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窑白瓷传统烧制方法研究
2019-11-15邢台学院054001
(邢台学院 054001)
邢窑是昌隆于隋唐之际的北方重要窑场,其窑址广泛分布于邢台、内丘、临城的丘陵地带,分布面积达300平方公里。邢窑自南北朝时期开始烧制,至宋以后逐渐式微,元、明、清之际仍有烧造。纵观邢窑的发展,在其兴盛的隋唐之际,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当属邢窑白瓷。邢窑白瓷也是中国陶瓷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在陶瓷的发展史上,开启了白瓷的历史,启后了宋瓷的高峰,具有较高的学术意义和历史文化价值,因此对邢窑白瓷的研究,尤其是对其传统烧制方法的研究,对于挖掘邢窑的价值,具有相当的意义。
一、邢窑白瓷的分类
邢窑白瓷的概念较为笼统,并不是指单一瓷种,邢窑在较长的演变过程中,白瓷始终是其主要的瓷器品种。邢窑是可考的最早的白瓷产地,邢窑白瓷演变历史,从最初的化妆白瓷到鼎盛时期的透影白瓷,期间经历了数百年的历程,其工艺水平和烧造方法也逐步完善。根据邢窑白瓷的烧制方法和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为四种,化妆白瓷、细白瓷、透影白瓷和青白瓷,每一类均有相当数量的实物标本可考。
邢窑化妆白瓷,白瓷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初始的青瓷使用的原料含铁量较高,胎体呈青灰色。由于人们对白色洁净审美的追求,在白瓷工艺尚不完备的情况下,在青瓷的胎体上施加一层白色的化妆土,然后在施釉,使得瓷器烧制后呈白色。当然,这种瓷器的白度是不够的,约在70%左右,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说,邢窑化妆土白瓷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白瓷,是化妆土做表,青瓷胎做里,可以算得上是青瓷和白瓷之间的一种过渡产品,我们俗称之为“粗瓷”。邢窑化妆土白瓷,存世的标本较多,如邢窑博物馆收藏的“白釉高足盘”、天津市文物所收藏的“双龙柄双身尊”等都是邢窑化妆土白瓷的代表。
邢窑细白瓷,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有“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的表述,陆羽所说的“类银”,就是指邢窑细白瓷。邢窑细白瓷是邢窑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也是影响最大的瓷器品种,“南青北白”中的“白”即是指邢窑的细白瓷。细白瓷较化妆土白瓷有较大的进步,其胎体不再使用青瓷的厚料,而是使用Al2O3含量较高的高岭土。邢窑白瓷的烧制温度较高,一般在1300℃以上,已经达到今天的硬质瓷的技术指标,和现在瓷器的烧造温度相比也是比较高的。邢窑细白瓷在隋代的烧造工艺是先在白色的胎体上施加化妆土,然后上釉,还延续了化妆白瓷的制作工艺。到了唐代,白瓷工艺进行了改进,去掉了化妆土的环节,直接在白色的胎体上施釉,避免了表里不一的情况,由于其釉质含铝量较高,呈银白色,固有“类银”的说法。邢窑细白瓷的器物种类极为丰富,也是现存邢窑瓷器中数量最多的,有壶、罐、碗、盆、盒、杯、斗等。既有日常备用之物,也有观赏瓷器,如动物的雕塑,这个种类中有大象,狮子等,如《白瓷像》,象的身旁侍立一驯象的人,象身上披毯子,下有座垫,应为赏玩之物。
