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七年电影人民性文艺观的理论探索

2019-11-15蒋秀召毛攀云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湖南娄底417000

电影文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文艺观人民性文艺

蒋秀召 毛攀云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十七年电影(1949—1966)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特殊断代,既有着传统文艺的深深烙印,也迫切地实践着毛泽东人民文艺的伟大思想,开始了新中国电影的人民文艺创作路向。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文艺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就是“人民性”文艺观的直接要求,也是十七年电影创作的一条主线。新中国成立后,电影既要表现人民当家做主后的国家建设成就与梦想,又要鼓舞全国人民的建国热情,牢牢地把人民当作电影叙事的主体。电影人将人民大众的现实生活搬进银幕,用贴近人民审美习惯的表现方式,塑造了一批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银幕形象。十七年里,“总共制作出了影片757部”。[1]这一批电影作品有着一个鲜明的共同特征,也就是鲜明的“人民性”。“人民性”概念被认为是由19世纪俄国诗人和评论家维亚泽姆斯基首次提出来的,[2]后来成为俄国现实主义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真实、自然的美学意涵。新中国电影为工农兵服务,以人民大众为中心的创作就体现在“人民性”文艺观的实践之中,逐渐形成了以普通人平凡中的不平凡为美、以生活的朴实为美的特征。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这是一个文艺创作新时代的开始,此时对十七年电影“人民性”文艺观做一次系统的理论梳理,对新时代的电影理论与创作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十七年电影“人民性”文艺观的历史语境与文化动因

中国共产党是工农的先进代表,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终于在历经历史风雨的古老中国建立起了新生的人民政权。这是开天辟地的壮举,是中华民族重新站起来的时候。此时,中国广大劳苦大众饱经风霜,长期生活在暗无天日的旧社会,身心极度疲惫。新中国的建立给他们带来希望和曙光。“旧社会的黑暗和苦难与社会主义新生活后的兴奋和喜悦之情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一时期民众普遍的社会心态。”[4]新生的人民政权面临着来自内部与外部的诸多考验,需要在短时间里给全国人民一个更加坚定的信念,团结与带领各族人民进行各项建设事业。

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面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各种考验,迅速做出了积极的部署。在文化建设上,1949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文代会,确立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新中国文艺发展的思想引领,指出文艺事业要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以工农兵的生活为中心进行文艺创作,为广大的工农兵服务的方针。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化极高的文艺形式,受到高度重视。1949年8月1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关于加强电影事业的决定》,指出要加强电影事业的发展,电影具有广泛的宣传效果,对广大人民群众提高思想认识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为广大人民群众创作喜闻乐见与振奋精神的电影作品就成为电影人努力工作的目标。创作具有人民群众优秀典型的人物形象与经典故事情节的电影作品,运用通俗易懂的电影语言讲述故事,迅速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久久的心理共鸣,贯彻了党的电影群众路线,是十七年电影“人民性”文艺观的完美诠释。

二、十七年电影“人民性”文艺观作为政治话语转向美学追求的内在变迁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为文艺创作提出了为人民大众创作的总要求,这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发展与要求。新中国成立时,不论是出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需求,还是人民政权迅速巩固的需要,作为当时大众化最高的艺术形式之一的电影,自然肩负起为工农兵群众服务的历史使命。“在社会主义时代,文艺属于人民,文艺同人民的联系空前加强了,文艺的人民性发展到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它与无产阶级的党性紧密结合到了一起。”[5]“人民性”文艺观作为政治话语转向电影美学成为一种必然。

但是,电影艺术不能对政治话语进行生硬说教,而要尊重电影艺术发展的规律,在追求电影艺术不断完美的同时融入政治话语,也符合艺术当随时代的要求。“在我们的艺术中,要求电影艺术作品具有人民性,力求影片能受到最普遍的欢迎,这一切都应当和艺术家创作的思想性和社会意义这一概念密切地联起来。”[6]为人民群众讲故事,表现时代的状况,让电影反映一个时代和走进一个时代人民的内心,这本身就是一种电影美学的追求,可以说“人民性”的电影文艺观使得十七年电影一开始就崇尚艺术审美与“人民性”文艺观的美学范式。

