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八洞村》: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2019-11-15孙金辉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西南昌330100

电影文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洞村创作文化

沈 鲁 孙金辉 (南昌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西 南昌 330100)

2014年10月15日,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思想,其内涵就是要“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扩展到艺术创作的各个环节。文艺创作要立足人民,深入生活,长期扎根在人民中间,这样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文艺作品。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电影工作是文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工作者必须明确中国电影在新时代的新目标、新任务和新要求。[1]电影创作更应该深入现实生活,关注底层民众的喜怒哀乐,反映出他们在时代变迁中的命运。创作出中国气派、中国人物、中国精神的文艺作品是中国电影的历史使命,作为献礼影片的《十八洞村》正是一部弘扬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体现社会主义正能量的主旋律影片。影片以“人民”作为艺术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十八洞村村民在“精准扶贫”政策下的脱贫故事进行放大,关照了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农民精神世界的变化,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电影创作导向。

一、立足现实主义题材,讲好人民身边故事

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抒写具有时代精神高度和深度的中国故事,是当前影视作品的一贯追求。作品题材创作以大时代的社会背景为经,以小人物的生存状态为纬,将镜头对焦于时代变迁下的人民,这样才能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创作导向。[2]电影《十八洞村》是在国家提出“精准扶贫”的政策下,用电影视听化的手法阐释湘西农村村民在脱贫道路上遇见的难题以及解决方法,为其他地区的脱贫致富提供宝贵经验。影片展现了十八洞村在教育、医疗、交通方面落后的现状,同时影片的后半段也在积极探索脱贫之路,例如扶贫先扶志、致富先修路、填土造田等措施。这部主旋律现实题材电影没有采用以往说教和大英雄主义的形式来宣传国家政策,而是立足小人物杨家兄弟在脱贫道路上自省自救的故事视角,刻意把人物的真实性和政策的落实性回归到现实,拉近杨家兄弟与其他地区脱贫者的距离,引起不同群体的共鸣。作为献礼影片,对于国家的精准扶贫这个命题,影片选取现实题材,立足乡村生活,回答了农村贫困的根源、扶贫的现状以及具体措施,从而为社会交上了满意答卷。在现实题材中加大对人民的全方位关注,引导观众作为故事主人公去自发地思考脱贫致富之路,实现了中国主流价值观与主流人物的对接,这或许就是现实主义题材影片最大的社会价值。

新时代的文艺创作,要用生动的人物形象代替过去矫揉造作的故事情节,让现实题材的银幕人物震撼人心。影片《十八洞村》的人民性还体现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每类人物都代表着中国农村每个个体的群像。影片展现了十八洞村杨英俊家族的三代农民形象,真实还原了中国农村最为普遍的现状。杨英俊和麻妹作为老一辈农民的代表,他们这一辈人是留守乡村基数最大的群体,同时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还在苦苦支撑着乡村的农耕生产。影片为我们塑造了勤劳、淳朴的典型老一辈农民形象,也让我们看到老一辈农民缺乏远见、安土重迁的保守性。小南瓜的爸爸和小薇薇夫妻作为农村的中年人代表,虽然具有农村人的踏实肯干的品质,但是缺乏文化水平和谋生的技能,只能去大城市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他们就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中万千外来务工人员的缩影。农村出走的青壮年宁愿选择挤在繁华的都市,也不愿重回自己的故土开垦新土地,这也造成农村生产力的断代。小南瓜作为幼小一代的农村留守儿童代表,并且先天患有疾病,这无疑又增加了杨英俊的家庭负担,使其重新返贫,从而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影片在设计小南瓜身患疾病这个人物形象上,用她生病去找乡村医生治疗这个情节,并配合着极简的镜头语言指出农村医疗落后的问题。面对农村中的社会问题,影片没有过多陈述,而是在选取的特定人物形象上展现其群体的共同特征来探讨“精准扶贫”政策。影片全方位描绘了以农村村民为主体的脱贫致富的生活画卷,观众不仅记住了片中杨英俊和麻妹等人物形象,更为重要的是深化了观众心中成千上万个吃苦耐劳、淳朴节俭的新时代中国农民形象。[3]

二、站在人民立场,坚定文化自信,强化中国式表达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样也是文化的生产者,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创作导向也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表现人民的艺术和人民的文化。中国电影的文化自信,要体现在感国运之变化,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影片《十八洞村》被导演称为“诗意化的现实主义”,这是因为片中的画面犹如散文般静谧,又犹如诗歌般浪漫,用传统的习俗和文化,勾勒出一幅美丽动人的田园生活画卷,散发出浓厚的乡土气息。[4]影片中的雄鸡报晓代表着新的一天到来,村民按部就班地开始劳作,展现出田园里村民种植水稻的一片祥和景象,暗含着中国传统美学中“天人合一”的观念。影片中出现的苗族服饰、山歌、鼓声等传统文化元素,在视听语言上共同构建起了一个苗族人生活的典型环境,让观众能够时刻感受到苗族文化的丰富和深厚,也能感受到苗族人的淳朴和勤劳。影片中的“断交酒”是片中叙事的关键情节转折点,更是苗族传统文化的有力彰显,这个仪式成为村民内部解决矛盾的途径。用民族的、传统的方式来解决矛盾,而非其他现代方式,诸如约架、调解、公诉等形式,体现了当地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体现了苗族文化对人们行为习惯的重要影响,更体现了导演对这种习俗的信任和肯定。影片是对中国传统美学、中国电影精神的一次成功回归,坚信人民群众创作出来的传统文化,并经受住了口碑和市场的双重考验,这为以后的影视作品创作提供了正确导向。

