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唱段《不能尽孝愧对娘》的演唱特点和内涵解读

2019-11-15中央戏剧学院100000

大众文艺 2019年21期
关键词:唱段戏剧性演唱者

(中央戏剧学院 100000)

一、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的题材

(一)歌剧的题材

《野火春风斗古城》这部歌剧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是由我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王祖皆和张卓娅二人共同创作完成的,是一部 20 世纪后期创作的民族歌剧作品。在这部歌剧作品中除了具有非常传统的曲式结构特点外,还在伴奏的编排上也具有中国本土的传统特点。整部歌剧都是在充分尊重中国国内的传统技法与传统审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既有成功借鉴西方现代创作技法的体现,也有传统素材、创新思路的实践,更有现实主义气质风格和革命历史剧的题材特征。

在这部现代作曲家创作的作品中,以抗日战争时期的古城沦陷区作为背景,将中国共产党的好干部——杨晓东与其母亲的舍己为人、舍生取义、舍小家为大家的形象、精神很好的贯穿在这部歌剧之中,揭示出了在国民党消极抗战时期,我党为了完成抗战胜利、民族解放大业所进行的艰辛救国探索,从而展现出了中国人民坚贞不屈的顽强精神。这部反映中国近现代革命历史的现实主义作品,不仅需要演唱者尽力在尊重原剧的基础上把作品中的特定人物形象、特殊历史阶段、特殊的社会背景很好的表达出来,还需要将歌剧所陈述的精神、思想、意义都很好的呈现给听众,从而达到现实与历史、故事与真实之间的具体、历史统一。

(二)《不能尽孝愧对娘》唱段的题材

《不能尽孝愧对娘》是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一个咏叹调唱段。在这个唱段中很好的解读了剧情中的抗战历史时期以及革命者的理想情怀。唱段中向观众讲述了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与一个伟大母亲的情感故事。在这场抗日战争中,我党派出的优秀政委杨晓东决定在完成任务后继续潜伏下来、发动群众、组织百姓、实现古城地区的军民共同抗战,并为夺取最后的胜利、为完成这项艰巨的使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面对杨母这样一位知晓民族大义的母亲,杨晓东在敌人迫害母亲的危急关头却为了正义事业放弃拯救她——为了国家、民族解放的大业不得不牺牲自己的母亲。他不愿意去为了苟延残喘的活着而出卖革命,他的母亲也甘愿牺牲自己、保全儿子的正义事业,从而母子二人表现出舍生取义的选择。因此,这首唱段中的主人公——杨晓东、杨母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都是抗战中涌现出来的中华民族英雄之魂。

在这个唱段中,一方面表达出了主人公杨晓东在那个特殊历史时刻面对亲人永别的悲伤情绪,同时展现出了为了祖国母亲牺牲个人、小家的价值抉择;另一方面,演唱者需要在这首歌曲作品中把过去的苦难历史、百姓生活、残酷现实以及恐怖气氛很好的塑造出来。通过这首咏叹调的演唱将歌剧中的作品思想完整的呈现在观众面前,深刻的揭示出这段唱段中的现实性与历史性特点,揭示歌剧作品的艺术性与真实性特点,从而很好的折射出特定历史时期的剧情风格与精神面貌。

二、《不能尽孝愧对娘》唱段的演唱特点分析

(一)演唱技巧的灵活运用

在演唱《不能尽孝愧对娘》这一唱段时,需要灵活的运用演唱技巧,来塑主人翁造鲜明的戏剧性形象。

首先,在演唱乐谱开始部分时,需要在稳定气息的基础上很好的“由声带情”。在演唱第一小节的“娘啊”乐句时,需要演唱者用带有哭腔和气声的唱法,很好的塑造出特殊的“气声”效果和艺术氛围,在气息的支撑下实现哭腔的音乐化效果。这种发声技巧有助于增强声乐作品中的情感表现力和戏剧表现力,从而以如泣如诉声音带出后面的乐句小节来。

