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生活化教学,提高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实效
2019-11-15王萍
王萍
摘要:新课程改革强调注重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不再单纯地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已成为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开设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把所学知识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本文重点论述了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的运用技巧,以提高课程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程 生活化教学
一、精选课堂,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唯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才能实现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有效开展。而想要实现这一点,教师必须合理选择综合实践课的内容,巧妙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丰富学生的学习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生活实践经验,将一些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作为学习课题。
如在教学“节约用水”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地球上淡水资源的有限性,中国的水资源没有想象中充足,人均占有量较少,进而使学生懂得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在他人浪费水资源时能够出面制止。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设置“拒绝浪费”的主题活动,这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学生能调查家庭、学校中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因为这些现象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所以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选择综合实践课程主题时,教师应尽可能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等角度出发,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并注意保证主题的鲜活性,进而提升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实效。
二、走进生活,发掘生活中的学习乐趣
开设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迎合现代教育理念,突破传统应试课堂的教育限制,引领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展开有益思考和知识探寻。伴随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将生活化教学运用到小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中,教师要竭力打破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限制,坚持新的教育理念,把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延伸至课外、社会和家庭环境,从而让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思考能力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得以更好地发展。
小学生好奇心极强,新鲜事物很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活动开展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建立和社会实践有机融合的课程网络教育体系,通过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和实践案例等,使学生从活动中获得体会、启发。同时,教师也可以使用小组合作法,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实践小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自主组织教学活动,走进实际生活,在生活中发掘学习乐趣。
如在教学“家乡的名胜”时,教师应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然后教师或家长带领学生走进生活,组织小组实地考察家乡的名胜,通过学生之间的分享、互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更直观地感受到学习与生活的乐趣。
三、情感教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的有效运用,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保障。而重视情感教学,能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研究显示,如果教师有着良好的性格,能够与学生和谐相处,那么学生便会喜欢上教师所教课程,甚至愿意接受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也会变得更加主动,从而收获更佳的学习效率。因此,在开展综合实践课程的时候,教师应注重实施情感策略,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竭力消除学生的内心防备,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综合实践课程生活化,增强课程教学实效。
四、结语
总之,将生活化教学引入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更好地体现课程所具有的教育价值,从而提高课程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青华.关于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探索与思考[J].新校园(中旬),2018,(9).
[2]胡训玲.浅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生活化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10).
[3]洪灿.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6).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第五十三中学小学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