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朗读者》分析文化访谈类节目形态发展

2019-11-15董蓓

剧影月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朗读者董卿类节目

■董蓓

访谈类节目在21世纪初曾经历了一个黄金发展的时期,但是,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大型真人秀节目的火热以及广告市场的变化,种种变量使之进入了瓶颈期,停播、式微的声音不时响起。在大约十年前的电视荧屏上,文化访谈类节目绝对是能够扛起收视率大旗的一项重器。从朱军的《艺术人生》,陈鲁豫的《鲁豫有约》到李静的《超级访问》,无一不是在收视率与口碑方面获得双向丰收的精品之作。而近几年,访谈类节目更是陷入收视困境,很多观众反映,文化访谈类节目存在刻意美化、不接地气、为文化而文化等限制自身传播的弊端。

传播学派的奠基人施拉姆曾说过:“任何类型的电视节目都有一定的普遍教育功能,而且也隐藏着一定的意识形态”。对于一家电视台而言,文化访谈节目常常是一种体现自身情怀与品质的标配性存在。然而伴随着全媒体形势下的大众审美观念转变,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出现了多元化现象,这导致诸多曾经无比辉煌的老牌访谈节目遭遇了被迫停播或不得不转型的命运。在这一不利的行业大背景之下,仍然有电视从业者力求在日趋细化的电视消费市场中重新探索观众的消费需求,努力从浅显化与庸俗化的“娱乐至死”潮流中突围,力求向观众提供优质文化产品,将主流的电视节目观引领到一个传播文化的、具有更深意义的层面。《朗读者》就是近年来最成功的范例之一。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评论《朗读者》节目:“将情感交流上升到社会层面,其中的情感教育不是强制灌输,而是融化在众多生命的情感交流中。”

《朗读者》自2017年2月18日播出,如今已经两季了。每期都会让嘉宾围绕一个主题词和观众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以嘉宾的故事作为引子,逐步靠近受众内心的共鸣点,进而使得受众感同身受,从节目里获得释怀与力量。它的成功依靠的不是明星噱头、酷炫的舞美,而是节目的内容。与以往的综艺娱乐节目不同,《朗读者》不仅告诉人们综艺节目并非只有采取娱乐大众的方式才能赢得认同,还将优质的精神食粮带给观众。

一、品文化传承以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报告上,发出了“推进国家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强烈号召。文化乃国家之魂,是一个国家经过长久的历史演变而产生的群体固有的行为准则和价值理念的凝聚。《朗读者》作为传承文化的载体,对于受众有着很好的引导作用。

就朗读题材而言,《朗读者》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书信、散文、小说、古诗词、诗歌兼而有之,甚至还有歌词。经《朗读者》所演绎的文本大多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作者既有海明威、泰戈尔、雨果、莎士比亚等西方文学名家,也有巴金、老舍、杜甫、李白等中国文坛巨匠。如第一期朗读有:老舍《宗月大师》,Bob Dylan《答案在风中飘扬》,柳传志《给儿子的一封信》,朱生豪、殷洁《朱生豪情诗(节选)》,刘瑜《愿你慢慢长大》等等。这些高质量的经典作品通过《朗读者》这个平台,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全新方式传承给了新一代青年,文化传承也由此生生不息。《朗读者》是非常珍贵的电视文化,它唤醒了人民心中的文化自信,既缓解了社会的文化焦虑,又以一种创新的形式来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感人文情怀以人

董卿在节目前期筹备的时候,也不是一开始就打算用素人的。“其实一开始我们考虑的是全明星阵容。但后来发现其实明星已经被过度消费,在他们身上比较难捕捉到大开大合的人生故事。而在普通人身上,真的有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感动。”

朗读者未必都是名人,而是有过经历的、具有内在底蕴的,真正“有故事”的人。如第一期以“遇见”为主题的节目中,作为妇产科医生的蒋励,曾作为无国界医生志愿者赴阿富汗,帮助战火中的孕妇接生,挽救了三千多名婴儿的性命,更从中明白了战争的种种不人道。曾有一次,一颗炮弹直接落在离医院只有数十米远的地方,炸得整个房屋都在颤抖,但她仍然和同事们坚持做完了手术。蒋励在节目中说:“虽然围墙外头,他们时时刻刻会有这种生命的威胁;但是在我们医院围墙里头,我们却能够给他们提供这种生的希望。”朗读环节,蒋励朗读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在《答案在风中飘扬》这首歌里的歌词:“一个人要有多少只耳朵,才能听见人们的悲泣。要牺牲多少条生命,才能知道太多的人已经死去。”这首词创作于1962 年,那时正是阴郁黑暗的越战时期,美国青年不断被送上越南战场执行非正义的战争任务,伤亡巨大,即便是能侥幸回国的美国老兵,也带着巨大的心理创伤,并未受到国家和民众的同情与关注。蒋励试图通过这首歌词告诉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中国,实属我们这一代人的荣幸,除了需要用心去感受、珍惜生命以外,更应当力所能及地做时代的勇者,去帮助生命、拯救生命,才能将自身生命的价值最大化。正是这种在普通人身上寻找闪光点的制作思路,让《朗读者》极大地延伸了自己的影响半径,有效扩展到了文化访谈类节目以往难以拥有的观众群体,在观众的心目当中树立了亲切感。