邢窑透影白瓷,透影白瓷是邢窑白瓷中的极品,代表了邢窑的最高工艺水平。器壁厚度只有一毫米左右,杯中之物清晰可见,也可见对面手的影子,所以称为“透光杯”。由于其较大的工艺难度,不可能大量生产,因此在数量上并不多。透影白瓷是在白瓷的基础上,刻意把杯壁削薄,使其产生透光的效果。在胎质方面和细白瓷差别不大,胎体主要是高岭土,只是原料中K2O的含量较高,因为掺入了长钾石,长钾石在1300℃时变成粘稠的玻璃状的透明膏体,能融化一部分的胎体,使胎体更显透明。阿拉伯商人苏林曼在《印度中国见闻录》中说,“中国人持有白色粘土制作的碗,可以看见里面盛的液体……”。
邢窑青白瓷,邢窑青白瓷釉色中含有青灰的成分,因此呈青灰色。景德镇的青白瓷品种比较丰富,烧制水平也较高。景德镇的青白瓷是五代时期烧造的,邢窑的青白瓷是隋唐时期。邢窑青白瓷器色白中泛青,此类器物并不多。
二、邢窑白瓷的实验分析
进行邢窑白瓷实验分析的主要目的,一是分析白瓷标本的化学成分,二是测试其形成的温度。本次测试的样品中选取了化妆白瓷、细白瓷、透影白瓷、青白瓷片各一片,由邢窑研究所提供。标本具有代表性,其成分如下表所示。
样本类别 Fe2O3 SiO2 Al2O3 CaO K2O Na2O MgO TiO2 烧制温度化妆土白瓷胎 1.96% 66.13% 26.23% 1.03% 1.87% 0.34% 0.79% 0.64% 1150℃化妆土白瓷釉 2.73% 64.87% 12.11% 12.78% 2.90% 0.60% 2.70 0.27%细白瓷胎 1.17% 58.57% 36.29% 0.62% 0.76% 0.31% 0.85 0.45%1300±20℃细白瓷釉 1.08% 68.87% 16.26% 6.76% 1.99% 1.07% 2.90 0.08%透影白瓷胎 0.85% 62.52% 27.82% 0.47% 5.90% 0.90% 0.37% 0.17% 1350℃-1370℃透影白瓷釉 0.96% 71.93% 14.55% 2.83% 5.58% 0.33% 2.75% 0.05%青白瓷胎 1.96% 66.13% 26.23% 1.03% 1.87% 0.34% 0.79% 0.64% 1150±20℃青白瓷釉 2.73% 64.87% 12.11% 12.78% 2.90% 0.60% 2.74% 0.27%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Fe2O3的含量方面,透影白瓷胎体和釉质的含量均小于1%,从而保证了色的纯度。细白瓷其次,胎体和釉质的含量分别为1.17%和1.08%,也属于较低的水平。化妆白瓷和青白瓷Fe2O3的含量较高,在2%左右,色泽上呈现一定的青色。
K2O的含量方面,透影白瓷无论是胎体还是釉质都较高,由于K2O在高温下是一种透明的胶质,所以保证了透影白瓷的色度和透明度,而其他的瓷器标本K2O含量都要小的多。TiO2是一种着色剂,透影白瓷胎体和釉质TiO2的含量均呈较低水平,而化妆白瓷和青白瓷TiO2含量较高,因此色泽上呈现一定的灰度。
细白瓷和透影白瓷Al2O3的含量非常高,达到了36.29%和27.82%,细白瓷和透影白瓷的原料特征基本相同,其关键着色元素趋近,体现了二者有很多的共同之处。化妆白瓷和青白瓷的Al2O3含量相对较少,Fe2O3的含量较高,TiO2的含量也较高。在烧制的温度上,经过热膨胀分析仪的测试,细白瓷和透影白瓷烧制温度较高,在1300℃以上,化妆白瓷则较低,在1100℃左右。
对邢窑白瓷化学成分的分析和掌握,为判断其原料来源,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结合窑址的情况,由此可推断出邢窑白瓷所使用的基本原料。
