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彝族传统民歌的文化特征

2019-11-15苏日呷凉山歌舞团

长江丛刊 2019年17期
关键词:阿依火把节表妹

■苏日呷/凉山歌舞团

一、彝族传统民歌概述

彝族传统民歌,彝语称妞妞、雅哄,彝语北部方言各区域的民歌品种各不相同,内容十分丰富,唱词优美深刻。彝族民歌大都为山歌,具有节奏自由、音域宽广、旋律起伏跳荡的特点,且有的曲体结构相当复杂。彝族山歌的演唱形式也多种多样,有独唱、对唱、重唱和一唱众和或在同一首山歌中,几种演唱形式兼而有之。概括起来细分,最为常见的民歌有苦歌、情歌、劳动歌、节庆歌、风俗歌等。

(一)彝族苦歌

彝族苦歌,彝族称“啥都哄”,它是生活歌中的一类,意为苦难歌,主要抒发奴隶制度下的沉重感受,颇具特色,哀婉凄凉,很有感染力。彝族苦歌包括孤儿歌、诉苦歌、厌战歌等。如孤儿歌中的《阿苏巴底》、诉苦歌中的《妈妈女儿》等都是广为流传、催人泪下的彝族民歌。

(二)彝族情歌

彝族情歌,属彝族山歌中的一种,彝族称“古举哄”,意为爱慕歌。彝族男女青年用情歌来互相倾吐爱慕之情,其中的对唱(对口)最常见,彝族男女双方,通过情歌,越谈越火热,越唱越上心。还有就是兴唱,借助民间叙事长诗,表达一种愿望,抒发唱者的情感,也可以多人配合,一唱一合。彝族民间家喻户晓的《我的幺表妹》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情歌,是一部优秀的叙事长诗,在大小凉山广为流传。内容起伏情节:爱慕和赞美表妹的美丽——和表妹深深爱恋——表妹父母的无情阻扰、刁难——表妹被抢走、远嫁他乡——表歌的冥思苦想(苦恋)——传达信息给表妹、呼唤。作品对旧社会阻碍青年人婚恋自由的邪恶势力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评,寄予婚恋自由的渴望。

(三)彝族劳动歌

彝族劳动歌的内容与劳动生产紧密相连,它以反映各个生产领域的劳动经验和生活过程为主要内容。彝族劳动歌包括猎歌、牧歌、农事歌等多方面的内容。彝族猎歌、牧歌、农事歌,分别是猎人、牧人、农人唱的劳动歌谣。

(四)彝族节庆歌

彝族节庆较多,最为普遍最为重要的节庆就数彝历年和火把节。

彝历年是彝族民间十分盛大的节庆,是彝族人为庆贺丰收的喜悦,祈祷来年更风调雨顺、更丰收,赋教育和娱乐为一体的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活动。

彝历年期间,老者唱年歌,少者唱拜年歌,增添节日的热烈气氛,这年歌彝族人称“库施妞妞”。火把节是彝族人最隆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以祭神祭田、祈年丰收、送崇除邪为主要民俗内容。彝族火把节要赛歌,火把节的歌谣曲牌彝族人称“朵洛荷”。“朵洛荷”有火把节主题歌之美誉。

(五)彝族儿歌

从前旧时代,广大彝区没有文化教育场所,彝族幼儿从小聆听妈妈、祖母的催眠曲成长,到儿童时期,就跟着别的孩子唱儿歌,从各种各样的儿歌中逐渐认识到周围的事物,学到知识,和本领。

二、不可忽略的彝族歌场

彝族传统民歌,带有一定的故事情节,语言生动风趣,曲调活泼简练。演唱时常成群结队地进行,手牵着手,左摇右晃,十分天真自得,有民歌演唱的群众性特点。因有其群众性这一特点,自然考虑较宽敞的活动场所,从而出现了彝族民间特定、特有的“歌场”。歌场就是彝族民间节庆、风俗等大型仪式歌舞活动特设歌唱场所。也就是说只有开阔的场所才适合演唱这类特定的传统民歌。

彝族地区的歌场产生较早,其中的礼俗歌场随仪式场合而定,不同礼俗场合的歌场有不同的歌舞内容和不同的演唱方式。彝族的大型歌舞活动有一定的习俗惯制,节庆活动专用的民歌就是在特定的歌场演唱的,如彝族火把节,活动场所基本上是固定性的,大都设在村中或村外较为开阔的场坝上,能容纳一个自然村社的群众;彝历年一般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彝历年颂唱的民歌主要在屋内或房前屋后的小场坝进行,少者一个自然家庭,多则为居住在一村寨的家族或亲朋好友。男女老少围坐在一块一边拉家常一边颂唱年歌。