其次,演唱这首作品时,还需要注意对于强气息、瞬间气息爆发力的使用。通过在演唱中的这种技巧运用,展现出一种无奈、仇恨、坚定的态度。比如在演唱第二小节时,演唱者需要在气息运用上较前一小节的力度更强,在相对稳定的气息支撑下,强化字头、音头的爆发力,从而很好的稳住气息、强化个别字句中的激动情绪效果。

其次,巧妙运用共鸣与泛音效果,塑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特征和气氛色彩,使得这种声音具有渲染性作用。比如在演唱第三小节开始的旋律时,需要针对乐句中出现的上行级进形态,在“啊”的音乐部分就充分的强调这一部分的泛音色彩,并且在这个小节到达了情绪的最高点,所以在气息运用方面需要在慢慢下沉气息的基础上,强调对于共鸣、泛音的色彩运用,这样就可以很好的体现出特殊的戏剧性的气氛色彩。与此同时,在旋律走向与旋律线条的方向、高音位置都相反的情况下,则需要针对这种情况进行减少共鸣、泛音效果的运用方式,以便可以在最高音处实现低气息、高位置,在最低音处则可以呈现出强气息、高位置的演唱。这种方式可以确保演唱者在保持乐句中的咬字清晰、稳定的基础上,通过气息的巧妙运用和共鸣所形成泛音变化,逐渐扩大色彩、情绪的变化与影响,从而逼真的营造出主人公杨晓东在狱中与母亲相见时的无限痛苦、悲伤情绪,抒发了血浓于水、但国重于家的情怀特征。

例1:

在演唱上例中的“娘”和“啊”字的时候要透过气息、泛音的巧妙运用,表达出杨晓东对母亲的无限深情,从而表现出真实的、纠结的心理活动特征。演唱时需要强调声母“n”的作用,每唱一次都要有一种悲愤难耐的感觉。

(二)“二度创作”的运用

“二度创作”是在作品的表演过程中,通过演唱者的经验、经历中的类似体验、情绪积累,充分的设身处地的将自己融入到剧情中去,发挥出作品的感染效果。没有“二度创作”就没有表演。乐谱只是作曲家“一度创作”的信息载体,本身并不具有特变完整的音乐形态。只有表演者对其进行“二度创作”才能形成风格各异、形态不同的真实音乐音响,音乐的意义才真正实现。

因此,巧妙的发挥“二度创作”的作用一方面需要演唱者深刻的体会到剧中的主人公杨晓东为了革命而连累了母亲时那种无奈与愧疚,任何语言都难以表达的纠结苦衷心理;另一方面也要塑造出杨晓东的革命者形象——面对牺牲、流血,抗战到底、争取民族解放的坚定信仰者的性格。

因此,在演唱这一唱段时,尤其需要从开始的弱到后面的强,发挥“二度创作”的作用,将每一个音符都设想成主人公杨晓东对于“娘”的无比愧疚之情,字字珠玑、字字扎心。演唱最后的部分时,需要在结束全曲最高音的位置上,结束本唱段的“情绪”表达与变化。

例2:

演唱上例时需要就所演唱的“我的娘,爱我的娘”中的“娘”时应该需要发挥“二度创作”的作用,在充分想像的基础上发挥类似的体验积累,运用气息、共鸣等技巧对这一乐段进行情绪变化的处理。演唱这一部分时更需要在“二度创作”基础上发挥泛音、共鸣的作用,塑造出动情演唱的形象特点,从而真实的再现主人公纠结、无奈的内心世界。演唱中尤其需要关注歌词中的强弱、抑扬、顿挫以及节奏的变化都需要进行创造性的表现。

三、《不能尽孝愧对娘》唱段的内涵解读

(一)情感性内涵

演唱这首唱段时,需要充分的揭示出作品中的情感特征。

其一,演唱这首作品时需要表现出人间亲情、母子亲情的天伦情感内涵特点。尤其是在演唱“是我连累了你”时,应该很真实的表现出看到母亲因为自己的事业受苦受难后内心深处无比的悲愤和痛苦难耐的感情特点。

