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评弹的语言艺术

2019-11-15金慧新

剧影月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语言艺术方言苏州

■金慧新

所谓苏州评弹,包括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两个大的门类。苏州评话,就是我们平时俗称的大书,主要讲的是家国天下等经典历史故事,以说表角色为主,通过叙述情节、描写人物来表演,舞台表演形式上只说不唱。而苏州弹词,俗称为小书,是通过三弦和琵琶的弹唱,将才子佳人的柔情蜜意、人情世故娓娓道来,演出形式上有说有唱。

作为中国曲艺多个门类的集大成者,苏州评弹这门艺术已经经历了数百年的磨练和捶打,将我国江南一带多如繁星的各地方曲艺和民间艺术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从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同时,苏州评弹不断自我提升,且发展与演变趋于成熟,成为了我国江浙沪传统文化艺术的典型代表。

苏州评弹这门高雅艺术,最主要的艺术手法就是“说”。所以苏州评弹被观众朋友们统称为“说书”,演员们也被亲切地称呼为“说书先生”。从这些称呼和称谓上来看,“说”的重要性也足可以生动形象地体现出来了。

苏州评弹薪火相传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沧海桑田起起伏伏之中,每一代艺术家都是说苏州词讲苏州话,运用纯正的苏州话,也就是现在广为认知的吴侬软语。通过丰富多彩的语言来表达内容和构筑形式,从而产生艺术张力。有如潺潺流水,沁人心脾、持久弥新;有如声声春雷,气势磅礴、激励奋进。无论怎样的风格和气魄都能让这门艺术零距离地感动每一位观众的心,从而穿越时空、一路走来,让我们大家都能够在现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体系中领略到苏州评弹的优雅以及她那一份犹如四季交替般悠然自得的神韵。

无论大书还是小书,对我们苏州评弹这门艺术来说,语言是最关键最主要的工具。其实仔细想想便会发现,现实当中与语言有关的工作有很多类,例如:文字研究、文学创作、翻译编撰、汉语教育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和语言打交道,口语和书面语本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不分你我。语言工作者都追求能达到“信”、“达”、“雅”这三个层次,力求完美。其中最高端的层面就“雅”这个字,而这个字正是将日常的语言工作引入了语言艺术的范畴。

语言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苏州评弹虽说是一种高雅艺术,却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淹没于浩瀚的历史长卷之中,反而独领风骚数百年,在江南烟雨之间保持清雅脱俗、一枝独秀,其中一定有她内在的特有力量,这股熠熠生辉的劲道来源于其雅俗共赏的特征。苏州评弹无论是作品本体的题材和立意,还是表演形式和手法,都相当接地气,但又不入俗套,很可爱又很别致,故而长久以来苏州评弹的演出一直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受众面很大,观众量很稳定。

苏州评弹艺术的吸引力是离不开苏州这片美丽富庶的江南水乡的。苏州这个古老而又活泼的城市,传承与发扬吴文化是其流行了数千年的人文关怀和思想主题。从泰伯传递文明开始,上到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贩夫走卒都秉承这个理念,倡导并追随着这个主旋律。吴的文明形成了吴的文化,孕育且沉淀了吴侬软语的底蕴,给足了苏州人讲苏州话的底气。

从翻译学的角度来看,每一种地方方言都很有喜剧性地用最朴实的手法描绘出当地人的性格,只因为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沟通工具,每一种语言都代表和反应了当地人群的集体思维方式和大众情感特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苏州的城市和苏州的人们造就了苏州话。由于苏州话本身具有相当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语言形式即语气、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有高有低,语言内容即语汇词语、常言俗语、特定用语的一词一意、一词多用、一语双关等特色,不胜枚举。所以,苏州评弹演员通过苏州话语言本身就能表达丰富多样的感情色彩,再加之江南一带吴语系统的数千年发展,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团声和尖声的灵活运用相得益彰,通过咬文嚼字的唇齿变化,使得苏州话这门地方语言极其富有戏剧性和艺术感染力,让演员们在舞台上的台词表现力极强。天时地利人合,这样的自然配比与组合真是千年等一回,又好比那一位天然的美女换上霓裳羽衣站在这里巨型舞台的中心翩翩起舞,美得无以伦比。

