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能源:优化集团管控 勠力强筋健骨

2019-11-15徐天宝通讯员姜玉泰李志勇

山东国资 2019年13期
关键词:山东管控能源

□ 本刊记者 徐天宝/通讯员 姜玉泰 李志勇

盛夏7 月,记者走进山东能源重装集团莱芜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建设现场,一片高大的钢结构建筑在原本荒芜的土地上崛起,厂房车间正在紧锣密鼓的装修中。现场施工人员介绍,该项目被列为山东省首批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占地646 亩、总投资21 亿元,新上永磁电动驱动滚筒、激光熔覆油缸等8 个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6 亿元、利税4 亿元。

这是山东能源优化集团管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山东能源集团成立于 2011 年 3 月。2015 年 8 月,改建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后,优化集团管控,以建设“四新山能”为战略目标,高质量发展全面起势。集团主要指标持续位居行业前列、省属企业首位,成为华东第一大清洁煤炭供应商、全国第二大优质炼焦煤供应商,位列2018 年世界500 强第234 位,集团总部连续4 年保持“全国文明单位”称号。今年上半年,在政策性减产减利29.5 亿元的情况下,继续保持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发展态势,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736 亿元,同比增收300 多亿元,实现利税160 多亿元,社会贡献总额300 多亿元,全面实现“双过半”。

“为适应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行要求,山东能源持续优化集团管控体系,坚持充分授权与有效管控相统一。横向上,进一步规范了‘三会一层’的权责边界、议事规则和工作流程,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作、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机制;纵向上,持续推行集团管战略、管资本、管班子、管考核、管风险防控,权属企业管生产经营、人事管理、资金使用以及部分物资采购、产品销售的责权利一致的‘五管五放’科学管控模式。”山东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位民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

集团总部科学定位

据介绍,山东能源重组前的6 家矿业集团建企均超过60 年,其中3 个矿区开采历史过百年。集团现有员工17.6 万人、离退休人员17.3 万人,是目前山东省规模最大、人员最多的省属国有企业。作为典型的“新集团、老国企”,山东能源资产质量差、产业小弱散、富余人员多、历史包袱重,在前几年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的困境中,企业生存发展举步维艰。

如何真正做到1>6,发挥集团效应?山东能源集团成立后,坚持调整理顺,首先在优化总部职能上大做文章。

坚持去机关化、去行政化原则,调整理顺集团总部机关机构和部门职能,设立12 个职能部室,分离服务职能设立6 个中心,优化形成“12+6”的组织体系和管控模式,管理机构压减47.8%,管理人员减幅46.9%。依托原有业务中心资源,改制成立3 个专业化公司,通过公司化运作、社会化服务、市场化经营,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

实施减层级、减机构、减岗位、减人员、去行政化“四减一去”改革,各级精简机构30%以上,减少法人单位71 家,集团控、参股企业由最多时的588 家减至388家。创新“9 条通道”分流安置富余人员,今年以来控减8331 人,集团员工总数由成立时的24.2 万人控减至17.6 万人。“三供一业”等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全面展开,与地方政府总体框架协议全部签订,已实质完成分离移交任务的17.46%,签订正式协议但尚未分离移交户数占总户数的13.38%。

在人员优化调整中,坚持民主推荐与组织考察、严格程序与规范操作、集体讨论与组织决定“三个结合”,72 名德才兼备人员走上新的管理岗位,做到了平稳无震荡,形成机构精简、人员精干、管控有力、运行高效的新机制。目前,山东能源部分单位已实现市场化选聘、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5 家企业完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成立了营销、信息、科技发展3 家平台公司,整合并精简了各类机构。

战略管控权责分明

根据《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方案》,集团管控就是母子公司管控,集团原则上要按照“管资本”的模式,根据集团定位和子企业发展情况,对子企业进行国资管理分类授权,并以国企股东的身份行权履责。具体到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就是要“以对战略性核心业务控股为主,建立以战略目标和财务效益为主的管控模式,重点关注所出资企业执行公司战略和资本回报状况”。

