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卵巢癌术后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2019-11-15

实用癌症杂志 2019年11期
关键词:导尿管尿路感染革兰

夏 雪

卵巢癌(ovarian malignant tumor)是临床上女性生殖器官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位居第三位。卵巢上皮癌死亡率却占各类妇科肿瘤的首位,对妇女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由于卵巢的胚胎发育、组织解剖及内分泌功能较复杂,早期症状不典型,术前鉴别卵巢肿瘤的组织类型及良恶性相当困难[1-2]。研究证实,卵巢癌的发病和患者的年龄存在密切相关性,目前临床上对于卵巢恶性肿瘤的治疗主要采取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进行,手术创伤大、患者术后膀胱功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障碍,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尿潴留和尿路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对于卵巢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治疗手段对卵巢癌治疗效果的评价,或NAC1/FOXQ1分子通路在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或人卵巢癌组织中MAP3K3 mRNA的表达及预后分析,而对于卵巢癌术后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导致其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探究报道相对较少[3-5]。本次临床研究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在医院因卵巢癌行手术治疗的1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卵巢癌术后患者导尿管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的特点并对导致其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探究,为提高患者预后,指导临床治疗及降低尿路感染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在医院因卵巢癌行手术治疗的1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34~72岁,平均年龄(49.3±4.8)岁,患者术后给予留置导尿管,留置时间7~15 d,平均(8.4±1.2)d,患者或患者家属均和医院签订相关知情同意书,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

1.2 诊断标准

对于尿路感染的诊断主要依据细菌性尿路感染的相关标准:①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菌落数≥105/ml;②清洁中段尿沉渣白细胞数>10/HP;③作膀胱穿刺尿培养,细菌阳性(不论菌数多少),亦可确诊;④患者合并发热和尿路刺激征。

1.3 标本的采集

采集患者留置导尿管24 h后的尿液,从集尿袋的一端抽取患者尿液,置于事先准备好的无菌试管中,立即送检,间隔2 d后再次抽取患者尿液送检。

1.4 病原菌检测及药敏试验

病原菌的检测主要采用北京德利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ARIS2X 的Thermo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药敏试验其主要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K-B法),纸片由杭州驰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或利用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测定采用琼脂稀释法进行检测,对于结果的判读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质量标准(2013CLSI)进行。质控菌株:来自省疾控中心:大肠埃希菌 ATCC 35218、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铜绿假单胞菌 ATCC27853。

1.5 危险因素的研究

详细记录患者年龄、体重指数等一般情况,记录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导尿管置入方法、导尿管集尿系统性能、记录患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等基础疾病情况,记录患者是否存在抗菌药物滥用情况及住院时间,对以上相关因素分别给予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分析。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主要以%进行表示,采用χ2检验,对于相关因素的研究主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分析法进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尿路感染发生率

结果显示,186例卵巢癌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共有67例患者发生了尿路感染,尿路感染率36.02%。

2.2 病原菌分布情况

研究发现,67例尿路感染的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8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7.14%,革兰阳性菌占34.52%,真菌占8.33%。见表1。

表1 卵巢癌患者术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构成比

2.3 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结果显示,主要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均有一定的耐药性,其中对氨苄西林和哌拉西林的耐药性高达76.00%以上。而主要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最高达84.00%以上。见表2、3。

表2 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

2.4 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留置导尿管时间、导尿管置入方法、导尿管集尿系统性能、合并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抗菌药物的滥用及住院时间时导致卵巢癌术后患者导尿管相关性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3 主要革兰阳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

表4 卵巢癌患者术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单因素分析及感染情况

2.5 多因素Logistics分析

结果显示,留置导尿管时间>10 d、导尿管置入方法无菌原则不严格、导尿管集尿系统性能出现障碍、合并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抗菌药物的滥用及住院时间≥3 w,是导致卵巢癌术后患者导尿管相关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5。

表5 卵巢癌患者术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多因素Logistics分析

3 讨论

卵巢癌是临床上妇科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有着较高的致死率。卵巢癌患者往往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创伤大,患者术后需导尿管导尿,相关研究证实,妇科疾病手术和围手术期导尿管使用所致的尿路感染存在正相关性。尿路感染是临床上最为常年的泌尿系统感染,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6-7]。因此详细了解卵巢癌患者术后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导致其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对于指导临床治疗,采取防控措施、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其术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有着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发现,186例卵巢癌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率为36.02%,这一结果和相关文献报道的基本一致。而从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来看,67例尿路感染的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84株,其中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7.14%,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对于卵巢癌术后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其革兰阴性菌感染的防控仍是重点,但也革兰阳性菌的感染的防控不能忽视[8-10]。而主要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均有一定的耐药性,其中对氨苄西林和哌拉西林的耐药性高达76.00%以上,革兰阳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也存在一定的耐药性,其可能与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使得ESBLs菌株的增长密切相关[11-12]。因此在临床上对于卵巢癌术后患者相关尿路感染的患者在治疗上一定要依据其药敏结果给药,避免耐药菌株的进一步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

从危险因素的研究来看,留置导尿管时间>10 d、导尿管置入方法无菌原则不严格、导尿管集尿系统性能出现障碍、合并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抗菌药物的滥用及住院时间≥3 w,是导致卵巢癌术后患者导尿管相关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主要是由于:①相关研究证实,随着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时间延长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其中导尿管留置时间>2 w,其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达97.60%以上,本次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13-14];②任何临床手术治疗无菌操作是最基本的要求,一旦导尿是操作不规范极易将病原菌带入膀胱导致菌尿,引发尿路感染;③一旦在术后采集标本时导致导尿管与集尿袋的密闭系统,极易发生逆行感染,导致尿路感染的发生[15];④患者合并泌尿系结石或膀胱结石等都是导致尿路感染最为常见的诱因,特别是膀胱结石的患者极易导致患者排尿中断或排尿不全,增加了感染的风险[16];⑤对于抗菌药物的滥用,研究证实,抗菌药物的不合理滥用是抗菌药物真菌性菌尿的主要危险因素,特别是对于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其真菌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多[17-18];⑥医院环境复杂,是各类病原菌聚集,随着患者住院时间的延长,其接触病原菌的机率明相对较大,使的患者术后各类感染风险明显增加。

总而言之,导致卵巢癌术后患者导尿管相关性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而导致其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相对较多,因此在临床上一定要尽可能缩短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时间、保持患者集尿系统的完整性、严格临床操作流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尽可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对于改善卵巢患者术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后及降低感染率有着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导尿管尿路感染革兰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女性多喝水尿路感染风险小
尿路感染 用药不同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基层医院ICU与非ICU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与耐药性差异
2011—2013年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