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剧电影”概念的使用探析

2016-04-16徐雪亮

戏剧之家 2016年6期
关键词:戏剧化融合

【摘 要】戏剧与电影的关系讨论由来已久,电影戏剧化和戏剧电影化的问题也有不少研究和探讨,这些都是基于戏剧与电影作为不同艺术门类而进行的。然而,在这些问题的探讨中,学者们频繁使用“戏剧电影”一词存在概念不清、表达含糊的问题,致使本来就难以理清的关系变得更加模糊。通过对“戏剧电影”一词的综合分析,旨在利用“戏剧”与“电影”不同的艺术属性,辨析戏剧与电影的融合、戏剧化电影、电影化戏剧等问题,引起学者对严谨使用学术概念的重视。

【关键词】戏剧化;电影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120-02

电影《十二公民》是由美国电影《十二怒汉》改编而来,最初是以话剧《十二个人》的形式进入中国。随后,徐昂执导拍摄了电影公开上映。因为它的形式或者说是表现方式是话剧的表现方式,所以在上映前后备受关注和争议。几乎所有的媒体报道和影评人都称之为“戏剧电影”,甚至冠以“首部戏剧电影”的称号。然而,值得思考的是,什么是“戏剧电影”?或者说如何理解这一概念?存不存在戏剧电影?存在的话它的艺术本质是戏剧的,还是电影的,还是两者融合?

一、关于“戏剧电影”的使用及研究

从目前的文献资料来看,目前提及“戏剧电影”的学术研究中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戏剧和电影两个名词的合称表述、二是戏剧电影作为一种理论概念。第一类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戏剧与电影异同的艺术研究,另一种是关于既从事戏剧又从事电影工作的人物研究。

(一)戏剧和电影两个名词的合称表述

1.对从事戏剧与电影工作艺术者的相关研究

中国早期的电影人大多同时从事着戏剧工作,因此对于这批艺术家及其作品的研究涉及戏剧与电影两个艺术领域。但对其生平研究,多数学者使用“戏剧电影”这一词进行表述,是“戏剧”与“电影”两个概念的简单物理相加,是一种简述、一种合称。

比如,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高小健先生的《陈鲤庭的戏剧电影人生》,文章分两个部分分别讲述了陈鲤庭的戏剧之路和电影之路。再如,《洪深与中国戏剧电影》一文中,作者讲述了洪深在戏剧理论方面的深厚造诣和卓著成绩,同时也阐述了洪深在中国现代戏剧和电影的创造建设上的贡献,既说明了他是现代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戏剧理论家,也说明了他是一流的电影导演。

2.对戏剧与电影共性艺术特色的相关研究

关于戏剧与电影共性艺术特色的研究的文章很多,有的学者或许是为了简便将“戏剧”与“电影”两个概念的进行简单物理相加来进行表述。比如,《戏剧电影中接受美学的走向》一文中,“接受美学在八十年代初伴随着西方各种文艺思潮一起涌入中国,它对我国戏剧电影的渗入是由话剧开始,逐渐波击戏曲并扩展至电影”[1],作者实质上是分别从戏剧与电影的角度阐述接受美学的走向。更明显的是,《现代西方戏剧电影中的存在主义研究》一文中,“在西方现代的存在主义主题戏剧电影作品的形式和表达方面,作品有不同体现。戏剧以塑造境遇体现个人选择,以及彻底荒谬化了的戏剧形式为基木特征;而电影则有的以作者电影个人风格体现,用‘跳接手法体现自由选择,有的以镜头语言和色彩来表达存在主义的情绪”[2],作者在标题和部分综述段落中用了“戏剧电影”一词,而内容表述上严格使用了“戏剧与电影”进行表达。

(二)戏剧电影作为一种理论概念

目前,并没有学者给“戏剧电影”下一个定义,但是不少学者给“戏曲电影”下过定义。在中国,由于戏曲的历史悠久,话剧兴起较晚,很多学者的研究狭义上的戏剧时,偏向于对戏曲的研究。傅谨教授曾在戏曲电影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定义“戏曲电影”是以中国传统艺术——戏曲为拍摄对象的电影,但他在文章也称戏曲与电影有各自的美学特征,而“戏曲电影”是在其拍摄过程中将电影技术和戏曲元素进行高度融和。饶曙光在《从戏剧电影到景观电影》表示戏剧电影是因为电影从戏剧移植了许多叙事的技能而诞生的,是借助戏剧化的叙事语言推动故事的发展[3]。

而在《戏曲电影的发展及其美学特征》中,作者则认为“戏曲电影”是中国传统戏曲与电影艺术手段相结合的产物,为宣传、传播、保留、记录我国优秀的传统戏曲样式、优秀剧目、艺术大师的表演艺术成就提供了一种现代艺术手段[4]。在《戏曲电影的发展及其美学特征》中作者也明确表明“戏曲电影”是一种独特的电影类型,是一种戏曲舞台艺术的记录,也是一种把戏曲作为对象进行进一步创作的艺术行为[5]。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学者们给“戏曲电影”下了定义,但对于其艺术属性还是模糊的,其定义的说服力值得商榷。毕竟下定义的学者也无意识的表示“戏剧电影”实质上是戏剧与电影的融合。其实,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戏剧电影”这一概念的使用并没有严格的规范,学者在使用这一概念时也并没有区分好“戏剧与电影的本质异同”,而是用同一个词表达着似乎相同又不同的意思。

