不含住宿生)拥有移动设备的比例高达92.6%,其中使用微信的比例达90.6%。众多家长为学生配备手机的主要目的是方便与孩子取得联系,保证孩子的人身安全。实际使用中学生却在聊天、游戏、抖音等娱乐软件上耗费了大量时间,用于辅助学习的却较少。究其原因:一是学校提供的可用资源过少;二是获取资源的方式过于繁杂;三是资源的针对性不强;四是缺少相应的反馈机制等。

因此,对课后教育的高需求与学校教育低供给之间的矛盾客观存在,在现有的资金、政策、场地等无法立刻改变的状态下,借助微信以班级为单位快速开展课后服务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式。

表6 学生使用移动设备比例数据分析

表7 学生使用移动设备时间数据分析

三、农村学校基于微信开展课后服务实践

基于微信的课后服务平台,需要班主任先申请创建公众号服务,构建“公众平台-微信群-即时通信”的交互式个性化学习环境,构建出课后服务的教学模型(如图1所示)。具体服务过程中涉及四方主体: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家长,通过公众平台进行资料交互,通过微信群进行信息交流,共同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图1 基于微信开展课后服务实践结构图

1.班主任层面

在具体的课后服务实施中,班主任身兼多种角色,既是班级课后服务的组织者也是服务资源的提供者,既是公众平台的管理者也是课后服务质量的监督者,需要处理好权限分配、资源采集与发布、协调科任教师与学生的服务关系等多项工作。

(1)权限分配

班级的课后服务涉及多门学科,各学科的知识服务内容各不相同,需要每名科任教师提供课后资源的服务页面。微信公众号可由管理员添加绑定5个长期运营者微信号、20个短期运营者微信号,班主任可对科任教师进行公众号授权让科任教师对相关资源进行编辑。

(2)消息发布

鉴于公众号每天只可以发布一个消息,而一个消息内可以包含多个页面信息,班主任需要每日创建多条图文消息,以便各科任教师将本学科知识放置到该图文消息中。每天,班主任对科任教师提供的服务页面进行核查,统一集成后在下午5点前发布消息。该消息图文并茂,应包含有导学材料、微视频、跟读材料、检测的链接等。

(3)资源管理

课后服务不仅需要每天放学后提供服务,双休日或者寒暑假学生也需要课后服务,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累积,各学科形成的资源数比较多,需要班主任进行分类管理,编制索引材料或菜单,方便学生再次复习巩固。该公众号提供每日导学、学科导航、探索质疑3个菜单,学科导航按学科设置二级菜单,每个菜单内将学科相关的服务单收纳其中。

(4)学习小组建设

微信群是对个体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一种新的网络群体生活方式,也颠覆了传统社群生活的形态[3]。基于微信群建立学习小组,便于学生互助解决实际问题。班主任需要根据学生参加课后服务的申请,按学习特点、学习成绩、兴趣爱好、信息能力、实体班级内学生的分布等划分不同的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内的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相互影响来提升整体实效。

2.科任教师层面

课后服务是对课上内容的补偿性服务,教学的主阵地仍然是课堂,课后起到点拨、解惑、巩固的目的。科任教师是课后服务资源提供的主体,只有基于学生的课后学习实际,针对性地做好问题建构、资源采编、释疑管理、过程评价等,才能有效地将“知识传递”转变为学生的“知识内化”。科任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问题建构

问题的建构来源于两部分:一是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中对关键知识点的讲解,学生的互助讨论以及成果展示寻找学生知识内化中存在缺漏的地方,实时建构问题,创建情境,解决问题。二是课上检测,每节课均配有随堂检测,通过检测反馈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提炼出学生未掌握或难理解的知识,创设课后问题情境,便于学生自主进行知识内化。

(2)资源采编

对采集到的问题,教师需要采取编制导学服务材料,一般包含有以文本或图片形式存在的任务单或课件、以音频形式存在的跟读材料、以视频形式存在的微课资源、以问卷形式存在的能力自测题等。每节课导学服务材料以知识树或任务索引的方式显示,统一集成到一个消息页面中。科任教师需要在放学前将本学科课后服务页面制作完毕,保存在公众号中由班主任统一发布。

