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湾追远
2019-11-15
1.巴西里约热内卢 日
基督山上,耶稣的雕像俯瞰全城。海滩上人们在享受灿烂阳光,有人在海中冲浪。
一对巴西年轻人离开海滩走到岸上的一条街。街上有人弹奏拉美情调的乐曲。他们走进一家中餐馆。
2.里约热内卢 日
一栋大厦的豪华写字间内,40岁的华侨富商李存中身材修长,他揿铃唤秘书。
女秘书进来:“董事长,有什么吩咐?”
“我和妻子带孩子要去中国。你帮我订三张飞机票,我们要去广东东莞,看是到广州还是到香港方便些,尽量早些。”
“好的,知道了。是去中国探亲吗?”
“不是的,早已经没有亲戚了。是去寻根,看看我祖先生活的地方。”
3.太平洋上空 日
飞机飞行在蓝天白云中。
机舱内,李存中与妻子谢玉年和孩子李劳尔观赏着大洋美景,洋面隐约可以见到零星的岛屿。
4.公路上 日
一辆出租车在东莞高速公路上行驶。
车内,李存中饶有兴趣地观赏窗外景物,指点与妻子看:“我们要去的地方是东莞万江外婆湾小镇。”
5.外婆湾小镇 日
李存中一家在外婆湾小镇受到热情接待。
族人带李存中一家看宗祠。宗祠有匾额,堂号为“立信堂”,挂有匾额“慎终追远”。
李氏族人推荐李存中一家住豪华酒店,李存中拒绝,要族人带他们住进祖居老屋。
6.老屋 夜
堂屋,族人送来族谱。
李存中查阅族谱,看到自己曾祖父的名字,下面有注:十五岁时随村民出海外谋生。
族人讲立村的故事,特别指出二世祖妻李杜氏的贡献。(片头完)
7.野外 夜
(淡入)黑暗笼罩荒野。成片的沉香树显得幽深神秘。
熊承志丧魂失魄地行走。他在一棵荔枝树前停住,解开腰带投在树枝上结环,套上头颈。
熊承志呼喊:“外婆!”(淡出)
8.南雄珠玑巷 日
李杜氏将近30岁,风尘仆仆不掩国色天姿。
熊承志旁白:“我姓熊,名承志,字凌云。从小在外婆家长大,深受外婆疼爱,至今对外婆无比怀念。我外婆叫李杜氏,为躲避战乱,年轻时随家人从江西老家逃往南方。那时候我的母亲才5岁。”
李杜氏抬头看云天,烈日当空。她掏出罗帕为9岁长子李同璞拭汗。李同璞挣脱,走到前方挽祖父李庆的手。李庆已经55岁,士绅穿着,一手牵孙子手,一手策杖前行,看来经受不住旅途劳累。
一辆牛车载着李庆的妻子和7岁的次孙李同璟、5岁的次孙女李同瑗。
李杜氏为15岁长女李同环拭汗,李同环依偎着她,与母亲相扶前行。李庆与长孙李同璞、35岁的儿子李添、儿媳李杜氏、长孙女李同环,随车步行。
李庆:“累了吗?”
李同璞:“不累,爷爷。”
“南国好风光啊!边走边游览这沿途风景,就不会觉得太累。你看,那是香蕉树,结有香蕉。我们那里的是芭蕉,不能结香蕉的。这就是因为地域气候不同。这里很多草木与我们那里的不同,有的我也叫不出名字。孔夫子曰,要多识草木之名。慢慢学习吧。”
“知道了。爷爷,您看,那田里好多白鹭。”
南国风光,满目皆绿,水田里有白鹭款款飞。
字幕:南宋末年,端平入洛后,胡马窥江,江南士民纷纷举家南迁至闽粤一带以避兵祸。
逃难的人流往南方行进。李庆与旅途同行的人告别,分道扬镳。他们忍饥挨饿,顶着南方的烈日前进。经过艰苦跋涉,来到东莞。
9.谷涌镇 日
谷涌集镇仅有一条街道,街上有各色店铺。镇头镇尾有大广场,作为集市之用,还有简陋的文庙和关圣庙。下午时分,斜阳夕照,街上已经冷清。
镇头路边,40岁的庾敬设摊施粥,一用人在旁站立。摊位旁有一招牌,写的是“自由食用”。他旁边的榕树下有一个农民在卖时令水果。
庾敬见到路上来了一家流民,起身欢迎。这是李庆一家人。
庾敬:“老先生,请了。一路上辛苦,歇歇脚。用点粥。”
李庆:“先生,客气。实在不敢当。”
庾敬:“四海一家,路途之人,诸多不便。一碗薄粥,聊解饥渴。先请坐下歇息。”
李庆真的是需要坐下歇脚,就带家人在路旁的长凳坐下了。
用人给李庆一家人一一送上粥,他们端碗就喝。
李庆躬手称谢。李庆妻将碗里的粥倒过小半碗给孙女李同瑗。
庾敬:“不好意思。本来还有些饼,被前面路过的几拨人吃光了。老先生尊姓?从哪道而来?”
李庆:“在下李庆,表字普和。”
庾敬:“久仰,久仰。在下庾敬,在家排行老二,乡亲都叫我敬二郎。”
“他是有名的庾善人。”旁边的农民说。
“幸会,幸会。”李庆介绍他的家人,“那是贱内。这是犬子李添。这是子媳杜氏。”
大家见礼。
李庆:“我们从江西来。一路上吃尽辛苦。出门时大箱小笼不少,想不到在赣江上遇到水贼,被洗劫一空,能够保住性命已是谢天谢地。说来我们家世代生活在江西,广有田宅,亦算望族。只因近年胡马南窥,兵祸连连。朝廷为了应对,抽丁征税,弄得民不聊生,那里已非乐土,有识之士纷纷南下避祸。我们也是这样过来,想在南方找一落脚之地。请问,此处是什么地方?”
庾敬:“先生所言非虚。近来有大批人避祸路过此地,其状可怜,因此在下设摊施粥,聊表慰问。敝处是广州之东东莞县治下万江镇,前面顺江而下就是海边了。先生欲往何处?”
李庆:“我们只想找一处可以安身之地,没有明确的目的地。”
庾敬:“此地地广人稀,尚有大片无主荒地,先生不妨觅一佳地留下。”
李庆:“谢谢。这就告辞了。我们想趁此日色往前赶一程。”
庾敬:“我一看先生远远走来,丰采迥异常人,得以结识,三生有幸。”
李庆:“谢谢了。后会有期。”
10.树林 日
红日西坠。大路尽头,车不能行。李庆打发大车转去,带了家人徒步前行。到小路消失的地方停止脚步。他们在一片树林前的空地支起茅棚过夜。
大部分工作由李庆父子做。李杜氏和婆婆准备晚餐,从包袱中取出食物。李同环生火。李同璞去小河提水。
一家人围坐在草地上吃晚餐。李庆说:“我发现此地好风水。你们看,背后小山丘,面前一池塘,那是左青龙,那是右白虎。我们可以在此做定居打算。”
11.茅棚 夜
繁星盈天。李家人围着篝火睡觉。李添看守着火,担任值夜。
李同璞睡在李杜氏身旁:“妈妈,我怕。”
李杜氏:“璞儿,怕什么?”
李同璞:“我怕狼。”
李杜氏:“没有狼的。这一带住了很多人,狼早就跑了。放心睡吧,有爸爸在看着。”
周围树林里有野兽的目光,有小动物在活动。
12.谷涌集市 日
早上的集市虽不热闹,也充满生机。李添在人群中。
李添穿过集市到街上,购买生产、生活物资。
13.山野路 日
原住民熊方城30岁,携子熊梦飞10岁、熊梦醒8岁走来。
14.树林 日
大榕树下,李杜氏在教子女识字。她在泥地写字,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熊方城与两个儿子走来,远远听得朗朗书声,见李杜氏惊艳。
李杜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段话出自《论语》。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是孔子的弟子。‘恕’不是饶恕的意思,而是体谅、理解,将心比心。你自己不想受到的对待,就不要那样对别人。你不喜欢的,别人也不会喜欢。这就是理解、体谅。比如说,你同朋友约会,他爽约不来,或者是过了半个时辰才到来,要你久候,还不道歉,你必然不高兴。所以,你与朋友约会,哪怕只是小事情,也要守时。”
熊方城听了李杜氏的讲解很佩服,不由得赞叹:“有道理,讲得好!”
李杜氏并不理睬,继续讲解分辨“己已巳”的不同。“你们看这‘己’字的写法。自己的己,它是不封口的,写法与它近似的有‘已’,已经的已,它是半封口的。还有‘巳’,辰巳午未的巳,它是全封口的……”
15.谷涌镇 日
李添挑一担箩筐走在返程道上。箩筐里面装着购买的锄头、斧头、锯子、砍刀等工具和米油盐肉。
16.树林 日
李庆见到有人来,就过来接谈:“先生请了。”
熊方城:“老先生请了。”
李庆对李杜氏说:“好了,有客人来了,你们休息一会儿吧。”他对熊方城说,“这是儿媳妇教孙子、孙女读书。路途之上,学习也不能耽误的。这是你的公子吗?上学了没有?”
熊方城:“是的,在下熊方城。这是大儿、小儿。他们在本地的书院念书,今日逢集,老师不上课,故此带他们出来走走。你们从什么地方来?昨晚在这里露天过夜吗?”他看周围有他们过夜的痕迹。
李庆:“是啊,老夫李庆。我们从江西一路过来。昨晚在这里生火睡了一晚。南方真是气候好,露天睡觉也不冷。”
李添回来了。他放下箩筐,把买回的东西交给母亲:“有米有肉,可以做饭吃了。”
李庆忽然醒悟地问:“阁下是本地人吗?”
熊方城说:“是的。你们还要继续往前面走吗?”
李庆试探性地说:“为何问这话?我们看此地不错,要住下来的。”
熊方城:“对不起,你们不能够在这里住下。”
李庆:“为什么?”
熊方城:“因为这片土地是我的。”
李添走过来:“啊,怎么证明这土地是属于你的?”
熊方城:“我们在这里住了好几代。如果你们不相信,可以到官府去查。我们有地契在。往那边走一些可以看到有我们家的土地界碑。绝不是欺负你们。”
李家的人泄气了。
李庆:“照这么说,我们不能够住在这里……”
大人说话的时候,孩子们在交朋友。
熊梦飞:“我叫熊梦飞,弟弟叫熊梦醒。”
李同璞:“我叫李同璞,弟弟叫李同璟,妹妹叫李同瑗。”
熊梦飞拿出红色的野果给李同璞吃:“这是树林里采到的,好好吃。”
李同璞吃了,给一个妹妹吃。李同瑗吃了耸肩皱眉,吐出来又塞在口里。
熊梦飞:“我们这树林子里有狐狸,那天我还看到一头麂子。”
李同璟:“麂子是什么?”
熊梦醒:“像狗一样,比大狗小,比小狗大,黄色的,好好看。它看着我不跑。我伸手摸它,它一转身就跑了。”
另一边,熊方城说:“你们一家子老的老,小的小,从北方老远来到这里也是吃尽了苦,不容易的。你们要想在这里住下也可以。我们家现在人少地多,照顾不过来。我可以卖些土地给你们。”
李庆摇头叹息:“那当然好。只不过我们在路上遇到水贼,被洗劫一空,现在拿不出钱来。”
熊梦醒:“我看你们是有文化的人。住要好邻,我想留住你们,土地可以贱卖。”
李庆:“感谢好意。我们实在是一贫如洗。”
熊梦醒:“我把土地租给你们。土地随你们使用,这些小山可以出柴,河里水美可以出鱼,先凑合着过。怎么样?”
李庆听了犹豫,与李添商量。李杜氏摇头。
李添问李杜氏。李杜氏侃侃而言:“租用别人土地只不过是图得一个现成,做得再好,土地还是别人的。没有自己的土地就没有安身立命之所。听说这一带有很多无主荒地,我们还是应该去找寻。”
李庆:“儿媳言之有理。怎么样?”
李添:“我们听父亲的。”
“就是这样。现在已到巳时,先做饭,吃饱了我们继续往前走。”李庆转头对熊方城说,“谢谢好意。我们往前找寻。如果没有合适的地方,我们还是可能转来的。”
熊梦醒:“很好。你们考虑的是长久之计。这里往前,过那个小丘就不是我的地了。前面确实有大片荒地,都是盐碱地,长不了庄稼,贫瘠无人要的,你们可以看一看。”
李庆:“那些土地果真是无主的吗?”
熊梦醒:“哪里会有无主之地?天下的土地都是有主的。岂不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些荒地,我们家现在种的地,都是皇帝老子的。”
李庆:“那么,我们可以随便开荒种地吗?”
熊梦醒:“现在没有人管的。以后官府来查,画个线,登个记,纳粮纳税就是。”
李庆:“谢谢指点。”
17.野外 傍晚
日头偏西了,李家人还在野外行走。那是没有路的地方,有水沟河涌。
李庆夫妇背着包袱,连李同环和李同璞也背了包袱。李添挑箩筐,有一头里面是次子李同璟。李杜氏背包袱,抱次女李同瑗。李同瑗抱一绢人。他们极端疲乏。李庆妻拿葫芦给李同瑗喂水,已经涓滴不剩。
“不行了,再不能走了。”李庆带大家到树荫处坐下。李添放下担子,把李同璟交与母亲,拿了葫芦去装水。
李添装水回来。大家就着水吃干粮。李庆环视周围,问大家:“你们看这里怎么样?可以在这里定居吗?周边没有人烟,肯定是无主地了。”
李添抠地上的土展示:“这里的土地只有地,没有土。土只有薄薄的一层,而且土质不好。土地贫瘠,长不了庄稼。”
李庆妻:“我们在这一片地方,方圆走了几里路都是这种土地。好一点的土地都早已经被人占光了,无人要的剩下来的当然是坏地方。这应该是想都想得到的事情。”
李添:“只好随便挑一片地住下,都是一样的。我看就是这一片吧。既然我们在这里坐下,就是与这片土地有缘。”
李庆:“是的,这就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儿媳妇,你怎么看。”
李杜氏:“公公的眼光好。这是一片好地方。虽然土地贫瘠,但是树木丛生,可以开荒种植。重要的是这里水系发达,不愁饮用灌溉。而且这里人迹罕至,我们走这么久没有遇到人,以后不会受打扰,比较安全。”
“人们弃之不顾的地方被你形容得这么好。”李添无可奈何地说,“是这样就这样。没有办法就是唯一的办法。在这种地方生存比别人辛苦,多努力吧!”
李庆正襟危坐:“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我们听圣人之言不会有错。”
18.野外 日
清晨,太阳未出天已经大亮。林间鸟鸣,泉流淙淙,一片生机。
李庆带领儿孙面向东方严肃站立:“我们安家立业,是关系世代的大事,得要祭告天地,祭告祖宗。”
李庆妻说:“匆促之间,连香烛三牲也没有准备,如何祭拜?”
