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百年老街:从《陕西北路》看建筑人文纪录片的创新
2019-11-15金嘉楠
张 赉 金嘉楠
2019年3月,由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中心与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推出的系列纪录片《陕西北路》在上海艺术人文频道和其他频道陆续播出后,在社会各界引发了较大的反响。
近年来,建筑人文纪录片涌现不少,但大多容易陷入“老资料、老档案、老建筑加老专家采访”的套路模式。作为纪录片主创者,我们在策划前期就希望有所创新突破,以少为人知、感人至深的人文故事,具有电影质感的摄影镜头,生动鲜活的纪实抓拍、跟拍,呈现出“海纳百川、融贯中西”的百年老街的历史风貌。在本片制作播出之后,我们回溯总结了一些创作经验,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发更多的纪录片同行思索创新。
一、从文字和影像资料中独辟蹊径,探寻微观历史
纪录片《陕西北路》共有三集,每集45分钟,是东方卫视中心继2018年推出《愚园路》之后,再度拍摄制作的“城市之路”系列作品之一。
原名西摩路的陕西北路,筑成于上个世纪初,1946年改为现在的路名。其中,北到新闸路,南至巨鹿路,短短近千米的路段,云集了宋家老宅、荣宗敬旧居、马勒住宅、西摩会堂等20多处名人旧居、典型风格建筑、革命遗迹,是上海开埠后中西多元文化交融的代表性路段。2013年,陕西北路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是上海仅有的三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之一。
在初创时,我们导演组翻阅了大量文字和图片资料,遗憾的是:有不少作家、学者、业余爱好者写过陕西北路和相关建筑的文章,却没有一本深入又全面的专著书籍。为了更精准把握这条马路的整体气质,自2018年5月启动拍摄以来,历时近一年,我们走访了近百位嘉宾,其中历史影像、建筑研究、历史研究学者将近有三十多位。
拍摄前,我们精心截取了这些珍贵老影像中不同场景的关键画面,并在实际摄影中一一对应相似构图。后期剪辑时,通过一组古今马路/商店/市民影像的具体对比,配合以沪语词人郑耀华专门为“城市之路”纪录片系列创作的主题曲《轻静慢远》,没有一句旁白,生动反映了陕西北路百年来的都市商业文明演进:这里有着老字号商业街,汇聚了老上海人耳熟能详的百年民生品牌,是人们的味蕾记忆和时尚启蒙。
在文字资料方面,导演组翻阅了五六十本书籍和相关文献,侧重于寻找百年前陕西北路老建筑居民的生活记忆细节。比如通过宋氏家族研究学者的一手资料,发现了1918年宋美龄写给美国大学好友埃玛·米尔斯的书信,谈到他们家即将要搬入陕西北路新的住宅的情况以及她痛失父亲的心情。而在一篇上海文物局专家撰写的《马勒家族与马勒住宅建造始末》文章中,我们又发现了马勒别墅实际建造者马勒父子写给当时的法租界公董局负责人申请建筑改建的信函,同时又根据这篇文章的提示,从淞沪抗战纪念馆中发现了一批林赛·马勒拍摄“一·二八淞沪抗战”的珍贵照片……由此,我们在拍摄以及后期剪辑时,将这些珍贵的私人回忆性质的信函内容、老照片资料和历久弥新的保护建筑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了一幢幢富有情感的有生命的建筑:一百年前,是陕西北路上这座温馨的老宅给予了刚失去一家之主父亲的宋氏三姐妹以温暖慰藉;而马勒住宅的主人则一边精心打磨着自己居住的“梦中仙境”,一边感受着战争时期风雨欲来的威胁。在那一刻,这些从小在上海长大的人,同时又是英国殖民者,究竟心归何处?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石黑一雄曾说过:“我喜欢回忆,是因为回忆是我们审视自己生活的过滤器。回忆模糊不清,就给自我欺骗提供了机会。作为一个作家,我更关心的是人们告诉自己发生了什么,而不是实际发生了什么。”随着前期走访工作和资料阅读量的增多,我们越来越意识到:作为创作者,我们并不是要还原一条严谨的地图建筑版的陕西北路,而是试图表现一条充满情感的记忆中的陕西北路。
二、挖掘线索人物,生动讲述历史