相信在中国文化中塑造的人民形象,创作出非好莱坞式的银幕英雄形象。好莱坞式英雄主义大片往往把电影的主题聚焦在一个英雄人物身上,通过其一人来解决矛盾,揭示影片主题,其他人物就变成了衬托性人物,而故事的套路也往往陈旧和肤浅。英雄人物配合着叙事节奏的紧张感,凭借主角光环,看似无所不能,然而这类好莱坞式英雄人物离人们生活较远。在影片《十八洞村》中故事的主角是杨英俊,若按照演员表来划分,其他演员均是配角,但是其角色的重要性与主角不相上下。在脱贫致富的过程中,不止杨英俊一个英雄,还有许多贡献自己力量的幕后英雄。如:小龙作为基层干部,富有热血,走进群众的内心深处,与村民们一起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影片从未有意识地突出剧中某一人物的英雄形象,而是在舒缓的叙事当中,展现了十八洞村各个群体积极探索脱贫之路的生活图景,塑造出同一个地区的不同年龄段的人物形象,丰富了电影的故事情节,也多维度地展示了影片同一个主题。影片塑造了不同层次的人物形象,看似略显分散,不如好莱坞影片中英雄形象的集中展现,但这就是我们当今中国地地道道的农民形象,也更加符合中国观众的生活经验,从而能够达到故事人物的真实可信。影片未模仿好莱坞式的刻意煽情,塑造出单面的英雄形象,体现出导演或编剧对自己所塑造的中国式农民形象的绝对自信,也彰显出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扮演着独一无二的角色。

三、人民是艺术表现的主体,增强人民的价值感

人民作为文艺的主体则体现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要虚心向人民学习,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2014年10月15日,中国影协主席李雪健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提到:“演员就是一种职业,我们这个职业就是创作人物,而且是鲜活的人物,通过人物让观众感受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5]影片《十八洞村》塑造了杨英俊这个典型的中国农民形象,通过其个体形象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的真善美,尤其是杨英俊在自我觉醒和自我救赎中,散发出小人物的人性光芒。军人出身的杨英俊骨子里自然带有自尊和自强的品质,他拒绝接受贫困户的“帽子”,而是反问自己:“自己种了这么多年的水稻,竟然种出来了贫困户。”经过反复自省后,他开始带领杨家兄弟们填土造田并种上老稻,打赢了这场脱贫攻坚战。影片不像以往主旋律电影把扶贫干部作为表现的主体,而是利用高级的戏剧冲突表现主人公杨英俊与他自己内心的较劲,通过人物精神世界的变化切入“扶贫重在扶志”的主题。影片为我们营造了湘西人民的静谧田园生活,这里虽然贫困,面临交通、医疗、教育落后等普遍的社会问题,但是当我们看到雄鸡报晓,村民在小溪边洗衣服以及孩子们天真的笑容时,这幅画面没有让人感受到失望。而是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让人感受到湘西人的喜怒哀乐和田园间心灵的触动,对十八洞村人民的生命尊严肃然起敬,展现出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6]

“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则将文艺作品的评判权交给了人民,既是对人民群众欣赏能力的肯定与相信,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表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中国文化的创造者,艺术作品理应从中国文化中汲取营养,艺术工作者更有理由相信为艺术创作提供精神食粮的广大人民群众,相信人民的审美水平甚至文化价值观。剧组为了能最大化地还原湘西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和贫困现状,不辞劳苦,走访了多个湘西村寨,力图从当地人民的口中了解真实的贫困现状和他们的文化价值观。无论“延安讲话”中提出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还是新时期以后“二为”方针中提出的“文艺为人民服务”,文艺与人民的关系似乎主要还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也就是说人民是艺术作品的消费者,文艺作品的评判权理应要交由人民。[7]而人民在以往艺术创作和文艺评论中话语权不足,同时文艺作品很少考虑到人民的感受,人民只能是被动地接受和欣赏。影片在湖南首映时,观影过程中无一人离开,当地观众谈到:“这部电影拍得挺好的,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十八洞村。”影片从湘西当地文化中寻找创作素材,并把人民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融入影片创作,改变了以往人民被动地接受艺术作品的局面,使人民在艺术评判中的获得感和价值感剧增。

四、结语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电影创作导向,就是坚持人民是艺术的主体,具体表现为:人民创造了历史和文化,从而是影视作品创作的素材和灵感来源。人民始终是影视作品中的第一主角,理应刻画出新时代人民的典型形象。人民是影视作品的鉴赏者,并能主动地把对作品的批判信息反馈给艺术创作者。影片《十八洞村》在精准扶贫的国家政策背景下,把镜头聚焦于湘西的贫困村民,关照新时代农民精神世界的变化,切实做到了向人民学习,反映人民心声。影片《十八洞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兼具艺术性和观赏性,为中国今后的政治宣教片提供创作经验。同时它也是新时代下中国主旋律电影在讲好中国故事这个命题里,积极探索一种新的表达方式的成果和缩影。

猜你喜欢

洞村创作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十八洞村:苗寨风光惹人醉
十八洞村 精准扶贫首倡地
精准扶贫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花垣县十八洞村为例
十八洞村的大变化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