其二,演唱这一唱段时,还需要体现出“家国情怀”的情感特征。剧中的男主人公杨晓东是党的好干部、中华民族的好儿女,也是人民群众的好领导,关键时刻为了国家危难、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命运,在关键时刻选择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感。主人公杨晓东虽然自己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但当看到从小相依为命的母亲因为自己的事业备受牵连,被连累遭迫害时,内心深处的悲愤还是要戏剧性的表现出来。

例3:

在演唱这个唱段开始两声中的“娘”的演唱需要表现出充满尽孝无望时的悲愤之情,也需要很好的体现出儿子杨晓东为了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无奈、无悔的情感特点。

第三,在演唱《不能尽孝愧对娘》这个唱段中,还要表达出“梦想”般的情感特点。“娘说,”这一乐句中很好的点明了句子主旨。当杨晓东看到伤痕累累的母亲被带到自己面前时,所有内心的“母子之情”的回忆都在脑海中浮现出来,引领戏剧性剧情的继续发展,通过之前那段他们母子之间的生活往事,陈述了生活的无奈、艰苦与坚定的斗争勇气——这些都带有梦想般的情感表达特点。

(二)戏剧性内涵

演唱这首咏叹调还需要创造性的把歌剧中的真实性场面、气氛等剧情内容很好的表现出来。

其一,演唱这段咏叹调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小家与大家、家人亲情与民族情感的抉择所带来的“戏剧性”特点。演唱中要表达出共产党的好同志、母亲的好儿子、人民的好干部杨晓东对于党、对于“信仰”的情感,表现出这一层面的戏剧性特点——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对人民群众无限爱戴的高尚情感。他不仅是一个母亲的孩子,更是党的好儿女,中华民族的好儿女,是伟大祖国母亲的好儿女,但如何抉择,是具有戏剧性心理活动特点的。

其二,需要表现出矛盾焦点的“戏剧性”特点。比如在演唱“那一年孩儿我七岁上,娘是儿的挡风墙”中,特别突出“七”、“娘”等字音韵,主要是为了突出杨晓东的父亲被贪财的地主所害死,无处申冤的阶级矛盾特点;此外,万般无奈之下杨母带着孩子杨晓东背井离乡去寻找一片容身之所,本来就艰苦的生活被日本侵略者弄得“雪上加霜”,走投无路被逼无奈的杨晓东只能走上抗战道路,也折射出了“民族矛盾”。这一对矛盾,成为剧情中的主要戏剧性动力。

此外,在本段中还以叙述式的表达方式表明了解放前、抗战时期的中国百姓与“旧社会”、“旧制度”之间的戏剧性,杨晓东早年的生活悲惨至极,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成为旧制度的剥削对象,他们已经到了站立起来、承担民族脊梁的时刻,只有勇敢斗争、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暴行,不断争取民族解放,才可能建立新的制度。这是较有戏剧性的剧情,需要演唱者很好的将其表现出来。

四、结语

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是一部立足于历史的现实主义作品。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人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所以这一阶段的人们积极追求光明生活、民族解放、建立新制度。咏叹调《不能尽孝愧对娘》就深刻的反映出了这种特殊背景下的特殊价值选择与信仰选择问题,歌唱者通过演唱可以深刻的诠释作品中的特殊思想、情感特点,肯定了信仰的灵魂与精神作用。

猜你喜欢

唱段戏剧性演唱者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如何调整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
戏剧性十足的巴洛克艺术
美国自白诗的“戏剧性”
抖音:“滤镜”下的戏剧性与自我缺失
音乐旋律的级进模式与人物形象的同构
音乐剧中表演与歌唱的整合艺术表现
歌剧《魔笛》选段《复仇的火焰》艺术特点初探
传递正能量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