三、还经典诵读以诵

《朗读者》中出现的演绎文本,大部分是经过岁月长河检验的经典佳作;即使是出于当代文学家之手的新创篇章,也多已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具有很好的接受度。但朗诵艺术的魅力在于,观众要深刻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这需要有能够支撑朗诵内容的人物故事与之配合,离开了这一点,朗诵就会显得唐突生硬。以往的朗诵表演类节目正是因为直接以朗诵形式出现,导致观众在心理上缺乏准备,很难有非常好的效果。为了避免尴尬,很多表演者引入了一些辅助的环节,比如使用道具、配合舞蹈、更换服装等等,其实朗读本是一件最为“简单”的事,只要“从心出发”,真实地感受,真实地表达。由于《朗读者》所设置的环节都是以人物故事作为引子出现,朗读位于其后,因此,可以采用最朴素本真的形式——生活装、无道具、无明显背景乐等方式加以呈现。

《朗读者》的节目重心并不在朗读行为本身,是围绕节目嘉宾的人生经历与感悟而展开的,中心落在了“者”上。例如,第一期节目最后的成片共76分钟,真正分配给6位嘉宾用于朗读的时间只有大约19.5分钟。其余时间均围绕着嘉宾的人生经历等进行讲述。濮存昕朗读老舍先生的《宗月大师》全文近2300 字,最后经节目节选删减后呈现出来的不过700 余字。张梓琳朗读刘瑜的《愿你慢慢长大》全文2700余字,最后节目呈现不过600 字。但这种萃取精华后的质朴型朗读方式,恰恰让原文的魅力得以升华,也很好地映衬了这档节目所力图表现出的文化质感。它有效地符合了全媒体时代下观众已经养成的快速阅读与聆听习惯,反而可以吸引观众去寻找和阅读原文。

四、着谈话节目以谈

《朗读者》是一档肩负着使命感的节目,这档节目少不了一个关键人物--董卿。在表层化娱乐势头越来越猛的电视制作大环境里,董卿历时一年时间,打造了一档将“朗读”和“人”结合为一体的文化情感节目,试图让观众知晓这样一个道理:“朗读属于每一个人”。董卿感慨:“我当了21 年主持人,而今仿佛回到了起点。《朗读者》中的‘朗读’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我们要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并感动于他们让我们遇见了大千世界。我对于一档有着人文精神的电视节目的追求,终于要实现了。”

在《朗读者》里,董卿通过对朗读者的先前采访,让观众了解他(她)为什么要读,挖掘出背后一个个故事。这样观众才能体会到朗读者想要带给我们的东西。将情感的力量注入到文字里,也就是那一句“无声的文字,有声的倾诉”。所以,它的节目流程和形式还是很简单明了的,没有繁琐的规则,更没有真人秀节目里的各种人设与选手对决。《朗读者》节目用“访谈+朗读”的形式呈现出嘉宾的情感故事,并用文学作品来串联情感,用朗读来表达内心。

《朗读者》节目的看点是着眼于发掘嘉宾自身的人生经历,节目的用意在于通过故事去实现快速吸引观众的目的,着重点在实施朗读行为的人。但在这个过程中,董卿不仅仅是简单地承担一个负责提问与串场的主持人身份,而是作为一个具有思想和理性思考的重要角色存在: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董卿所提出的问题大多是基于一种合理探究与理性追问的出发点,是往深度方面前进的,越是对于耳熟能详的知名人士,往往对于他们已经为人所皆知的个人事迹愈加一带而过,反是力求开挖基于人性层面的缺点,乃至能与广大观众在情感上共通的脆弱面,去一起总结并加以分享。她个人对采访者既有的观念可能变了,也可能没变,但至少董卿不仅仅只是一个提问者,她会用自己的一套成体系的逻辑去跟被采访者进行良性的互动与探讨,从而让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一样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

五、结语

《朗读者》就像是一档以朗读为卖点的多人物访谈类节目,它以人物身上的故事取胜,朗读只是对人物故事内涵的一种延伸行为。所以,朗读行为在这个节目里的呈现,并不像《见字如面》里的明星运用演技对信件所作出的精彩演绎,而是一种相对朴素真挚的诉说,观众的思绪也是先跟着节目中的人物故事一起跳动后,在倾听文章的朗读中获得平静,实现对故事的理解。但必须承认,不论每一位朗读者出于何种身份,他们都有能够吸引人的故事,即便是众人所熟知的社会名人,也能透过这档节目看到不为人所知的全新故事点。由于分配给每一位嘉宾的时长所限,更多精彩的故事并没有完全得以呈现,都是点到为止,但这反而避免了传统人物访谈类节目拖沓冗长的缺陷,更为精悍,也适应了全媒体网络时代观众所求的“快速观看、精准吸收”的收视特点。所以你会发现,每一组人物呈现出来的感觉,是接近于结合了我们以往看过的多台优秀文化访谈节目的混合体,其内涵之深刻,份量之厚重,让人叹为观止,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猜你喜欢

朗读者董卿类节目
挖掘乡村意象,新疆文化旅游类节目的地方性特色
有一种友情叫倪萍与董卿
董卿最有才华的四次救场
评小说《朗读者》中《奥德赛》的隐喻
董卿的宝贝
一封关于《朗读者》的信
《朗读者》:冰冷的历史沉思与深刻的人性寓言
不喜欢胖的
第二场:品鉴《朗读者》
央视花旦董卿:枯萎的爱情树怒放友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