在以往建筑人文纪录片中,出镜讲述的嘉宾多为学者型专家或政府职能部门管理者,即便出现个别居民,也是几句采访浅尝辄止。导演组在前期扫街挖掘人物故事时,幸运地遇到一位在陕西北路居住了80年的老居民杜先生,他是太平花园小区年纪最大的住客,5岁起就搬来居住。初次见面,性格开朗的杜先生操着一口只有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生才有的流利英语介绍自己,并信手在纸上画出过去小区的布局,言谈幽默风趣。好客的杜先生多次邀请我们去家中聊天,并在建立信任之后的多次拍摄中,将摄制组成员视为朋友,翻出私人相册回忆过去的生活,同去社区文化中心参观表演,还相约去周围商圈“轧马路”吃饭。虽然老人的生活空间历经百年已经老旧,昔日的两层楼复式如今也只剩逼仄的一间起居室,但他举手投足之间的老克勒腔调,无需多言,生动反映出这条马路当年住户的精神面貌:这是一条华洋杂处、充满海派风情的老街。
记忆力颇佳的杜先生甚至还回忆起20世纪40年代初日本人占领上海之后,这条马路上的外籍居民手臂上都带着各种字母标记的袖章:“带A,是美国人;带B是英国人,因为这里是英租界。戴袖套没字母,有的是X,就是犹太人,因为他们那时候没国籍。”这些回忆采访结合当年的历史影像,为那段风雨飘摇的残酷历史增添了真实生动的注脚。
陕西北路有着各类保护建筑,建于1905年的崇德女中曾是阮玲玉的母校,如今是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在前期调研时,学校领导自豪地告知我们:每年有很多校友自发回母校探访,近期校方又要接待一批当年女校的老校友了。这条线索最终促成了纪录片中颇为动人的一段故事:2018年10月,七一中学58届高三(2)班的二十多位校友,也是这所学校招收的最后一届女校学生,毕业整整60年,大家纷纷从海外、外地和市区各地赶来学校团聚。我们的摄制组抓拍到了这群优雅的老奶奶对昔日校园的深情回忆、对恩师的怀想感念。当最后一位来自山西的老同学拄着拐杖缓缓出现在教室里时,众人纷纷落泪,随即又像60年前小姐妹那般嬉笑打闹。老同学常年在山西工作,30年不曾回上海,为了团聚,把身体欠佳的丈夫交给了孩子照顾,一夜火车匆匆而来,当晚又要赶回太原。当这群饱经风霜的老奶奶笑对镜头合影,不禁令人欷歔:60年弹指一挥间,这所优质的学校当年滋养了一批批学生,而她们又把青春献给了祖国。
无独有偶,七一中学隔壁的历史保护建筑何东公馆,由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于1928年参与设计建成。1958年,这里成了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即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前身。通过出版社的大力协调,重阳节这天,在退休老同志聚会暨上海辞书出版社60周年庆的活动上,我们采访拍摄到了多位为编写《辞海》默默付出一生心血的老编辑。编字典的编辑们大多发言严谨,数学家苏步青是如何用七个字定义“直线”的?大翻译家傅东华又是如何抱病工作?乍一听采访似乎没有太抓人的戏剧故事,但了解“辞海”故事的人会明白:建筑和书本无言,品格有声。编《辞海》的人们不平凡又再普通不过,一心做好一件事就是“辞海精神”。
此外,《陕西北路》的出镜嘉宾还有1949年上海解放当天在宋家老宅保护一百多个孤儿的中共地下党员丁景唐的家人、1925年从陕西北路出发去参加五卅运动不幸被捕的上海大学学生、文学家孔另境的家人等,这些历史重大事件亲历者的家人通过自己充满日常生活细节和真挚情感的私人回忆,为观众再现了当年发生在这条马路上激情澎湃的历史瞬间。他们的口述是对历史学者文字研究的生动补充,他们的口述增强了纪录片受众的认同感和共情力。
三、拍摄有温度情感的建筑,再现历史
在过去,有关陕西北路的专题片已经有两三部,有的侧重建筑,有的侧重故事。如何能突破以往,让这些已经被拍摄过无数次的老建筑具有独特的生命力?这成为我们主创者最大的挑战。
比如说当年的荣宗敬旧居,在精心修缮后,如今是Prada荣宅,是Prada举办时尚活动、艺术展览的多功能空间。在业主的协调下,我们摄制组获得了大半天的拍摄时间,当时正值前面一个展览刚撤展,后面一个展览还没接上,偌大的老宅里几乎没有家具,显得空荡荡的。勘景时,我们发现这幢古典主义风格的老洋房房间内部不断有光影流动会显得更有人情味,也更能衬托它雕花木雕和大理石地板工艺的绝美,从而体现老洋房昔日主人荣宗敬不甘平庸的性格特点。在精确计算了天气和光照的角度后,摄制组充分利用了中午到晚上七点这段时间,在多个室内空间,两组同时开拍,化身“追光少年”。通过后期制作,一个个长达半小时的固定镜头浓缩成了七八秒,顿时有了风云变幻的戏剧效果,寓意了岁月的沧桑。同时,还运用了一些道具,用电影手法讲述了一个民族资本家在时局动荡之时创业的坚韧与辛酸。