二、关于“戏剧电影”的涵义辨析

我们通常把戏剧和电影当作极为相近的两种艺术门类,甚至有的学者将这两者混为一谈。但是,无论是从艺术起源、内容形式还是本质属性来看,这两者是有明显区别的。首先,它们的起源就是截然不同的,戏剧起源于古代的祭祀仪式,而电影则是由于照相技术的发展影响。在文学剧本的创作上,两者的叙事方式和语言表达区别很大。在表演形式上,戏剧的剧场性完全不同于电影的银幕表演。

由此,根据戏剧与电影的本质属性,我们可以将学者使用“戏剧电影”表达的意思分为三种。一种是指直接从舞台上搬移到银幕上来的戏剧,实质上就是戏剧,只不过经过摄像机的镜头和银幕上的再现之后,多少产生一些变化,它所制造的基本上是舞台的效果[6]。第二种是指戏剧中融入电影中常用技术的特色表现手法,比如舞美灯光等技术的引用。这两种又都可以称为是电影化的戏剧。第三种是用传统的戏剧化的叙述方式和形式来展现一个生活故事,自然而然地它被看作是一种具有“戏剧化”倾向的电影,也就是所谓的戏剧化的电影。

我们再来谈谈“化”这个词。从语言学角度来说,词尾“化”的意义是“转变成具有某种事物、性质、状态、动作”。也就是说,戏剧电影化、电影戏剧化是指戏剧具有电影的一些特征、电影具有戏剧的一些特征,区别在于戏剧与电影的融合程度不同。从这个角度来讲,戏剧电影化其艺术本质还是戏剧,电影戏剧化其艺术本质还是电影,电影化戏剧是基于戏剧艺术,研究戏剧的电影化倾向,讲的是戏剧与电影的融合。戏剧化电影则是以电影艺术为基础,研究电影的戏剧化倾向,讲的也是戏剧与电影的融合。按照现有的理论内容来看,“戏剧电影”这一概念的使用就显得极不严谨。因为“戏剧电影”说来说去的实质就是在表达两个内容:影像版的“戏剧作品”或戏剧化的“电影作品”。

大家都知道,我国第一部影片是1903年,北京丰泰照像馆拍的由谭鑫培主演的京剧武打无声短片《定军山》,这被称之为所谓的“戏曲电影”,也叫“影戏”。鄙人认为,“影戏”更准确些,因为这只是用影像技术记录了戏剧表演,其本质艺术特征还是戏剧。就算是之后我国第一部有声片——张石川导演的《歌女红牡丹》以戏曲唱腔念白为主,中间插入了不少《四郎探母》之类的名剧片段,这也还是借用影像技术来展现戏剧。

而所谓的昆剧电影《十五贯》、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黄梅戏电影《牛郎织女》、评剧电影《小姑贤》、晋剧电影《打金枝》等等,称为“戏剧电影(或者说戏曲电影)”是没有任何艺术属性意义的,这些影戏都是依托于戏剧,并不是去展现电影本身的特性,在这些影像的拍摄过程中,摄影机担任的角色只是作为一个客观记录的工具,严格来说应该是影像版的戏剧作品。

至于,文章一开头提到的《十二公民》之类的影片是不是“戏剧电影”呢?其实不然,只是媒体和影评人随意使用“戏剧电影”这一概念罢了,这部作品只是借了一个剧本,恰好这个剧本是戏剧原作,跟小说原作改编是一个意思,是戏剧与电影的结合,是借助了戏剧叙事方式,融合戏剧元素的电影。

“戏剧电影”是什么仍值得我们探究,但对于不严谨的混淆的概念随意使用,不应该是学术研究的一种态度,更不应该把不严谨、甚至不存在的概念引用入文。拿英国奥利佛剧院和英国国家剧院联合制作发行的舞台剧《弗兰肯斯坦的灵与肉》来说,尽管国内对其研究多称为“戏剧电影”,但发行方始终称之是影院版的戏剧《弗兰肯斯坦的灵与肉》)。在国内学者看来“影院版的戏剧”和“戏剧电影”似乎就是一回事,实质发行方明确了这一作品的艺术属性,从学术角度来讲,也不会显得不伦不类。

由于电影与戏剧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我国的电影与戏剧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问题,不同领域的学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自然有不同的看法,但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状态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随意使用学术概念。在当前商业气息越来越浓厚的社会环境下,传统的戏剧文化的发展遇到很大瓶颈面临多重挑战,而电影的创作也面临着艺术、市场、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这电影与戏剧发展的十字路口上,电影在不断寻求新的发展途径的过程中,戏剧化的表现是必然。戏剧在保持自身特性的艺术发展中,吸收利用电影化手段也是值得提倡的,这样既保存和传承了中国戏剧文化,也丰富了电影艺术形式。但是戏剧化电影就是戏剧化电影、电影化戏剧就是电影化戏剧,学者在研究中需要厘清戏剧与电影的关系,辨清作品的艺术本质,严谨使用学术概念。

参考文献:

[1]陶琴.戏剧电影中接受美学的走向[J].艺术百家,1992(02).

[2]谭钰千.现代西方戏剧电影作品中的存在主义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3]李菁.戏剧电影:在戏剧、电影与政治的交界处[J].戏曲艺术,2012(03).

[4]饶曙光,陈清洋.从“戏剧”电影到景观电影——电影叙事策略的位移与派生[J].华中学术,2011(2).

[5]朱广平.浅析中国戏曲与中国电影[J].戏曲艺术,2006(02).

[6]丁雅琳.戏曲电影的发展及其美学特征[J].神州,2012(21).

作者简介:

徐雪亮(1992-),男,汉族,山西长治人,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戏剧化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
LOGO GIRL
一场人性和利益的博弈
顷刻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