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对策研究

2019-11-15杨郡媚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年12期
关键词:网络舆情高校大学生

【摘要】智能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成长和个人价值观的塑造至关重要。然而高校网络舆情因学生主体的独特性,具备群体聚集性、主观意识强、价值观多元、影响力广泛等新特点,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通过深入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和高校网络舆情管理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个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针对性对策。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舆情管理

根据第43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统计,截止到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29 亿,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手机上网已成为最常用的上网渠道之一。我国网民以中青年群体为主,其中学生群体最多,占比达25.4%。即时性、交互化、碎片化的网络媒体成为了高校学生获取信息、表达意见的“集散地”。高校学生接受新鲜事物快,是参与社会热点事件最为积极、思想观念最为活跃,情绪态度变化最为敏感的群体,影响着社会舆情的产生和发展。最近“追星女孩” 成为专业舆论“备战军”,在国家大事中崭露头角,成为网络舆情中重要新生力量。同时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成长和个人价值观的塑造也至关重要。

因此,在智能媒体时代,加强对高校舆情的研判与对策研究,提升高校舆情治理水平,具有重大的意义。

1. 智能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网络舆情越来越呈现社会舆情的镜像。每个人都可以借助融媒体平台关注国家和社会事务,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关注点,跟踪和评价网络事件,推动网络舆情的演变和发展。而高校网络舆情因学生群体的独特性,具有不同于其他群体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群体聚集性、主观意识强、价值观多元、影响力广泛等特点。正确地把握智能媒体时代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和规律,有利于促进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完善。

1.1 群体聚集性

高校聚集了来自不同地方、不同生活习惯的大学生,是网络舆情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场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大学生表达诉求、维护自身利益提供了直接的平台,也为大学生参政议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高校学生具有相对一致的情绪态度和思维方式,同时整体素质较高,表达欲旺盛,构成了网络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正义感,对参与网络舆情发展具有浓厚的兴趣,在某种程度上能决定舆论的走向,形成推动事件解决的重要力量。高校群体的聚集性,为大学生融合社会政治生活奠定了基础。

1.2 主观意识强

95后尤其是00后,開始成为了高校学生的主力军,登上互联网的“舞台”,作为网络原住民,他们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成长的一代。对科技和潮流更具敏感性,有着更强的个人意识和精神追求。他们善于表达欲望,不愿做“沉默的大多数”。作为独立的个体网民存在于网络舆情信息环境,以其主观因素去判断、分析和传播网络信息。但同时要注意到,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思想观念的不稳定性、社会经验的不足,大学生容易被情绪化的内容所引导,对舆情事件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发挥个体主观性的积极影响,显得非常重要。

1.3 价值观多元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全球化促进了世界文化交流和沟通,使得不同社会思潮互相碰撞,形成了多元的价值观。网络的畅通性,让大学生接触到不同的社会思潮、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网络行为。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塑造的关键时期,而网络舆情的价值多元化使其难以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成为了虚假信息的推手,极易造成网络舆情事件朝极端方向发展。

1.4 影响力广泛

高校大学生接受教育水平高,属于社会的精英群体,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在网络社会空间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规避不良社会思潮对我国的影响意义重大。作为数量较多的网民群体,大学生媒介使用能力高,善于借助新型媒体,参与网络舆情事件,在网络舆情发展过程中,高校大学生的群体影响力随着社会事件的发展而增加,甚至成为改变网络舆情走向的重大变量。

2.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问题

2.1 高校对网络舆情管理缺乏重视

信息时代,高校的权威性被互联网“消解”,逐渐失去对校园网络舆情的主导权。然而,很多高校缺乏对网络舆情的重视,思想观念老化,依旧停留在严控或者置之不顾的阶段,缺乏危机意识,没有认识到网络舆情的巨大作用力,最终导致网络舆情朝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2.2 专业的网络舆情部门匮乏

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应该是高校宣传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高校内很少设置专门的舆情管理部门。面对突发事件,缺乏应急预警方案,往往采用“封、堵、塞”的传统方法,以删代导,以堵代疏。这种非专业、非常态的方法,治标不治本,错过了舆情应对的最佳时间。

2.3 缺乏常态化的网络舆情工作机制

高校缺乏网络舆情监管与疏导机制,专业的舆情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投入保障制度有限。舆情信息的搜集、研判往往依靠人工方法和简单粗糙的数据,未能有效应用大数据等新技术。对舆情的管理很被动,往往到舆情全面爆发之后,才开始考虑应对策略,缺乏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很容易造成管理和引导的失误。

