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貌似不可爱的“熊孩子”

2019-11-15董艳

心理与健康 2019年11期
关键词:熊孩子言行呼唤

董艳

在电影《银河补习班》的前半部分,马飞是个不折不扣的“学渣”。教导主任讽刺他,“煤球再怎么洗,永远变不成钻石”,还差一点被学校开除,就连马飞也觉得自己笨死了,濒临放弃。

但是父亲马皓文一直坚定地鼓励他,“你是这个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最终,马飞靠拼搏实现了成绩的大逆转,也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很多时候,孩子的任性和不乖并不是在胡闹,而是因为师长没有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没有足够的耐心去读懂他,去引导他,而导致孩子以不寻常的方式来呼唤成人关注自己。

孩子不可爱的行为,其实是在呼唤爱。

1“熊孩子”言行不良关乎有无自信。临近中考,本该是孩子们争分夺秒、快马加鞭、紧张备考的关键期。可是,我们通过巡查不难发现,几乎每个班都有不少孩子在课堂上麻木懵懂,不思进取,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

厌学、弃学,甚至逃学,种种不良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错误的信念—反正升学无望了,不如破罐破摔吧!哀莫大于心死。学习成绩暂时落伍并不可怕,某个方面不如意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见希望,心如死灰,無所依托。

2“熊孩子”言行不良其实是在渴求关注。顶撞老师、故意迟到早退、穿奇装异服、留怪发型、纹身、上课不时弄出点小动静等,孩子诸多的“旁逸斜出”,到底是为何?

其实答案很简单。当孩子学习上不“闪光”,言行上不受“待见”,总是被父母忽视,他们只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制造出些“事件”,来引起大家的瞩目,体现自我价值。

孩子不可爱,其实是在呼唤爱。暑假后接手新班,我牢记自己的职责:用满腔的爱来帮助每一位孩子健康成长。

1理解是最重要的心理疏导。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内心开始觉醒,他们渴望被理解,而现实是“熊孩子”常因表现差而被老师和同学冷落。有教育家说“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他们也是人,同样需要尊重与理解。好教育从呵护个性差异起步。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公正、平等的教育,是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前提。教师要与“熊孩子”多沟通,做他们的知心人、好朋友,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让他们敞开心扉,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其进步。教育是漫长的艺术,我们需要等待,也许他们芽发得慢一些,发得晚一些,但是我们终究会欣喜地看到,他们在成长!

2扬起学生自信的风帆。爱表现是青春期孩子的特点,我们不妨搭舞台,竖梯子,给他们展示自我的天地,以满足他们的“出众心理”,张扬个性。《学记》中曾记载:教者“长其善而救其失者也”。所谓“长其善”就是指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利用学生的长处以满足学生成功的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进步。特别是“熊孩子”,因为他们长期处于低评价的环境中,教师对他们的长处更容易忽视。没有不想取得学业成功的孩子,只有特殊的孩子。对于特殊的孩子,一定要用特殊的方法来教育。不言弃,不抛弃,不放弃,要投入更多的关爱和温暖,善用“放大镜”,努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扬起他们自信的风帆。教育的关键之一便是让孩子找到生活的勇气、未来的方向和前行的动力。

3正向引导是教育的关键。在道路上,为了防止驾驶员和乘客出事故,总会设置许多警示牌,用文字或者图形提示行人,比如“连续转弯,危险!”“雨天路滑,减速慢行!”因为在这些地方,你稍有不慎,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同样充满了危机和风险。教师要自觉承担起指导学生规避成长风险的能力,重视构筑学生健康安全成长的“钢铁长城”,切实让学生学会“生存”和“生活”。“熊孩子”的审美观或许有偏差,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关爱。不仅要在安全、交友、花钱等方面提醒他们,也要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或创设情境模拟等方法,教会他们辨别是非,知晓利害,预知风险,预判后果,及时规避风险,以避免发生重大的人生过错和悲剧。

真正的爱,给得再多也不嫌多。可是,孩子对爱的呼唤,我们用心听了吗?听懂了吗?给予了吗?在“熊孩子”们生气的时候,伤心的时候,脆弱的时候,孤独的时候,恐惧的时候,在他们看起来不那么可爱的时候,亲爱的师长们,请静下来听听孩子内心深处对爱的呼唤,无条件地去爱我们的孩子吧!

猜你喜欢

熊孩子言行呼唤
呼唤生命
无声呼唤
与你相伴
言行就像种子等
语录
漫画论语(四)
呼唤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