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赫对钢琴艺术的历史贡献

2019-11-15姚锋

剧影月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管风琴巴赫音乐家

■姚锋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以下简称J.S.巴赫)无疑是西方音乐史上最响亮的名字之一,他是欧洲巴罗克音乐艺术的集大成者,管风琴、古钢琴这些艺术形式曾在他手中达到了颠峰。而在他生前,钢琴这种乐器虽已诞生,但却并未进入其创作视野。那么,“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弹巴赫?”J.S.巴赫的键盘作品至今仍是走进钢琴艺术之门必须研习的经典,这似乎是一个悖论。如果,他仅仅是将前人的艺术成果加以总结,并未进行开拓性的创造,何谈他对当今钢琴艺术的历史贡献,又怎么能令现代人对他如此关注呢?

J.S.巴赫对于西方音乐文化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而他对钢琴艺术发展的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他确立了“十二平均律”的艺术实践性;其次,他丰富与发展了键盘乐器的弹奏技法,为钢琴演奏艺术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他将西方音乐的复调性思维推向顶峰,他的钢琴赋格艺术作品具有不可替代性。

一、来自家族的丰厚音乐底蕴

在西方文化的发展进程中,音乐的崛起晚于文学和绘画。而且,由于音乐技艺性很强,且当时以音乐谋生的人地位低下,他们如同铁匠、裁缝等手艺行业从事者一样,多以“家族沿袭”的方式代代相传。

图林根是一个蕴藏着德国文化精髓的地区,当时,这里的人们受宗教改革的影响信奉“路德信教”。17世纪,一个祖居匈牙利、因信仰路德新教而不得不背井离乡、擅长演奏齐特拉琴的面包师维特迁居于此,他就是J.S.巴赫的高祖。图林根位于德国中心,是一个丛山环抱、与外面世界难得沟通的地方,生活在德国图林根的人们非常热爱音乐。于是,维特的儿子汉斯选择了音乐为职业,成为“巴赫家族”中第一位以音乐为生的专业音乐家。此后,儿女们均继承了他的“衣钵”,他们在当地民族音乐的氛围中成长,成为卓有成就的音乐家,这个家族也成为以音乐为职业的家族。这个受人尊敬音乐世家人丁兴旺,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在三百多年的岁月交替中,一共出现过52位享誉世界的音乐家。除了J.S.巴赫的两个叔叔是他效仿的伟大先行者,在J.S.巴赫同辈的兄弟姐妹中,更有22位“青史留名”。J.S.巴赫曾盛赞堂兄贝尔纳德的作品,并经常演奏它们;他的另一位堂兄尼古拉从1695年起就在耶拿大学和市镇担任管风琴师,不仅创作过各类乐曲,而且改进过管风琴和古钢琴的制作工艺。

资料显示,J.S.巴赫的父亲安布罗修斯从小就很受人们喜爱,他技艺超群,善解人意,不仅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歌手,并且擅长演奏小提琴和中提琴,在爱森纳赫宫廷里担任小提琴手的同时,经常为当地市民的各种活动伴奏,受到当地人们的敬重。1671年,他被聘为家乡小镇上的教堂管风琴师和指挥。

安布罗修斯有三个成为音乐家的儿子:他的长子克里斯托夫深得家族真传。对于大儿子,他不仅将自己的音乐技能倾囊相授,而且将其送到当时德国著名音乐家约翰·帕赫贝尔那里深造,把他培养成为当时远近闻名的、创作最新键盘音乐的敏锐音乐家。克里斯托夫那里珍藏着约翰·帕赫贝尔(南德)、约翰·雅各布·弗罗贝格尔和科尔(北德)等多位当代著名德国音乐大师作品的手稿,并汇聚了让-巴蒂斯特·吕利、路易斯·马尔尚和马林·玛莱(法),以及弗雷斯科巴尔迪(意)等当时欧洲著名音乐家们键盘艺术的精华。他的次子雅各布从1704 年起就以双簧管演奏家的身份加入了瑞典军乐队,到了1713 年,已成为斯德哥尔摩享有盛誉的音乐家。J.S.巴赫是三兄弟中最小的。由于出生在这样一个“音乐家族”中,J.S.巴赫在一个充满音乐的环境中成长。他天生一副美妙的歌喉,从小受到良好音乐的熏陶,具备了突出的歌唱才能。从J.S.巴赫亲制的家谱——《爱好音乐的巴赫家族的起源》中可以看出,他虽然是最小的儿子,但父亲对他寄予厚望,想将一生积累的丰厚音乐技艺传授给他。可惜好景不长,在他9岁那年父母相继去世,小巴赫只好随大哥克里斯托夫来到他工作的奥尔多夫城,一边上学一边学习音乐技艺。

