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车:冷风吹得热汗流
2019-11-15管宏业
管宏业
先不谈智能化、网联化等趋势性变革,单只是当下,汽车市场格局已经发生深远变化。前4个月,乘用车累计销售683.1万辆,同比下降14.7个百分点。近80余家乘用车企中,超过七成企业同比下滑,特别是4月份里跌幅进一步放大,月销量跌幅超过500/0的车企有27家之多,惨烈局面可谓前所未有。
大势愈低迷,市场愈动荡。延续十多年的头部三强阵型已经打乱,车企老总悲情喊出“活下去”,不少传统强势企业也是疲态尽显,但此消彼长,失落里孕育有惊喜,出局中奠定了新的上位。
在被视为风向标的中高级车阵营,时隔多年后,雅阁与凯美瑞携手,终于将大众兄弟拉下神坛;连续多个月占据轿车市场冠军宝座的朗逸,开始切实感受到日产轩逸的威胁;就连曾经名不见经传的雷凌,在车市同比下滑14%的背景下,今年前4个月同比增长12%。一款销售近5年的“老车”竟然有如此竞争力,这在新车辈出的国内车市极为少见……各种信息虽然繁杂,但背后指向的含义却异常清晰,那就是:日系车的好日子又回来了。
下面是一组容易招惹嫉妒的数据:在大盘下滑14.7%的背景下,前4个月,广汽丰田同比增长32.9%,广汽本田增长16.7%,东风本田增长11.6%,一汽丰田增长5.2%,增幅稍低的东风日产也增长了1.4%,可以说,车市跌入冰点,日系车快速升温。而且从势头上看,日系车的市占率快速攀升,大有赶超德系车的势头。
今年一季度,德系车市场占有率从去年同期的21.27%上升到22.98%,增长了1.7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日系车从去年同期的16.83%增长至20.63%,提升了3.8个百分点。当然,日系和德系双涨的另一面是,从自主品牌到美系、韩系和法系,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滑坡。
为何市场低迷,而日系不但免疫,还能够节节攀升?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汽车人》看来,这不仅有来自于竞争对手集体不给力的偶然,也更多来自于自身发展根本理念加之调整到位相结合的必然。
首先,来自于竞争对手“拱手让出”的空间。全球市场中,能够与日系车正面竞争的只有德系车和美系车,但过去五年里,偏偏后两者自身发展都出现了致命性问题。尤其是德系车,“柴油门”事件成为整个德系的阿克琉斯之踵,大众汽车仅缴纳罚款就已经超过250亿美元,至今还没有完结;宝马、保時捷被罚得也不少,达数十亿欧元之多。罚款还是小事,“柴油门”事件的深远意义在于,它意味着以德系为首的欧洲车企,过去十余年来投入上千亿欧元押宝的清洁柴油计划走入了死胡同,在电气化发展道路上远远落在了丰田、本田之后。此外,通用进入破产保护,福特挥泪大甩卖旗下品牌,韩系车萨德事件后在中国一蹶不振,无疑都给日系车腾出了发展空间。风口来了,挡也挡不住。
其次,来自于日系车在制造上所秉持的独特优势。经历数十年的“改善”、“Just in time”以及“人字旁的自动化”生产后,以丰田为代表的日系制造,将精益生产模式发挥得炉火纯青。这一生产方式不仅使丰田公司30年来流程效率提高了近100倍,更为日系生产贴上了可靠的标签。根据J.D.Power发布的2019美国新车可靠性调查报告,排在榜首的分别是雷克萨斯、保时捷和丰田,较低的故障率正是日系车符合当下购车需求的显著特征,符合消费者普遍反映日系车用起来比较省心的口碑。
三十年前,中国汽车市场上只有老三样、新三样为数不多的几款车,消费者没有选择;二十年前,市场进入井喷期,四个轮子加两排沙发,谁都能卖好车;当市场进入饱和期,中国消费者有了比较意识后,日系车所擅长的省心、舒适,也就有了更大的受众基础。
再次,来自于日系车在新能源车发展上所执行的实用主义路线。省油是日系车一直以来的卖点,但市场没有想到,搭载混合动力后,省油还能进一步发挥到极致。以不久前发布的全新雷凌为例,百公里油耗仅为4.2升;中大型车雷克萨斯ES也不过为5升左右。本田去年推出的混合动力版本,为雅阁与CR-V都提供了增量。4月份CR-V锐·混动销量为2640辆,同比增长56.9%;雅阁锐·混动销量为2267辆,同比增长30.0%。更不用说,发展混合动力更早的丰田,已经真正享受到混合动力丰收的喜悦。仅在4月一个月里,丰田品牌旗下的混合动力版本就超过两万辆,达成低迷车市下特别难得的纯增量。丰田预期,今年年底投放的全新荣放以及新汉兰达,都配上双擎版本。
最后,迎合中国消费升级和市场特征,日系车与时俱进地提出了造星计划,系统性地对品牌和产品进行价值升级。以引入TNGA架构为契机,丰田首先对包括采购、生产的全产业链进行构造改革,随后产品落地,先后推出的凯美瑞、奕泽、雷克萨斯ES,全都大获成功。本田也以地球梦科技为依托,打造明星动力总成。至此,日系已经构建了自然吸气+涡轮增压+混动动力+纯电动多维动力布局,满足了不同消费者不同用车需求。
今年年初,在总结去年中国车市首次出现的负增长时,有评论认为:2018年是有史以来最差的一年,也可能是未来若干年中最好的一年。从前4个月趋势来看,今年日子确实更不好过。车市还将加速洗牌,两极分化愈演愈烈,在中美贸易纷争恶化的背景下,日系车的市场空间,还真有可能继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