李庆:“只要心诚就可以。我们撮土为香。”他撮了三个小土堆当作香,然后祝祷道,“皇天后土,山川神祇——中原扰攘,民不聊生。下民李庆率家迁来南海之滨。甘冒瘴疠,开辟蛮荒,希冀得一安身之地。求上苍保佑我们大小平安,子孙繁衍,万世其昌。”
李庆带领家人跪拜叩首。他又从随身软包中取出块祖先神主牌位,置于小土堆前,然后祝祷道:“吾李氏始祖及列祖列宗在上,不肖李庆率家迁来南海之滨,希冀得一安身之地,祈求护荫,后裔安康。承先启后,开来继往。忠孝仁义,伦理纲常。绵延祖系,源远流長。薪火相传,家道兴旺。根深叶茂,花繁枝壮。书香勿替,俊达贤良。人才辈出,世代荣昌。”
李家人垦荒,筚路蓝缕。他们烧荒辟地,开荒垦土。
李庆身着短衫,挥斧头砍树,汗下如雨,气喘吁吁。
(淡入)老家的书房里,李庆在执笔作画。李妻举案齐眉送上盖碗茶。李庆饮茶。李妻评画。(淡出)
李添挥刀砍荆棘。
(淡入)老家的账房里,李添在记账。他把一贯贯钱放入身后的柜子里。(淡出)
李杜氏挥动锄头翻地,样子笨拙,不时拄着锄头柄拭汗。
(淡入)老家的卧房里,李杜氏在梳妆台前,让丫头为她梳发。她用铜镜照面……(淡出)
李同璞下塘用畚箕兜鱼,兜到鱼就丢到岸上。李同璟在岸边,高兴地捡起鱼放到箩筐里。狐狸偷偷走来,李同璟害怕。李同璞上岸来,丢一条鱼给狐狸,狐狸叼起鱼走了。
19.一组镜头
李家雇人建房,李庆夫妇与工头讲样式。
(闪回)李家在老家豪华的旧居,堂屋里供着李庆随身带出的那块祖先神主牌位。(闪回完)
建房速度很快。墙壁都是竹糊以泥土,门窗为竹编,茅草盖顶。堂屋为陋室,正面泥涂墙壁上贴有红纸书写的“天地君亲师”,供奉着李庆随身带出的那块祖先神主牌位。这处有竹篱笆的院子,远观是一竹篱茅舍野外人家。
李家造船,一条小船泊于茅舍外河边,系于垂柳树下。
李家开沟渠引来塘水。
李杜氏也像男人一样劳作。她白天像三春晖,阳光般灿烂。晚上骨头散架般疼痛。李添为她捶背。
李杜氏带李同环挑野菜,摘一朵野花插在耳鬓。李同璞笑。
大家忍受着夏天溽暑。李庆夫妇生病了。
20.茶园 夜
黑暗笼罩荒野。一片沉香树亭亭玉立。
字幕:沉香树林。
狂风骤起,电闪雷鸣,暴雨倾盆。一个炸雷劈断一株沉香树。
21.树林 日
树林里,李添、李杜氏、李同璞在打柴,李同璟捡柴枝。
李同璞热了,脱去上衣。李杜氏揶揄他:“露出鸡肋,好看吗?”
李同璞:“没关系。这里没有外人。”
李杜氏:“有人看着你的。”
李同璞紧张地四处望:“没有人呀。”
李杜氏:“孔老夫子看着你。他说‘劳勿袒’。就是说,劳作的时候也不要袒露身体。”
李添说:“穿好衣服。圣人曰,穷不失义,达不失道。任何时候都要注意仪表。”
李同璞不好意思地笑了,顺从地穿好衣服,继续砍柴。
李添和李同璞挑柴去集镇卖,热汗淋漓。
22.谷涌集市 日
一个老年盲人弹拨着三弦,由小女孩牵引着走过。
李添父子成功卖柴。李添买少许荔枝,与李同璞食两粒后收起。
李添看到卖草席的,仔细看着问:“这是什么草编的?”
卖家说:“这是咸水草编的。这种草只有我们这个地方才有,名叫莞草。”
李添买下一张:“这草我看到过的。”父子俩踏上归程。
23.树林 日
沉香树林里,那株被雷劈的沉香树断口曝露在阳光中。
群鸟惊飞,一头野猪带着一群猪崽从树丛中蹿出,又钻进了树丛。
24.村庄 日
夕阳照着村落,一株大榕树下,一群老少村民围着那个老年盲人,听他弹三弦演唱:
往日里有一位蔡中郎,
进京赶考中了状元郎。
朝中有个牛宰相,
爱他才学招他做了东床。
那蔡中郎贪图荣华富贵,
忘记了父母不回家乡。
家乡遭灾闹饥荒,
家里苦了他的妻子赵五娘。
煮好白米饭孝敬公婆,
自己躲在厨房吃粗糠。
李添父子路过村庄,听到这唱段。李添告诉儿子:“这唱的是汉朝的事情,离我们现在已经一千年了。”
25.李家 傍晚
傍晚,李杜氏在窗口缝补,李添拿草席进来。
“娘子,你看我买了什么。”李添铺上草席,床上立刻显得干净明亮。
“难得你知道管家务了。那么脏就往床上铺,我得先拿去洗了。”李杜氏卷起草席。
李添:“岂止是铺上好。”
李杜氏:“还有什么呢,睡上舒服吗?”
“不止于此。”李添神秘地说,“这里有生财之道。”
26.河上小船 日
次日上午,李添带了李杜氏划船出门。
小船在河道里行驶,两岸有田野、有树林,穿过芦苇丛可见一片开阔的湖面。
鸥鹭惊飞。李添指与妻看,湖边生长着一片莞草。莞草长有一人高,像一道城墙延伸开。李添涉入水里,拔起莞草,洗干净根,挥舞给李杜氏看,仰天大笑。
27.李家 日
李家人从小船上搬回莞草,除掉茎、叶、根,洗净晒干。
院子里,全家人编织莞草席。李庆在一旁为孙儿编织草鞋。
麻线为经、莞草为纬地编织,剪齐,以素绢包缘。
李家人将草席搬上小船。
28.谷涌集市 日
李添挑草席走在集市上贩卖。
熊承志旁白:“外婆家编织的草席因为质量好而俏销。一家人有了生计,过着简朴而幸福的田园生活。”
李添卖了草席,带李同璞到街上买日用品。
一家土产店里,熊方城和伙计在招待客人。他店里也有草席出售,还有一些莞草制品。
29.李家 日
李家人辛苦劳作,种地,收莞草,编织草席。
院子里,一家人在编织草席。
祖母带李同瑗喂家禽,鹅鸭争食。李同璟和小犬游戏。
30.野外 日
草长莺飞,儿童放牧时做游戏。拥戴熊梦飞扮演将军,李同璞是另一方的将军,双方热闹开打。
儿童们让熊梦飞与李同瑗扮演结婚。
31.李家 夜
暮色四合,院子里李杜氏和李同环还在整理莞草。李同环撕下一片草叶吹奏歌曲。
李杜氏说:“你吹的是老家的调子。你有天赋,拿起什么都可以演奏出音乐,没有让你去拜师学习真是可惜了。我在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学会了箜篌、琵琶、笙、古琴。哎,天色晚了,怎么弟弟妹妹还没有回来?”
李同环:“还不是玩野了,想不到回家。”
李杜氏:“你去找他们回来。我也不做活了,去做饭了。”
李同环带小犬出门。
32.野外 夜
月出斗牛,徜徉在彩云间。李同环带着李同璞、李同瑗走在回家路上。小犬跑前跑后。
李同瑗惊奇地叫:“姐姐,你看呀,月亮在跟着我们走。”
李同环:“是吗?”
李同瑗:“那些树没有跟我们走,留在原地像一团黑影。只有天上的月亮在跟着我们走。”
“你知道吗,月亮在给我们照亮回家的路。”李同环唱起《天上月亮跟我走》。
小河水,哗哗流。
天上月亮跟我走。
高一脚,低一脚,
姐姐牵着我的手。
天上月亮跟我走,
一会儿在左一会儿右。
深一脚,浅一脚,
青蛙呱呱叫不休。
天上月亮跟我走。
一盏灯火在前头。
紧一脚,慢一脚,
妈妈守候在门口。
33.李家 夜
李家人在大榕树下乘凉,李杜氏给祖母摇着葵扇。李同环带弟弟妹妹用轻罗小扇扑流萤,然后过来围着祖母坐下,请祖母讲故事。祖母怀中抱李同瑗,李同瑗抱绢人。
银河灿烂。祖母讲牛郎织女故事:“你们看那天上的星星,那是天上的一条河,叫做银河。古时候没有银河,后来才有的。怎么会有银河?这里面有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乡村里有一个放牛娃。他孤苦伶仃,白天牵牛去耕田,晚上回到家里,没有人帮他做饭吃。天上的王母娘娘看他可怜,就派了织女下凡来照顾他的生活。织女帮牛郎做饭洗衣,让他生活得很舒服,还和他生了一儿一女。后来牛郎生活好了就变懒惰了。王母娘娘好生气,就命令织女回到天上去。牛郎好生后悔。他用箩筐一头挑了儿子,一头挑了女儿就去追织女,他一直追到天上。王母娘娘眼看牛郎要追上了,就拔下自己头发上的银簪子在天上一划,天上就出现了一道银河,拦住了牛郎。你们看,那银河的两岸,这一岸有一颗大星。大星两边各带着一颗小星。那就是牛郎和他的儿女。银河的另一岸有个形状像梭子一样的星,那就是织女。他们在隔河相望。”(画面按故事展开。)
“好惨呀!”孩子们发出叹息。
祖母:“后来,王母娘娘看他们可怜,发了慈悲,让他们每年七月七日晚见上一面。那天晚上人间的喜鹊都上天去搭成一座桥,让牛郎织女走上桥去相会。所以,七月七日的晚上人间是看不到喜鹊的,喜鹊都到天上搭桥去了。”(画面按故事展开。)
孩子们轻松地舒了口气,他们仰望深邃的天空,看银河,找牵牛星和织女星。
李杜氏走来,从祖母怀里抱起李同瑗:“乖乖,宝宝,我们进去睡觉觉。”
李同瑗不听从:“不,不,我还要听故事。姐姐哥哥不进去,我也不进去。”李杜氏哄着她,抱她进屋。“我们都回去睡觉了。”其他人也跟着回屋里去。
34.谷涌集市 日
李添摆摊卖草席和青菜。
一商人在集市上寻货,看了几处草席不满意,来到李添摊前翻看他的草席,与他讲价。
“好的,这些草席我都要了。”商人付钱,“你的草席质量好,价钱也公道,我打算订购一批。下一个集市那天,你给我送100条来,行不行?”
“哇,100条啊,10天以后。”李添在动脑筋,“能够预付定金吗?”
“没问题。”商人又给了李添一点钱,“麻烦你帮我挑到码头船上,脚钱另外付的。”
李添挑起担子随商人去码头:“走,我们去码头。这一点青菜没有卖完,送给你了。”
35.李家 日
院子里,一家人在赶制草席。李庆和李同环、李同璞也在努力干活。只有次子、次女在玩耍。院子里母鸡带小鸡觅食,犬懒洋洋地趴着。
“10天要交100条。”李杜氏忙得头也不抬地说,“怎么赶着做也是完不成的。”
“我约了几家一起做的。”李添说,“我现在去各家看看。”
36.谷涌 日
李添在甲邻居家检测草席制作和质量。
李添在乙邻居家检测草席制作和质量。
37.河边 日
到了约定交货日期,李添和一个邻居把100张草席装上小船。孩子们在河边观看。
李杜氏突然跑来河边:“官人,快来。婆婆病了!”
38.李家 日
李家房屋的堂内,地上一大摊秽物,是李庆妻子吐的。她弓着腰坐在椅子上,衣服上很多秽物。李庆抱住她的肩,扶着她的前额。
李添和李杜氏进来。李庆父子把李庆妻子扶到卧房床上躺下。李杜氏端了茶水来让她漱口:“婆婆,您哪里不舒服?怎么吐了?”
李庆妻子只是摇头说不出话。李庆说:“可能是昨天睡觉着凉,胃里难受。休息一下就会好的。”
李杜氏:“吐了那么多,只怕病得不轻。”
李庆:“不要紧的。我开张方子,去抓点药煎了服下去就会好的。以前都是这样。”
李添:“那么您就快开方子。我马上去集镇送草席,可以把药带回来。”
李庆坐在床边为妻子号脉,面色凝重。他到桌子前写方子,细细斟酌。
39.谷涌集市 日
商人已经到了,集市上、街头街尾找不到李添,他好焦急。
40.李家 日
李庆把药方交与李添:“这里面需要有沉香做药引,温中和胃,止呕吐,行气止痛。要上好的老沉香,给药店交待清楚。”
李添答应了,边看药方边往外走。
41.谷涌集市 日
商人在街头街尾踱来踱去,在一家杂货店前止步,观看店里的草席。
店主熊方城满面堆笑地迎了出来:“客官,里面请坐饮茶。有什么需要的?”
“看看您的草席。”商人进店翻看草席。“这草席很好的。”
熊方城:“需要拿一张吗?”
商人:“我要拿就不是拿一张,我要100张。”
熊方城:“啊,哪里有这么多?”
“哎,急死人的!”商人叹气道,“上个集市的时候我与人定了100条草席,约好今日来取货,他到现在还没有来。”
熊方城:“那就等一等。”
商人:“码头上船要开了。今天只有这一趟船,赶不上船怎么办?我今天要交货。违约要交罚金的,还有损我的信誉。”
熊方城:“我这小店只有上十条,全部给您也不够。”
商人:“好不好烦请您到别的店铺,到集市找一找,看能不能凑齐100条?”
“我帮助您想办法吧。您先坐会儿。”熊方城往店外走。
42.小船上 日
李添和邻居快速摇着小船,船上堆着草席。
43.岸边 日
熊方城带了一溜人背着草席随商人去码头。他们上船,把货堆放好。船缓缓开离码头,沿河去了。
李添和邻居的小船驶近,靠岸,将草席搬上岸。
44.谷涌集市 日
李添和邻居挑着草席从集市一头进入,停放在上次的位置,等商人来。他看不到商人影子,有些焦急。
熊方城和众人送草席回来。众人走散。熊方城回到自己店铺前瞥见李添和草席。他很惊讶李添带这么多草席来,就出门上前去问他。
熊方城:“你今天带了这么多草席来呀?卖得掉吗?”
李添:“这不是零售的,是一个商人要的。上一个集市的时候他找我订购,要我这次送来。”
熊方城打量草席:“是100条吗?”
李添:“是的。”
熊方城:“那商人长什么样子?”
听李添说了那商人的样子后,熊方城说:“坏了。那商人已经走了。”
李添:“是吗?”
熊方城:“他说船要开了,他等不及就走了。”
李添:“他不拿货就空手走了吗?”
熊方城:“他找我帮忙,从集市上,从商铺里凑齐了100张草席带走了。”
李添:“啊!”
熊方城:“这得怪你来晚了,人家等不及了。”
“这怎么办?”李添知道这后果严重。
“我并无意抢夺你的生意,是那商人太着急,我是帮助他解决困难。”熊方城停了一会儿说,“这样弄得我心里不安。我找大家把钱收回来退给你吧?”
李添不接受:“这像什么话?哪里有这道理?我又不怪你不对,是我来晚了,险些耽误别人的生意,还幸亏你救急。我怎么能够责怪你,放心吧。”
熊方城还是连连道歉。
李添:“没事。你先转去。我站一会儿,看能不能卖几张出去。”
熊方城满怀歉意,倒退着走了。
邻居担忧:“怎么办?”
“不要着急。”李添安慰他说,“不会少你们一文钱的。”
李添和邻居等了一会儿,卖出去两张。集市渐渐散了。
李添:“你在这里等我一会儿,我去药铺抓了药,我们就回去。”
45.药铺 日
李添走进药铺。一位须发俱白的坐堂医生在与人看病。他把药方给伙计。伙计拿算盘一一打账,把价钱写在药方上。
李添看了药方上的价格,暗暗咋舌。
46.小船上 日
李添与邻居没精打采地摇船回家。
太阳雨毫无预兆地直接从阳光里哗哗倾泻下来,淋得他们透湿,草席也湿透了。
47.李家 日
李添和邻居把草席搬进院子里。李同瑗高兴地喊:“爸爸回来了,带好吃的了。”
李添和邻居把草席竖立在李家院子里的凉棚中。李添送邻居离去后抱女儿进屋。
48.李家 日
李庆室内,李庆妻靠在床上,李庆坐在桌子旁读一本医书。李添敲门进来,李杜氏和李同璞、李同瑗跟随在后。
李添:“母亲好些吗?”