山东能源坚持有效管控增动力,横向分线授权量责,纵向分层放权履责,推动改革发展向纵深推进。大力实施内部改革创新,进一步梳理集团及各二级单位权责边界,形成了更加明确的履责“清单”,建成运行顺畅、充满活力、令行禁止的管控体系。

横向分线授权量责,就是进一步规范“三会一层”权责边界、议事规则和工作流程。强化董事会建设,健全各专门委员会,保障充分履责;完善与外部董事高效沟通、会前协调、不定期调研“三项机制”,充分发挥外部董事专业优势和作用,提高董事会决策水平;对经理层实行契约化管理,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作、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纵向分层放权履责,就是进一步梳理明晰总部与权属企业权力和责任清单,基本形成分层级、清单化履职行权的“五管五放”模式,上下同心协作,积极性充分激发。

同时,针对集团传统产业动能不足与新兴产业崛起偏慢等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产业发展不平衡、“四新”经济占比偏低、“赢利看煤炭,规模靠贸易”还未根本扭转等现状,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中持续发力。

集团战略管控效果明显,在全国能源行业及我省企业中率先实施市场化债转股,到位资金102 亿元,资金落地规模全省最大、成本最低;持续推进去产能、除“僵尸”、降杠杆,超额完成去产能计划,成为全国先进典型;率先在全国取消夜班生产,引领煤炭行业生产方式变革;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内蒙古上海庙煤电支撑基地、新疆伊犁煤电化战略基地建设步伐,高起点建设济南总部中心区,加快建设枣庄煤电化综合利用基地和菏泽优质焦煤供应基地,集团“1+4”转型发展支撑基地初步形成。

生产协同效应集聚

2018 年6 月,位于内蒙古的山东能源盛鲁电厂2×100 万千瓦项目1 号锅炉大板梁顺利吊装,为锅炉钢架的安装画上了圆满句号。作为内蒙古上海庙煤电支撑基地的重要支撑,这一电厂重要建设节点的顺利完成,为电厂建成“蒙电入鲁”奠定了坚实基础。

现代化综采工作面

为打破煤炭企业“因煤而兴、因煤而衰”的传统发展模式,山东能源成立以来,聚力走出了一条产业延伸、区域拓展、模式优化的转型升级新路子。

发挥大集团的协同优势、集聚效应,持续强化资金统管、煤炭营销统筹、大宗物资集采、信息资源集成、科研资源共享。目前,山东能源营销、供应、资金实现了“三统一”管理,省内煤炭全部纳入统销范围,形成分层级、清单化物资集中采购格局,可归集资金集中度达到63.98%。

集团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制定了《山东能源新旧动能转换实施方案》,调优“十三五”中期规划,编制《新能源发展规划》,成立外部资源开发、新能源开发两个办公室,确立“1+4”动能转换支撑基地、“3+5”八强产业。坚持以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煤炭产业,聚焦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建成37 个智能化、自动化开采工作面,36 对矿井取消夜班生产,引领了全国煤炭行业生产方式的历史性变革。在资源增量上,并购两对矿井,新增优势产能900 万吨/年;完成黄河北矿区(西区)调整规划编制。

山东能源煤电化协同高效发展,盛鲁、田陈电厂有序建设;伊犁煤制天然气项目列入国家冬季天然气保供计划。着眼我省能源结构优化大局,积极争取上海庙可再生能源基地风电建设指标;与中船集团实施战略合作,组建山东能源海装风电公司,加快推动首个海上风电项目落地;重装光伏发电、田陈生物质发电项目并网发电。装备制造产业迈向中高端,6 个项目入选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

为落实全国首个医养结合示范省建设目标,山东能源组建了山东颐养健康产业发展集团,章丘颐乐生态小镇开工建设,3 个医养结合项目投运,“六医”特色产业加快培育发展,领先全国的医养健康产业集群正在打造。