3. 智能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对策

3.1 成立专门舆情工作机构,实现常态化管理

高校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网络舆情的重要性,更要行动起来,建立网络舆情监管和疏导机制,成立专门的舆情管理部门。发挥主体责任,明确工作流程。首先,预防与应急并重。要重视日常网络舆情的动向,研判网络舆情热点、焦点,要在萌芽期进行预防处置,防止事态蔓延。同时,要建立健全的网络舆情应急机制,明确并划分职责,整合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协调联动,形成“学生—学院—学校”三级舆情联动机制。对舆情事件进行分级,依级别制定动态应急预案。其次,疏导为主,管制为辅。针对大学生发表的情绪化的言论,不能一味的压制,要有效地疏导,涉及国家安全和稳定的事件时,要有限制地使用管制措施。但管制只有在关乎国家大局时使用,主要以疏导为主。只要这样才能为大学生净化网络舆情信息环境,创造和谐稳定的网络空间。

3.2 以大数据为支撑,进行科学化舆情管理

高校要善用科学、高效地方法进行舆情管理。大数据技术作为智能媒体时代发展的核心技术,能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帮助高校进行科学的网络舆情监测和研判。习近平指出:“加强大数据挖掘分析,更好感知网络安全态势,做好风险防范。”大数据与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之间具有高度的契合度,大数据系统能帮助高校及时检测到负面舆情信息,提前进行舆情预警,避免舆情极端化;同时能深入分析与结果相关性较强的影响条件和因素,对网络舆情的现状及走势做出准确的研判和预测,为科学的网络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因此,高校要与时俱进,可以与大数据公司或大数据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引进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做到提前预警、及时干预、精准应对。

3.3 加强高校思政课程建设,提升学生网络媒介素养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核心是学生,加强高校思政课程建设,能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规避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带来的负面影响。互联网兴起,让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负面网络文化盛行,大学生由于辨别能力差,经验不足等特点,很容易受到影响,沉迷于网络,无法很好地学生和工作。同时很多高校的思政课堂沦为形式,老师说教,学生不重视,比如一些高职学校以开卷方式结课,学生只需到期末,抄抄书就可以考过。因此加强思政课建设至关重要,要善于借助微信、微博等移动端的资源,丰富学习手段,形成“互联网+”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对思政课产生兴趣。同时,在思政课中引入网络舆情热点,引起学生反思,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價值观,提高对负面网络信息的鉴别力,培养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理性发声,共同净化网络空间。

3.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高校舆情管理提供人才保障

“人才是发展的核心”,高校要重视舆情管理人才的培养,建成一支舆情防控疏导的专兼职队伍。为此,高校要为网络舆情监测和引导平台,配置专门的工作人员,形成 “学校有领导、部门有专家、学生有领袖”的网状舆情工作队伍。首先要注重网络信息评论员、网络技术人员、学生意见领袖等专业人才的培养。网络评论员可以从新闻传播学院等文科院系中选拔,引入教师和优秀学生,定期培训,及时了解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现状。因为网络评论员需要具备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背景,同时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网络技术人员可以在计算机学院中培养,实现自产自销。其次,多部门优秀人才形成联动,整合舆情管理部、高校党委宣传部、网络中心、学生处、校团委、网络中心、保卫处、各院系等部门,建立多层级管理体系,明确分工,信息共享,形成覆盖全校的舆情工作网。最后,高校要制定明确的激励奖惩机制,加强对人才队伍的管理,强化责任意识,使其高效、积极地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

4. 结语

融合媒体时代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和建设是一项紧迫且非常重要的课题。高校要紧跟网络发展需求,构建网络舆情监测和管理机制,净化网络舆情环境,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凌晨,冯俊文,吴鹏,张善飞.基于SOAR模型的高校网络舆情应急响应研究[J].情报科学,2019(09):145-152.

[2]李锋亮. 高校须高度重视新时代网络舆情带来的挑战[N]. 中国科学报,2019-08-28(001).

[3]蒋弦.自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特征研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论视角[J].传播力研究,2019(24):279.

[4]郑凌.自媒体时代下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特点及引导策略分析[J].智库时代,2019(36):118+137.

[5]臧运蕾.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及正向引导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23):274-275.

作者简介:杨郡媚,1989年9月,女,汉族,湖北枣阳人,硕士,武汉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网络传播、网络舆情方向。

猜你喜欢

网络舆情高校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