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垫底辣妹》:日本热血励志类影片的角色设计研究

2019-11-15

电影新作 2019年6期
关键词:戏剧化辣妹垫底

张 莉

黑格尔认为性格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对于性格在叙事文学的重要性上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人物的角色性格构成故事发展的内核,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在热血励志类题材的影片中,角色设计与人物性格的塑造是否具备丰富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对于影片的成败至关重要。2016年4月,日本热血励志电影《垫底辣妹》在中国上映,引发了许多观众,尤其是那些正处于紧张备考阶段高中学子的共鸣。电影《垫底辣妹》取材真实故事,讲述了一个醉心于打扮玩耍的女高中生工藤沙耶加,通过一年时间将偏差值提高40,并成功考入庆应大学的励志故事,诠释了一个俗套而又普世的道理:“有志者事竟成”。本文将通过人物戏剧化、剧情冲突化、取材现实化、主旨深刻化四方面进行分析,学习日本热血励志影片打动人心的成功之处。

一、人物背景打造

从某种角度来说,励志片也相当于人物传记,通常讲述主角通过克服重重困境和阻碍,最终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故事。这类电影,通常商业化气息浓重,套路明确、质量均优,但往往佳作难寻。因为它不仅对主角人物的形象塑造要求较高,更重要的是需要达到让电影与观众产生最契合的共振,所以只有满足观众期待并令人信服的人物形象才能撑起整部励志电影。怀揣希望、实现梦想是热血励志电影的永恒主题,电影《垫底辣妹》以高考为背景,创作出了一部具有鲜明特色、符合东方应试文化语境的热血励志电影,广受关注与好评,豆瓣评分稳稳到达了8.2分,该片也成为为数不多登陆中国院线的日本电影。

电影《垫底辣妹》是一部根据真实人物经历戏剧化改编的励志电影,对于戏剧化改编来说,如何在保留故事真实性的同时,将其转换为电影话语是至关重要的核心问题。20世纪70年代,美国掀起了一股“直接电影”的运动浪潮,“直接电影”,简单来讲,就是摄影机较少地干预被摄物,让被摄物真实地自我展现。“直接电影”是一种纪实方式,在表现故事真实性方面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同,但要将真实故事改编搬上银幕需要进行戏剧化处理。本片通过对人物、情节的戏剧化改编,让影片成为一部结构严谨、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立意高远的作品。

在人物的戏剧化处理上,工藤沙耶加原型人物小林沙耶加在影片拍摄时外形上早已和善温和,没有当年粗鲁辣妹的影子,在采访中提到原生家庭关系,她认为父亲只专注弟弟的培养,对女儿反而关注不多,至于学习成绩小林沙耶加也不至于垫底甚至就读重点中学。通过戏剧化的处理,将作为故事的女主角,塑造成了一位身材火辣、外表甜美的美少女,每天沉迷与朋友玩乐,一点也不喜欢学习,成绩也特别烂,经常是班里的最后一名的废柴人设。立意探讨教育话题,家庭关系自然是导致主角人生状态的重要因素,于是她有着戏剧化又普世化的成长经历,在她的家庭母亲总是包容与忍让,父亲却是有着传统重男轻女观念的典型代表,将儿子作为全家的希望,对妻子、女儿们近乎疏忽与无视,家庭氛围经常性地面临紧张,女主沙耶加面对家庭现状选择通过学习上的放纵来对现实生活进行反叛与逃避。影片通过对主角的外形及性格上的突破性设计,让“花瓶”般的沙耶加转变为不顾形象、一心读书的学霸,在这个过程中主角人物的性格逐渐丰满起来,也从侧面对励志人物形象进行巩固烘托。

此外,电影中的励志角色可不止女主角工藤沙耶加一人,沙耶加的父亲、母亲、弟弟、补习班老师及同学等等,其实都在各自的人生中努力着,形成了一个个不同程度的励志形象,让全片的热血励志氛围形成统一的整体,同时也尽可能地去覆盖满足不同观众的观影心理需求。

二、主题呈现

青春励志电影是一种将青春片与励志片相结合的电影类型,这是青春与励志元素的杂糅,是类型的综合而非相加。该类型的电影,在日本甚至在东亚其实并不陌生,漫画、动画、电视剧等艺术形式中均有呈现。如在日本家喻户晓的电视剧《排球女将》、红遍全球的动漫《灌篮高手》,都是青春励志题材的最好呈现,影响了几代读者和观众。可以说,被日本文化席卷的国家及地区都对青春励志电影积淀了较好的群众基础,有着良好的接受语境, 《垫底辣妹》是一部以青春励志为题材的电影,这也是《垫底辣妹》这部电影为何广受欢迎的历史原因。