李庆妻:“好了,没事的。”
李庆:“药抓回来了吗?先给我看看。”
李添:“药没有抓回。我带的钱不够。我现在再去集镇抓药去。”
李庆妻:“不用去。只不过是反胃。我已经好了。”
李庆:“你吃饭没有?先去吃饭。”
“是。”李添退出。
李添夫妇带孩子回到自己卧房。
“我们吃过饭了。我去盛碗饭来,你就在这里吃。”李杜氏出去。
孩子和李添说话。李杜氏用托盘端来一碗米饭和一碗青菜。李添吃饭。
“你们都出去玩。大人要说话。”孩子们出去后,她在桌边坐下,沉重地对丈夫说:“怎么办呢?家里实在是没有钱了。”她拔下头发上的荆钗,“最后连我的金钗也卖了。我现在带的是自己用荆做的钗,真的成了荆钗。”
李添:“苦了你了。”
李杜氏:“大家都苦。不要说了。只是眼前这燃眉之急怎么办?”
李添:“你说能怎么办呢?”
李杜氏:“家里还剩一点钱。邻居的钱要先还,婆婆的药一定要抓的,你看要怎么凑合?你好好和邻家去说说,要是能欠着,等草席卖出去再给他们钱,婆婆的药就可以先抓。”
李添:“是了。听你的。我赶快先去张罗。”
49.谷涌集市 日
集镇街上,庾敬走过。他看到李添走过来,即打招呼。
庾敬:“李世兄,请了。”
李添回礼:“原来是敬二郎。请了。庾先生,近来可好?”
庾敬:“托您的福,还可以吧。府上可好?令尊大人可好?”
李添:“托福,托福。家父安好。只是家母欠安,我这就是去药店抓药。”
庾敬:“啊,那是大事,不耽误您了。改日登门拜访。”
50.邻居家 日
李添在付草席钱,满面歉意:“对不起。我暂时实在拿不出更多的钱。我一有了,马上送来。”
邻居略显为难,口里却说:“不碍事,不碍事。”
51.李家 日
李杜氏在屋后菜地剜菜。
李同瑗站在地边,拍着绢人的肚子说:“妈妈,娟子肚肚饿了。”
李杜氏:“娟子是谁呀?”
“是我妹妹呀。”李同瑗抱住绢人。
李杜氏:“知道了,宝宝。妈妈就来做饭了。”
52.李家 日
李杜氏揭开米缸,里面的米盖不了底。
53.池塘岸边 日
李同璞下塘用畚箕兜鱼,兜到就丢到岸上。李同璟在岸边高兴地捡起鱼放到箩筐里。
狐狸偷偷走来。李同璟丢一条鱼给狐狸,狐狸叼起鱼走了。
54.李家 日
李庆妻斜靠在床头,李庆喂她吃饭。
李庆妻:“这饭又是米少野菜多。”
李庆:“没有办法,家里的米吃光了。这野菜是媳妇和环娘去挑来的,这鱼是孙儿下河去抓的。”
55.李家 夜
子夜时分,室内一片漆黑。从李庆卧房传来惊呼:“快来人呀!”
灯光从李添房里透出。李添夫妇披着衣服,举着油灯出来,进到父母房里。
李添:“什么事情呀?”
李杜氏:“婆婆吐了,看一看。”
李添拿灯在床前地上一照:“哎呀,是血!”
李杜氏拦住李添:“嘘,别大惊小怪的。”她倒了一杯水递给婆婆,“婆婆,漱漱口。就吐在地上,我来扫。”
李庆茫然不知所措:“怎么办?”
李庆妻说:“不妨事,吐了就舒服了。”
李添:“要请大夫来瞧。”
李杜氏:“这么晚了,哪里去请大夫?”
李庆:“明天天亮去。哪里有大夫?”
李添说:“我在药店抓药的时候看到有坐堂大夫。”
李庆:“那就请他吧。”
李添:“那大夫一副白胡须铺满胸前,没有轿子是请不来的。”
李杜氏:“那就只有雇轿子接送,救命要紧,还有什么好说的。”
李添和妻子对坐在自己房内。
李添长吁短叹:“老先生一辈子都不知道柴米油盐的事情,现在叫我们怎么办?”
李杜氏泪下如雨。
56.李家 日
李添一大早带了李同瑗出门,提着小衣服包袱。
57.李家 日
李杜氏见到李同瑗床上的绢人,想给李同瑗带上,追出门已经不见人。
58.谷涌集市 日
李添在路上背着女儿,无比怜爱。
集镇上,李添抱着李同瑗站在集市里。李同瑗头发上插着草标,浑然不觉,好奇地看集市人群。
牙人走来,带李添来到街上一间屋内。
59.一组镜头
李添签完卖身契,放下衣服包袱,拿钱离开。
李同瑗发现不对,哭着追父亲,被牙人拉回。
李添回头,依依不舍。
牙人骂他:“你快走呀。你是个男人吗?”
牙人妻关上门,拿长竹板狠打李同瑗,唯不打头脸。
李同瑗哭喊:“爸爸,爸爸。”
李添在药店里延请坐堂医生。
李同瑗哭喊:“妈妈,妈妈。”
在李家,李杜氏抱着绢人抽泣。
李同瑗哭得声嘶力竭,最后无力哭了,眼中充满怨恨。
60.谷涌镇 日
一副滑竿抬了那位坐堂医生走在路上,李添在前面带路。
滑竿一直到李家院子里停下。医生下轿,李添恭敬地延请他进屋。
61.李家 日
家里气氛紧张。李同环、李同璞和李同璟呆呆地站在堂屋里,大气也不敢出。看到须发俱白的医生进来,他们吓得互相握住手。
医生为李庆妻把脉,看舌苔,到桌子边写处方:“病者脉息细数,舌苔淡白。此病系溽暑所侵,脾胃受损。腹胀痞满,食后胀甚。长期泄泻,肢体倦怠,神思疲倦,少言懒语,形体消瘦。现开方剂试服七天。这病已经被府上耽误久了,服了这七剂,看效果再调整处方。此方剂中有味药为莞香,是东莞本地产沉香,比较贵重。沉香是阁老药,合百药,百药合。行气止痛,温中止呕,对患者应有特效。”
李庆问:“我们马上去抓药。请问集镇上药店的沉香都是莞香吗?”
医生:“我们药店的沉香都系本地所产,是享誉天下的莞香。”
李庆:“都是天然生长的吗?”
医生:“这话很难三言两语讲清楚。以前沉香树都为野生,受天打雷劈,它的树枝折断,或者是被兽咬虫伤,那伤口处就会结出沉香。后来茶园人发现如此,就开始人工种植了,他们对沉香树木加以刀斧锯凿,俗称开香门,那受损的地方三五年就会结出沉香来,采完香的地方形成新的伤口,三五年又可以再采沉香。这种人工开香门所得的沉香与野生树结的沉香香气一样,药效也是一样的。”
李杜氏在一旁听了若有所悟。
62.谷涌集市 日
李添用滑竿送医生回到集镇药店,按方购药。
李添提了几包药走在回家的路上。
63.野外 日
李同璞在野外奔跑,摔倒,爬起来继续奔跑。
熊梦飞和一些玩伴在做游戏。李同璞跑来,大声哭喊:“他们把我的妹妹卖了,卖了我的妹妹!”
64.熊家 傍晚
熊梦飞在家里发出阵阵叹息,熊方城关心地问:“儿子,什么事情不高兴呀?”
熊梦飞:“李家把他们的小妹妹卖了。”
熊方城:“啊!李家一定是遭难了,遇到过不去的坎了。如果不是这样,他们家那么爱孩子,做不出这样的事情的。”
熊梦醒插嘴说:“那妹妹是哥哥的媳妇,他们结了婚的。”
熊方城:“哈哈,有这等事情?我这做父亲的怎么都不知道?”
熊梦飞:“怎么办呀?他们把她卖到哪里去了?我再也见不到她了……”
熊方城沉思后说:“外乡人不容易的。我们去把那妹妹赎买回来,送还他们家,好不好?”
熊梦飞高兴地说:“好呀,你是个好爸爸!”他又着急地说,“不知道他们把她卖到哪里去了,到哪里去找她。”
熊方城:“你别急。这个镇上没有我不知道的事。”
熊方城带儿子们提着灯笼出门。他们家有很大的宅院,有童仆在做家务,门童为他们开门。
65.谷涌镇 夜
两位老者更夫提着灯笼,一人手中拿锣,一人手中拿梆,边走边敲:“关好门窗,小心火烛!”
66.牙人家 夜
集镇上牙人的屋内,牙人夫妇正在折磨李同瑗。
听到敲门声,牙人让妻子把李同瑗关于里屋,方才开门。
牙人:“哎呀,是熊大官人。请进,请进。”
熊方城扫一眼室内:“任狗子,这几天做了什么坏事?”
牙人:“不敢做坏事。就是混日子。”
熊方城:“你今天买的小丫头呢?放在哪里?”
牙人知道无法抵赖:“您这么快就知道了。还在家里没有脱手。”他打开里屋房门,牵出李同瑗。
李同瑗一见熊梦飞就挣脱牙人的手,跑过去抱着熊梦飞哭:“哥哥救我。”
熊方城看到李同瑗被打的样子,不觉大怒:“你这狗东西,竟然把个孩子打成这样!我要送你到官府,告你拐卖人口。”
牙人连连求饶:“老爷恕罪,老爷恕罪。小的再也不敢了。您把孩子带走,我身价也不要了。只求不送官。”
熊方城:“卖身契在哪里?”
牙人拿出卖身契交给熊方城。
熊方城看了收起说:“我不欺负你,按原价退钱你,到我店铺去拿。以后不许做此等恶事。我们走。”
熊方城抱起李同瑗往外走,他的两个儿子打着灯笼,打了胜仗一般跑前跑后。
牙人妻把小衣服包袱收去里屋。
67.熊家 夜
熊方城一进自家院子,就命令一个婢女:“把她带去梳洗换衣服,好好对待,这是我的小女儿。”
李同瑗梳洗后被带到书房,熊方城在那里等她。熊方城看到这清秀的小女孩很喜欢,拉了她的手与她说话。熊梦飞、熊梦醒这会儿倒是矜持地站在一旁。
熊方城:“你受惊了,他们打了你,还痛吗?不要害怕,我见过你妈妈,见过你家里人。我们是熟人,这两个小哥哥和你玩得很好的,你们是好朋友,是吗?我现在把你送回家,见你父亲母亲,好不好?”
李同瑗突然惊恐地喊:“不要,不要。我不要回家,那不是我的家。他们把我卖了。我不要回去!”
熊方城很意外,不知道怎么办:“还是得回家。小孩子要有个家。”
李同瑗:“我不回去。您要是送我回去,我就跑。”
熊方城:“那怎么办呢,你住什么地方呢?”
李同瑗:“我住在您这里,给您当丫头,为您做事,就像这位小姐姐一样。”
熊方城一筹莫展,望着儿子。两个儿子好开心。
68.李家 日
李庆室内,李庆妻坐卧在床上,李添在床边垂手侍立:“妈妈今天好些吗?”
李庆妻:“服药后好多了。”
李添:“这才服一服。一共有七服药,服完后会好的。这医生就是高明。”
李庆妻:“我吃了鱼羹觉得好鲜美,比药对我更有用。”
李添:“鱼羹是您儿媳妇调制的,鱼是您孙子抓的。”
坐在窗子旁的李庆说,“在南方真的是好。河里有鱼虾,山林里有野果,还有野兔、野猪,饿不死人。”
李添:“感谢您把我们带来南方。现在苦一点,熬过去就好了。”
外面传来呼唤声:“李先生在家吗?”
李杜氏在门外说:“有人来访。好像是姓熊的先生。”
李添:“有客人来了。”
李庆:“我身体不好,你代我接待吧。”
李添回到自己房里,让李杜氏为他穿长衫戴帽子后出来。
69.李家 日
李添打开篱笆门:“熊相公请进。”
二人寒暄毕,熊方城说:“久欲拜访,贱务缠身,不得空闲。今日登门打扰清闲,望乞恕罪。”
“先生屈尊驾临,蓬荜生辉。里面请。”李添迎接客人进大门。
70.李家 日
熊方城进堂屋,见是一陋室。正面泥涂墙壁上贴有红纸书写的“天地君亲师”,简单的条台上供奉祖先神主牌位。靠墙壁有一张木餐桌,两旁放有椅子。熊方城把手信放在桌子上。宾主重新见礼。入座。
熊方城:“在下带有土产干货和一包新茶。不成敬意,敬请笑纳。”
李添:“在下何德,如此厚礼,实不敢当。”
李杜氏用托盘端了茶水奉上,与熊方城万福,熊方城起身答礼。李杜氏退回里屋。
熊方城:“令尊老大人可安好?”
李添:“托福。家严近日违和,不能出来会见,敬请原谅。”
“年长之人,应当好好摄养。请代致问候。”熊方城转入正题,“今日造访,为一事相告。”
李添:“请讲。”
熊方城:“令爱瑗瑗小姐现在寒舍。”
“啊!”李添一惊。
李杜氏从屋里出来,在靠侧面椅子坐下。
“昨日犬子回来家中,说贵府将小妹妹卖了。在下想贵府可能是遇到一时之难,出此下策,即去牙人处将妹妹赎买回来。愚原意是将她送回府上。”熊方城停顿不言。
李添垂头不语,李杜氏已经是泪流满面。
熊方城:“她的身价钱鄙人已经付了,不用府上出。”
“不可以的。”李添不同意。
熊方城:“这是她的卖身契,还给你们,无须付钱。”
李添:“不可以的。我们不接受。”
李杜氏如梨花带雨。熊方城看了无比怜惜。
熊方城:“我提出送她回府,妹妹却不愿意。愚意以为,你们作为父母去接,可能她就回心转意了。”
李添:“不可以的。我们卖了她是被逼无奈,等将来家境好转,我们再赎买回来。现在不行。请阁下收起这纸。”
李添站起身,作势送客:“感谢光临,来日回访。”
熊方城起身:“告辞了。”
“得知小女在府上,我们安心了。”李杜氏行礼,“有劳善待,感恩不尽。”
李添送熊方城出门。
李庆从屋里出来,老泪纵横。李杜氏拭干眼泪,安慰老人。李庆做手势示意不要惊动屋里的妻子。李添回来屋里,三人相对默然不语。
李同璞从屋里出来:“爸爸,我要出外做工,挣钱赎回妹妹。”
71.张家 日
在狗吠声中,李添带李同璞来到张东平家。
篱笆院子里种有果树花草,一只母鸡带几只小鸡和一群麻雀在争食。50岁的张东平在练拳,李添在门边等候。张东平做收势停止练拳,来到门前。
李添:“张大官人,请了。”
张东平开门:“李大官人,请了。请进来说话,有何见教?”
李添:“冒昧打扰,还请原谅。听说先生要雇一牧牛儿童,不知道是否确实?”
张东平:“是有此事。与我牧牛的孩子已经大了,他家里让他辞工回去种田,我正在找人接替。”
李添:“果真如此。您看我这儿子是否可以做得了?家里困难,想让他出来谋份生活。”
张东平:“这孩子我见过,很好的,想来就来吧。有言在先,工钱不会高。”
李添:“谢谢您了,有口饭吃就可以。孩子不懂事,还望调教。”
72.李家 日
大清早,在堂屋里,李添和李杜氏坐在上方,李同环、李同璞、李同璟垂手站立。侧面椅子上放着一个包袱。
李添教导道:“璞儿,家里困难,你能够体谅。出去做工,为人牧牛,这是你有志气,是好男儿。出去与人佣工,替人苦力,也是生活,不要轻视。凡事谨慎,不可出差错。端人碗,服人管。主人吩咐要先答应,说话面朝主人站立,不像在家里随随便便。知道吗?”
李杜氏说:“家里遇到困难,万般无奈,送你去牧牛,我们也是心痛。你出去好好做,我们才放心。要知道,当官的是人,发财的是人,做工的也是人。不要堕落志气,不能拿人东西,地上看到一文钱也要捡起来交给主人。若是发现你不守规矩,便不是我李家子孙。儿,去吧。”
李同璞进到里屋,问候祖父祖母:“祖父、祖母,孙儿从今天起要出外做工,不能在膝下伺候,望祖父祖母多保重!”
