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慈利打硪号子的艺术特征及传承现状研究

2019-11-15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416000

大众文艺 2019年21期
关键词:酒令号子劳作

(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416000)

一、慈利打硪号子概述

(一)慈利打硪号子的历史

慈利打硪号子是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境内流传的各种打硪号子的统称,是一种在劳作中口头即兴创作的劳动歌曲艺术体裁,其曲调简单质朴、节奏铿锵有力、演唱有领有合,内容可根据劳动状态即兴发挥。“硪”作为一种夯实地基的劳动工具,起源于远古时期,通常是用一块圆形石头在其周围系上几根绳子或木棒,在人们使劲抬起又使劲放下的过程中以此砸土夯地。号子是劳动者们在集体劳作时所创作的音乐体裁形式,以“一唱众合”的演唱方式来统一劳作步伐、指挥劳动节奏、调动劳动激情。据西汉典籍《淮南子》记载:“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云,此举重劝力之歌也”。打硪号子就通过多人一起演绎兴修水利的劳动场景,传承具有地方特色、时代特征的农作文化。据史书记载,明朝李自成的侄子李过曾隐居于慈利县高峰乡茅庵村,自称“野拂和尚”,他带领余部兴修早期的茅庵水库时就创作过这种打硪号子,后来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时,打硪号子继续被慈利人民广泛应用于兴修水利工程,甚至也发展到了周边的多个县市之中,广大劳动人民把枯燥艰辛的劳动通过声声呐喊释放出来,人们泻意奔放,激情燃烧。正如恩格斯所预言“农业劳动从一种重负变成了一种快乐”。对于当地人而言,打硪号子使得他们不再以劳动为苦,而是以苦作乐,乐在其中。

(二)打“硪”的基本类型

1.石抬硪(见图一)

石抬硪是一个上轻下重、高约75厘米的方式高密度石柱体,一般重约280—350斤,石柱上端开有4个槽,用于棒4根长约2.4—2.6米长的木杠。人们通过抬起木杠将石头重重砸向地面以夯实地基,一般由12人共同发力操作。

图一

2.飞硪(见图二)

飞硪是一个厚度为18—20厘米,边长40—45厘米的方形石磴,一般重约100—120斤,石磴的四角腰部凿有石孔用于穿硪索,人们通过在四周拉紧硪索并将其抬高后砸下以打牢土地,一般由8人操作。

图二

3.木抬硪(见图三)

木抬硪为一个高约110厘米的木柱,其腰部凿有两个槽用于固定2根木杠,使用方法同时抬硪一样,但一般只有4—8人操作。

图三

二、慈利打硪号子的艺术特征

(一)曲调特征

慈利打硪号子同其他劳动号子一样旋律质朴简练、音域高亢嘹亮。其曲调多为大调调性,“1 3 5”三音在旋律中反复变化使用,再加入少量的“2 6”二音为旋律润色,“4 7”两音则不会使用。整首歌曲在完整的旋律的进行中也不会进行任何移调、转调处理,直接一气呵成,贯穿始终。同时降B调的选用也符合号子音域高的特点,这也是为了能使农民群众在整个演唱过程中使劲力气,这样在“打硪”劳作中就能发挥其作用,使人们铿锵有力、团结一心。(见图四)

图四

(二)号词特征

慈利打硪号子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是无旋律仅号词的,这些号词是当地“打硪”者根据不同的劳动场景所创作出来的,人们在“打硪”时念念有词,鼓舞人心,然后再加上即兴的旋律自由发挥。由于打硪号子是当地的劳动歌曲,而且演唱者为辛勤劳作的农民大众,所以号词中多使用慈利地方方言,具有浓厚的地方性,通俗易懂。如,在当地“老婆”称为“堂客”;“外婆”称为“嘎嘎(gaga)”;“吃饭”称作“歹(dai)饭”等等,这些土话的大量使用,让不会说普通话的当地百姓听起来唱起来时更贴近自己的生活,这也是慈利打硪号子最接地气的地方。

(三)其他特征

全国的打硪号子千百种,却都只是用于水库、山塘堤坝的修筑或是道路、房屋的夯实地基工程,而慈利打硪号子却还有其独特的功能。根据慈利打硪号子传承人的叙述:“1645年大顺军隐居湘西后,高峰土家族乡茅庵村是其早期的秘密指挥机关所在地,千余名军士以武僧名义驻守,始修茅庵水库,后造万圣宫(万寿宫),尔后垦荒造田,安家落户。因当时的茅庵乡环境闭塞,人口密集,文化生活匮乏,打硪号子得以长足发展,衍生出多种艺术形态,供人消遣,这也是慈利打硪号子与其他打硪号子不同的地方。”

1.号子围鼓

一种以鼓、锣、钹及唢呐为道具,融入了打硪号子和对白的表演形式,既可一套围鼓班子独立演唱,也可多套围鼓班子大擂台演唱,气场宏大、震撼人心。

2.号子对歌

以各种打硪号子为歌进行相互交流沟通,先期隐居的大顺军将士用于迎宾送客和即兴比赛,后演化为男女婚恋的交流对唱。

3.号子酒令

用打硪号子行酒令的一种酒令形式,分为敬酒和罚酒两部分,其中罚酒部分又分为桃花令、斗花令、百花令和追花令四种。桃花令又叫鸳鸯对歌,特指男女打情骂俏、互贬互损的斗酒形式。斗花令又叫吹牛斗狠,吹牛停顿或牛皮吹破(内容不合情理、逻辑)为输。百花令又叫擂台点字,一般以一字为题,两句一段,字含其中,轮流对唱,停顿为输的罚酒形式。追花令又叫轮调追风,用各种号子轮流比试,号调重复为输。

