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戏曲打击乐的作用

2019-11-15蔡海忠

剧影月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扬剧打击乐出场

■蔡海忠

俗话说“一台锣鼓半台戏”,可见打击乐在整个戏曲表演中的重要地位。戏曲演出时常见的打击乐器包括锣、鼓、镲、钹、板、钟等,和管弦乐相辅相成,各占整个场面的半壁江山,别称文武场。打击乐器在戏曲中的作用主要是渲染情节、刻画人物,从而配合演员表演,提高戏曲表演的表现力。最常见的打击乐器大鼓雄厚有力,小鼓干脆利落,大锣音色洪亮,小锣婉转上挑,铙钹雄奇激昂……它们相互结合,变化丰富多样,组合精密完整,在戏曲表演中广泛运用,构成了管弦乐不能代替的独特韵律美。

打击乐虽然在一出戏曲表演中处于伴奏地位,但它贯穿全剧始末,能紧扣剧情发展,左右剧情节奏,从而营造出不同的舞台氛围。一出戏开场前,通常都是鼓点先起,以打击乐特有的韵味拉开序幕,把观众吸引到舞台上,快速带进演出剧情中。而不同人物的出场则用不同的器乐表现,或铿锵有力,或高亢激昂,或低沉婉转……比如在扬剧《汉宫惊魂》开场前,用“快冲头”来预示人物的惊魂落魄;《鸿雁传书》用慢圆场转辙锣的形式来作为开场,让观众有委婉凄美的直觉;《君臣游园》,当两位著名表演艺术家将要出场时,我们就用“圆场”锣鼓,由慢渐快,由弱渐强的演奏形式来衬托。此外重量级人物的出场也会用锣鼓点来呼应,举手投足每个动作都用锣鼓点配合,以使人物与观众产生共鸣。比如在新编扬剧《史可法—不破之城》的人物塑造中,史可法是抗清明军的正面人物,用高音锣,节奏明快地演奏出人物的个性,让观众看到一个英雄的形象;新编扬剧《鉴真》一剧中,鉴真大师出场时,我们用低音锣来衬托出大师的博大胸怀。

戏曲表演中打击乐对人物塑造和气氛渲染的作用同样不可或缺。除了位居首位的板鼓掌控全剧节奏外,其它打击乐也同样各具特色,精密组合后可塑造丰富的人物形象,或高大伟岸,或刚正不阿,或口蜜腹剑,或虚情假意……充分运用了打击乐对人物的形象刻画,让观众看到了一个个形态各异的人物。打击乐对气氛的烘托可谓得心应手,时而热情洋溢,时而群情激昂,时而鸦雀无声,时而低沉压抑……运用打击乐营造出不同的剧情氛围。

在戏曲表演结束时,恰当的打击乐演奏可以给观众留下意犹未尽的回味,留下绵长的想象空间。

综上所述,演奏者进行演奏时,要在遵循剧情发展的基础上有自己演奏技巧和演奏风格上的创新,我们不得不承认打击乐有着慷慨激昂、粗犷热烈的特点和艺术表现力,但也不能否认它的确存在着粗糙震耳、缺少细腻的缺点。这就需要我们演奏者必须根据剧情的需要、人物的情绪,恰如其分地进行演奏风格和演奏方法的创新和改革。

随着现代戏音乐的发展,戏曲乐队也出现了重大变化,戏曲乐队在传统格局的基础上,加入了西洋打击乐和民族打击乐(如:定音鼓、排鼓等),形成了多声部的演奏和伴奏形式。此外,在表现人物的需要上,还借鉴不同剧种的锣鼓打法,在本剧种剧目演出中进行探索。我认为戏曲打击乐演奏在艺术实践中进行创新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提高综合修养,由内而外实现创新。戏曲打击乐需要多方面的修养,既包括音乐修养、文化修养,也包括艺术的分析鉴赏能力和对作品的理解能力以及表现能力等。通过提高演奏者自身的综合修养,苦练内功,这是实现创新的首要方面。

第二,大胆借鉴、吸取民族音乐和西洋音乐的精华。我国民族音乐中有许多值得借鉴和挖掘的打击乐精华,特别是民间打击乐。戏曲演奏者必须在这方面努力探索,多向其它戏曲音乐学习。同时,西洋打击乐等音乐艺术内涵丰富,许多演奏形式值得戏曲演奏者借鉴,这也是实现戏曲打击乐艺术创新的重要源泉。

打击乐是戏曲表演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也是戏曲表演区别于其它艺术的标志之一。打击乐通过鲜明的节奏、高低、轻重变化进行情感传达、形象塑造,从而和观众产生共鸣,在戏曲表演中起着其它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一名从业三十几年的老乐师,半百之年依然坚持在打击乐伴奏的岗位上,见证了地方曲种——扬剧的兴盛发展,也切身感受到打击乐在戏曲表演中的重要作用。有生之年,仍将为打击乐在戏曲表演中的创新发展努力进取,让打击乐在戏曲百花园中更加夺目耀眼。

猜你喜欢

扬剧打击乐出场
打击乐在京剧中的作用研究
扬剧艺术风格的地域特点分析
走进扬剧,传承地方传统文化
陈少伦 中国打击乐擎旗者
浅谈贵州花灯打击乐人才的现状与培养
扬剧艺术风格的地域特点
看这不寻常的出场
戏太少
瞒天过海
奇怪的女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