李同璞跪下叩头。祖母在床上招手让他到床前,抚摸他的头和手。祖父牵他的手走到外面。
李同璞叩别父母,自己拿了包袱随父亲出门。李庆等人送他到柴门,看着李添带他走了。
73.一组镜头
张东平和妻子还有婢女春红带着李同璞来到牛棚。张东平教李同璞接近牛。春红好奇地看李同璞。
张东平带李同璞来到柴房。指着一张木板床说:“晚上你就睡这里,挨着牛棚好照顾。”
堂屋里,张东平夫妇对坐吃饭。李同璞分开在一旁小桌吃,是同样的饭菜。
春红伺候盛饭,也为李同璞盛,李同璞推辞。
张东平:“孩子,你就让春红给你盛饭,不要讲客气,饭要吃饱。”
晚上,李同璞睡在木床上,隔间是牛棚,只隔有一道矮泥墙。牛反刍,发出难听的声音。
李同璞不能寐,他看着床前明月光。
李同瑗看着床前明月光。
李杜氏看着床前明月光。(一屏幕三画面)
月光下,沉香树叶发出沙沙声,像是在叹息。
74.张家 日
李同璞出外牧牛,他骑在牛背上。
牛吃草,李同璞与儿童玩耍。
水塘里,李同璞洗牛。
回到家里,李同璞把牛关进牛棚。
李同璞拿了衣服在水井旁洗衣,春红过来抢着帮他洗衣,与他说话谈笑:“看你就是书生样子,怎么会洗衣服?用清水搓一搓不行,去不了汗。”
春红去厨房抓了草木灰,装在淘箩中,加水过滤,用来洗衣:“看到没有。”
75.谷涌 日
农田里,李添扶犁,李杜氏和李同环拉犁,李同璟在一旁观看。四人都戴孝。
庾敬带儿子庾德信(17岁)坐在船上,有船工摇船。
小船靠岸,庾敬上岸,整理衣衫。庾德信手提礼物,还有一袋庾家粽子。
李家柴门关着。庾敬见李家人在田里劳作,便走过去打招呼:“啊哈,李先生,您是在躬耕南阳呀。”
“啊,庾先生。”李添停止耕作,“您是出来郊游,寻觅锦囊佳句吧。”
庾敬:“今日天气晴和,特地携犬子前来拜访。”
李添:“不敢当。如此就请到寒舍小坐。”
李家三人洗脚上田,穿上草鞋,与庾氏父子见礼。李添扛了犁,带路回家。
76.沉香树林 日
一大片沉香树林,张东平带着李同璞来查看管理。
张东平:“昔之香生于天者已尽,幸而东莞以人力补之。我们茶园就是东莞最早人工种植沉香的地方,是莞香的祖源地。家家都靠种沉香维持生计,我们家的这片沉香树林不是很大,但每年出产还行,也够我们的生活开销了。我的儿子在外做官,对家里事情毫不关心。我年纪老了,有些事情做不动了。我要把种植沉香的技术传给你,你好好学。将来我雇用你管理这片林子,比你耕田要强多了。愿意吗?”
李同璞:“谢谢您老,我愿意,我要好好学。孔夫子教导我们是‘每事问’,我要多学知识。”
77.李家 日
堂屋里,桌上已上好菜。庾敬坐在上方,庾德信坐在宾位,李添穿着整齐地坐在主位。李杜氏坐在侧面墙壁前的椅子上,带着李同璟。李同环在里屋,都不上席。
李添举碗:“古人说,‘半夜客来茶当酒’。鄙人以茶代酒敬远客。”
李添敬庾家父子,三人同举碗饮。
庾敬说:“贸然造访,还蒙赐饭,实在不安。”
李添:“家严在日,常常念及先生施粥之德,盛赞先生善举。今日有机会感谢,也是高兴。”
庾敬:“令尊、令堂遽尔仙逝,令人不胜悲哀。”
李添:“家严、家慈年迈之人,不堪路途劳顿,到此又加水土不服,遂罹病不起。他们带领我们一家南来,筚路蓝缕,安下家来,实在不容易。我们子孙后人,会永远感念。请用点菜。杜甫说,‘盘餐市远无兼味’,五百年前已经代言我今日。这鱼是自己从池塘里抓的,这鸡是自己喂养的,青菜是自己种的。无以为敬,教人赧颜。”
庾敬:“先生像先贤住的是草堂,过的是隐士生活,真的是令人羡慕。”
庾敬夹起盘里的粽子送到李添碗里;“请先生尝一尝,这是高祖百多年前来广东做官带进岭南的庾家粽子,和唐代长安的庾家粽子出自一脉。”
李添品尝,赞不绝口:“有福了,色香味俱全,吃起来香软可口,当年唐明皇都赞不绝口的庾家粽子,果然名不虚传。”
李同璟在舔口水,李杜氏轻轻地拉他向后。
李添请庾敬吃鱼。庾敬也赞不绝口:“啊,这鱼羹味道鲜美,调制得真好。”
李添:“这是小女做的。”
庾敬:“好手艺。令爱何处?刚才已经见过,何不请出来说说话?”
李添唤李同环出来。李同环出来与庾敬行礼后,站立母亲身旁。
庾敬:“小姐好手艺。我一生讲究美食,从未尝到如此美味。”
李同环:“承蒙先生谬奖,献丑了。这是家母教我做的,没有学到家。”
庾敬:“小姐一定是才艺双全。敢问读过什么书?”
李添回答:“她是她母亲教导的。读过四书五经,习过琴棋书画。又从她祖父学了《黄帝内经》。”
庾敬:“哎呀,这学的大大超过吾儿了。我二老膝下生有九子,只此一子从小被宠爱,管教不严,学业不精。至今一十七岁,只是一员秀才。大失吾望。”
庾德信调皮地说:“儿生性散淡,无意功名,考一名秀才撑门面足矣。”
庾敬:“这是因为家境尚宽裕,养得起你这闲人。我也不是逼迫你走仕途,一个人总得有点才学,不能是个瓷器枕头,表面光鲜腹中空。”
庾公子有点不高兴:“您怎么知道我腹中空空?”
庾敬:“那么,你可以显示与我们,即席吟诗填词。”
庾德信:“吟诗填词非不能,只恐怕太长,减了大人进餐胃口。不如对对子,简单有趣。”
大家微笑表示认可。
庾德信说:“小子出对。这席上有鱼,我就以鱼出对——‘鱼龙腾飞,甘霖遍大地’,求答对。”
李添笑着说:“好吉兆,显示公子即日高升,济世救民。小女也曾习得此艺。女儿你可否答对?”
李同环说,“爹爹为难我,我只有献丑。这席上有鸡,我的答对是——‘鸾凤和鸣,佳音满人间’。”
庾敬抚掌大笑道:“大喜,大喜!这答对妥帖,不愧是才女。想这‘鸾凤和鸣’是婚姻之意,真的是大喜呀。李庾两家合亲,岂不就是‘鲤鱼’跳龙门!我现在就替小子求亲,不知道李相公家可否俯允?”
李同环羞得满面通红,避回里屋去了。临去时不自觉地回头看了一眼庾公子,因为她一直是低着头,没有见到此人相貌。
李添:“不敢高攀。”
庾敬:“说哪里话,算是我们家高攀了。我将托媒人送八字来,正式求亲。哈哈。”
庾家父子告辞离去,李添相送。他的回礼是熊方城送来的礼物。
78.李家 日
李杜氏和女儿坐在堂屋说话。不懂事的小儿子在一旁听,手里拿着庾家粽子用舌头在舔。
李杜氏:“环娘,你认为这件事怎么样?”
李同环脸带红晕,羞答答地说:“我怎么知道,我想都没有想过哩。”
李杜氏:“按说你也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家里到此处落脚后一直忙于生存,没有考虑你的终身大事,还把你当男孩子使用。”
李同环:“妈,我是家里一个人,大家做的事情我也应该做,您没有什么不对。”
李杜氏:“今天这事情提醒我要关心你的大事了。我们在此地是外来人,无亲无故,你的亲事无人可托,得自己物色人家,茫无头绪。这人家送上门来,也许是天意。这人家说来奇怪,居然是我们来此地接触到的第一人。他家虽然不是富豪,却也家道殷实,难得的是有善人的名声。”
她的话被李添打断。李添兴冲冲地跑进来,被门槛绊了一跤,站起身也还在笑。李杜氏揶揄他道:“穷人作欢,必有大难。”
李添说:“我没有作欢。”
李杜氏:“看你那高兴的样子。”
李添:“谁说我高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李杜氏:“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李添:“我怎么高兴得起来?一贫如洗的,哪里来的一副嫁妆呢?”
李同环羞得跑进屋里去了。
李杜氏:“听你这说的,好像你与他家把大事都谈定了似的。”
李添:“没有定也是差不多。他们家来求我们,我们愿意就行。”
李杜氏:“那也还离得远。他们家要托媒人送八字来,我们还要请人排八字,还要看二人八字合不合。不用急的,谁知道还会发生什么事。”
79.张家 夜
饭后,张东平拿一本《莞香述要》问李同璞:“你读书识字吗?”
李同璞:“回您老,我三岁时妈妈就开始教我识字了。”
张东平:“这是关于沉香种植技法的书,你拿去好好读,将来我们家沉香种植就依靠你了。”
“好的,谢谢您老。”李同璞好高兴。
80.张家 日
李同璞出外放牛。他骑在牛背上,吹着竹笛。牛角上挂着一卷书。
牛被系在树荫下。李同璞靠树坐下读书,摇头晃脑地。
春末夏初,雨水充沛,青草蓬勃生长。草地上,牧童玩耍。这时候,一个儿童牵了一头牛从山坡过来。一个牧童见到,大声喊叫:“不要过来,赶快牵走!”
那头牛见到这边有头公牛,就冲了过来。那儿童没有能够扯住,系牛的绳子脱手了。
那牛直奔李同璞的牛来,两头公牛立即打起架来。
李同璞和那儿童不敢上前拉,几个儿童只能大声恫吓。闹声引来几个乡民,也只敢远远观望。
开始的时候,李同璞的牛因为被系在树身,吃了亏。它奋力挣脱绳索,全力反击。
张东平气急败坏地跑来,看到自己的牛受伤了,急得跳脚。
张家的牛最终得到胜利,那头牛逃跑了,它受伤无力追击,也趴下了。
张东平上前看到牛身上出血,心痛不已,失去理智,捡起地上树枝抽打李同璞:“叫你放牛,你是放牛还是在玩?”
李同璞大声求饶,乡人劝解扯住。
81.张家 日
李添和李杜氏在张家门口叫:“开门,开门!”
张东平跑来开门:“来了,别急。”他看到李家夫妇立即蔫了。
李添问:“我的儿子呢,我的儿子在哪里?”
张东平带李家夫妇来到柴房。他们看到儿子躺在床上,张妻站在一旁,春红在喂李同璞喝药,她的眼圈红了。李同璞手臂有包扎处,裸露的皮肤有青紫瘢痕。床头放着那本书《沉香述要》。
李杜氏查看儿子伤情:“我们来了,可怜的璞儿。”
张东平说:“对不起,我错了,不该打你们孩子。我已经送他去看过医生,医生说没有伤着。请原谅。”
李添:“是我们孩子不好,贪玩,没有管好牛。”
张东平:“那时候看到我的牛浑身是血,我就打了他,是我的亲生儿子也要打的。现在正是用牛的季节,哪个农家不疼牛?”
李添:“是的。我们把孩子交付给您,该打就打,该骂就骂。”
李杜氏不同意:“孩子是不懂事,也不应该打骂。再说,牛要打架,谁管得了?大人都不敢去扯开,何况是个小孩。”
李添去抱起儿子:“璞儿,我们走,回家去。”
李同璞:“我不走。我要打工挣钱,赎回妹妹。”
李杜氏:“好儿子,先回去休息几天,伤好了再说,我们走。”
李添背起李同璞往外走,李杜氏扶着。
李同璞指着床上的书说:“我可以要那本书吗?我还没有读完。”
张东平把书拿给他:“这书送给你了。我会把你的工钱送来,还有治疗费。”
李添:“不用,不用。”
张东平夫妇送李家人到大门口。
李同璞回头挥手与春红告别。
82.李家 日
守候在篱笆门口的李同环、李同璟奔跑向前,迎接李同璞。
李同璞从父亲肩头下来,跑去会合姐姐、弟弟,三人抱在一起。
83.熊家 日
院子里,李同瑗和熊梦飞、熊梦醒在做游戏,有婢女在一旁看。
李同瑗被手绢蒙住眼睛,找两个孩子。他们都笑的开心。
李同瑗触到一个人,赶快抓住,哈哈地笑。她把手绢取下,向上一看,这个人是她的父亲,她的笑凝固了,吓得往后退。
李添伸出手:“乖女,爸爸来接你回家。”
“不,不。”李同瑗躲到熊梦飞身后。
“妹妹,”李同璞走上前,“我来接你回家。我在别人家做工,得到一笔工钱。再加上那家主人打了我,赔偿我一笔钱。我现在有钱来赎回你了。”
李同瑗:“不,不,我不回去。那不是我的家。”
李同璞:“妹妹,我们回去。”
“不,不。”李同瑗跑进屋里。熊家二位公子和婢女跟着跑去。
李同璞绝望地呼唤:“妹妹,妹妹!”
李添望着熊方城,无可奈何。
84.谷涌 日
熊承志旁白:“不久后,庾家催婚,选择吉日将我大姨李同环接过门。他家送了大批彩礼。我外婆家就以彩礼作为嫁妆。婚礼办得风风光光。大姨婚后夫妻和谐,产有四子五女,使得庾家人丁兴旺。
“庾家是名门望族,‘庾’字是掌管国家粮油的官名。他们家在上古的尧帝朝中便担任此官职,后来就用此做了家族的姓氏,流传至今。庾家祖居陕西岐山,后来迁居南京、淮安及江西。有一支迁来东莞定居,是开发茶园最早的氏族。他们广辟田亩,种植粮米,驻地‘谷涌’即以此得名。
“攀上这么个富豪亲家,外婆不想沾光。大姨归宁时常会带些钱物,外婆会严加训斥,不接收他们家任何礼物和帮助,过着安贫乐道的田园生活。”(画面按旁白呈现。)
李同璞帮父亲耕种农田,次子李同璟牧牛。
85.谷涌 日
私塾,十余名儿童分行席地而坐。教师坐在台上的蒲团上,摇头晃脑地带领学生吟唱:“静而后安,安而能后定,定而能后慧,慧而能后悟,悟而能后得。”
学生跟着读。忽然狂风大作,吹动门窗。
“哎呀,不好了!”教师惊呼,“刮台风了。大家赶紧回家。”
说着雨就下来了。李同璞和同学们急忙离开学校,慌乱地在路上奔跑。
86.李家 日
李添和李杜氏在院子里编织草席。忽然起风了,远处传来隐隐雷声。
小犬惊恐地跑来躲在李添脚下。
李添:“哎呀,台风来了。快进屋。”
他们跑进屋的时候,雨就下来了。
87.谷涌 日
天上乌云翻滚,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席卷而来。
李同璞浑身透湿,进到路旁很小的一座土地庙避雨。
88.李家 日
狂风摇晃房屋,发出凄厉的尖叫。雨水从屋顶哗哗流下。李杜氏抱着李同璟站在干处。
李杜氏大喊:“你还在忙什么?赶快去接璞儿呀!”
李添慌乱地说:“我在找伞。这台风说来就来,叫人措手不及。”
89.李家 日
李添拿了油布伞跑到门外。刚到院子里,风就夺走了他的伞。狂风吹得他趔趄几步,浑身立即湿透。他听到身后哗啦响,回头一看,狂风刮走屋顶三重茅。
李杜氏放开李同璟冲进堂屋,用手绢包起祖先神主牌位和李庆牌位,揣进怀里,又冲了出来。一家三人紧抱在一起。
天昏地暗,电闪雷鸣。
90.谷涌 日 外
一只狐狸在奔跑,雷追着它打。狐狸跑进土地庙。李同璞认出那只狐狸。狐狸躲到他身后。
雷电渐去远方。狂风平息,雨势减弱。狐狸离去,临行时回首望李同璞。李同璞走出土地庙,向土地公公作揖后回家去。
李同璞回家,看到一片狼藉。风仍飘飘,雨仍潇潇。李家人无助地互相看着。
91.谷涌 日
台风成灾的惨状。房屋农田被毁,大树连根拔起。光影渐暗,入夜。
92.李家 日
乌云流动。李家人修葺房屋。他们扶正竹编的墙壁,夯实基础。屋顶是空的。地面泥泞。李添挖洞,埋进木桩。开槽,埋进竹条。李杜氏和李同璞搬竹条,李同璟帮助扶正。
院子里传来李同环呼声:“爸爸,妈妈。”
李同环和庾德信快步进来,船工拎着东西紧随其后。李家人把他们迎进堂屋。庾德信让船工把带来的东西放在椅子上,船工退出,庾德信与岳父母见礼。
李同环抱住母亲哭:“遭难了。怎么得了!”