新中国的电影理论受到苏联文艺思潮的影响比较大,以夏衍、陈荒煤、张骏祥、罗艺军、钟惦棐等为代表的一批电影事业家、理论家和批评家热情洋溢地对新时期电影提出各种见解,使得新中国电影理论体系逐渐建立起来,提出了一系列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的审美特征。比如,“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针对广大工农兵的,因而需要主题鲜明,人物关系清楚,结构层次一目了然”[7]等。换言之,新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观众是广大工农兵,无论是电影叙事结构,还是电影叙事对象,无不体现鲜明的“人民性”的审美特点。由此,一种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话语转向成为十七年电影“人民性”文艺观的美学追求。

三、十七年电影“人民性”文艺观的形成和逐步成熟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文艺人民性的哲学基础,文艺的人民性也是唯物史观对于文艺的基本吁求。”[8]十七年电影“人民性”文艺观的源头来自马克思主义思想,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共产党人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这是各项事业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我们的文艺要“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这是十七年电影“人民性”文艺观的开端,接下来是以郭沫若为代表的理论家,对《讲话》进行解释、传播,对人民文艺的内容、表现方法等相关理论问题进一步细化、具体化,逐渐使得“人民性”文艺观形成与完善起来。郭沫若是最早倡导人民文艺的文艺家,他的人民文艺思想主要是提倡文艺要反映人民的现实生活,文艺为人民服务,文艺属于广大普通人等。林默涵主要对文艺人民性与大众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刻论述,提出人民性不完全等于大众化。因为有些具有人民性的作品由于没有采用大众直白的表现方法,一时并不被大众理解,而需要较长时间的消化,最终才为人民理解与接受。还有周扬、艾思奇、成仿吾等都有相关的重要论述。有了这一批文艺家、理论家的努力,“人民性”文艺观由形成最终走向成熟。

新中国成立之时,这一文艺观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践,指导整个电影行业的创作生产活动,成为新中国独特的电影现象。电影的“人民性”文艺观与整个新中国“人民性”文艺观是一脉相承的。在主流意识形态的鼓励下,电影理论与批评的平台纷纷建立起来。《大众电影》创刊于1950年6月,《新电影》创刊于1951年1月,《人民日报》与《光明日报》都开设了影评专栏,为电影理论与批评的丰富提供了舞台,也为理论指导实践提供了传递媒介。

更为重要的是许多专业的电影人、文艺家用自己的理论探索完善与丰富着电影理论。他们的文艺理论基本都是“人民性”文艺观在电影实践中的具体化,逐渐形成了成熟的“人民性”文艺观。一方面对苏联电影理论的译介,对中国电影理论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其中包含重要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包括对电影“人民性”直接的介绍。更为重要的一方面是,陈荒煤、张骏祥、罗艺军、钟惦棐都发表了重要的电影理论文章,他们的理论一个共同的重点就是,电影的大众化及为工农兵服务的宗旨。电影“人民性”文艺观逐渐丰满,进而成熟,直接推动了十七年电影创作的繁荣。

四、十七年电影“人民性”文艺观与国外同期电影思潮的关系

十七年电影的成就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电影人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中取得的。“人民性”文艺观也是根据自身的历史阶段,在党的文艺观的指导下,经过广大电影工作者,尤其是电影理论家逐步建立与完善的。其与西方同期电影文艺思潮基本是隔绝的,却与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电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十七年’中国电影和苏联电影的历史中,一个醒目的相同点是,创建‘人民电影’及其‘人民美学’是它们的一贯追求。”[9]也就是说,“人民性”文艺观是两国电影的一个共同特征。这是当时苏联与中国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历史所决定的。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在各个领域还曾直接影响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电影理论方面,直接翻译了一批苏联的电影理论成果,为中国电影的理论建设提供参考。

苏联的“人民性”文艺思想产生的时间很早,可以从19世纪维亚泽姆斯基开始,之后的普希金在《论文学的人民性》中,从欧洲文学作品中找出文艺的民族性,这就是早期“人民性”的表述。接着是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批评家,还有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等作家都有对文艺“人民性”的阐释,苏联的“人民性”文艺思想是对这些理论成果的继承与发扬。具体到新中国电影文艺思想的形成,译介苏联的电影理论文章,发表在当时新办的电影专业刊物上,无论是对电影人还是普通的观众都有直接的影响,苏联成为十七年电影“人民性”文艺观的发展最主要的国外理论信息来源。

