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领略文字之美,传承民族之魂

2019-11-15叶扬

学生之友 2019年1期
关键词:古诗词中学生

叶扬

摘 要: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将不断传承中华文化作为主要责任,将古诗作为一个提高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的一个捷径,因为古诗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将优秀故事作为载体,能够让初中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应该如何操作呢?笔者将在本文中探讨如何能够让初中学生充分领略到古诗词之美。

关键词:中学生;古诗词;朗读热情;特定内容

在初中教学过程中,因为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而随着小学几年的学习,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拓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古诗词使学生与我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进一步接触,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与古诗词之美,最终提高学生对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爱国情怀。

1.初步感知

每次跟学生接触的时候,笔者都会发现有些学生喜欢朗读,他们似乎在朗读时有感情。但是会遗憾的发现,无论他们朗读什么古诗,什么内容都带有固定抑扬顿挫情况,也就是所谓未能正确把握每一首古诗所想要查出的内容与感情、志向、情趣等。因此这就导致朗读内容十分僵化,未能体现古诗词个性,这个时候教师不能直接打击学生学习热情,而是需要对学生的朗读能力进行肯定,并且尊重他们已经取得的成绩。虽然他们在朗读过程中表情过于单一,但是比起一些不会用表情甚至不敢朗读的学生来说,那要强了很多。在表扬之后,教师可以将一首与之前所讲过的截然不同的故事引入其中,随后利用范读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其实每一首古诗在朗读过程中应当有不同的风格与变化,比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该怎么朗读?温庭筠的《望江南》又该如何呢?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又应该怎么表达作者想表达感情呢?

2.深入研读

在朗读之后,学生可能已经感受到想要获得更好的感受,必须必须做好朗读,而在其中对古诗理解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2.1找出物象

古诗词写作,最终目标就是表达作者的思想与情感,但是思想与情感都是抽象的,必须将其寄托在一定的物质上,那么需要寄托在什么上呢?这必然是物象。因此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古诗詞,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找到古诗中所描写的人物与事物,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写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三句总共有九个物象,并且后两句也各有一个与物象有关的。通过多个物象,寄托了作者的情感,也能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

2.2体会意境

意境通俗来说,就是诗人所能看到的东西,而意象则是世人想要表达的东西,他已经将诗人的情感与主观认识附着其中,外在物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造就了古诗。物象注重的是写实物,意向则是表达作者情感。换句话说就是在同一事物中,因为作者有不同的心境,所以会写下出截然不同的情况,因此需要学生明白这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同样是鸟和花,但是在杜甫眼里,他们就是充满着不同色彩与不同情义。在《江畔独步寻花》中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的悠闲,心境也十分安定,所以创作出了“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样具有欢快节奏的诗歌,而到了安史之乱,因为诗人被敌方所俘虏,国家处在危难之中,又不知亲人的安危,家庭更是在水深火热中,诗人眼中的鸟和花发生了变化,作者则会写出《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千古名句,表达了诗人忧心思虑,牵挂亲人的感情。这两首诗都有关于鸟和花的物象,但是对于世人来说,因为心境不同,他们表示出来的意见也是并不一样的。在这时学生能够明白,在客观世界中,虽然两种物象大不相同,但是因为人主观色彩发生变化后则呈现出不同义项。

2.3感悟意境

意境是什么?意境是文学作品中用于表达思想感情与客观图景合而为一的一种境界,意象作为个体,而意境更是由各个不同意象组成,并且形成的一幅美好画面,将其理解为由简单意向个体相加而得到的优秀故事。通常在有限篇幅中,能够借助数量较有限的意象,来表达出具有奇妙色彩的意境。在教材中所选用的古诗都是我国千百年来优秀的文化作品,每一首古诗所想要表达意向都是不同,但是相同的一点是这些意象都有较为高度的概括性,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产生共鸣,引发学生联想,最终在脑海中形成一幅美丽画面。

2.4把握情意

在一个诗歌中,情意是其灵魂,一首诗歌如果情意让人难以琢磨,那么也难称得上是佳作。比如李商隐的《锦瑟》就是最有名的代表作“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首歌无论是作者、读者的鉴赏能力高低,都能够从文章的字面意思中感受到无限的艺术造诣,诗人利用沧海珠泪,杜鹃啼血,庄生梦蝶等多个典故,利用比兴的写作手法对其进行想象与联想,将听觉感转化成视觉利用片段,意象组合方式,创造出更加朦胧的意境,因此也成为李商隐最具代表性的诗歌,无不为爱诗人所喜爱,可谓是精美佳作。

结束语

综上所,我国古诗词博大精深,为了让学生更加能够切身体会到古诗词之美,教师应当从多个方面入手,比如让学生能够初步感知古诗的音韵美,深入研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美,美读让学生加深理解。通过这三点可以让学生对古诗词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并且逐渐领略到古诗词之美。

参考文献:

[1]石海霞.如何实现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最大价值[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57.

[2]郭军威.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甘肃教育,2019(18):152.

猜你喜欢

古诗词中学生
踏青古诗词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我爱古诗词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同携手,走进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