李杜氏:“没关系,乖女,会好的。”
“昨天刮起大风,我们都好担心。我一夜没有睡稳,早上一起床就要来看。公婆让我们送一点钱,一点米来。想到你们不能做饭,还让带了饭菜。”
李杜氏:“谢谢你公公婆婆,想得真周到。”
庾德信把食盒提到桌子上。
李同璟叫道:“我饿死了,我要吃呀。”
李同环把饭菜从食盒里拿出来,在桌子上放好,连碗筷都带来了。大家一同吃饭。
李同环:“随便吃吧。我们一早上过来也饿了。哎,我们家为什么要遭受这么多磨难,一桩不了又一桩,还让不让人过?”
李杜氏说:“生活就是这样,有欢乐也有磨难。只要好好过,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李同环望着阴沉的天空:“屋顶没有了,怎么过夜?”
李添说:“要赶紧先收拾好堂屋,安置好祖宗位。我们没有屋顶也好过夜。别的一步步地做。”
李同环问李同璞:“昨天刮风的时候你在哪里?不害怕吗?”
“怕的,哪有不怕的。起风的时候我在学宫,老师叫我们赶快回家。我跑到路上狂风暴雨就下来了。我躲进那座小土地庙,可怕的事情就发生了。”
众人专注地听。
李同璞:“闪电劈雷好可怕的,我看到一只狐狸跑进来了。”
“啊!”众人惊呼。
李同璞:“我好害怕,后来一看,那狐狸我认识,我喂过它鱼。”
“我也给过它鱼。”李同璟兴奋地叫。
李同璞:“土地庙只有巴掌大的地方,转不开,我只有硬着头皮不动。外面的雷就在头顶上炸开。狐狸往我身后钻。后来我不怕了,还摸了它。”
李同璟:“后来呢?”
李同璞:“后来,雷电远去,风停雨住,那狐狸就出去了。临走时它还看了我一眼。”
“哇!”众人舒了一口气。
庾德信站起来对李同璞长揖:“哎呀,你是贵人呀。那是千年狐狸渡劫,雷电就是专门来打它的。它要躲在贵人身后,雷电不敢打贵人,它就躲过一劫。你是贵人,狐狸将来要报恩的。你大富大贵以后别忘了照顾你这姐夫。”众人哈哈大笑。
93.谷涌 日
数日后,李家的房屋已经修复。李杜氏带李同璞、李同璟出门,提着箩筐:“我带你们采蘑菇去,给家里添个菜。”
李杜氏和李同璞、李同璟走在山野。那只狐狸出现,坐在草地上,李同璞上前去欲摸它。那狐狸转身离去,李同璞追赶,李杜氏和李同璟也跟随。他们穿过山溪、密林,见到一棵被飓风吹倒的大榕树。狐狸穿过去,不见了。
李同璞跟随过去,发现一大片原始树林。他走到一棵树前,发出惊呼:“啊,沉香!”
李杜氏:“什么?”
“这是沉香树。我在张东家家里的时候,他教我怎样种植沉香,所以我认识。沉香树受了伤,伤口会结出沉香。”
李杜氏对着树上的沉香仔细看:“啊,是的,这是沉香。沉香是名贵的香料,比黄金还贵。我们在老家的时候时常也用,所以我认识。这么一大片野生沉香林,都是结了沉香的树,我们发财了,再也不受穷了。老天有眼啊!”
李同璞:“是那狐狸带我们来发现沉香林的。”
李杜氏:“也许是吧。不过依我看来,是因为狂风刮倒了那棵大榕树,才露出了这片树林。真是老天赐给我们的。你快回去叫爸爸拿锯子、斧子来割沉香。老天保佑呀,祖宗积德呀!”
熊承志旁白:“外婆收获沉香,去集镇出售获利。从此,外婆家以种植沉香和售卖沉香为业,逐渐摆脱贫困,生活富裕,积累了财富。外婆家开始广置良田,提供给逃避战乱迁徒东莞定居的外来人租种。”
集镇上出现一个铺面,挂有“茶园莞香”招牌。李添在店铺管理,生意兴隆。
94.万江 日
字幕:十年后。
茅屋消失,现出豪宅深院,一些人穿行其中。
在前座大堂,李添在布置家政:“你们已经成人。璞儿懂得沉香种植技术,以后家里的莞香园全靠你管理。虽说茶园是广东最早的香市,我们的沉香要靠行商来我们店铺购买。要是能运到广州去卖,价钱要翻好几倍。以后这项事情我们自己做。璟儿灵活,你就去广州跑生意,见世面,好好磨炼。”
95.苏州 夜
熊承志旁白:“在平江,八月十五有熏月的习俗。月明之夜,家家户户在天井里摆供桌,放斗香。斗香系花神店所造,其式四方,上大下小,纱绢糊之,四角挑灯。大者四围各宽二尺许。炷香其中,香高者可二尺许,为沉香制作。沉香为众香之首,效能祛秽安神。人们祭月,祝愿男子蟾宫折桂,女子貌如嫦娥,家人团圆如皓月。”
这户人家的天井里,一对年轻夫妇在祭月。
男子说:“沉香的生意很能够生钱。广东的莞香天下闻名。吾欲往广州购莞香去。”
女子问:“要多久返回?”
男子:“往返两个月。要我给你带什么吗?”
女子:“带回君心即足矣。”
男子:“人回了,心就回了。”
女子:“就只怕人回心不回。”
96.广州 夜
酒楼上,客商打围,红灯高檠,舞女笙歌。地方商人接待那位平江客商。
一个商人引了李同璟进来,把他与平江客商介绍:“这位官人是平江来的,姓苏,名明德。专门来收购沉香。这位官人是东莞来的,姓李,名同璟,他们家的莞香园遍及东莞茶园、白石岭、鸡翅岭、百花洞、牛眼石诸处,是本地最有名的富贾豪绅。今日两位贵人会面自有缘分。”
大家入席,觥筹交错,把酒言欢,商谈交易,舞女凑兴。
97.广州 日
街市边的园林里,长廊边的亭台,一少女正在表演香道,有少女弹奏古乐。苏明德、李同璟和一群客商围坐四周,内有中南半岛客商,有手持香炉的,有手持锦盒的,另有文人雅士端坐一旁。
“我来自交趾占城,有上好蜜香供大家品闻。”越南人首先出手,有些志在必得的轻狂。
众人闻香,赞不绝口。
有人称:“香中带甜,久久不散。”
越南人越发自得,藐视左右。苏明德、李同璟闻过,点头称赞。
马来西亚客商闻后,收起锦盒:“不敢献丑了。”
李同璟唤来随从,捧上一块牙香,说道:“此为茶园莞香里最普通的牙香,俗称女儿香,与莞香中的黄奇楠、绿奇楠不在一个等级。愿以此牙香与先生的蜜香一比。”
少女开始焚牙香,一缕青烟飘起,全场咋舌,如醉如痴。
后坐的人先惊叹起来:“如此穿透力,神物也。”
一位雅士:“清新高雅,摄人心魄,此乃天下第一香也。”
越南人自愧不如,感叹道:“莞香本出交趾,移植广莞,而于莞土尤宜,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苏明德和李同璟相视而笑。
98.李家 日
夕阳西下。后花园中,40岁的李杜氏在告诉一个丫头剪花,李添在吟诗。
前院一正门二侧门的正门开了,一辆马车由车夫牵着马进来了。马车在厅前停下,李同璟下车。
一个小丫头跑来告诉李添:“老爷,二公子回来了。”
“啊,我去看看。”李添从后花园进入后座楼,出来走过池塘的桥,从后门进入前座楼的大堂。
99.李家 日
李添进大堂。李同璟正指挥人把三口大箱子从马车上搬进来,他叫账房先生打发马车夫离开。
李同璟行礼:“爹爹,孩儿回来了。”
李添:“啊,辛苦了。让刘夫子把箱子先放到库房,明天再整理。你回你屋里休息一会儿,擦洗了,我们到后厅说话。”
“是。”李同璟与李添往后院去。
李同璟说:“这次我们的沉香品质好,八十一斤八两好快脱手,钱都带回来了。上午从广州出发,路上休憩了一会儿,现在才到家。”
李同璟去厢房自己的房间,14岁的丫头小兰为他开门,跟随他进去。
李添上大厅,李杜氏已经坐在里面。李添告诉她李同璟讲的话。二人正说着,厢房传来摔茶碗的声音。听到李同璟骂:“死丫头,你想烫死我吗?”二人急忙过去看。
厢房里,小兰站在一旁哭。李同璟怒气冲冲,衣服前面湿了一片。
“怎么了,小兰?”李杜氏问。
李同璟:“这么热的天,她给这么烫的茶喝,我一没注意就烫到了。”
“那也不该骂人。”李添说,“我们家从来不打骂用人的,你今天怎么一反常态?你应该向小兰道歉。”
“算了,算了。”李杜氏劝解,“他今天是辛苦了,路上受了热,有些烦躁。你没有看见他满脸通红的?小兰莫怪,把地上收拾了。”
小兰出去拿扫帚,李杜氏跟随她:“姑娘别生气,他今天是不对。看在他平素对你还不错,原谅他。再说,你以后做事情也得细心点,方方面面注意到。天热,茶就不要太烫。”
小兰:“不是的,太太,不是的。”
李杜氏:“那是为什么?”
小兰只是流泪,不肯说。
100.李家 日
李添和李杜氏坐在后座楼家祠大堂里,祠堂供奉着那块祖先神主牌位和李庆夫妇的牌位。李同璟进来,李添让奴婢都出去。
李添:“跪下。”
李同璟跪下。
李添:“说,今天发生的是什么事情?茶碗是怎么摔的?”
李同璟不敢撒谎:“是我的错。小兰递茶,我去拉她的手。她手一缩,茶碗就摔了。”
李添:“你为什么会做出此等事情?”
李同璟:“在广州,那些生意朋友请我上酒楼喝酒,有女孩子弹曲唱歌。他们会拉女孩子的手,摸女孩子,有的还抱女孩子坐在怀里。”
“畜生,那是你可以学的吗?”李添来气了,“他们是什么人,我们是什么人?你抬头看看我们家的匾额,写的是‘诗礼传家’。我早就教过你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你没有学到心里去,你要怎么为人?”
李杜氏说:“你不可以忘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将心比心。我们家是‘诗礼传家’的大家庭。后来我们受过穷,我们懂得穷人的辛苦就不会欺负穷人。不要才吃了几天饱饭就忘乎所以,趾高气扬了。人家小兰,一个姑娘,因为家里穷才来做了下人。她也是人,你不可以欺负她。你想过没有,你的亲妹妹还在别人家当丫头。她如果受人欺负,你会有什么感觉?”
父母的教导使得李同璟跪到地上。
李杜氏对丈夫说:“他既然在外面把持不住,把他换回来吧,以后让璞儿去跑广州。”
“不能把他关在家里养。相信他以后懂了道理,不会再犯。沉香的种植生产比贩卖销售重要,还是老大做。去吧。”李同璟退了出去。
101.李家 夜
后院李同璞的厢房里,李同璞在灯下作画。室内家具陈设雅致。敲门声响起。“进来。”
丫头胭脂进来:“大少爷,汤烧好了,兑好冷水,您去洗吧。我来收拾床铺,您洗了睡。不早了。”胭脂给蚊帐内熏香。
“好的。”李同璞在笔洗里洗笔,“胭脂,今天下午二少爷因什么事,弄得小兰哭了?”
胭脂:“大少爷,我不知道。不该知道的我不知道,不该说的我不说。”
李同璞:“啊,是的。”
102.李家 夜
后花园里夜色美丽,李添牵手李杜氏漫步花间。他们来到沉香亭,在亭中坐下。
李添说:“看这月白风清,夜色撩人,我动了雅兴,想奏一曲。”
李杜氏:“我也正有此意。小兰,你去把笙和筝取来。”
小兰答应着去了。
李杜氏:“这小兰做事还算勤快。服侍璟儿本来好好的,出那件事情后,她死活不愿意跟璟儿了,就把我们的丫头与她换了。她在我们屋里也是做得好好的。”
李添:“是的。她很快就摸清楚了我们各自的习惯,不待吩咐就会侍候到位。难得的是会看事情做,是个聪明孩子。”
李杜氏:“穷人家的孩子,几个钱被卖了出来,到主人家没有不谨小慎微的。”
李添:“我们从来不兴打骂的,自己孩子不打骂,下人也不打骂。”
小兰取了笙和筝来,焚起一炉香。
李添调好弦,与李杜氏开始合奏。一曲终了,又奏一曲。
李添志得意满地说:“不为官,不作盗,闭户不出,家人怡怡,琴瑟和乐,天香云外。人生何求?”
103.熊家 日
后花园地上放着石锁、石担。熊梦飞20岁出头,在练习扎枪。然后,熊梦醒与他练习单刀对枪。童仆一旁叫好。他们练习结束,仆人递上湿毛巾,一旁长廊观看的熊方城叫他们过去。
熊方城:“看到你们的武艺越来越高强,我好高兴。将来考个文武状元,光宗耀祖,完成我的心愿。不是让你们学好武艺,看家护院。”熊方城停顿一下接着说,“现在你们成了大人,我也老了。自从你们母亲去世,我没有续娶,独自抚养你们。现在我要考虑你们的大事,我也想早日抱孙。老大到了年龄,家里瑗娘在等着。我想把你们的事情办了。你怎么想?”
熊梦飞腼腆地说:“听父亲安排就是。这些年来,父亲的辛劳,儿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定会给父亲安排一个舒适的晚年。其实我们支持父亲续弦。”
熊方城:“别提那事情。我不想找麻烦。没有看到能够像你们母亲那样的女人。”
熊梦飞:“哪怕纳妾也好。一个人太孤单。”
熊方城:“多年来习惯了。不谈那事。你听我安排,择个吉日把你的大事办了。”
后花园的绣楼上,16岁的李同瑗在绣花。有时候她停下刺绣,满怀愁绪地望窗外蓝天白云和院子里的绿树成荫。
104.李家 日
早上,窗外下着淅沥小雨,窗内李杜氏对镜梳妆。丫头小兰拿熏笼以沉香为她熏身体和衣服,然后给她梳头,插发簪,扯脸。40岁的李杜氏依然明艳。
小兰:“太太的皮肤好嫩,比我这年轻人都强。”
李杜氏:“是的,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其实我也没有特别注意保养,我也不是养尊处优的人。这些年我吃的苦,恐怕不是你们年轻人受得了的。”
小兰:“那确实不假。这么一个大家,里里外外都靠太太。”
李杜氏:“我不是说的现在,说的是前些年。早些年,我穷得在泥巴田里爬,穷得没有饭吃,穷得卖女儿。你知道吗,我有个女儿卖到别人家,到现在还收不回来?我那女儿与你年纪仿佛,5岁时就卖出去了。”
小兰:“哎呀,倒是不知道哩。”
李杜氏:“伤心事,不愿意提。”
李添进来,手里拿了个红纸信封:“夫人,有件事情。瑗娘有信了。”
“啊!”李杜氏推开小兰。
李添:“熊家来信说,他们儿子熊梦飞要与我们瑗娘成婚,请我们出席,吃喜酒,日期已经定了。我们怎么办?怎么送嫁妆去?”
