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

2019-11-15

长江丛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资源国家经济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期准备

中国共产党在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期,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基础,这段时期主要指的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共产党的成立到新中国的建立,中国共产党在初期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探索可谓曲折前行。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人,进行了摸索性的探索,既要摸着石头过河,又要全力前进,建设伟大的中华民族。1956年党的八大前后,在总结了国外的发展经验及教训,提出了要发展具有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寻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政治基础以及理论奠基。在这个特殊时期,中国把工作重点放到了经济建设中去,完成了基础物质技术的建设,从无到有,国民经济得到极大的恢复。中国就要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不能照本宣科地模仿其他国家的模式,找出属于自己的,自力更生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建国初期,因为内战刚刚结束,国民经济需要一定的恢复时间,中国共产党制订了第一个五年规划,当时的中国,可谓步步维艰。我们无法忘记中国当时艰苦恶劣的条件,经济工业都要从零开始,旧社会并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便利,一切都需要我们自己创造。就当时的情况来看,新中国的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以及财政支出与收入都无法保障。生产力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人民连最起码的温饱问题都很难实现。同时,工业上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支撑中国的建设,工业发展分布不均,仅在东部沿海的部分城市可以看到现代工业设施,在其他地区,没有工业布局。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者,而在当时的中国,交通与通信设施不完备,无法满足基础的运输通信要求。这就是当时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样子,如果不建设经济,国家可能就无法进行正常的运行,人民的生活也无法得到保障。1949年到1952年,通过一系列改革政策,将一些官僚资本,在华企业,以及原有的公有经济融合,建立了基础的国有经济。重新建立金融体系,以国家的力量控制经济稳定统一的发展,在货币市场,统一物价,加强城乡资源配置,使得工业得到稳步发展。同时,进行土地改革,收回富农多余的土地,使土地资源再分配,使得广大人民有了自己的土地,极大提高了劳动积极性,与此同时,政府还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大规模的农业建设,如水利建设,减轻农村洪涝灾害的发生,帮助农民走向富足,为中国的经济提供了坚定的基础。在交通运输方面,中国也有较大的改观,铁路,公路,航空,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1952年,我国的飞机航线已经超过了10000公里。城乡的物质文化水平的得到进一步提高,新生的国民经济逐渐步入正规。在国防建设上,中国面对领土问题,保持绝不妥协的态度,抗美援朝的战争就是中国在国际和平问题上摆出的最好的态度。“边打、边稳、边建”是我们制定的战略方案,一边打仗,一边稳定国家,一边建设国家,在保证取得胜利的同时,不能忘记经济建设。同时,国外对我们经济制裁,采取了封锁禁运的策略,阻止我们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但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同时经济建设也初见成效,四面开花,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1949年到1952年,党和政府用了三年的时间恢复了国民经济,这也为发展计划经济奠定了基础。但是,新中国工业发展基础依然很薄弱,农业生产力水平依然落后。为了提高国民经济水平、加快经济发展,党和政府在1953年实施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通过我国人民的努力,和当时其他国家的援助,“一五”计划所制定的各项建设任务于1956年底提前完成,到1957年底胜利完成。“一五”计划的完成使得我国的工业、农业、交通业等都有了巨大的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建立了初步基础,国民经济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升。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本确定。

二、当代新中国发展现状

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如何衡量?其中重要的指标之一就是经济发展。而对于经济发展的因素,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我们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考虑方面,其中当今中国主要面临以下的挑战:

(1)资源的挑战。目前来说,虽然中国领土面积广袤,物资丰富,但是相对于人均资源来说,还是非常稀缺的,一些传统能源以及新兴资源都很有限,其中我国的矿石资源有一半都需要国外进口。石油资源的进口量也位居世界第二。要应对这些矿石资源,能源,水资源等资源的挑战,中国就一定要向节约型经济发展体系转型。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过,资源是有限的,如何合理管理利用有限的资源也是目前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从资源的利用方式上进行变化,在使用过程中,加强分配管理,在开采过程中,避免一些资源浪费。同时在能源消耗上,要控制消耗,支持企业低能耗,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资源的使用,确保国家有一个和平稳定的能源安全。同时加强水资源的管理与使用,提升水资源利用率,推动可循环的水管理模式。对于矿产资源,保护国家国有资源,限制非法开采,有秩序的,有规模的开发矿石资源。使各种资源能够循环利用,高效利用,低消耗,高发展。

(2)中国具有明显的贫富差距,中国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45,是高于其他发达国家的。我们要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贫富差距也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而导致这个的主要原因就是城乡差距,越来越多的农村人选择到城市就业,而在农村一年的收入达不到在城市里几个月的收入,这种收支不平衡就造成了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的困境。我们应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要忘了农村基层的建设。城乡共同发展,让我们的国家稳步前进。

三、中国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未来要如何走,如何才能建立更强大的国家,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步考虑:

(1)要不断完善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今年与美国的贸易战可以看出,中国的科技经济还是有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美国。贸易战一开始,中国经济就遭受了严重的打击,一些出口贸易受到了高额的税率,限制了中国发展。高新技术还是主要集中在美国,因此,贸易战给我们带来了很大影响,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同时,我们经济发展也要有政府进行干预指导,在政府的指导下,完善我们的经济体系的建立,为中国居民提供一个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2)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我们的经济主体是公有制,一定要保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在多种资源上,国家控制能够让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同时也要保持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鼓励民营企业,鼓励新兴企业。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型企业在中国的发展。

(3)收入分配制度需要进一步的改进。以按付出的多少作为分配的基准,从劳动力,资源,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完善分配模式,可以采用不同的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以生产率作为优先考虑的因素,同时在确保公平的条件下,调节不同的人的收入水平,努力减小地域上的收入差距。同时,要保证市场去调节生产率,政府去调节劳动力的再分配。扩大普通收入的比例,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才是硬道理。再次强调,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导作用,利用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点,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给人们丰富的物质保障,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资源国家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