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识字教学方法初探

2019-11-15谭玉娟

学生之友 2019年1期
关键词:识字方法识字教学低年级

谭玉娟

摘 要:识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而方法作为识字的辅助手段,也很重要。在识字教学中,经过实践、总结、反思,发现采用字源识字、按词类分类识字、图文结合识字、在语境中识字等方法能辅助学生更准确、牢固地识记生字。

关键词:低年级;识字教学;识字方法

一、研究缘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1]。

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生由于识字基础薄弱,生活经验较少。

二、识字策略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在识字教学中,力求用最恰当、高效的识字方法来达成识字目标。所以,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借助字源演变识记生字

字源识字遵循汉字的属性与儿童的认知规律。不仅强调帮助学生从汉字本源出发理解汉字的构造和意义,解决识字问题。而且注重充分挖掘汉字文化的丰富营养,以实现汉字教学的多重功能[2]。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思维方式还处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来进行[3]。

要结合这一思维特点,借助相关的符号,让低年段的学生能更直观地识记生字。

例如,在教学“休”时,将“休”字与同时出示,让学生观察两者之间的共同点。第一步,让学生观察图像,思考它与“休”之间的联系。第二步,教师引导并帮助学生在两者之间建立联系。第三步,帮助学生明确以下内容:像人的身形,指人;指的是大树;像一个人靠在大树的树干上,表示古人靠在大树上休息。

(二)依据词类进行分类识记

在识字教学中,还我尝试给生字按词性进行分类,分成实词和虚词两类。其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1.名词的识记

在识记名词时,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联系生字所代表的事物,借助这个事物的实物或实物图片进行识记。

例如,在教学“簸箕”时,由于它几乎不会出现在学生的生活中,很少见到,所以,出示实物图借助实物认识生字。借助实物了解它是用竹篾、藤条或去皮的柳条编织成的,所以部首是竹字头。

2.动词的识记。

在認识动词时,也尽量联系生活,通过动作演示来感受含义,并识记字形。

比如,在教学“挪”时,学生或许理解,但却不够准确。所以,在教学中,第一步,让学生根据自己理解进行演示。先让学生挪一挪语文书,再挪一挪铅笔,感受“挪”是用手辅助完成的,理解它的部首是提手旁。第二步,让学生站起来挪一挪脚步,从而感受“挪是指从一处移动到另一处”。

(三)采用图文结合识记生字

这个阶段,学生的注意还以无意注意为主,逐渐向有意注意发展。所以,只出示生字时,引导学生将图片与生字建立联系,来识记生字。

比如在教学“荆棘”时,因为在生活中很少听到、用到,所以知之甚少。单纯识记字形容易遗忘,所以,出示“荆棘”的图片,让学生了解荆和棘是两种不同的植物;虽然很像,但荆不带刺,而棘带刺。但“荆棘”泛指指带刺的小灌木。

(四)在语境中识记生字

研究表明,在幼儿初期,言语有明显的情境性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言语的连贯性开始逐渐发展。7岁的儿童,情境性语言站42%,连贯性语言占58%。

在进行识字教学时,把生字置于学生熟悉的、易理解的情境中,建立生字与语境的联系。

在教学“懊丧”时,教师可以说出例句“我过生日时很懊丧,因为爸爸答应回家陪我,却失言了。”,让学生感受“懊丧”的含义和在句中的运用。或者,可以更进一步模拟情境,打电话和爸爸进行沟通,向爸爸表达“您没陪我过生日,我感觉到很懊丧。”。还可以换一个词表达现在的心情,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词汇自己说,比如有“懊恼、懊悔、沮丧”等。

三、不足与反思

据研究,儿童的书面语言是远远落后于口头语言的,而且据我国黄仁发(1990)研究表明,对于识字来讲,年级越低,回生率越高,因为生字较难、缺乏实用性、复习少等因素。

因此,想要巩固生字,还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注重及时复习、巩固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比较快、比较多,以后保持量渐趋稳定地下降,到了相当时间几乎不再遗忘,揭示了人类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因此,在教学中,要创造机会,组织学生通过整体检测、小组互测、同桌互测等形式及时进行复习、巩固。

(二)建立评价、奖励机制

外部动机是指人们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不在活动之内,而在活动之外。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学习更多的是外部动机的作用,教师的评价起的作用更大一些,所以,学习动力需要激发和调动。

适当地运用积分币、评等级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也要考虑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进行有的放矢。

(三)先扶后放,授之以渔

识字方法有很多,无论什么方法,都是为目标服务。而识字教学的目标是辅助学生识字,同时,更是为了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方法,从而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到的要有初步的识字能力。所以,逐步教会学生识字方法比识字本身更重要。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识记方法众多。只能在教学中不断地摸索、总结规律,逐步找出合适的方法来落实识字任务。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Ml.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李静.小学低年级字源识字法浅谈[J].文教资料杂志,2010(11).

[3] 杨丽珠,刘文主编.毕生发展心理学[Ml.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识字方法识字教学低年级
浅探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
兴趣激发,让学生乐识字会识字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有效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