创新机制激发活力

2018 年10 月9 日,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在京召开。山东能源作为唯一在座谈会上交流经验的山东省属企业,《做好“进退合”三篇文章 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经验做法引起高度关注和好评。

聚合生金,融合裂变。

山东能源以集约集中集聚稳妥推进“合”,勠力托起新旧动能转换的新优势。稳步推进同质同类产业和业务重组,实施集约发展,先后搭建起了装备制造、医疗健康、置业、售电、投资等5 个产业运作平台,完成装备制造、房地产、医疗机构整合重组,资源要素有效发挥,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大幅提升。

积极引入新业态,创新“互联网+煤炭”“互联网+物资”等模式,成立山东省内首家煤炭现货电子交易平台——齐鲁云商,搭建集交易服务、物流服务、金融服务、数据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线上服务体系,构建了“云仓储”平台。今年以来,线上交易量突破49 亿元。打造中国矿用物资网,注册会员已达3600 家,累计产生订单27 万个,交易额突破213 亿元,被工信部认定为“中国电子商务创新示范工程项目”“国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先后与中信泰富、国电集团、中烟集团、中国华电、煤炭科工集团等30多家中央企业深度合作,实现了与合作伙伴文化融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新旧动能转换注入了强劲动力和更大优势。

坚持问题导向,定向精准发力,内生动力充分激活。山东能源完善了以效定薪、薪效联动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薪酬导向作用充分发挥。在200 多家三级及以下公司实施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托管经营、模拟股份制等经营机制创新,基层创效动力持续增强。围绕项目高效开发运营,探索引进技术专家管理团队,淄矿3 个非煤项目在管理团队引进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混改试点工作扎实推进,5 家完成预定方案。资本证券化有序推进,5 家权属公司上市或新三板挂牌步伐加快。海外资本利用取得突破,低成本发行首单3 亿美元海外债券。

激发动能,“双创”工作创出品牌。针对富余人员多、历史包袱重、劳动效率低等突出问题,引导职工立足岗位创新创效、走出矿区干事创业,形成了衰老企业人员转移、动能激发崭新局面。2100 多人外出从事矿井托管等业务,近6000 人走向社会自主创业,省外境外从业人员已达2.1 万人。

夯实党建政治引领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优化集团管控中,山东能源全力打造“政治引领型”企业集团,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

自觉肩负起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山东能源的政治责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为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党建工作同生产经营同权重考核,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选拔任用紧密挂钩,有效发挥考核“风向标”作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实施意见,严格执行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党建工作联系点等制度,推动党委主体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纪委监督责任“四责联动”。

同时,打造以政治引领型企业集团为目标,以责任考评体系、党建工作品牌、“廉洁企业、阳光国企”工程为支撑的“1+3”党建工作新格局,推动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提升、政治保障全面有力。认真落实党支部工作条例,树立夯实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力量下沉、管理下沉、服务下沉,建强基层组织,夯实基础工作,全面增强基层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开展好“四个一百”评树活动,巩固提升“过硬党支部”建设效果;全面推广党组织和党员党性“双体检”,推动党组织和党员自我净化、自我提升,真正把党建品牌效应转化为发展效益。

强化正风肃纪,拓展大数据监督云平台应用范围,推动精准监督由重点领域向全流程、全周期、全覆盖延伸,筑牢廉洁风险“防火墙”,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增强斗争精神,严查重大决策、资金管理、物资购销、项目建设等方面违纪违法行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防范各类隐形变异“四风”问题;发挥巡察“利剑”作用,持续巩固巡察整改成果。

“扬帆但信风。山东能源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方案》,着力推动机制创新,全面增活力激动力。继续优化集团管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厘清集团与二级单位、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形成分线履职、分层作为、上下协同格局,全力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李位民对记者强调说。

猜你喜欢

山东管控能源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控探讨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