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诺与FCA,合并,是谁的胜利?

2019-11-15黄耀鹏

中国汽车界 2019年6期
关键词:戈恩汽车业菲亚特

黄耀鹏

去年7月,时任菲亚特-克莱斯勒(FCA) CEO的马尔乔内去世。但马尔乔内版的“隆中对”或者“榻上策”,仍在发挥着战略级别的作用。只不过,人们没想到如此之快。

“马尔乔内“遗策”将达成”

经历了4个多月谈判之后,针对FCA提出的合并計划,雷诺董事会在5月27日给出答复,称将“带着兴趣”研究这种企业合并产生的“机会”。距离双方达成最终的协议,只有一步之遥。

合并将产生一家等股比、在荷兰上市的控股公司。宣布之前72小时,拥有15%雷诺股权的法国政府,知悉了该计划,并给予有保留的支持。被“黄背心运动”搅得焦头烂额的法国人,提出“4项保证”,第一条就是“保留工厂和岗位”。

至少现在看不到合并的任何障碍。日产拥有雷诺15%的股份,但没有董事席位,也没有投票权。因此不管日产态度如何,不构成制约。而比日产体量小的雷诺,则拥有日产43.4%的股份和相应投票权。这是日产长期愤懑不平的原因之一。

马尔乔内的整合战略举世皆知。他的理由是,汽车业的利润率是如此之低,如果不尽快整合成超巨规模的企业,将很难在竞争中幸存。今年早些时候,FCA CEO麦明凯放风称,如果FCA不寻求与其他车企建立伙伴关系,使其变得更加强大,那么公司一定是“疯了”。

这两年全球汽车业陷入发展的低潮,客观上促成了合并。在此之前,零部件业也曾发动几桩规模空前的并购案。

“日产的尴尬处境”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同样热衷于大联盟的戈恩如果没有陷入麻烦,雷诺和FCA合并可能压根没戏。3年前,马尔乔内与戈恩就进行过试探性谈判。两者都善于讲价且立场强硬,谈判没有进展。马尔乔内也在通用和福特那里碰了钉子。

戈恩在为人身自由奋斗的时候,让·多米尼克·塞纳德接管了他在雷诺的职位。后者很快就同意进入“实质性”谈判。日产此前拒绝了雷诺提出的“不可逆转”深化联盟的提议(就是合并),并迫使戈恩下台。他们绝对没有想到,戈恩才是阻止雷诺被“夺走”的关键。

戈恩第一次被捕的时候,雷诺与日产的紧张关系达到空前地步。法国政府认为联盟解体将危及雷诺自身,并紧急出面斡旋。但是现在,FCA与雷诺的合并协议,将严重削弱雷-日联盟的价值。

日产和三菱都接到邀请,但日产已经表明不会加入谈判。虽然新公司11人的董事会承诺留给日产一个席位,但被视为安抚性质。在新公司里,日产没有位置,很可能离开联盟,而三菱则可能追随日产的脚步。惟一的麻烦,是双方持有对方股票价值有巨大剪刀差。日前,雷诺持有日产股票价值151.9亿美元,而日产则持有雷诺股票28.35亿美元。如果双方各自赎回股权,日产需要净付出123亿美元,这是后者绝对无法接受的,日产进退不得的尴尬,暂时很难解决。

“双方能得到什么”

在FCA公开的合并邀约中写道:“(合并将使我们)拥有强劲的技术核心(电动化和无人驾驶),我们将会成为领军人物。”

看上去,在新技术研发中双方的“协同”,是合并红利。在法国政府的牵制下,关闭工厂暂时不再是节约成本的选项。而需要通过更有效率的共享车辆平台、架构、动力系统与其它科技的开发来达成。FCA声称在与Waymo的协议中获得技术能力,而雷诺的小型电动车(Zoe)正在欧洲市场取得优势。

无论如何,产能相加得到第三大车企的名头,是非常虚幻的理由,由此产生的全球“领导地位”也是很不稳固的。

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是,合并产生的新巨头,拥有含电动车、豪华超跑、SUV、轻型商用车的全系产品线,并在对方的优势区域市场寻找到新商业机会。但双方共同的弱点在中国,两者在中国的业务都遇到了困难。

“埃尔坎获得主动”

合并案的消息传出后,双方股票当日涨幅都超过10%,市场反应偏正面。很多人都认为,合并是埃尔坎的财务胜利。

他在多年前就致力于实现家族投资的多元化。菲亚特家族在新公司的股份为14.5%。他的助手称,低于15%的公司股份,就会变成财务投资。全部和部分变现,都变得容易。有人认为,埃尔坎无意获得一个超级汽车公司的领导权。他的长期意图,可能使家族淡出汽车业。

作为值得注意的迹象,埃尔坎本人将担任新公司“非执行董事长”。这和法国政府确保董事席位的努力正好相反。而现实则是,法国政府和菲亚特家族的股份都被稀释减半,同时双方都无意增持。

当然,如果新公司在科技竞争中取得意外的优势,菲亚特家族也可能留下来。去年,在家族控股的投资公司Exor NV旗下,埃尔坎牵头成立了一家不起眼的投资基金Exor Seeds,注册资金为1亿美元,用于投资科技初创企业。新公司是否会与ExorSeeds合作收购、孵化科技公司,尚未确定。

该合并案是由马尔乔内强烈的愿望敦促前进,由戈恩下台而意外加速推进。去年离开的两个人物,都以各自的方式影响今天的全球汽车业格局。如果全球汽车业的低潮再持续一段时间,还将看到更多的汽车制造商合并计划。二战后,我们很可能第二次身处“车企兼并潮”,为时也许长达10年以上。

该合并案是由马尔乔内强烈的愿望敦促前进,由戈恩下台而意外加速推进。去年离开的两个人物,都以各自的方式影响今天的全球汽车业格局。如果全球汽车业的低潮再持续一段时间,还将看到更多的汽车制造商合并计划。

猜你喜欢

戈恩汽车业菲亚特
梦想与可能 菲亚特
“寒冬”下的汽车业离“春天”还有多远?
菲亚特结束收购克莱斯勒
汽车业“负翁”
月榜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