我们中国的苏州话也被国际教科文组织认定为全世界最难讲的几种语言之一,在世界艺术殿堂之中和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一样,成为了人类文明史艺术史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件东方瑰宝。我们的苏州评弹艺术很早已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珍宝,我们苏州评弹人一直致力于很好地传承并发扬苏州评弹这门艺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我们最擅长的苏州话及其衍生出来的艺术表现形式来表演每一部苏州评弹作品,是再合适不过的。

纵观全貌,无论是传世经典还是近年来新创作的精品佳作,其中的人物关系简单也好,还是错综复杂也好,故事情节与结构简明扼要或者千头万绪,剧中主人公们都有着不同的出身背景和不同的社会阶层,尤其是当作品之中的各个角色他们都来自不同的老家家乡,操着五湖四海、天南地北的地方方言的时候,这也恰恰说明了我们苏州评弹这门艺术语言的海纳百川。所以很多作品里的人物由于地域来源不同,形成了剧中人物不同的语言风格、用语差异和地方特色。在作品创作和演出的过程当中,作者和演员们都会共同产生一种强烈的愿望,希望通过多方言的演绎,能够更加生动地表现出各个人物的身份、来源、性格特征,以及他们的思想方式和生活习惯。同时也能很大程度上丰富作品的地方特色,能更加立体生动地体现出各类人物所具有的行为特质,从而更加能够强烈地推动剧情脉络的转承起合,反映出剧本中的人和事以及引发的一系列思想和情感。恰到好处地运用各类地方方言为作品和剧情增添色彩,体现了苏州评弹演员们的大胆创新和艺术加工,这样的二度创作成果都是一代代艺术家们的毕生心血所浇灌出来的,都来源于说书先生们对这门艺术的热爱和责任心。

对苏州评弹的专业演员来说,用苏州话表演不是问题,驾轻就熟,更何况很多演员老师本身就是正宗的苏州人,平时也是习惯以他们的母语家乡话在舞台上表演。可是由于各个作品的时代不同历史背景不同等原因,多样性的人物定位需要演员在语言运用方面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以不断变化来适应和表现各类人物的特殊性。很多时候都需要苏州评弹演员们从零开始学习好几门新的地方方言,而且一人不止学一种,其中就有包括苏北话和山东话等等比较有难度的方言。这样一来,对苏州评弹演员们面对的是一种新的课题和挑战,历代的说书先生们大家都积极展开努力的学习,只为能够熟练掌握且在舞台上自如地加以运用方言以增添艺术效果。

从创作和语言设计的艺术角度来看,为了让一门新的语言更好地融入苏州弹词这个成熟的语言体系当中,我们不断揣摩不断修改,力求从语言内容和形式习惯上,将台词设计得既不失地方特色,又能够符合苏州弹词的整体艺术风格,同时最大限度地做到剧本的语言与剧中人物形象贴切。为了更加饱满地勾勒出人物的形象体貌,更加真实地挖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考虑到剧场演出的时候演员们灵活准确地运用各种地方方言,能够使舞台上所塑造的人物迅速和台下的观众们拉近距离,加强亲切度和感知度,每一句台词也都要几经打磨,通过如何的方言台词能够直击人心产生共鸣,这一课题是尤为重要的。往往演员们为了一句话一个字必须绞尽脑汁、搜索枯肠,方可得到一点心得体会,所以语言的多样性这方面,也正是我们苏州评弹的一个亮点。

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正是经过这样的煞费苦心、逐字逐句的细细品味和认真修改,再加上几百年之间、几十代艺术家无数次的推敲琢磨,才能使苏州评弹这门语言艺术如此多娇、绽放光芒。语言艺术最是讲究台词的功力,舞台上的语汇不能达到预期的表演效果决不随意将就。玉不琢不成器,也就是在这样的自我打磨过程当中,在多少次的浴火重生中,苏州评弹一步一步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特有的发展之路,与之相伴诞生了一部部传世之作,为后来的一批批接班的演员们创造和积累了巨大的艺术宝库。苏州评弹的传承与发展漫漫之路可以说是集全体智慧与努力的艰辛奋斗之路,是一场永不言弃的语言艺术马拉松。

猜你喜欢

语言艺术方言苏州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巧用语言艺术生动小学数学课堂
哪些方言有利于经商
方言文化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有一个讲方言很重的老师是种什么体验?
新理念下数学教学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