彝族民间歌场既是群众集体歌舞自娱、娱神、颂智慧祖先、英雄的场地,彝族传统民歌对彝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和继承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彝族民歌的文化特征

音乐文化灿烂的彝民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少数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孕育了浓郁醇厚的民族风情,自古以来,就有“有山则有故事,有水就有传说”的口头禅。彝族人喜爱音乐、能歌善舞的传统,使彝族民歌得到了广泛的高度重视。

彝族民歌的唱词多为即兴创作,也有成套传统唱词,如像叙述体类民歌唱词较固定,为较生活化的艺术语言,唱出完整的故事,朴素自然,形象生动。

(一)彝族妇女歌《阿依阿芝》

《阿依阿芝》歌唱的是:阿依阿芝受父母兄长之命远嫁他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勤恳恳操持家庭,却受尽男方的虐待,岳父每天都有羊奶喝,老公每餐都有荞耙耙吃,而阿依阿芝每餐只有三片萝卜干果腹。想家不能回,想走不能走……阿依阿芝苦苦哀求要探亲,男方家不肯。阿依阿芝想家心切,每天遥望娘家的方向,以泪洗面,她知道翻过门前这座大山,一直往前走,就是娘家。

到了荞麦收割的季节,阿依阿芝捡拾荞粒;到了大麦收割的季节,阿依阿芝又捡拾麦穗,捡了三年就有了三升,可怜的阿芝,用荞麦酿成酒,用大麦酿成酒。

一碗敬给了火塘上方威严的岳父,问他想不想远嫁的女儿,问他阿芝能不能回家?一碗敬给了火塘右边眼神耷拉的岳母,问她是否也曾像我母亲想念我一样想念远嫁的女儿,问她能不能回家?一碗给了火塘左边锅庄旁沉默不语的老公,问他你也有妹妹远嫁他乡,问他能不能回家?一碗给了火塘下方烧火的傻妹,问她将来远嫁他乡,是否也像我一样想念妈妈?……唱出了阿依阿芝念家心情、念母心情。

(二)彝族出嫁歌)《妈妈的女儿》

彝族出嫁歌《妈妈的女儿》(也称“诉苦歌”),彝族称《阿嫫尼惹》,它是彝族民间流传最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一首叙事体民歌。一提起《妈妈的女儿》,会想到的总是彝族家的包办买卖婚姻、女儿失去自由、在人世间受尽折磨和男尊女卑。歌中以典型的实例讲诉了“妈妈女儿”在父母的教导下成长过程。可以这样说,只有唱过《妈妈的女儿》的彝族妇女,才更进一步懂得了真正的彝族家的“妈妈的女儿”。

(三)彝族苦歌《阿苏巴底》

阿苏巴底,意为孤儿、单身汉,属彝族歌种(孤儿歌)。是由一种问答体的盘歌发展而成的说唱艺术形式。流行于四川大小凉山彝区。相传在凉山牛牛坝有个姓阿苏的单身汉,爱上了一位姑娘,由于穷困,不能成亲,两人只好逃离家乡。歌中唱到:他们走了无数个昼夜,来到简叶索洛山的脚下,想安一个家。那里虽然有遮天蔽日的森林,却没有巴底的一棵树;金竹山上有一望无垠的翠竹林,却没有巴底的一棵竹。要盖房,哪里去找梁柱和竹子?要生存,哪里去找锅庄和铁锅……阿苏巴底的困苦遭遇,唤起了彝族同胞的同情和感叹,自古以来被人们歌唱着。它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的穷苦、苦难,歌唱着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四、结语

彝族民歌文化的形成是离不开彝族的语言、音阶以及彝族的审美意识等。彝族母语有六大方言,就北部次方言中有圣乍土语、义诺土语和田坝土语;南部次方言中有东部土语(阿都话)和西部土语(所地话),加之彝族人的生活环境和在这个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区域民俗风情,形成彝族民歌的文化特征:(1)拥有浓厚的地方特色;(2)多样的词曲、词牌形式;(3)形式各异的演唱形式。从彝族民歌的存在意义角度讲,一方面体现了彝族人民的内心精神世界,也体现了彝族文化与兄弟民族文化相结合的结果,这是一笔民族文化财富,是一项难能可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阿依火把节表妹
Jiao Ayi| 《娇阿依》
彝族火把节民俗纹样元素分析与开发
“一站式”三联CTA诊断急诊胸痛的临床意义
越西笔记
王 洪 摄影作品欣赏
“人本文化”的口头表述和行为实践
“表妹”的由来
表妹姐
回本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