二、广取博收的勤奋学子

J.S.巴赫的大哥克里斯托夫是一位出色的老师,他所有的五个儿子都在音乐领域取得显赫的地位。小巴赫在这个家庭中最初的学习生活是颇为愉快的,他广泛地学习神学、拉丁语和希腊语,并怀着极大的兴趣随他的哥哥学习管风琴和古钢琴演奏技巧,研习了几乎当时所有作曲家的伟大音乐作品,且很快就掌握了所教给他的作品。此外,克里斯托夫还鼓励J.S.巴赫学习作曲,使他对音乐的喜爱与日俱增。

据J.C.巴赫披露,克里斯托夫对弟弟的要求非常严格,不可越“雷池”半步。据说,小巴赫多次提出想看哥哥的“珍藏”都遭到拒绝,他只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悄悄“偷”出这些谱子,借着月光抄录。用了半年时间,这些乐谱竟然被他抄完了。终于有一天,事情败露了,哥哥竟无情地从小巴赫手中夺去了这些辛辛苦苦抄来的乐谱,并惩罚性地没收了这些珍贵的“手抄本”。J.S.巴赫通过认真研习当时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各种键盘音乐,大大开阔了音乐视野,他的进步与日俱增,这为他后来成为一个杰出的音乐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强烈的求知欲、顽强而不屈不挠的性格、刻苦勤奋的精神驱使J.S.巴赫没完没了地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当得不到满足时,他渐渐开始对大哥“手艺匠”式的教学产生了不满。五年后,15岁的J.S.巴赫离开了奥尔多夫,走上独立的求学之路。自此,巴赫在那远离家人的地方开始了他痴迷的独立音乐学习。

J.S.巴赫首先来到吕奈堡,以美妙的歌喉、出色的乐器演奏技巧被当地圣·米歇尔教堂合唱团作为“优秀歌手”录取。他一头扎进图书馆,全身心发愤刻苦地钻研那些古代音乐作品手稿。虽然他衣食无忧,但还是上街卖唱挣取微薄的薪水,以作为课外学习的费用。在那里,他向博姆请教,并曾不只一次到汉堡去聆听管风琴大师莱因肯的演奏,他像一块海绵尽情地汲取各欧洲音乐流派的艺术营养。刻苦的学习,使他在18岁时就创作出了最早的音乐作品,并由此被任命为阿恩施塔特的教堂管风琴师。虽然这是一个令巴赫很满意的工作,可以使他专注于喜爱的音乐创作,但两年后(1705年),当他听说吕贝克圣·玛利亚大教堂的布克斯特胡德是当时德国最好的管风琴演奏家时,他向教堂请假前往一睹风采。

布克斯特胡德的管风琴演奏名不虚传,音乐会上那高超的演奏技艺使巴赫赞叹不已,他创作的壮丽管风琴曲和大合唱使巴赫神往,他当即拜布克斯特胡德为师。在其后的四个月时间里,巴赫掌握了“北德学派”高尚、严肃、技巧华丽的键盘音乐作曲技巧,特别是布克斯特胡德那精湛的键盘即兴演奏技巧,为巴赫日后成为“管风琴之王”奠定了基础。

后来,曾有人问起他是怎样达到如此完美的艺术境地,巴赫简单严肃地回答道:“这是由于我下过一番苦功,谁如果像我这样下一番苦功,他也会达到同样的境地。”

由此可见,谁能像巴赫那样接触当时那么多各种风格的音乐艺术作品并进行认真钻研,即便他没有巴赫那样的音乐天分,也能从中得到超乎一般人的熏陶,从而为今后的音乐事业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伟大“音乐世家”的翘楚

