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课程建设背景下“课程思政”内容确立方法与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分析
——以精品课程《英语泛读》为例
2019-11-15刘海云周沫利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刘海云 周沫利/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一、前言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催生了各种新型课程的构建,如精品课程、精品共享课程、精品在线课程、慕课、微课等。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2017年12月教育部审议通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其中基本任务是构建“十大”育人体系。第一大育人体系为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因此新型课程的教学中,思政教学目标也必需是教师考虑的重要内容。那该如何确定其内容呢?同时怎样才能使教师具备新型课程“课程思政”的能力呢?
二、新型课程教学进程中 “思政教学”内容确定方法
(一)准确分析学科价值与行业价值的关系,宏观把握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每一门课程都有其具体的教学目标和自身的价值,但每一门课程都是为课程所属专业的才培养而设置的,即课程价值必需是为行业价值而存在的。笔者所教授英语教育专业课《英语泛读》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时,首先要宏观了解其所属专业培养的人才(小学英语教师)必备的思想素质,从而在宏观上确定课程的思政教育内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课程思政教育的具体内容做到有的放矢,轻重有序,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或以具体课程培养目标代专业培养目标。换而言之,在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方面我们应该做到有宏观的指导,有微观地落实。
(二)准确定位课程类别,确定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内容重点
大学生思政教育内容广博,仅一门专业课程来承载全部是不现实的,否则专业课程将失去专业课程的本质,同时思政教育也会泛泛而谈,不能深入。专业课程各有自属的课程类别,类别不同,思政教学重点也各不相同。因此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的前期准备就是准确定位课程类别从而确定思政教学的主要内容。《英语泛读》属于人文类专业课程,其任务就是突出培养学生高尚的文化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等,因此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把爱国主义、民族情怀等内容贯穿渗透进去,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四个自信”。
(三)精心结合专业教学具体内容,精确“思政教育”内容
在宏观把握了课程的“思政”教育内容和准确界定了课程“思政”教育内容的重点的基础上,教师认真结合每一章节的专业教学内容,准确细化“思政教育”内容,科学制定教学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思政目标,并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将“思政”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到专业教学中。 以笔者所教授的《英语泛读》第四册为例,其内容以经济商务类的话题为主,因此教师课外阅读任务的布置时,教师可以在资源库中及时上传更新反映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国策、反映“中国精神”等方面的英语阅读材料,并适时进行线上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将个人的梦想和中国梦相统一;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立志成为新时代爱国、敬业的人才等。
(四)紧密结合新型课程呈现途径特点,重视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新型课程呈现的途径多依赖于信息技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学生与社会其他人群的互动、教与学资源的获取等很多都是通过网络获取,因此教师尤其要重视学生“文明用网”的素质培养。
1、教师以身为范,加强学生线上交流时对核心价值观“文明”、“友善”的践行
新型课程呈现途径多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这让学生更具有学习的主动权,所以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尽管大部分高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综合能力欠缺,但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自己身份的改变,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教导者,而更多的时候是“伙伴”,因此教师需不断强化自身的平等意识,充分地尊重学生,自始至终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服务。感受到平等友好对待的学生,在这种态度的影响下,在网络上进行文明互动交流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文明”、“友善”理解更加深刻,践行更加到位。
2、教师以身作则,提高学生使用网络资源时对核心价值观“法治”、“诚信”的理解与践行
新型课程另一特点就是资源的共享。作为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合法使用网络资源的相关法规,并严格遵守,为学生做好示范,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使得学生尊重他人成果;同时认真对待学业,不进行网络抄袭,养成“诚信”的好品质。
三、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与“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分析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可以理解为在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中,所涉及的系统化的信息技术设施与条件。即实现教学信息呈现与教学资源共享、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和协作讨论、有利于信息反馈和教师调控的现代化教学环境。”(杜伟建),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让现代教育技术环境越来越优良,其对教与学能够产生的积极推动也是众所周知的。美国舒尔曼(Schulman)认为教师必备的知识中尤其提到了教育环境的知识。“现代教育技术环境”是新的“教育环境”的到来的特点之一,因此高职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环境的知识的掌握必不可少。
根据文献的分析及本人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和“课程思政”的背景下高职教师的专业内涵为:一是知识的掌握。知识除研究界普遍认可的有关教育宗旨、目的的相关知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与所教学科相关的科学人文知识,学生及其特征的相关知识外,还应该包含信息化技术与教学的知识,更应包括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二是技能的掌握。技能除研究界普遍认同的教学技能和高职教师特有的实践技能外,更应具备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能力、专业课程和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能力:三是高尚的品质。教师要有坚定的教育信念和“爱生如子”的教育情怀,要有优良的服务精神。教师要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使得学生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都能够接受到适时而恰当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