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盾构构造与操作维护》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9-11-15郭军毛红梅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40期
关键词:过程性考核教学做一体化信息化教学

郭军 毛红梅

摘要: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盾构施工)专业属于高职类新兴专业。我们在《盾构构造与操作维护》课程教学中,结合高职类学生的学习特点,借助信息化教学平台,建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积极推进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改革,采取过程性考核评价机制,理实结合,物化成果,多元化考核,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信息化教学;过程性考核;理實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0-0129-02

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盾构施工)专业作为新兴且发展潜力巨大的专业,高职类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自主学习意识较低。学科新,知识点多,学生学习自主性差之间的矛盾异常突出,因此,非常有必要对课程进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改革。所谓“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质上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内涵是教学与生产过程、工程实践相结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把握三点原则。

一、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变革,是一种范式的改变,必须全面、整体、协调推进。首先,应转变教育观念,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围绕学生的培养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构建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突出学以致用,在学习中体验工作的责任和经验,在工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加快实现从学生到劳动者的角色转换。同时,对教学的评价也侧重能反映学生学习状态、学习效果的指标,必须考虑到全体学生。

二、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

职业院校专业教育目的性明确,就是要围绕未来工作岗位需求进行针对性学习;围绕专业面向未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同时,将完整的典型工作任务分解,融入知识点,分析罗列教学重难点,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加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三、以能力培养为目标

课程定位与方向、课程内容与要求、教学过程与评价等,都要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盾构构造与操作维护》是我院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盾构施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核心课程。前导课程包括《电工技术应用》、《机械基础应用》等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后续课程包括《盾构操作与维护》实训及《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本课程共计96课时,属于B类课程(理论+实践),开设于第四学期。课程以盾构操作司机及维保工为核心培养岗位,以典型盾构机的构造组成及设备维修保养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盾构机构造识别、盾构机操作及日常维修保养为主要教学目标。目前,院内支撑本课程的教学条件包括自主开发教材《盾构构造与操作维护》、盾构仿真实训室,同步建有校内在线开放课程,共80条学习资源、352条题库资源、学习人数620人、访问数达到17291人次,以及蓝墨云班课等信息化教学资源。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学、做”三方面结合信息技术,加入实践动手环节,多样化、全过程开展改革实践。

(一)“教”法环节

本课程以典型盾构机基本构造、操作方法及维护保养等相关教学任务为载体,依据知识点划分5个教学单元,40个教学知识点,每个教学知识点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课程采取过程性考核方式,突出过程性学习效果评价,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每节课根据知识点及考核目标进行过程性考核,并记录汇总,纳入最终考核成绩范畴。最终总评成绩构成为: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过程性考核×50%+期末成绩×30%。教学过程中,积极推行OTO线上线下混合制教学模式,依托学院建设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平台,搭建在线开放课程,并通过手机端教学App软件“蓝墨云班课”,充分体现课中控制。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全过程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维考核方式,如蓝墨云、小组讨论,自评、互评及教师点评。

1.课前准备环节。将班级学生划分若干学习小组,借助已有典型盾构机图纸和自主开发教材,通过已建在线开放课程和蓝墨云班课等信息化教学平台发布学前任务,并通过软件监控收集学生学前任务完成情况。学生通过蓝墨云班课及在线开放课进行课前知识储备,预先进行学习资源的收集、整合,完成课前学习任务单填写,并以PPT、小视频等形式形成初步学习成果,旨在培养专业学习能力的同时,提升信息加工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等[1]。

2.课中组织环节。采取课堂角色互换,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为单位。教师进行引导辅助,发布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及考核标准,由教师提前准备自制辅助道具(暗箱内装有标记代号的乒乓球),由学生临时随机抽取汇报小组,由小组代表上台进行小组课前学习成果汇报。通过设置此环节,提升课堂的趣味性,避免个别学生存在侥幸心理,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小组汇报完毕后,借助蓝墨云班课进行课堂讨论,分别进行小组成员自评、其他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的三方评价体系,填写学习效果评价表,构成每节课的过程性考核依据。教师作为引导者和评判者,从专业知识学习准确性、成果制作完整性及现场表述的效果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优点,指出不足,提出进一步的改进建议。

3.课后拓展环节。为强化学习效果,从兴趣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爱动手实践的特点,以制作盾构机仿真模型作为学期末的学习任务目标,分阶段布置模型制作任务,将过程学习内容逐步实物化,最终形成本课程的学习成果,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进一步多元化考核标准和内容,打破传统卷面考核的片面性和不客观性。为此,学校提供仿真模型制作工作室,提供必要的器具设备,并在过程中由教师融入创新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热情,多样化呈现学习效果。

(二)“学”法环节

学生预先划分学习小组。每节课之前,通过在线开放课程获取预习任务及内容,并加以总结,形成PPT、小视频等形式为主的学习成果。课堂上,由前次汇报同学抽取本次汇报小组,由小组代表进行课前学习成果汇报。汇报完毕后,分别由同组成员、班级其他组成员代表及教师进行学习效果评价。评价结果由蓝墨云汇总整理,形成过程性考核成绩的一部分。[2]全程由学生作为课堂“主角”,教师担任“导演”,进行过程性的控制和组织。随机检验学习效果,不仅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获取信息并筛选整理的能力,也大大提升集体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无论是汇报成员还是评价成员,其语言表述能力和概括能力也得到锻炼加强。

(三)“做”法环节

本课程以典型盾构机构造为教学项目载体,按照设备部件拆分教学知识点,贯穿整个学期。通过“教”与“学”的过程性学习,学生不断积累学习盾构机各部件基本构造形式及操作维保等的专业知识。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评比、竞赛等,激发学生实践创新的热情和学习收获感。

作为系统性教学体系,本课程为后续开设《盾构操作与维护实习》及《顶岗实习》等实践学习环节做好知识储备,为学生步入实践岗位锻炼,树立自信心和持续钻研学习的意识,同时也培养了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目前,本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改革已经在三个年级十余个班级中推广应用,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提升。从效果来看,学生学习效果良好,岗位核心能力具备良好基础,用人企业评价满意度高,毕业就业率连年达到100%,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后期借助学院层面推动实训条件建设,引进虚实结合的盾构机操作维护实训场所及设备,本课程改革实践必将持续进步,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面发挥的效果会愈加明显,为专业课程建设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詹海玲.高职专业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06).

[2]覃孟扬,贺爱东,罗永顺.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等职业师资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以《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为例[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2).

猜你喜欢

过程性考核教学做一体化信息化教学
实例研究微课程模式下的高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教学做一体化改革与产教融合
“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下的租船实务课程改革①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