(3)释疑管理

科任教师需要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答,解决的途径有:一是通过微信自动回复功能,科任教师需要将重难点知识设置成关键词自动回复的方式,便于学生自学,同时也节约时间。二是通过班级群聊,建立学习小组,出现问题时学生互助解决。三是,通过一对一聊天方式解决,需要教师长时间在线,占用教师课余时间。

(4)过程评价

在建构主义学习观下,“最重要的并不是学生是否完成了指定的任务,而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任务完成所需的认识、理解、分析、综合、思维判断等思想方法的反省以及在这种反省或讨论过程中的再认识和再总结”。因此,对课后服务的评价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成绩的评价,而应是基于任务的完成、成果的展示、探究能力的提升、情感的内化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评价的目的在于针对不足提出改进、针对优秀适时表扬,不断激励、不断引导。

3.学生层面

学生关注公众号后,每天都能接收到课后服务相关资讯。借助微信网络平台,能真正提供“4A”服务和“及时解决个性化学习问题”的根本需求,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在路上、在家里、甚至睡前等大量碎片化时间,获取语音、视频、文本等数据信息,进行学习与交流,从而实现课后服务的全时空覆盖[4]。

(1)在线学习

学生在课后通过导学案的引导独立观看教学视频,注重理解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对课堂上教师讲授知识进行补偿性学习。课后服务的过程如有家长配合进行监督,从学生专注程度、学习态度、内化程度以及学习水平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观看视频表现进行辅助评价,则更能提升课后服务的效果。

(2)主动质疑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如视频回看、关键词自动回复、小组讨论、向教师求助等方式解决问题,其中小组讨论是解决问题最为便捷的方式,组内成员均可以利用微信的语音通话功能,最多与9人组成讨论组。通过微信的实时或异步交流的方式,可以给内向的学生以及口头表达技能不佳的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不仅可以实时解决问题,更能够促进学生间的关系融洽。

(3)协作探究

探究一般有生生互助探究与师生合作探究两种形式,需要固定探究时间,一般先进行生生互助探究,提炼出共性问题后再进行师生合作探究。生生合作探究阶段,由各学习小组组长负责主持,简要回顾课上内容,小组成员各自汇报学习进度及学习情况,提出共性问题进行探究,本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由组长提交教师。师生合作探究的内容为重难点问题和学生提交的问题,教师加以引导、点拨、从知识层面和思想层面形成正确认识。因此,小组内的学生都需要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才有助于探究的深入,更利于对知识的内化。

(4)成果展示

学生经过独立探索、协作学习之后,完成个人或小组的成果,需要在微信圈或聊天室进行成果汇报、分享成果制作中的经验等。成果展示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查找学习中存在的不足,教师要善于发现共性的问题,为实体课堂提供问题建构的素材,通过线上线下学习的有机交互,以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

4.家长层面

课后服务政策要协调好家校的“同心”“同向”“同行”“同力”关系[5],家长作为学校最可靠的“同盟军”,更应该在学校课后服务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课后服务主要时间是在放学后,传播媒介主要是网络,脱离了教师的监督,如何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后服务中,需要家长参与过程的监督管理。一是加入公众平台,及时接受教师群发消息,了解当日内容;二是加入学习小组,在幕后关注学生参与质疑、讨论、展示等情况;三是及时关注学生的朋友圈了解其成果展示情况;四是适时对不认真的学生进行提醒;五是将布置的朗读类任务或作业拍摄上传给教师进行抽查。

四、结语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社交媒体在促进学生课后服务方面有很高的活跃度,依托社交媒体开展学习活动,能促进学习的生活化、社会化,将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有效融合,使学习者在生活中实现对主体知识的理解,在交互中达到对知识的深层建构,促进群体智慧的提升和群体情感的增进[6]。但是,师生信息素养薄弱、学生自律性和意志力不强、课后服务评价制度不健全、家校协作不密切甚至可能会产生新的课务负担等问题,都会对课后服务的实施效果产生影响,需要学校从更高层面出台相应的制度与规范进行约束与保障,以切实提升课后服务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科任微信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秉持五个“一” 形成教育合力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微信
科任教师要参与中学班级管理
五年制高职校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合作育人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