此外,专业电影人还可以接触到一些由电影协会组织放映的国外内参片。如1961年中国电影资料馆在中国革命博物馆举办的“欧美资料影片观摩”等,给电影人提供了解苏联以外的电影的机会。“以教学的名义组织学生观摩内参片,是‘十七年’时期内参片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10]这对电影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很神秘与难得的机会,这里投射进来了西方电影的一束光芒。但在大时代语境下,西方电影对整个十七年电影来说,影响微乎其微。

五、十七年电影“人民性”文艺观的影响

在“人民性”文艺观的指引下,十七年电影取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丰收季。不论是电影数量,还是留在那几代人的记忆里的经典影片与经典银幕形象都是最多的。主要原因在于具有“人民性”鲜明特征的电影从人民生活中来,讲出了属于人民自己的心声,创造了一种朴实、自然、生活之美。十七年里,从《南征北战》到《平原游击队》为代表的革命战争题材影片,从《红旗谱》《青春之歌》到《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为代表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一大批经典的人民电影至今依旧光辉闪耀。以《白毛女》为例,讲述的是一个生长在旧社会穷人家庭的普通女孩,本应该是天真快乐,在享受童年青春的美好时光中长大的。然而,旧社会就是不允许她这样生活,而让她经历一连串的悲惨遭遇后,一夜之间变成一个白发飘飘的女子。这样的银幕形象让人印象深刻,又有确切的真实感,就因为她的遭遇让广大从旧社会过来的劳苦大众感同身受,在心灵中产生强烈的共鸣,久久不能忘怀。改革开放以后,电影的数量急剧增加,一批具有鲜明“人民性”文艺观的电影作品继续成为人们心中的经典。《活着》《我的父亲母亲》《秋菊打官司》《一个也不能少》,还有《红高粱》都将发生在农村、农民中的故事搬上银幕,塑造了一个个经典的银幕形象。电影关切改革开放中农民的困难,关心人民现实生活的困境。最近的影片《战狼2》也是讲述新时期的中国人民在走出国门,来到异国他乡创造新生活的过程中,遇到不测风云时,平民英雄冷锋冒死救助同胞,最后在强大祖国的保护下平安回家的故事。影片创造华语电影的多个第一,堪称经典。

“人民性”文艺观培养了人们对电影的亲切感情,人们在属于自己年代的电影记忆中成长,造就了中国特色的电影传奇。纪录片《电影传奇》,由中央电视台播出,是一个讲述电影背后故事的节目。首播时间是2004年4月3日,直到2009年9月27日,经历五年半时间,涉及了208部影片,讲述一个个经典影片背后的传奇故事。故事中经常会讲到观众与电影的故事,电影放映后,在观众中的影响,其实就很好地展现了中国电影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电影人与电影、电影与真实生活、观众与电影之间有着一条强大的情感纽带,各个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电影传奇》很好地阐释了“人民性”文艺观在观众与电影之间的情感纽带作用。

“人民性”文艺观与中国电影事业一同成长,已经创造并将继续创造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辉煌。随着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逐渐增强,世界电影越来越多地依赖来自中国的力量。而中国电影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人民性”的品格,关注现实生活,对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事件进行艺术化的表现,以人民的精神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创作出新的优秀作品。

十七年电影“人民性”文艺观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在电影实践中的具体化,是中国电影的重要理论支柱。这一重要的文艺观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文艺方针的指引下,为了提振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精气神,充分发挥电影这一大众化程度极高的艺术形式的长处,成功实践的文艺观。在电影的实践中,电影人发挥出了艰苦奋斗、精心创作的作风,完成了一批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的经典作品,使得“人民性”文艺观成为十七年电影独有的审美特征,这也是中国电影的重要审美特征。由于当时的特殊世界环境,中国电影主要与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电影进行交流,这一文艺观吸收了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观的营养,经过中国电影人的努力形成并逐渐成熟起来。这一文艺观对中国电影的影响是全面的、深刻的,十七年里创作了一批新中国经典影片,塑造了一批时代鲜明的电影艺术形象,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改革开放后,电影创作吸收了更多的观念与方法。但是,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作品还是那些“人民性”特征鲜明的作品。为了谁,依靠谁,每个时代的电影经典都必须考量,这又何尝不是电影艺术理论的一种恒久追求?

猜你喜欢

文艺观人民性文艺
试论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
把牢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1942,文艺之春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文艺范
夏目漱石《草枕》中那美人物形象与“非人情”美学
胡风的性情与悲剧
立法人民性的四条实现途径
张爱玲的文艺观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