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019-11-15寇志奇

学生之友 2019年1期
关键词:合作探究创设情境教学方法

寇志奇

摘 要:小学语文是语文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想要培养小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寻求新的教学方法以对学生学习语文产生积极能动的作用。但相对于部分小学生来说,学习语文缺少主观能动性,导致学习效果不够理想,所以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自然就刻不容缓,这不仅可以改变教学课堂的学习氛围,还能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设置悬念;创设情境;合作探究

想让课堂趣味横生并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选择有效地、适当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思想的指导下,为了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就要尝试改变以往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利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让语文课堂变得活跃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下来笔者将从设置悬念、创设情境、合作探究、相互交流四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设置悬念教学法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悬念的设置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也可以将设置悬念运用到教学的任何环节中,这是促使学生们主动学习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果可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选择在适当的环节设置悬念,然后学生们就可以根据教师设置的悬念和所提出的问题增加对课本内容的有意注意,把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事抛开,形成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上课的学习氛围,让知识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更易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例如,以学习《倾斜的伞》这一课为例,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外公和外孙女两代人之间互相为对方打雨伞的场景,表达了爷孙间纯真的至爱亲情。在学习这一课时,我将这样设置悬念:“今天,我来为大家出一个字谜,平字一去上盖人,大家知道这个字谜是什么吗?”通过一个字谜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下来我将引出本文的内容:“在一个下雨天,小朋友和他的外公一起走在伞下,小朋友身上一点儿也没淋湿,可外公却总是被淋湿。这可真是一把奇怪的雨伞啊!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习了今天的课文,你一定能在文中找到答案。”通过这种设置悬念的方式,利用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使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时产生兴趣,就可以通过教师设置悬念,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内容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创设情境教学法

在以往的教学方法下,老师们重视的是知识的传输,轻视了学生们主动参与的能力。而情境教学法在日常教学中有很大的优势,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主动参与进来,并在参与的过程中学到知识。适当的情境教学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思维的扩展。

例如,以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为例,这一课主要讲的是在周恩来总理12岁的时候听伯父叹气说“中华不振”,又目睹了中国妇女被洋人欺负,围观者敢怒不敢言,最后在课堂上表明自己的心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正式上课时我将给学生5分钟的阅读时间,随后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我将选择几名学生分别扮演周恩来、伯父、洋人、妇女、围观者、魏校长等,根据他们对饰演角色的理解,演绎出他们心中所理解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参与进来,不仅促进了学生们之间的交流,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合作探究教学法

合作探究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的一种形式,学生们互助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有一个明确目的的指引下完成的合作学习。传统的学习方法学生们听着会丧失兴趣,会有着听不懂或不明白的现象,而教师又没有时间一对一地让每一位学生去理解运用,合作学习便成了最好的解决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会参与进来,发挥长处,弥补短处,通过对这个环节的设置,不仅使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理解教学内容。

例如,以学习《和时间赛跑》这一课为例,课文主要讲的是外祖母的去世让“我”很悲伤、难过,爸爸不想看到“我”这样下去,爸爸就对“我”说了一席话。“我”看到太阳西下这些自然现象,“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还学会了用自己的方法和时间赛跑。在学习这一课时,我会向学生们提出这样几个问题:1、为什么寸金难买寸光阴?2、为什么鸟儿明天再飞过同样的路线却不是今天了?3、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然后让同学们之间相互讨论,这个过程中我将到每个小组中,听取他们的意见,适当地指导他们应该往哪个方面去思考。学生们通过自由交流展示自己的想法,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调动课堂学习氛围,同时他们还会学习到怎么听取他人意见,并在讨论的时候可以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四,相互交流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交流,让学生全面完整地了解老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计划,有利于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性和计划性,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必须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教育模式,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活动的舞台,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这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自然就提高了。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有何乐而不为呢?

在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一直在培养孩子学习的自主能力,但教师更应该注意的是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并融会贯通。如果在课堂上一味地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所以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合理地运用适合内容的教学方法,能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气氛下,充分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王利国.以兴趣激发动力——浅析小学语文兴趣教学[J].学周刊,2018(24):134-135.

[2]丁卫斌.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实现小学语文兴趣教学[J].中國高新区,2018(07):125.

猜你喜欢

合作探究创设情境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