李杜氏:“不去,我们不去。”
李添:“啊,那是为什么?”
李杜氏:“瑗娘是我们家的女儿,我不要她以望郎妹的身份成婚。那样没有地位,以后好就好,不好会受气一辈子。我要她回家,按我们家嫁女儿,大操大办,风风光光,给她面子十足,不被人小看。这样才是我们补救对不起她的办法,也是我心灵的赎罪。这些年,我们心里的疼痛有谁知道。”
李添感动地:“是的,是的。我回封信说明。”
李杜氏:“回信给熊家说清楚,我们要付赎金,取回她的卖身契。那是我们的耻辱,我们心里的痛。我们还要付清她这十多年的抚养费。”
李添:“是的,是的。道理是这样的。我还要另外给瑗娘写封信,讲清楚一切都是为她将来一生的幸福着想。她会理解的。她如果理解我们的苦心,就会回来的。”
小兰好感动:“我也是被卖出来的。我的亲爹妈呀,做女儿的现在知道你们的苦了。”
105.李家 日
在前座楼大堂里,李添与两个儿子在商议事情。
一个仆人来报告:“老爷,熊老爷送小姐来了。”
李添:“乘轿子来的吗?开中门迎接,轿子直接抬进来。”
李同璞和李同璟迎了出去。
中门打开,两乘轿子进来。李同璞把前面一乘轿子引到大堂。
熊方城落轿,李添与他见礼,揖让他上大堂。
李同璟引了另一乘轿子到侧面垂花门停下。轿夫从里面拿下一口箱子。李同瑗落轿,轿子离开。
李同璟:“我是同璟。”
李同瑗:“哥哥,你长得这么高了。”
兄妹见礼。李同璟引妹妹走过甬道到后花园门,仆人扛了箱子跟随。
李同瑗:“璞哥呢?”
李同璟:“他在前厅和爸爸接待熊先生。”
李同璟叫开了后花园门,带妹妹进入,换成粗使女仆抬了箱子。
李同璟带妹妹走过后花园。李同瑗观看景物。他们穿过月洞门,泪眼婆娑的李杜氏等在那里,拿手帕擦泪。李同瑗看着她,似乎冷冷的。
李杜氏:“儿啊,我的乖乖,想死为娘的了。这些年你是怎么过的?苦了你了!让我好好看看你。”她拉住女儿的手。
李同瑗抽出手:“您还是那样,一点也没有变老。祖父、祖母呢?”
李杜氏:“他们早就去世了。”
李同瑗:“我想到会是的。我姐姐呢?”
李杜氏:“她已经出嫁,嫁在茶园庾家坊。先去你房里安顿下来,我们再说话。”
李杜氏带女儿去后层楼上一间闺房。李同瑗进去一看,房间明亮,陈设雅致温馨,大床悬挂蚊帐。女仆把她的箱子放于床后。
李同瑗:“我临时住这里吗?”
李杜氏:“不是临时住,这就是你的房间,我们建房时给你留下的。”
李同瑗:“这不是我的房,我要我那茅草屋。”
李杜氏沉重地说:“往事回不来了。如果能够回来,杀我一刀都可以。”
李同瑗看到床上放着的绢人,上前拿起:“啊,我的娟子妹妹。”
(闪回)大榕树下,祖母抱着她,她抱着绢人。
母亲剜菜,她在一旁抱着绢人。(闪回完)
丫头把箱子里的衣服拿出来,打算放到柜子里。
李同瑗:“别动衣服,让它放在箱子里。我住两天就走了。”
丫头吓得收手,盖上箱子。
李杜氏:“不管你怎么说,你出嫁了还是我的女儿。这房间还是留给你的。”
李杜氏、李同瑗来到后座楼大堂,李添父子三人等候在那里。
李同瑗与父亲冷冰冰地行礼,对李同璞说:“是璞哥吗?长得高大英俊。”
李同璞:“妹妹,你好。回来了就好。”
“都坐下说话。”李杜氏说,“打发轿子去接大女儿回来,今天一家人团聚。”
106.谷涌 日
早上,李添一家来上坟。一土坡旁有一座孤坟,是李庆夫妇合墓。
李同璞上香烛,李添率全家跪拜。众人起立退后,李同瑗单独跪拜。李同环扶起她。
李杜氏说:“祖母临终还念叨孙女瑗娘。”
107.李家 日
后座楼家祠大堂里一直到外面走廊上摆满了箱笼。李杜氏指点给李同瑗看:“这一边的是昨天熊家送来的彩礼。这一边的是我们家给你的嫁妆,是你二哥从广州置办回的。时间仓促,家具来不及打制。那一笼里面有茶,那一个箱子里面有黄奇楠、绿奇楠和上等的莞香,都是我们自家莞香园里出产。我们要为你争面子,让你以后在他们家日子好过。”
李同环支持妈妈的话:“家里对你真的是好。我当初出嫁什么都没有,幸亏别人不争。”
李杜氏:“你别怪。那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以后会补给你。瑗娘,这小兰你用了几天,如果感觉可以,就给你带过去。要不要?”
李同瑗:“可以的。问她愿不愿意跟我去。”
“我是愿意的,你对我很好。太太和小姐对我都好,都一样。”小兰回答。
108.李家 日
大门口,迎亲的队伍排了很长。乐队不停地吹奏,三顶花轿装扮得很吉庆。熊梦飞身穿新郎吉服站立马旁。
后座楼里,李同瑗凤冠霞帔,红布盖头,由李同璞背着走出。李杜氏和李同环在她左右,前面有小兰提花篮撒花引导,一堆人在后面跟随。他们穿过前座楼,大院,出大门。
李同璞:“妹妹,我背你出嫁,送你去好人家。”
李同瑗:“我5岁的时候,是爸爸背了我去卖。”
李同璞:“那时候也实在是无奈。忘记那些不愉快的事吧!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你不忘记,心里就无处可安放快乐。今天我要送亲,随着你去。”
乐队演奏更加热烈。熊梦飞迎接,李同瑗上花轿。李同璞上轿子。小兰与太太,丫头姐妹告别上轿子。媒婆上轿子。熊梦飞与岳父一家人告别,上马。
李杜氏在轿子旁送别女儿:“乖女,到人家好好过。三天后归宁,记住了。”
李同瑗在轿子内回答:“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不回来了。”
李杜氏沮丧地:“随你吧。为娘尽心了。我对不起你,我对得起天。”
迎亲队伍启动。
迎亲队伍行进在野外,沿途乡人观看。
109.李家 夜
后花园内,李杜氏与李同璞散步。夜色好美。
李杜氏:“你妹妹成婚了,你还没有,小的走在前面了。”
李同璞:“都是这样的,没有什么奇怪。”
李杜氏:“我们要考虑你的大事了。近来有不少人来提亲,你有什么想法?”
李同璞:“我是有想法,说出来怕你们不同意。我要娶春红。”
李杜氏:“谁?”
李同璞:“春红,张东家家里的丫头。”
李杜氏:“啊,万万不可!怎么可以娶丫头当妻子?一定要找门当户对的小姐。不是门当户对的人,连想法、生活习惯都不同。比如你看一贯钱不是钱,她看一贯钱是一千个钱。”
李同璞:“妈妈,你是嫌贫爱富。”
李杜氏:“不是的。我也不喜欢你娶富豪的千金小姐,让你受气。我们会找个门当户对的,有教养的。”
李同璞:“妈妈,我就是想春红。我总是想她,想她洗衣服的样子,那么美。”
李杜氏:“我总是为你洗衣服,我洗衣服的样子不美吗?”
李同璞:“那是不同的。你是妈妈,她是女孩,妈妈不是女孩。”
李杜氏:“不行,这事情你得听我们安排,一定给你物色一个门当户对的。”
李同璞:“我只喜欢春红。”
李杜氏:“喜欢是喜欢,婚姻是婚姻,这是两码事。你如果真的想那丫头,可以去张家,商量看能不能买回来。”
110.谷涌 日
风和日丽。李同璞骑马,由一个仆人牵着,走来张东平家。
李同璞到张家下马。他见大门虚掩,喊问无人答应就径直进入。他转遍各处不见人。衣物器具都没有了,剩一空屋。
仆人说:“这房屋很多年没有住人了,到处好厚的灰尘。”
李同璞来邻居家问。邻居说:“张太公夫妇早些年被儿子接走了。儿子在外地做了大官,他们不回来了。”
李同璞:“那么,他们家那个叫春红的丫头呢?”
邻居:“春红我知道。那丫头早些年被卖了,不知道下落。”
归途中,李同璞对仆人说:“可惜了。如果那丫头跟了我,我会给她很好的生活。”
111.熊家 夜
花园内,李同瑗挺着大肚子在散步,丫头小兰扶着她。
李同瑗:“我看就是这几天了,好难受。”
小兰:“也许快要临盆了。我听人说,这个时候要适当活动,生产时就顺利。啊,大少爷回来了。”
熊梦飞兴冲冲走来:“夫人,今日还好吗?有喜讯来了。”
李同瑗:“什么事把你高兴成这样?”
熊梦飞:“喜讯呀。不是一般的喜讯,双喜临门的喜讯。”
李同瑗:“说呀,老是逗我。”
熊梦飞:“你的两个哥哥要结婚了。”
李同瑗:“啊,是喜事呀。两个哥哥结婚吗?”
熊梦飞:“他们要在同一天结婚,同一天办婚礼。是不是双喜临门?”
李同瑗:“公公知道了吗?礼不在厚,心意到了就可以。”
“爸爸知道了,正与我商量送什么礼。”
“好的。”李同瑗突然样子痛苦,“哎呀呀,快扶我进房。”
熊梦飞:“小兰,快,你扶少奶奶进房。我打发人去请稳婆。”
112.李家 日
下午时分,李府张灯结彩,一班子乐队奏着喜庆曲子。乡里人围观。
从前座楼的大堂到大院里吊着灯笼,堆满鲜花,摆满宴席。李添夫妇坐在堂上。堂上有两席空着。来宾是亲戚和乡里人,李同环夫妇在招待客人。
一支迎亲队伍来到大门口。前面骑马穿着吉服的李同璞下马,到花轿前请新娘下轿。
媒婆和媵婢扶新娘跟随进大门。那媵婢直勾勾望着李同璞,李同璞没有觉察,引新娘一行到厢房内歇息。
仆人引了送亲的人上大堂,李添夫妇接待,安排他们坐堂上空着的一席。大家等待。
又一支迎亲队伍来到大门口。前面骑马穿着吉服的李同璟下马,到花轿前请新娘下轿。媒婆和媵婢扶新娘跟随进大门。李同璟引新娘一行到厢房内歇息。仆人引了送亲的人上大堂,李添夫妇接待,安排他们坐堂上另一空席。大家等待。
司仪高唱:“吉时到。新郎新娘就位!”
李同璞和李同璟引各自的新娘出来,上大堂按位置站立。李同璞诧异地发觉搀扶新娘的媵婢朝自己异样地笑。
司仪高唱:“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引入洞房!”
两位新郎遵从礼仪,牵了各自的新娘穿过大堂后门,从后花园进到各自的新房。安顿好新娘,他们又到前面陪客。
宴席已经启动,觥筹交错。送亲的人略微进食后告辞离去。两位新郎回各自新房。
红烛高照。李同璞揭新娘红盖头。新娘露出娇羞的脸。二人饮合卺酒。
红烛高照。李同璟揭新娘红盖头。新娘露出病怏怏的脸。二人饮合卺酒。
李同璞的新娘饮酒呛到,唤媵婢:“春红,倒茶来。”
被叫做春红的媵婢奉茶。李同璞难以置信地看着她,春红向他微笑颔首。
(闪回)在张家,小丫头春红为李同璞洗衣。(闪回完)
李添夫妇送走最后的宾客,回房休息。走过后花园,见一轮满月当空,李杜氏说:“月盈则亏。物极必反。我们如此荣华富贵,今日又双喜临门,如锦上添花,烈火烹油。我只担心不长久,到顶了就走下坡路。”
李添:“夫人,何出此言?谁知道什么时候啊是极,什么时候啊是顶。我们还会节节高升。看到那些大富大贵的人家没有,我们还差得远呢。”
李杜氏:“大富大贵都是过眼烟云,总是居安思危的好。”
113.李家 日
熊承志旁白:“几年里,外婆家人丁繁衍,形成钟鸣鼎食的大家庭。库房里堆积人参、鹿茸。家有女裁缝制衣刺绣,有护院家奴、养花园丁。建宗祠,办私塾,附近的儿童都可以免费入读。”
李添携手李杜氏游园,到茶室品茗品香。
李同璞管理沉香园和农田。
李同璟来往广州经商。
114.万江 日
熊承志旁白:“正值外婆家安居乐业之时,元军南下。大宋丞相文天祥组织抗元。万江、中堂、望牛墩、道滘多地组织义军加入文天祥军队,募集兵员粮饷,打造兵器。在校场比武中,熊梦飞考第一,被授为队长。李家出钱粮最多,50岁的李添任义军财务总监。全乡300余名义士奔赴战场。”
115.熊家 日
熊梦飞全副戎装辞别家人。李同瑗牵三岁女儿,挺着大肚子。
熊方城和熊梦醒送行。一仆人牵马。
116.李家 日
李添出征。李杜氏和家里人与他送行,还有李同璞和妻子、婢女,奶妈抱着2岁的儿子,以及李同璟和妻子,李同环和丈夫、孩子。李添抱过孙子亲吻,上马。李同璟妻子面现嫉妒。
李添骑马出村。李同璞、李同璟随行。其他人目送。
117.万江 日
集镇的大广场上,锣鼓喧天。一面军旗迎风飘扬,上面写着“熊”字。熊梦飞率军出征,李添在马上精神抖擞,押解粮草辎重。有一车是成筐的庾家粽子。义军装备很差,有的是农夫穿着。兵器也不全,有的扛着冲担。
乡里人老老少少送行,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云霄。
118.万江 日
字幕:一年后。
义军战败归来,只剩20余人,包括伤兵。李添被抬在担架上。
119.李家 日
院子里,一仆人大喊:“老爷回来了!”
李杜氏和家里人站在大门口,翘首望向大路。大路上,两名护送,四名义士抬了担架渐渐走来。
李杜氏指挥,担架从正门抬入。门口放了一盆火,担架从火上走过,穿过大院到大堂停下。
李杜氏问:“可以坐吗?能够坐得住吗?”
李添豪爽地回答:“可以。没事,现在不疼了。”
李杜氏让仆人把李添抬到椅子上坐下。
李同璞、李同璟招待义士们入坐饮茶。
义士甲:“不是不痛,是不知道痛。他下半身已丧失知觉,瘫痪了。”
李杜氏掉泪。李同璞、李同璟流泪。
义士乙:“李将军真是老当益壮。一年来和我们一起行军打仗,从不叫苦。晚上我们宿营了,他还要清点粮食兵器,比我们年轻人还要辛苦,令人佩服!”
李添:“平时这些兄弟看我老,总是照顾我。最后那一仗打得真是惨烈,如果不是这几位兄弟把我从死人堆里拖出来,我早就没有命了。”
义士丙:“我们差不多是全军覆没。300多人出征,只回来不到30人。”
李杜氏对义士们连连道谢。
李同璞让账房先生端了钱出来欲送义士们。义士们拒绝,起身离开。
李添拱手送别:“兄弟们,过几天专门请大家来喝一盅。”
李杜氏吩咐:“将老爷抬去后座,洗去风尘,让他好好休息。快派人通知环儿、姑爷回来。传话膳房,今天杀鸡烹羊,拿出美酒,办盛大家宴,庆祝老爷归来。”
120.李家 日
后座大堂,梳洗后焕然一新的李添躺在躺椅里,一个丫头打扇,一个丫头奉茶。
李同璞哽咽道:“父亲,看到您这样心里好难过。我们年轻轻的没有去打仗,还要您奔赴沙场。”
李添:“这是因为我们家出的钱米最多,他们要我去管理。别看我老了,我还真的喜欢铁马金戈,我愿意马革裹尸,比缠绵病榻强多了。”
李同璟:“父亲,您是我们家的英雄。您伤残了也别担心,我们一定赡养天年,尽心尽力伺候您和妈妈。”
见李杜氏在抽泣,李添问:“你是看我受伤瘫痪了,心里难过哭吗?”