作为励志片,主角的困境与影片的故事性关系密切。故事原型小林沙耶加有着海外成长的背景,仅有国语一门学科差强人意,在情节的冲突化改编方面,电影《垫底辣妹》明显加大了难度,电影女主角沙耶加被描写为学力仅相当于小学四年级学生,让电影的悬念感增强,以考大学为主题,与现实贴近让观众或多或少都能在影片中寻找到自我现实中的影子。随着剧情的推展,女主角的人生走向开始发生转变,主角意识觉醒,在母亲和补课班老师坪田的帮助下,工藤沙耶加通过不懈努力终于得偿所愿,从一名什么也不会的学渣,进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霸,这种从“废柴”到“人才”转变的戏剧化打造,也让影片的励志人物一点点向观众的期待慢慢靠近。电影《垫底辣妹》的叙事过程就是一个满足观众心理期待的过程,《垫底辣妹》片名中的“垫底”二字高度概括了沙耶加最开始的状态——成绩垫底、常识垫底、知识垫底。作为励志人物本身女主角的困境在于学习成绩差以及家庭关系紧张,在情节冲突性的设计上,她面对着循环往复的困难,与原来朋友们花天酒地的生活的时间和精力冲突,父亲的冷落和对弟弟的偏袒,弟弟的反咬和嘲讽,学校老师的蔑视,屡次成绩的不前,严重的睡眠不足……还有努力和付出是否能和收获成正比,这也是本片直到最后才解答的谜题。这些挫败、激励、转折推动着情节不断发展,让女主角经过千锤百炼励志形象得以树立,故事的真实性不断增强,成就了电影文化应有的戏剧性与复杂性。随着剧情的发展,因为受到学校停学处分,沙耶加听了母亲的建议尝试着去上补习班,于是遇到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坪田老师,在老师、母亲的帮助和支持下,她跨过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一点一点地进步最终实现逆袭完成梦想。可以说,在观众的期待视野中,工藤沙耶加一步步地成长,就是在逐渐让观众积累情绪的过程,用观众对沙耶加成功的期待推动全片叙事,这是一段奋斗史,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完美表达励志主题。

电影《垫底辣妹》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在叙事中影片并没有大肆宣扬奋斗即会成功的鸡汤,而是去表达一种态度,做任何事情不要预想结果,要相信自己拼尽全力去努力,当历经一切磨难,你会发现享受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同时也在影片中折射了包含了在万千家庭中,父母和子女的矛盾,批判了某些教育方针和一些传统的普遍存在的观念漏洞。

三、内容取材现实化

励志电影具有鲜明的主题思想和浓烈的励志效应,提到励志类影片,题材宏大的《肖申克的救赎》、历经磨难的《阿甘正传》等伟大作品堪称影史丰碑。电影《垫底辣妹》另辟蹊径,追求真实,反而给人一种不同的感动。

励志电影的观摩与赏析,目的在于让受众能从中感染、悟出道理、得到鼓舞,并以主人翁为榜样。影片中沙耶加的人生经历所传达出来的那种对人的相信,对努力的相信,以及看得见的“可能”,汇成强而有力的思想与精神引起了观众共鸣,非常符合励志类电影题材的主旨和目标。高中生的逆袭奋斗之路,几乎可以说是每个人都有过或者即将面对的人生经历,本身便是一个十分励志的主题,再加上影片的剧本选自生活中的真实故事,加深了观众对故事励志性的心理感受,每个观众都可以在电影中关照自己现实生活中的缩影,增强了励志性。

除此之外,影片以观众的视角展开叙事,故事虽然发生在日本,但关于考大学,亚洲特别是中日韩三国人的成长大多离不开高考这一话题,主题自带励志,主角塑造戏剧化,再加上颇多温馨的小细节,与现实有着若即若离的关系,特别容易将观众代入到女主角工藤沙耶加的心理状态中。电影《垫底辣妹》无论在名字还是主角形象的露出来看,很难让人联想到这是一部教育题材的电影,但随着情节推进让原本成绩垫底的学渣完美逆袭为学霸的故事主线慢慢浮现,其背后纯正日式教育鸡汤的真相得以揭露。其实在电影的整体叙述中,除了主角沙耶加之外,影片还对各配角的心理变化进行细致地描绘,给无数曾经及现在正在努力的人以深深的感动。这种感动可以跨越不同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适用人群广泛。可以说,《垫底辣妹》不失为一部非常优秀的励志电影,区别于传统励志电影在主题上的宏大,去探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反而从东方实际生活中去描绘小人物的奋斗与觉醒,贴近生活更值得被珍惜与尊重。而这或许也正是电影《垫底辣妹》能获得如此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主旨升华