J.S.巴赫生活的年代,音乐家的地位十分卑微,他擅自超假竟然受到严厉惩处。好在这时的巴赫作为管风琴演奏家已声誉大振,创作也渐渐成熟,于是,他离开这里,到米尔豪森圣·布拉吉斯教堂担任管风琴师。此时的巴赫正处在激情澎湃的青春期,又广泛接受了来自欧洲各国的音乐风格,他充满了热情和创造性活力的音乐却往往破坏了教会音乐的传统规范。这就必然引起保守、狭隘上司的不满,冲突时有发生。巴赫经常受到申斥和指责,如:在圣咏中加进许多怪诞变奏,在圣咏中混杂许多异端音响。生性孤傲又不会阿谀逢迎的巴赫难以容忍这种处境,他曾在一份辞呈中写道:我尽我微薄的力量和智力,努力改善几乎是所有教区的音乐演唱的质量,但遗憾的是我遇到严重的阻碍,并且在目前着不出情况好转的迹象。

然而,辞呈非但得不到同意,反而接到逮捕令。巴赫档案中有一份文件这样记载:11月6日乐长和管风琴手巴赫由于自己的大逆不道,要求离职而被押于市裁判所,12月2日由于允许离职而被释放。

可见,当时作为奴仆的音乐家是不能提出如何要求的。为了生存,巴赫只能不停地转换“工作单位”,反复游走于德国各地的教堂和贵族宫廷。即便如此,他还是在音乐艺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仅在键盘艺术领域,他的管风琴作品与古钢琴曲《半音阶幻想曲和赋格曲》(1720 年)、《平均律钢琴曲集》(1722年)、《法国组曲》和《英国组曲》,以及著名的两册《给安娜·玛达莲娜·巴赫的键盘曲集》等,这些出色的音乐作品展现了他超凡的才华。

作为一名键盘演奏家,J.S.巴赫生前就被誉为“管风琴之王”。他的管风琴和古钢琴演奏技术无与伦比,达到了前人无法估量、不可企及的高度。他以充满活力的激情首倡优美如歌的键盘演奏法,尽力融合当时的各种音乐艺术成就。他那令后继者相形见绌的艺术力量使键盘艺术从幼稚步入成熟。他以非凡的科学洞察力看到“平均律”在键盘艺术上的广阔天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少优秀的后世音乐家不吝华美的辞藻赞美他:朗多尔米说:“巴赫创作的目的并不是为后代人,甚至也不是为他那个时代的德国,他的抱负没有越出他那个城市、甚至他那个教堂的范围。每个星期他都只是在为下一个礼拜天而工作,准备一首新的作品,或修改一首旧的曲子。作品演出后,他就又把它放回书柜中去,从未考虎到拿来出版,甚至也未想到保存起来为自己使用。世上再也没有一首杰作的构思与实践像这样天真纯朴了!”用杜尔的话说:“巴赫使上帝的话语广为流传,从而使宗教音乐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顶点。”

在德国具有悠久艺术传统的“巴赫家族”中,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无疑是在键盘艺术领域成就最高的一位,他是这个音乐大家族中的“翘楚”。

当然,我们考辨J.S.巴赫在键盘艺术领域所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时,不可能无视他来自音乐世家的身世。然而,如果没有后天的勤奋努力以及广取博收的艺术襟怀,成为举世公认的“集大成者”也绝无可能。事实的确如此,当时在德国,以赖因肯、布克斯特胡德以及博姆等为代表的北德学派宗教性较强;而德国南部受意大利弗雷斯科巴尔迪影响的南德学派世俗性较强;帕赫贝尔的风格融会南北特色,形成了中德学派。J.S.巴赫更是空前绝后地广采众家之所长,成为集北、南、中三派之大成者。

格伦·古尔德曾说:“我实在想不出还有谁的音乐能如此包罗万象,如此深刻地感动我。用一句不太确切的话说,除了技巧与才华,他的音乐因一些更有意义的东西而更加宝贵。如果天天演奏柴可夫斯基那种愉悦感官的旋律,我将不胜其烦。”

所以后世学者普遍认为,在特定的环境中,其他音乐家都不具有这种将键盘艺术的一切可能性达到如此广度的能力,很少有不愿意将巴赫尊于键盘艺术首位之一的欧洲音乐家。

猜你喜欢

管风琴巴赫音乐家
从默默无闻到遐迩闻名的音乐家
武汉琴台音乐厅管风琴的设计与应用
七问管风琴
让人闻风丧胆的巴赫
我是听巴赫的
帕切贝尔的管风琴宝藏
一生都在争工资的巴赫
小小音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