李杜氏:“你回来了,我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为你哭?”
李添:“那么是为女婿哭。他真的是英雄。城破了,敌军涌进来,我们进行巷战。一直打到最后一兵一卒,都不投降。我那女婿身被数创,右手伤了,用左手持刀杀敌。临死双目圆睁,尸身不倒,气概镇人。”
李杜氏:“我不是为他哭。他是英雄,比庸俗苟且之辈不可同日而语。我喜欢这个有血性的女婿。”
李添:“那么是为什么伤心呢?”
李杜氏:“我为瑗娘伤心。我可怜的孩子,我明天去把她接回家来。”众人凄然。
121.熊家 日
熊家门口搭了以栀子花、茉莉花等素花编织的凉棚。大门挂了白灯笼。熊梦醒着丧服迎送前来致悼的人。
李杜氏乘轿,李同璞骑马到门口。李同璞下马,仆役牵马。熊梦醒引导他们进入。
李杜氏在大堂前下轿,熊方城下阶迎接,揖让上大堂。迎面“奠”字高悬,灵位上书写“故将军熊公讳梦飞大人之位”。
李杜氏掏罗帕拭泪。上了香后,与熊方城对揖:“亲家翁,请节哀。”
熊方城自我宽解地说:“亲家母,我不哀痛。梦飞慷慨就难,在古时候是要上凌烟阁画图,光宗耀祖的事情,何哀之有?”
李杜氏:“孩子有志气对长辈是安慰。我要见瑗娘,宽慰几句。”
熊方城:“亲家母,里面请。”婢女接李杜氏去后面。
李同璞上香,叩头,黯然神伤:“伯父,哥哥的遗骸回来了吗?”
熊方城:“没有。那是不可能的。这灵柩里装的是衣冠。”
(闪回)儿时的熊梦飞与李同璞游戏扮将军打仗。(闪回完)
李同瑗倚在李杜氏肩头哭泣,双眼红肿。“我可怜的孩子。”李杜氏与她拭泪,“不要哭了。保重身子,还有两个孩子要养。养好孩子就是对女婿的安慰。让我看看孩子。”
李同瑗5岁的女儿:“外婆。”李杜氏抱起她亲一亲,又从奶妈怀中抱过外孙。
李杜氏:“我来接你回家去住。你一个人带两个孩子好累。我帮你带孩子,补足你小时候不在娘亲身边的缺憾,行不行?”
李同瑗:“不,不。”
122.路上 日
回家路上,李同璞问母亲:“您来接妹妹回家,她不肯回去吗?”
李杜氏:“我说清楚了以后她答应了,她说等女婿安葬,过七七再回来。”
123.谷涌 日
对全镇英烈的公祭在集镇的文庙里举行。
124.李家 日
李同瑗进到自己的房里,牵着5岁女儿熊承慧。奶妈抱着半岁儿子熊承志。婢女把衣箱放到床后。李杜氏抱过熊承志亲了又亲。
字幕:三年后。
后花园。3岁的熊承志奔跑跌倒了,他哭着自己起来。李杜氏和李同瑗看到笑了。
后花园。熊承慧拿一支荷花玩,熊承志哭要。李杜氏拿过来给他,熊承慧笑。
后花园。熊承慧、熊承志和李同璞的两个儿子、李同璟的女儿玩耍。大人一旁观看。
后花园。傍晚,沉香亭中,李杜氏分糕点孩子们:“这是我亲手做的。”
房内,李同瑗愁容满面,李杜氏抱着生病的熊承志:“不要紧的。肚肚痛,是吃多了又受凉,停了食,抓一片沉香煮水给他喝就会好。快去。”
125.谷涌 日
赤口河湾区,夕阳在河面上铺开一层碎金。河滩上,李杜氏牵手5岁的熊承志漫步。
熊承志小手指向前方,他的表兄表姐在奔跑,在拾贝壳和石子儿。8岁的熊承慧跑回来:“外婆,您看。”她打开手帕。熊承志从里面拣起一粒彩色石子儿对着太阳看,开心地笑了。
李同瑗露出幸福的笑。
126.一组镜头
月夜,野外,李家的孩子们回家,李同瑗殿后。大家唱《天上月亮跟我走》。
繁星丽天,大榕树下,孩子们争着挨近李杜氏坐,“是我的祖母。”“是我的外婆。”
大家坐定,听李杜氏讲“牛郎织女”故事。李杜氏抱着熊承志。
李同瑗怀念祖母。
(闪回)大榕树下,祖母抱着4岁的李同瑗讲故事。(闪回完)
127.李家 日
字幕:光阴荏苒,李同瑗带着孩子回到娘家过了十年。
早晨,李同瑗30岁出头,带领女儿熊承慧14岁、儿子熊承志10岁,来到父母卧房前,叩门。
李杜氏回应:“进来。”她已经50岁出头了。
李同瑗带儿女进门。李杜氏已经起床,坐在八仙桌旁吃早点,用汤匙喝蜂蜜水。李添斜卧在床头,丫头芙蓉喂他吃早点,喝蜂蜜水。
室内明亮,李同瑗带儿女问候两位老人。
李杜氏回答:“我很好。今天承志不上学吗?那我就带他去看沉香园。外公说,我们靠莞香起家,供奉莞香若神,要让后人知道莞香的精神。你也一起出去走走。芙蓉,你吩咐厨房,把他们的早餐送到这里来吃。”芙蓉答应着出门。
李同瑗:“爸爸气色很好,这莞香蜜效果果然不错。”
李杜氏:“那还用说。这莞香蜜是我亲手调制的,用上等莞香和冬蜜熬制5个时辰才得。经常服用,理中和胃,健脑安神。你想,他这病卧在床十余年的人,一点活动也没有,吃了怎么消化?完全靠莞香蜜才有这么好的精神。我昨天又调制了,等会儿让芙蓉给你送两斤过去。”
李同瑗:“谢谢妈妈。”
128.谷涌 日
李杜氏带李同瑗、熊承志和小厮出门。经过大榕树时,李同瑗感慨地说:“每次经过大榕树,都不免想起小时候在树下乘凉,祖母给我们讲故事,看天上的银河。这大榕树总是那样一副苍老的样子。”
李杜氏:“是啊,一晃就已经年过半百了。榕树可以活千年,人是不行。岂不闻‘山中自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想来就心惊。”
李同瑗:“您和爸爸都可以长命百岁的。妈妈,有句话不知道该不该说,爸爸长期瘫痪,大小便失禁,要在床上料理。虽然有丫头为他洗,换小衣,那气味也难闻。今天早上一进房间,我就闻着不舒服。您是一辈子爱洁净的人,怎么受得了?您为什么不与爸爸分房睡?反正晚上有丫头照护爸爸。”
李杜氏严肃地说:“那是不行的。结发为夫妇,生同室,死同穴。我要自己照顾好他,有他在就是我的福气。一旦没有他,我孤苦伶仃,会没有办法过的。”
李同瑗:“真是到了那一天,有我们子女陪伴您。”
李杜氏:“那是不一样的,取代不了的。我嫁给他,生活了一辈子,他是个好男人,我这一生值得。他身上有些异味,那是为国受伤,比贪生怕死的人要香。再说,有丫头经常为他换洗,保持清洁,房间里每天都熏沉香,就没什么异味了。”
李同瑗哭了:“我怎么这么命苦,嫁了个好男人没有守住。”
他们到了一处沉香园,大片的沉香树蓬勃生长。李同璞带着两儿子指挥着一帮人在那里做活。天气热,衣服都汗湿了。他迎接李杜氏等人:“妈妈,妹妹,这么热,你们过来了。”
李同璞的儿子欢迎他们:“祖母,您来了。姑姑,承志弟!”
李杜氏带孩子们来到一棵老沉香树前,指着树上结的沉香给大家看,讲沉香树精神,尤其是给熊承志听:“这就是天下闻名的莞香。我们喜爱莞香,是因为莞香的精神。第一点,莞香树植根贫瘠的土壤,却贡献出珍贵的沉香。就像贫苦人家出生的孩子,却对社会做出重大贡献。再一点,莞香树要受了伤才会结香。没有经历过伤害的沉香树,就是一棵普通的树,结不了沉香。人生也如此,要经历各种各样的磨难,只有受过打击,经受住了,才会变得坚强。以我一生的体验来说,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是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第三点,莞香的内敛是我们做人的榜样,贵为众香之首,却不张扬。平日里你闻不出它的香气来,一旦燃烧,它的香气就久久不散。就像一个人有时候需要强烈的刺激才会实现价值。更重要的一点是,沉香是名贵中药,它是阁老药,合百药,百药合。草木有情皆长养,乾坤无地不包容。这才是孔老夫子的传家宝,包容就是‘仁’,就是爱人,就是要用心去爱每一个人,这才是大爱!”
熊承志若有所思。日行中天,晴空无云,大地景物艳丽。
129.李家 日
李杜氏带李同瑗一家回到家里,仆人报告熊方城大人来了。他们上大堂见熊方城。李同瑗和孩子们问候爷爷。
熊方城明显地老了,他说:“亲家母,我此来是为接儿媳妇和孙女、孙子回家。他们在外婆家住了多年,多有打扰了。幸得外婆悉心照顾,他们生活很好,在下感激不尽。本来我们两家是一家,他们长住也是可以的。只不过慧娘已经到及笄之年,近来上门提亲的颇多。我想为她将大事办了,了却我一桩心事。另外,承志虽然在贵府家塾跟表兄一同念书,可以得到指点,进步很快。然而我对他指望较高,现在延请了一位老举人到家专门与他授课,所以我想带他回去。不知道亲家母意下如何?”
李杜氏:“您客气了。这是亲家公家里的事,当然由亲家公决定。”
熊方城:“瑗娘,你说呢?”
李同瑗:“奴家当然是听公公的。”
熊方城:“那么就这样定了,你们收拾了跟我回去。我接回承志,将精心培养,让其考功名。我儿梦飞已经走了,现在家族的希望寄托于孙儿承志。”
李同瑗带子女回房间收拾行李。李杜氏陪熊方城饮茶说话。
熊方城:“亲家母青春常驻。这么多年过去了,仍然像当年我初次见您时那么美丽。”
李杜氏:“谢谢您。我现在年过半百,镜子里已经是不堪看了。”
熊方城:“您知道,当年我是鳏居,阃中乏人。一见亲家母就惊为天人,寤寐思念。我绝无非分之想,只是暗自倾慕。所以,当时我向老先生提出我的土地可以贱卖,目的是欲挽留你们。后来赎买瑗娘,欲送回,是想邀好感。现在表白只是多年积郁,不吐不快,别无他意。我一生也苦,中年丧妻,老年丧子,天谴我也。亲家母原谅我胡言乱语。”
李杜氏:“亲家公,请放宽心。我们上年纪的人,阅尽人世,有什么想不开的。以外人看来,你们是富贵人家,受人尊敬羡慕。从内部看来,你有你的苦恼。人生不可能十全十美,风光占尽。人生有快乐也有烦恼。人的一生,就是悲欣交集。”
130.李家 夜
李家人在进晚餐,太阳余照和红烛高烧使得室内明亮。李杜氏、李同璞和两个儿子、李同璟和女儿已经入席。两个媳妇站立在后面,春红和丫头站立一旁。
李添被两个丫头抬了进来,安坐主位。大家寒暄几句。李添喝了一口酒,举箸夹菜,大家才开始吃饭。两个媳妇与公公婆婆丈夫孩子布菜。大家安静地吃饭。渣滓吐入渣斗。吃毕,人退到侧面茶几漱口,吐入痰盂。
大家都退席后,两个媳妇上桌吃饭。
饭后,李添夫妇和两个儿子来到侧面茶室饮茶小憩,闲聊。
丫头上茶。李添呷了一口:“这茶很好。晚上宜饮淡茶。我视力弱,总喜欢烛光亮些。人老了,体力衰退,各方面都不行了。”
李杜氏附和说:“人要服老,不服老不行。”
两个儿子都说:“爸爸妈妈都不老,比我们都强。”
李添:“那是你们的良好愿望。你们妈妈和我说,我们辛苦了一辈子,现在该休息了。你们早已经成人,比我们能力强,应该把家交给你们,我想把家分了。”
两个儿子都抗议:“为什么要分家?我们不想分家。”
“树大分丫,子大分家。”李杜氏冷冷地说。
李添:“是啊,分家是开枝散叶,是繁衍。我也不想分家,喜欢大家庭,四世同堂,子孙满堂,热闹。要记住,分家还是一家人。父子兄弟,血缘是分不开的。今天是告诉你们,我和你妈妈商量了好久,具体要办还得细细地做。我会要账房列出账目,合理分配。这大院交与璞儿,在旁边为璟儿建造同样一座院子。我们两个老人迁后花园的‘莞草院’里住,自在安适,不再管事。家政就交与璞儿了。”
两个儿子有些茫然,也有些欣喜。
李杜氏:“老爷子不能够坐久。我们回房去吧。”
两个丫头进来把李添抬到凉椅上,往卧房去。
131.熊家 日
字幕:十年后。
八月里,熊家大门外停了一辆马车,20岁的熊承志站在车旁,身边是他15岁的书童小三。
李同瑗检查衣箱后,示意抬上车。
熊方城把一本书塞进一口藤箱,示意抬上车。
老塾师嘱咐熊承志:“承志贤徒,你此去广州乡试,一定会马到成功。书箱里放的是我当年考举人的功课。”
熊承志:“谢谢恩师。”
前来送行的熊承慧夫妇祝福弟弟:“承志弟弟,姐姐、姐夫预祝你此去蟾宫折桂,金榜题名。”
熊承志:“谢谢姐姐、姐夫。”
李同瑗交代书童:“三儿,此去侍候孙少爷,不可以偷懒。”
书童:“不会的。孙少爷考中举人,奴才也沾光。”
李同瑗:“你们去到广州,住在光孝寺。不要住旅社。广州花天酒地的,如果知道你让孙少爷分心,打断你的狗腿。”
“不敢,不敢。”三儿扶熊承志上车。马车启程。
李同瑗:“公公,承志儿去广州赴考,一个月以后方得回来。我想去娘家小住数日,不知可否?”
熊方城:“好的,去吧。”
132.熊家 夜
字幕:一个月后。
熊家门前,小三骑马奔驰而来,在门前翻身下马,叫人牵马,跑进大门。
133.熊家 夜
书房里,熊方城和友人博弈正酣。仆人报告小三回来了。熊方城颇感意外,说唤他进来。
小三进来:“叩见老爷。”
熊方城:“你回来了。孙少爷呢?”
“孙少爷还好。”小三支支吾吾,眼看客人。
“有什么事情你说呀,麦老又不是外人。”见小三还是为难,熊方城感到事情不妙,“麦老,今晚我们也累了。下次再战,如何?”
麦先生起身:“今天已经尽兴了,不分胜负。”
熊方城送客回来,急不可待地问:“孙少爷怎么了?快讲!”
小三:“报告老爷,不要着急,孙少爷还好。我们到了广州住下后,孙少爷日夜温习功课。十天前去参加考试,回来后一直住在庙里,等候发榜。哪里也没有去,一切好好的。”
熊方城:“你啰啰唆唆说些什么,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
小三:“老爷听了不要急。是这样的。今天早上,有两名差役跑来庙里,问到孙少爷,就二话不说把他带走了。”
熊方城:“怎么带走的?”
小三:“用锁链套住拉走的。”
熊方城大惊失色:“那是抓捕去的。为了什么?”
小三:“孙少爷吓得脸色都变了,什么也说不出来。我一直跟到衙门,在门外等了不久就听说孙少爷被关进了监狱。”
熊方城:“那就是成了犯人?”
小三:“我想进监狱探看,管牢的不让进。我回庙里拿了一点银子回来,打点一下,还是不让进。只是说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是科场舞弊的事情。”
熊方城惊呼:“科场舞弊还不是大事情吗?那是要杀头的,甚至要株连九族。啊,老天爷呀!”