电影《垫底辣妹》展现的是一种“向上”的人生姿态,但除此之外影片还在某种程度上对日本教育进行讽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至关重要,教师是与孩子接触最多的人,言行举止影响孩子的一生。在影片中我们看到升学制度让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变成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对于成绩差的学生粗暴的想方设法将其停学。电影立意高远,通过沙耶加受到的校内外教育对比,探讨和追求真正真理的教育。

另一方面,影片还特别对家庭教育进行了批判,主角的原生家庭是传统的东方家庭,家庭里重男轻女几乎是固定的模式。沙耶加的父亲是典型的父亲形象代表,对待儿子沙耶加的父亲过度宠溺,甚至把未完成的梦想倾注于他的身上,而对待妻女漠不关心。这是一种典型的“直升机式父母”,这种教育模式表现为父母盘旋在半空,时不时施加压力,时不时批评,他们坚信孩子的成长,认为只要有一个严格的、有次序的、受监督的过程,这样就能培养出优秀的能力。在影片中就如父亲提供最好的条件,一直教育弟弟要打好棒球,去上最好的大学。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这种教育方式的彻底失败了,“直升机式”爸爸幻想可以控制住孩子,在这种方式培育下,孩子就如同父母的衍生品,而实际情况却会是问题百出,影片中被集中培养的儿子也不堪压力直致决裂。而对于女儿又是一种“丧偶式教育”,丧偶式教育意指父母一方在孩子教育中严重缺席。影片中父亲对于女儿就是一种“丧父式”的教育,心心念念只在把儿子培养成职业棒球手,弥补自己年轻时的遗憾,两个女儿完全甩给母亲,这是沙耶加从小到大的成长转变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也让沙耶加的“废柴”人设有迹可循。影片中始终穿插着爱与恨的矛盾,这是两股强大的力量激励着工藤沙耶加不断向上。比如家庭中母亲的爱,与父亲的恨;学校里班主任的恨,与补习班坪田老师的爱……正是这种推与拉的力量的均衡,才使得她能够爆发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动力,支撑她不断前行。她的成功,是爱恨交织下的教育奇迹。单独的爱或单独的恨都无法成就她这一段耀眼的经历。这一点值得所有为人父母、为人师长的你我深思,在孩子成长的人生道路上,如果父母的爱缺位了,老师的爱偏差了,对孩子来说可能需要漫长的时间,甚至一生来慢慢咀嚼。

此外,电影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射日本“男尊女卑”的不良现象,虽然随着社会不断地开放,女性地位不断提高,但是一些根深蒂固的偏见还是存在。纵观整部影片,我们可以看到女性在普通日本家庭中的地位,在沙耶加的家庭中,儿子永远排在第一,妻子,女儿仅仅是一种附属品。沙耶加的母亲也是大学毕业,但却将一生奉献给家庭和儿女。她是接受社会规则、适应社会现实的典范形象,对女儿的支持既是对女儿的爱也是对自己命运的反抗。“只有当一个国家女性与男性地位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这个国家才会成为强国”。当然,片尾女主角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狠狠地给所有当初看不起她、轻视她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影片的最后,父亲也最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沙耶加与整个家庭和解。对于观众来说,电影《垫底辣妹》不止是主角沙耶加生活的缩影,每个人都可以从她的经历中寻找到自己的影子,让人观后顿感鸡汤已下肚,血槽也已加满,浑身充满改变的力量。从社会角度来看,沙耶加的经历却是一次对学校及家庭教育以及女性地位的全面反思。

结语

人物角色的设计是电影中十分重要的元素,它不仅展现着影片中的人物性格,同时表现着电影的镜头语言。在电影中,人物的形象设计包含人物的性格、人物所处的环境、人物的形象以及与电影情节之间的联系。电影中那些有血有肉、贴近观众,并能让演员快速融入其中的角色设计堪称成功,在电影创作中有着关键地位。

电影《垫底辣妹》基于真实故事改编,剧情虽朴实平淡,电影手法也并不出彩,但却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串联起来,所以更具触动人心的真实力量,充满力量、极具魅力,满是“努力”的励志味道,叫人备受鼓舞和感动。在叙述中它不仅呈现着每个人都有过的青春,更带给我们对现实生活的有益思考。

猜你喜欢

戏剧化辣妹垫底
豪赌半导体板块新年“垫底”诺安成长、海富通股票等面临风格抉择
奥迪“垫底”BBA“以价换量”引发负面效应
混血基金渐成公募生力军华宸未来联袂信达澳银缘何“垫底”
QDII被沪港深基金抢风头 信诚基金国富基金两产品“垫底”
LOGO GIRL
从《烈日灼人》谈米哈尔科夫的电影风格
一场人性和利益的博弈
楼下的辣妹
“辣妹”重组,贝嫂缺席
“戏剧电影”概念的使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