在《陕西北路》中,我们巧妙地运用了投影仪投影这一手段,将事先制作好的历史影像片段打在斑驳粗粝的老建筑上,从而形成了一种历史与当下的对话。比如在荣宅45平方米宴会厅顶部的大彩色玻璃图案边上,投影了昔日上海滩名流觥筹交错开办舞会的影像,光影梦幻之间,观众仿佛又回到了昔日的繁华。
同样,20世纪30年代犹太民族逃亡到上海的影像被投影在了西摩会堂的建筑墙体上;昔日崇德女校青春学生的倩影被投影在了七一中学教室的窗帘上……这种古和今、虚和实、光和影的交织,成功营造了历史人文纪录片的艺术感和时尚感,也使人们对以往的岁月充满了遐想。由于主题定为“记忆中的陕西北路”,我们也大量增加了跟拍人物在建筑空间行走以及带主观视角的长镜头摄影。比如拍摄上海老房子俱乐部十多位成员在华业公寓楼顶参观时,以一个一分钟的长镜头调度记录了这群性格各异又志同道合的老建筑爱好者对建筑的迷恋和彼此的默契。在太平花园采访老居民罗先生时,长镜头缓缓跟着他在小区回忆:这里曾是一块宽阔的草坪;这里曾是他们和犹太孩子打闹嬉戏的地方;这堵墙的隔壁当年是日本军人的皮靴工厂;这里的一口井当年日本人还来这里取水,因为战争结束了,中国人都唾弃他们,不给他们水喝……
把人物带到现场进行运动拍摄,而不是呆板坐着固定采访,同时尽量保持长镜头的生活质感,而不是快速的蒙太奇剪辑,使得观众感觉犹如跟随人物一起进入现场,仿佛讲故事的人就在身边,有种所谓的“浸入式”体验感。
四、节目主题和社会影响
作为上海永不拓宽的64条马路之一,陕西北路融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于一身。最终完成的纪录片《陕西北路》分为上中下三集,我们以不同主题分割内容,而不是以年代、地理位置或建筑类型。上集《归去来》,通过两位老居民的生活和记忆,串联起太平花园、马勒住宅、西摩会堂的建筑故事。陕西北路是一条“海纳百川,融贯中西”的梦想之路。中集《山河故人》,讲述了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摩路成了政界名流、洋商富贾汇聚的高档居民区,宋氏家族、荣宗敬家族相继搬来,这里也是“红色学府”上海大学的遗址、五卅运动的策源地之一,诸多大历史事件都能在西摩路上找到注脚,这是一条深刻影响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马路。下集《相传》讲述的是一个美好的街区,除了宜居的住宅之外,还拥有大家能聚集、交流、分享的公共空间。陕西北路有着凝聚附近居民青春记忆的百年名校;有着伴随几代中国人记忆的文化品牌;还有着老字号商业街。文化的注入使得如今的陕西北路越发成为一条富有人情味、不断新生的老街。
纪录片《陕西北路》目前仍不时在电视上播出,收获了诸多媒体和历史文化学者的赞誉。有评论认为:“《陕西北路》的镜头不仅关注风云跌宕的历史大变局,也关注充满温度的大时代中个人命运的辗转沉浮;不仅关注镌刻在岁月长河中的历史印记,更关注从历史走向当代、面向未来的都市文化生活。”
节目还在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陕西北路展示咨询中心每天滚动播出,引发观众和游客对这条百年老街的进一步关注,许多居民在网上评论区深情回忆自己在陕西北路附近居住和工作的经历。而历史保护建筑的物业方也因为传媒的影响和政府市民的关注,对自己所在的建筑更为珍视,进行了细节的完善。节目播出半年后,多位节目嘉宾走进展示咨询中心举办文化讲座,讲述有关陕西北路的故事;更多市民纷纷预约参观,在静安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积极与驻街单位协商沟通下,一条包含多个陕西北路保护建筑的“建筑可阅读微旅行线路”已经形成,不定期举行,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参与,我们主创也曾获邀化身讲解员,讲述有关纪录片拍摄的故事。
作为纪录片导演,当我们通过艺术创造记录城市历史的同时,发现自己也受到了深切的影响:阅读这些建筑,聆听大历史的恢宏故事和个体的记忆诉说,我们可以感受到新老上海人对于上海的老马路、对于城市文化难以割舍的深厚情感,感受到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每个人,都在为保护城市文脉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