小三:“老爷先不要着急,孙少爷是不是科场舞弊还不知道。案子没有判下来,不要先把人急坏了。从衙门出来,我立即租了匹马赶回来报告老爷知道。”
熊方城:“老天爷呀,这可怎么好?快请大少奶奶出来说话。”
李同瑗很快就来了:“老爷唤我有什么事?”
熊方城:“三儿回来了。有什么事由他告诉你,我说不出话来了。”
李同瑗:“三儿,你怎么回来了?孙少爷呢?”
小三:“报告大少奶奶,孙少爷被官府抓去关在牢里了。”
李同瑗大惊:“为什么?他犯了什么事?”
小三:“我去官府打听了,说是牵涉到科场舞弊的事情。”
李同瑗:“不会的。我儿一辈子胆小,谨小慎微的,不敢做这样的事情。”
小三:“我也相信孙少爷不会做这种事情。不过,现在他确实被关了。”
李同瑗:“哎呀呀,老爷,怎么办呀?”
熊方城:“我能够有什么办法呢?”
李同瑗:“能不能去广州想想办法呢?”
熊方城:“我年老体弱,走路都走不动了。我一辈子怕官府,见了官府我都是绕着走的。”
李同瑗:“现在怎么办呢?急死人了!小叔子又出门远在福建,家中没有男人出面了。”她思索了很久,“我回娘家去和妈妈说说,看哥哥能不能去广州。”
熊方城只有唉声叹气。
134.李家 日
李同瑗来向母亲哭诉。李杜氏叹道:“我们家没有出过此类事情,这怎么办呢?”
李同瑗:“现在是人关在牢里,什么原因不清楚,应该有个人去看一看再想办法。我公公年迈不能去,小叔子在福建回不来,总不能让我一个妇道人家去抛头露面吧?”李同瑗说话时看着李同璞。
李同璞:“妹妹不要着急,如果没有人去,我可以去广州帮你看一看。不过,你是知道的,我一辈子没有进过衙门,只怕去了不起作用,于事无补。”
李杜氏说:“这倒是老实话。你哥哥是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农民,我们家只是普通百姓家庭。依我看,你姐姐的公公家给朝廷供奉御米,是官家人。官家人与官家人说得上话,有他们家出面比我们家强多了。你是不是去求姐姐帮助?如果不行,你再来。我让同璞去。”
135.庾家 日
50岁的李同环和庾德信在书房接待李同瑗:“这真的是大祸临头,怎么会出这种事?承志怎么会这么糊涂?胆大妄为呀!”
李同瑗:“承志不会做这种事的,这里面有冤枉。事情刚出来,究竟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内情还一概不知。得要派人去广州打听。我们家没有人能出面。问了妈妈,妈妈说看你们家能不能伸个援手?”
李同环望着丈夫说:“你看呢?”
庾德信为难地说:“我们家也没有人。老太爷早就不理事,终日静养。整个一大家子的事情都是压在我头上,我一天也走不开。”
李同瑗:“妈妈说,我们家的亲戚中只有你们是当官的,是给朝廷贡粮米的。”
庾德信哈哈一笑:“供奉御米的不是官宦,拿朝廷俸禄的才是当官的。我们家和你们一样是平民百姓。”
李同瑗好生失望,噙着眼泪起身要走:“不打扰了。我想好了的,如果没有人去,我就自己去广州,不会有人吃了我!”
李同环好不忍心:“妹妹,你别急。坐下再商量。”她对丈夫说,“妹妹家的事情就是我们家的事情,我们不能不管。”
庾德信:“是的。”
李同环:“我们家虽然不是当官的,与官府多少打过交道,比一般人家知道门道,是不是?”
庾德信:“是的。”
李同环:“现在没有别的人可以出面,只有你去广州了。”
庾德信:“是的。孩子虽然都成人了,没有见过世面。这种大事还是得我去跑。我去了,家里的事情怎么办?”
李同环:“你去几天。家里的事情暂时由三儿顶着。”
庾德信:“行啊。今天晚了,明天一大早我就动身,如何?”
李同环:“辛苦你了。”
李同瑗喜极而泣:“感谢姐姐、姐夫!姐夫去广州一定要住上好的客栈,钱由我们家支付,到官府的一切费用都由我们支付。只要救出人,多少银子都花!”
李同环:“这些事情你暂时不要操心。你先回去休息,有什么情况随时会告诉你的。”
136.广州 日
九月的广州仍然炎热。庾德信骑了一匹驴,走过繁华的街道,来到光孝寺门前。他打发驴夫走了,进入寺门。
137.光孝寺 日
庾德信到各殿礼佛随喜后,走到后院。恰好一秀士从里面出来,他即上前拦住:“相公请了。”
秀士还礼:“老丈请了。”
庾德信:“敢问这寺院可否接受居士短住清修?”
秀士:“可以的。”
庾德信:“听说赴省赶考的秀才们有些曾住在此中准备应试。”
秀士:“是的,在下便是。”
庾德信:“啊,足下一定是连战皆捷,春风得意。”
“哎,别提了,”秀士长叹一声,“非是在下夸口,依我的才学,不说是独占鳌头,起码金榜题名是会有的。可惜,此次考试竟然作废,要待重考。”
庾德信:“这却是为何?”
秀士:“说是有人科场舞弊。”
庾德信:“竟然有此等事情发生?”
秀士:“老丈欲闻其详,可移尊步到敝处小坐。”
庾德信:“如此甚好。”
秀士:“我也是一肚子怨气要发泄。”
一间室内,秀士让座沏茶,与庾德信见礼:“后生邝鹄,广东云浮人,见过老丈。”
庾德信:“老夫庾德信,祖居河南许昌鄢陵庾家寨,现居东莞万江租谷涌,务农为生。此处考生都已经走空,足下为何留下?”
秀士:“我因为订购了几本书,尚未送来,故此耽误数日。老丈请用茶。”邝鹄转入正题,“说起科场舞弊,事情是这样闹起来的。考试真的是非常辛苦,考试结束,大家心情放松,那天同住此处的几个人就约了上酒楼去小酌一番。我没有去,不在邀约之列。后来听人说,席间有个人酒后失言,说自己蟾宫折桂,如探囊取物。那些没有援手,空有才学的,只能望洋兴叹。这话一传开,有些人不服气就举报了。知府大人本来就与朝廷派来的主试官不和,即拘讯了数人,查出确有贿赂主试官,暗递考题之事。一经坐实,数名考生即遭拘捕,问罪判刑。此事非同小可,知府已经行文上报朝廷,现在等皇帝批复。”
庾德信:“被拘捕的考生中可有一个姓熊,名叫熊承志的?”
秀士:“是有的。考生抓了5名,他是其中之一。老丈是他的……”
庾德信:“我是他的姨夫。听说承志犯事被抓,家里人不安。我是专门来打听他的情况的。”
秀士:“失敬,失敬。熊承志与我一见如故,住在一起颇多交往。他虽然被抓,却没有参入舞弊。”
庾德信:“怎么知道他没有参入舞弊?”
秀士:“公堂之上,他大声叫屈。知府大人查阅试卷,见他写的与其他四人的完全不同,其他四人的却几乎一样。而且熊承志的文章有些文不对题,因此断定他没有舞弊行为。”
庾德信:“那他又是怎么卷入其中的呢?”
秀士:“您想,这贿赂主试官是要大笔银子的。那有门路的人见熊承志衣着光鲜,带有书童,以为他富有,就与他暗示。熊承志系循规蹈矩之人,装糊涂没有理他。”
庾德信:“既然查清楚他没有参入舞弊,为什么不放了他?”
秀士:“官府说他虽然没有卷入舞弊,也有知情不举之罪。将他削去士籍,永不许重新入籍为官。这还是宽大处理的。现在上报朝廷了,只等皇帝批复下来就要发落。”
庾德信:“这位知府是个明白人。只是承志姨侄好好地赴考却陷于牢狱,要磨掉一层皮。我想去探监,安慰这个孩子,不知可否?”
秀士:“那是不可以的。没有判下来的案子,不许探视犯人,以防串供。老丈还是回家去歇息,这公文一去一来十天半月的,等在广州无益。”
庾德信:“谢谢了。”
138.监狱 日
熊承志在铁窗内望蓝天垂泪。
139.李家 夜
一弯新月初生,景物朦胧。沉香亭六角灯笼高照,香炉内沉香氤氲。
花甲之年的李杜氏、年过不惑的李同璞和妻子及已纳为妾的春红坐在一旁的美人靠上。
李同璞说:“妹妹说德信兄去广州打探承志情况,回来上十天了还是没有消息。”
李同璞妻:“是啊,真是急人。我们家从来没有碰到过这么大的事情。”
“岂止是我们家的大事情,这是朝廷的大事情,你说大不大?”李杜氏说,“承志孙去参加科举考试,牵涉到科场舞弊,保住脑袋就不错了。”
春红为李杜氏打扇:“还是老夫人见世面多,沉得住气。”
李杜氏:“乖女,我活了一把年纪,有什么不明白的。”
春红:“那是为什么呢?说出来,我向老夫人学一点。”
李杜氏:“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般事情皆如此。我是知道人心。”
芙蓉跑过来报告:“老夫人,姑奶奶带着外孙少爷来了。”
“让他们来呀,快请。”李同璞站起身。
“怎么现在来了?”李同璞妻诧异。
李杜氏说:“好了,好了。你们没有听说,外孙少爷来了吗?这就是没有事了。”
芙蓉带李同瑗进亭子见母亲兄嫂和春红,熊承志跟在母亲后面。
熊承志扑通跪下抱住外婆的腿,哭道:“外婆,我来和您住。我不回去了,那不是我的家。”
李杜氏:“孙孙,起来,先把事情说清楚。”
熊承志:“我一回到家,老爷子就骂我是不肖子孙,有辱门楣,辜负上人期望,这家族再也出不了状元了,不如去死。”
李同瑗说:“你夸大了,老爷子并没有这样说,他只是唉声叹气。”
熊承志:“那就是在骂我,您没有听到,我听到了。”
李同璞让大家都坐下:“你把事情说清楚。听说你坐牢了,是为什么?”
熊承志:“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一个埋头读书的人,什么都不懂。说我参入科场舞弊,我连怎么样舞弊都不知道。先是有一个学子来我房里与我说,有人与主试官可以联系上,进行沟通需要几个钱,让我出一点,保证我可以录取。我说我没有钱,那人就再也没找我。后来出事了,很多人被抓,把我也丢进牢里。审问我时说我知情不举,我根本不知道那些人怎么回事,我举报什么?知府大人认为我言之有理,但是整个案子要上报等朝廷发落,直到宣布我无罪释放。但是莫名其妙地褫夺了我的功名,终生不能入仕途。就是这样的。我无所谓,我本来就不想当官,是家里逼迫我去应试。我回到家就挨骂,说我坐牢,无颜面回家。”
李同瑗:“那是你说的,老爷子没有说这话。你一回到家,话没有说两句就跑。老爷子在家里会急死的。现在先回家,以后的安排再说。”
熊承志:“不,我不回去。我当不起熊家的孙子。因为舞弊案件,我被褫夺了功名,终生仕途无望,怎么见老爷子?”
李杜氏抚慰熊承志说:“乖,你要懂事,必须回去让老爷子放心。老爷子老了,你一跑,他受不了的。你现在回去吧。”
熊承志绝望了:“不,不,我不回去。外婆,您不留我……那么喜欢我的外婆也不留我住,我不想活了!”他往外跑去。
大家愣住了。李同瑗哀怨地:“妈!”
李杜氏问:“是我逼他跑的吗?”
李同璞妻说:“不是的,婆婆。他来的时候就是失魂落魄的样子。在牢里关了一个多月,什么人都会疯了的。他现在真的是不想活了,快把他追回来!”
李同璞说:“是的。我去。”追到大门外,天黑,不见熊承志人影,他命令仆人打火把四处去找。
140.茶园 夜
李家的仆人打火把出外四处寻找。
黑暗笼罩荒野。熊承志丧魂失魄地行走。他在沉香树林里徘徊,在一棵荔枝树前停住,解开腰带投在树枝上结环,套上头颈呼喊:“外婆!”
141.李家 夜
李杜氏和李同瑗来在大门外等,李同璞妻、春红、芙蓉陪着。
渐渐地,一队队仆人先后失望回来。
李同璞失望地回来。
李同瑗自怨自艾:“我好命苦!小时候被父母卖了,到别人家当望郎妹。中年时过得好好的,丈夫又遭遇横死。我年轻轻的守了寡,现在守大了儿子,又是这个样。找不回来我儿,我只有死路一条。老天爷呀!”
李杜氏深沉地说:“你是苦,但是苦的不只是你一个人。你小时候被卖很痛苦,我们卖你像剜去心头肉,难道不痛苦?璞儿为了赎回你去打工,受毒打,难道不痛苦?都是为了这个家。苦难需要大家共同承受。承志孙孙也是受了生活的意外打击。如果他能够承受住了,就成长为大丈夫。如果过不了这个坎就是懦夫。我相信他会回来的!”
远处传来微弱的喊声:“外婆。”熊承志从黑暗中走来。
熊承志走到外婆跟前,对她说:“外婆,我本来想死的。我不知怎么去到了沉香树林,想到外婆教诲的沉香树精神,我打消了轻生念头,我要坚强地活下去。”
大家很高兴。李同瑗抱住儿子。李杜氏鼓励熊承志:“承志孙孙,你好样的!先回去休息一阵子,回来让大舅为你安排个事情做。”
李同璞说:“妈妈,家里也正差自己人帮手,我想委托他往平江销售沉香。您说呢?”
李杜氏:“那要看瑗娘舍不舍得让他去吃苦。”
李同瑗抱住李杜氏:“妈妈,谢谢您。”
142.熊家 日
熊承慧和丈夫带着儿女走上大堂。熊方城和李同瑗迎接他们。
熊承慧:“爷爷,妈妈,听说弟弟回来了,我们来看看。”
李同瑗说:“好的。来了就住几天再走。”
熊承慧:“弟弟,你好吗?”
熊承志:“谢谢姐姐、姐夫。我现在没事。”
熊承慧的儿女上前叫李同瑗:“外婆。”
李同瑗抱住他们:“乖乖,外婆给你们做了好吃的,等着你们呢。”
143.李家 日
大堂正中,一幅大的“寿”字很是醒目。堂上张灯结彩,十分喜庆。宾客盈门。宴席摆满大堂和大院。出席的有自家子孙,姻亲家子孙及地方乡绅。
乐队合奏,歌者唱《长生乐》。(以宋晏殊词改编)
玉露金风月正圆,奏急管繁弦。
画堂嘉会,彩灯开寿筵。
祝你生日快乐,岁岁年年。
年年岁岁,岁岁都有今天。
亲朋好友,美酒斟满。
举杯衷心祝愿。
天赐福,富贵又长年。
直教人人欢颜,快乐似神仙。
曲罢,李同璞致贺辞:“各位,今天我们大家庭的老祖宗双双过88岁米寿,是大喜庆之日。我代表家里的子子孙孙恭贺两位老寿星,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现在请老寿星说话。”
老寿星李添精神矍铄:“欢迎各位贵宾,感谢大家光临。老朽能够活到今天是拜内子所赐。一大家人有今天也是她的功劳,我感谢她!你也说几句吧。”
李杜氏起立说:“各位贵宾,感谢大家光临。托大家的福,我们能够活到今天。因此我想到,人降生世上是个奇迹。我们家族的每个人是家族发展的一环,任何族人都是有贡献的。虽然人都会度过一生,成为过去,但是他们应当身殁名存,载于族谱。所以我们要立宗祠,修族谱。我们的宗祠命名为‘立信堂’。族谱让长子李同璞主持修订。有宗祠和族谱,我们的后人就不会忘记自己的根。谢谢大家,请举杯。”众人欢呼。
144.飞机上 日
李存中和妻子坐在返回巴西的飞机上,李劳尔翻阅着族谱,说要按辈分取个中文名字。
(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