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规范学生实验操作的有效指导策略
2019-11-15王洁
王洁
摘 要:规范的实验操作行为可以促使小学生在科学实验中得出有效结论,切实提高实验活动的教学效率。因此,小学科学教师便要以优良的动作演示与小学生的自主操作去改善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做好完善准备。本文将从完善教师演示实验,提供规范的模板;丰富学生动手操作,训练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坚持实施因材施教,针对性地优化学生动手能力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科学教师应该如何規范学生的实验操作行为。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操作;学生行为;规范策略
在现在的国际竞争中,人才竞争已经成为主流,而科技又决定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国际地位,所以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优质人才十分重要。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小学科学学科教育变得更加重要,而实验教学不仅是科学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还关系着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科学探究能力,所以小学科学教师要有意识地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行为,以便帮助小学生自主、有效地参与科学实验操作活动。
一、完善教师演示实验,提供规范的模板
教师,是最为重要的教学辅导者,也是小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合作伙伴。客观来讲,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论内化能力发育水平比较低下,如果单纯靠语言去指导小学生,那么并不能有效规范小学生的实验操作行为。但是,小学生又十分善于模仿与观察,会不自觉地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对此,小学科学教师便要积极规范教师演示行为,整理规范的实验操作技巧,同时要借助必要的语言讲解帮助小学生识记实验操作行为,以便小学生积极模仿与学习。
就如在“水沸腾了”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利用量杯、酒精灯等实验设备组织了演示实验,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了规范的实验操作行为。首先,笔者在取水时,为学生解释并演示了取用液体资源的手法与技巧;在加热酒精灯时,笔者也及时解释了点燃火柴、点燃酒精灯的操作手法;在观察科学实验时,笔者也展示了严谨、认真的实验态度,演示了通过温度计测量沸腾的水溶液的操作方法,认真记录了水沸腾的温度、时间等等,将数据精确到小数点两位之后。在实验收尾环节,笔者也告诉学生切不可用水浇灭酒精灯,可以用布或者是玻璃盖熄灭酒精灯。在直观的动作演示与完善的语言讲解下,本班学生都可学习液体资源、量杯、酒精灯、温度计等多种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
二、丰富学生动手操作,训练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虽然教师演示实验十分重要,可以有效丰富教学内容,但是“实践出真知”,如果小学生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那么即便他们掌握了丰富的实验操作理论,也难以形成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小学科学教师要有意识地丰富小学生的科学实验操作经验,鼓励小学生主动动手,使其将理论所学应用到实践之中,以便切实规范小学生的实验操作行为。
就如在“加快溶解”一课教学中,笔者就鼓励本班学生自主操作科学实验,及时丰富学生的动手操作经历。首先,小学生需称重待溶解的物质数量,而这就需要掌握天平的称重方法;其次,小学生需认真将待溶解物质放入到水溶液之中,然后借助一些实验设备加速溶液的溶解速度。比如,有的小学生使用玻璃棒搅拌了溶液,有的学生则使用酒精灯加热了溶液以便加快溶解速度,还有的学生将多种加速溶解手法结合起来,快速完成了实验任务。由此,小学生就可以在实践中规范自己的实验操作行为。
三、坚持实施因材施教,针对性地优化学生动手能力
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中,人们意识到生生差异客观存在,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智能优势,也会因此而表现出不同的特长。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小学生也有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操作问题。对此,小学科学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关注小学生的个体需求与自我成长,针对性地帮助小学生规范实验操作行为,以便切实提升小学生的动手能力,促使小学生实现异步成长。
就如在“加快溶解”实验教学中,本班小学生就产生了不同的实验操作问题,而笔者就据此进行了针对性地实验辅导。比如,有的学生在用玻璃棒搅拌溶液时,总是发出玻璃棒碰撞量杯的声音。对此,笔者演示了玻璃棒的使用方法与搅拌技巧,规范了学生的搅拌行为。再如,有的学生在点燃、熄灭酒精灯时,没有遵守规范的酒精灯使用原则,甚至想要用嘴巴吹灭酒精灯,差点出现实验事故。对此,笔者反复强调了安全实验、规范实验的重要性,强调了熄灭酒精灯的要点。再者,在称重、放入待溶解物质时,学生也要做到精确、规范,手要稳,不要到处撒落。
总而言之,实验是科学学科的重中之重,规范小学生的实验操作行为不仅可以优化小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可引导小学生以探究、发现的形式去学习科学知识,切实改善小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做好充足准备。因此,小学科学教师要积极规范学生实验操作行为,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获取科学知识与相关技能。
参考文献
[1]李伟.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03):90.
[2]姚金斌.农村小学科学课堂呼唤实验操作规范化教学[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4,31(01):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