三、邢窑白瓷的原料分析
邢窑白瓷原料及分布情况,结合陶瓷原料的特性和产地的地貌特征,推断邢窑白瓷原料有白矸土、釉土、钾长石、红砂岩等。
白矸土属高岭土的一种,呈半软状态,也是制瓷的基本原料,白矸土广泛分布于内丘、临城一带,开采深度约为5至20米。其中,从赞皇的白家窑到内丘的永固、邵明一带,开采深度较浅。由此推断,这一带是邢窑白瓷原料的主要来源地。
釉土,在临城县的磁窑沟、祁村、竹壁等地,都有大量釉土的分布,釉土大都呈灰绿色,粘土状,溶于水后粘性较大,单独的釉土就可以作釉。
钾长石,又叫正长石,多呈乳红色、白色等,是碱土金属矿物,富含硅、铝、钾等,是陶瓷坯料的主要原料。内丘县的神头村、临城县的郝庄一带,都有大量的分布。
红砂岩,红砂岩质地较软,在空气中极易破碎、泥化,烘干浸水会崩解,也是制瓷的原料之一,多用于白瓷的制作,祁村一带多有分布。
四、邢窑白瓷的原料加工、烧制工艺
根据原料分析,邢窑细白瓷使用的是釉土加入骨粉,并有少量草木灰,临城细白瓷可能使用红砂岩作为原料。
经过加工的白瓷原料称为泥料,经过筛选的泥料尚不够精细,还存在杂质和气泡等,还要进行捏练,新泥料并不能直接使用,要经过陈腐,使泥性沉稳缓和。
拉坯成型及施釉,邢窑细白瓷多为圆形,可知其拉坯成型多为轮制,瓷器上多有旋纹,判断应该使用了旋削工艺,且使用较为广泛。邢窑白瓷的器口、器足等部位,大都有相对固定的样式,可见已形成了程式化,程式化是一种艺术成熟的标志。邢窑白瓷均为内外施釉,可推断其施釉工艺,应为荡釉或浸釉更为合理。
邢窑白瓷烧造工艺方法,邢窑白瓷的烧造涉及窑炉、装具、装烧形式等。在邢窑的发展过程中,窑炉也是不断改进的。经过挖掘发现,唐代窑炉的形式多为馒头形或马蹄形,烟筒呈方形,并且是双烟筒。为了使窑内的温度均衡,一般设置窑柱。大窑长约6米,宽约3米,小窑长约2米,宽约1.5米。
邢窑的烧制装具主要有匣钵、窑柱、垫片、泥条、垫珠、支圈、支钉等。邢窑白瓷,在隋唐烧制时,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漏斗匣钵装烧法和钵状、盘状、漏斗状匣钵组合装烧法两种。装烧法是烧制精细瓷器常用的方法,匣钵可以保护瓷器。在邢窑白瓷的装窑形式中,最常见的是漏斗匣钵装烧法,漏斗状匣钵底面较小,需要垫一层垫渣,使其平稳。在匣钵内放入盘、碗等瓷胎,然后上面再放一个匣钵,内置瓷胎,层层累加,直到合适为止。
另一种方法是钵状、盘状、漏斗状匣钵组合装烧法,这个装烧形式在其他同时期的窑口尚未发现,应为邢窑独特的装烧方式。方法是先在窑床上放一钵状匣钵,里面放上瓷胎,匣钵上盖上较平的盘状匣钵,在盘状匣钵上再放一钵状匣钵,钵内放上瓷胎,如此反复,直到合适为止。或者在盘状匣钵上放一漏斗状匣钵,主要根据所烧制器物的器型来选择使用什么匣钵。
经过多年的尝试以及对邢窑白瓷在传统烧制方法的探索,邢窑白瓷的复烧已初见成效,已成功烧制出具有传统邢窑特质的瓷器多件,如《曙光瓶》、《天使》(尊)。邢窑白瓷的复烧,得益于于天时、地利、人和,一方面,多年的考古工作,为邢窑白瓷复烧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另一方面,现代先进的检验技术,揭示了邢窑白瓷内在构成;再加上我们正在进行文化复兴的努力,涌现了一批孜孜不倦的研究者。这些都为研究邢窑传统白瓷烧制方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说,邢窑白瓷的烧制成功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