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差异在英美文学评论中的作用分析
2019-11-15李佑明
李佑明
摘要:民族文化充分反映了各个民族历史发展水平,是维系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在各个民族的文学作品中有着充分的体现。受民族文化差异影响,读者对相同文学作品的理解也多有不同。本文主要对民族文化差异在英美文学评论中的作用展开分析,从人道主义与语言等差异入手分析,全面研究各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关键词:民族文化差异;英美文学评论;作用
各国家文学作品在表达形式上都有不同,与国家文化底蕴差异有直接关系,使得作品的地狱特色更强。对此,评论家了解作品内涵外,还需对文学评论要求、标准深入了解,以确保文学评论的合理规范性。任何相同作品的文学评论结果也存在差异,与评论家的文化层次有直接关系,这也是难以避免的问题,但英国文学作品的保守性与美国文学作品的激进主义色彩特征是获得一致认可的。
一、英美文学特点概述
(一)英国文学特征
影响文学创作的因素较多,也包括自然环境、地域条件因素在内,英国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文学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浓厚与博大胸怀情感特征明显。英国文学在文艺复兴后发展兴盛,文学家与作品数量逐步增多,其中以反思现实、歌颂社会类型作品居多。在各国文化大融合形式的带动下,宗教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数量减少,更立足于现实发展需要,注重文学作品对政治经济发展的服务性;对此,现实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成为了创作主流。与此同时,不能忽视人为因素对文学作品创作的推动作用,英国文学作品创作思路与协作形式等要素,逐步向着多维度与多元化的态势发展,民族荣誉感与自信心提升;对此,呈现民族魅力与自信的文学作品数量逐渐增多。这都是文学评论家需要注重的,确保文学评判的严谨性与说服力。英国文学作品融入了浪漫古典与现实、现代主义等文化,受到了文艺复兴、宗教神学、资本主义工业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全球化等变革,文化的多样化特征更加明显,都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美国文学特征
美国与旧大陆的距离远,规避了与大陆国家的战争,地理环境相比英国更具有优势。美国的政治经济等要素一直处于全球发展前端,政治局势稳定且经济发展空间大,但在文学作品起步比英国晚,多少会受到英国文学发展影响,在写作内容、创作形式等方面都能发展共同点,但以宗教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为主。美国独立战争后实现了全面发展,美国文学的特征更加明显,逐步摆脱了对英国文学的依赖,更注重从美国民族文化角度进行创作;对此,美国文学作品中的民族氛围与文化等,都蕴涵着浓厚的独立人权等美国特色。基于美国本土文化的文学创作,自身的民族特色更加浓厚,相比英国保守写作风格,美国文学作品的自由独立与开放多元特征更加明显。与英国文学脱离后,在启蒙与浪漫主义的影响下,在文学创作形式上,丰富了现实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等色彩,为美国文学现代化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在文字内容与表达形式方面也存在异同,美国文学是现实背景+社会发展态势+个人意志特色的结合体,注重民主自由宣扬,更强调个性追求的烘托,文学作品创作要素更加丰富,尤其是批评形式的文学创作,阅读的情境氛围更加浓厚,对读者的吸引力更大。
二、民族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一)语言差异
语言是民族文明成果保存与传递的载体,是文化重要表现方式。受语言等因素差异影响,文学评论的表现形式也多有不同。文学作品是语言加工再造的结果,有了故事情节与民族文化等要素的支撑,是作品的文化内涵更加深厚,以此也产生了文化差异。英语推动世界经济文化发展,也具备鲜明的历史特色与浓厚的文化底蕴,对文学评论工作展开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英国文学评论的保守特征更加明显,与英国人的谨慎低调性格、老派说话方式、享受生活情调的特征有关。英国人与英语语言更加敬重,直接影响着文学评论。美国在发展中融入了欧洲资本主义,文学创作历史背景不同,使得美文学评论的语言更加先进,夸张且大胆,创新性等特征更加明显[1]。
(二)文化内涵差异
英国文学评论的语言在继承中摒弃,英国人思想守旧,使得文学评论在很长的发展历程中,仍能体现出现代诙谐色彩、宗教色彩等多种文学评论手法的矛盾性。英国文学评论渴望运用现代化的评论方式,但受传统思维影响,对常规文学评论手法又无法完全摒弃。美国文学评论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与美国文学发展的差距不大,保持并肩同行的发展状态,过度追求现代化评论方法,使得历史厚重感、批判层次感相对浅薄,历史文化沉淀很少融入,导致文学评论的说服力与全面性不足,在世界文学领域无法站稳脚跟。究其原因与美国历史文化、经济政治体制等要素有关,美国的包容性、开放性、先进性更强,整合了欧洲大陆文学、印第安土著文化,使得美国文学评论更加多元与灵动,是世界文学领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历史文化差异
英国文学作品,神权与禁欲等人本主义色彩创作类型居多,直接影响着英国文学评论领域发展。评论多采取保守的人本主义观点,究其原因与妥协性的英国革命有关,使得英国文学评论滞后于世界文学评论领域的发展步伐,收到的质疑争议也随之增多。美国文学评论中,独创性的人本主义特征更加明显,究其原因与美国历史短,传统束缚力度小,文学评论的思想更加现代化,无需考虑历史遗留问题。尤其是在独立战争后,民主自由的文化氛围逐渐形成,各领域发展的创造性更加明显,文学评论领域发展也不例外[2]。
(四)人道主义差异
基于资本主义制的人道主义起源早,在人类文明创造演进中,该主义内涵更加丰富。从英国人道主义角度分析,基督教思想直接影响英国的人文特点,间接左右着英美文学评论领域进程。在民族文化异同性影响下,创作者对人道主义的认知也多有不同,英国评论者对人道主义的理解相对保守,而美国评论者的理解更加多元与创新。基于人道主义的英国文学著名作品多样,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深受世界文学评论者的关注。但随着民族发展进步,英国文学评论者对保守的人道主义逐渐产生质疑。保守的人道主义,可以是社会发展的根基,但不能一成不变,应当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与世界文学评论领域发展脚步,逐步加大创新的力度,带动英国评论领域现代化发展。美国评论者在相比之下,对人道主义的认知、理解更加全面,激进性与创新型特征明显,尤其是在独立战争后,形成了宽松和谐与开放性的文学评论氛围,评论者观点更加多元,个人特色明显。美国文学作品的现实主义色彩浓厚,对美国历史描述都是一概而过,对美国奴隶制度更是避而不谈,导致在阅读后,欺骗性的意识形态更加明显。文学作品的好评与差评更是参半,尤其是以讽刺手法为主的文学创作,可将美国当前的不良社会现象相联系,如种族歧视等,不仅对作品与作者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直接影响着文学评论领域发展。但不难看出,美国文学评论的观念更加多元与自由。
三、总结
英美文学演变推动了文学评论领域发展步伐,在社会变革影响下,文学评论越发严格与规范,理论指导的系统性更加突出。文学讨论从思想观念与写作手法等方面,多角度分析评价文学作品,以此探索出文学发展内在规律,帮助读者全面掌握作品主旨与思想,为后续文学创作提供价值参照。受历史变革影响,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民族文化差异越发突出,直接影响着文学评论领域的发展与工作有序展开,并总结出了英美文学评论者的理性与个性的表现。
参考文献:
[1]宋皓.浅谈英美文学在高校教学中的作用——評《英美文学教育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8(06):144.
[2]庄焰.“科学”作为文学研究的方法——夏目漱石《文学评论》考论之一[J].外国文学,2017(01):10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