4.号子戏

号子戏同桑植民歌一样是融入了张家界本土山歌小调的微小剧种,以打硪号子作为主要演唱形式,一般按照剧本表演。

5.号子民俗

一种融入到民众生活中的号子习俗,分为贺喜迎宾(各类庆典中以打硪号子为歌喜迎客人来家做客吃酒)、喜筵酒令(在宴席过程中以打硪号子行酒令互相敬酒)、陪号伴歌(用其它民歌、小调为和,伴随打硪号子一起演唱)和歌闹洞房(用打硪号子闹洞房)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可完整地表现在婚俗当中,但其余类型的红白喜事一般都只有贺喜迎宾和喜筵酒令这两个内容。

三、慈利打硪号子的传承现状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曾几何时,全中国上下一心兴修水利,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的水库、电站、大坝,这些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是靠广大农民群众一担弹土挑出来的,是靠广大农民群众一夯一硪打实筑牢起来的,在辛苦劳作的时候,农民群众是靠着打硪号子那铿锵有力的旋律、节奏团结一心、振奋人心。可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逐渐取代人工,农民群众得到了劳作解放,打硪号子也就逐渐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濒临失传。幸好,近年来,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兴起,有越来越多的慈利人民开始意识到慈利打硪号子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迫在眉睫。其主要搜集整理工作于2006年开始,得到了当地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在这些年的努力下,几近失传的慈利打硪号子又在溇澧大地悄然传唱,方兴未艾。自慈利打硪号子的传承工作开启至今,主要采取了以下六种方式来对打硪号子进行发展保护。

1.体验传承。在当地乡村旅游的开发活动中,组织户外活动团体和各单位工会在茅庵水库的大坝上开展实景体验活动,由茅庵群众传授打硪方法。2019年慈利县第一届打硪号子运动会顺利召开,吸引了当地各个户外团体和民间组织的参赛。体验传承中值得一提的是,过去的“硪”为了便于夯地,都十分沉重,农民劳作使用时都得费尽力气,但现在,城市里的人大多没有从事体力劳动的经历,所以为了使他们更好地获得打硪体验,“硪”的体积和重量与过去相比小了也轻了许多。

2.表演传承。在当地的各类汇演活动中将搜集整理的号子围鼓、号子对歌、号子戏、号子舞蹈等搬上乡村舞台,利用艺术表演的形式展现打硪号子的独特魅力。通过努力,2015年“打硪舞”已被列为张家界全市原创作品推广项目。

3.生活传承。传承过程中应用最广泛也是最主要的一个方式。生活传承是将号子酒令、号子民俗等号子文化重新回归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4.教育传承。在当地教育局的支持下,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业中专等各个学校开展打硪号子的教学、表演活动,使学生和老师可以再将其向身边的亲朋教学得到再次传承。

5.文字传承。通过编写系列丛书的方式将搜集整理到的打硪号词、酒令词、号子曲谱及相关故事留存下来。2017年,冯琳、黄杰逊编写的《溇澧乡韵——慈利打硪号词》一书正式出版发行。

6.多媒体传承。借助各类媒体平台对打硪号子进行广泛宣传。2014年,拍摄首部《慈利打硪号子》电视专题篇,在县电视台滚动播放;2015年创建“山水故事”微信公众号专门用以发布打硪号子的各类信息与学唱视频,使更多的年轻人也知道并喜欢上慈利打硪号子这一古老的本土号子文化。

近年来,通过以上方式的传承保护,慈利打硪号子和之前相比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如何使其成为慈利县的一张标志性名片来说仍是需要加倍努力的。慈利县隶属湖南省张家界市,是张家界重点景区大峡谷玻璃桥的归属地,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全世界各国游客络绎不绝。为此慈利打硪号子的传承人黄国军先生特意挖掘了慈利打硪号子在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中的实用价值,借助乡村旅游这一平台使慈利打硪号子走出慈利、走出张家界、走出湖南。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湘西苗寨拦门酒,土家阿妹哭嫁歌,而在慈利,打硪号子就是当地最大的特色。在当地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慈利打硪号子民俗文化村融资1.2亿并初步建立,其中号子对歌是欢迎游客的地方文化特色、号子舞蹈是人游客人都能参与的娱乐活动、号子酒令则是主客互动的最佳方式,它们简单新鲜,但又深深愉悦着游客的心灵。同时,游客还可通过观看打硪表演和体验打硪,直接感受到传统的打硪文化的艺术魅力,长此以往,慈利打硪号子必会被更多前来张家界游玩的人们所知道,让更多的人一提起张家界便会想到慈利打硪号子,一传十十传百,相信终有一天会让慈利打硪号子走出慈利,走向世界。

四、结语

打硪号子是我国迈向工业文明前夜的工业文明前夜的一颗农耕明珠,它是中华民族开始走向富强的文化符号,也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慈利打硪号子历史久远,既是当地音乐史上的文化沉淀,又是新中国兴修水利高潮这个伟大时代的文化符号。本文仅粗略介绍了关于慈利打硪号子的基础知识,但其艺术魅力肥沃丰腴,非我独自的能力能研究穷尽。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能使更多的人知道还有慈利打硪号子这样一类号子艺术,使有更多的学者愿意进一步研究它的艺术特征及适合它的传承保护模式,让这颗农耕文化明珠永远闪亮。

猜你喜欢

酒令号子劳作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王建中的未刊手稿《日本渔民号子》研究
农耕劳作磨毅力 南泥湾精神记心中
辛勤劳作 吉祥人家
古人酒令花样多
我家的“号子”
春暖劳作花相伴
酒令的现实作用
唐朝定居指南·贰 酒令
阅读理解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