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与中国语言文学之现代转型研究

2019-11-15深圳红岭中学

长江丛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语言文学白话文悲剧

■罗 杨/深圳红岭中学

中国语言文学在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变革,但都属于中国语言文化内部因素的相互借鉴,在20世纪前期,中国语言文学界掀起了一阵学习西方文化、改革中国语言的浪潮,其中以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为主。这是中国语言文学现代化的重要转型,在中国语言文学历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翻译外国文学、引进西方的语言文学是其主要方式,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语言文学的表达能力和现代化内涵。因此,翻译与中国语言文学的现代转型是分不开的,应该明确翻译对中国语言文字影响,为中国语言文学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 翻译对中国语言文学的现代转型影响概述

细数中国语言文学现代化转型的过程,可以发现它的两条基本路径,即“反传统”和“西化”。“反传统”负责推翻原有的中国语言形式和内容,“西化”负责引进新的语言形式和文学创作规范。这其实是破而后立的过程。这一时期,对外国文学输入除了直接翻译外,还有大量的转译、复译,翻译原则更是五花八门,有的依照外国文学的原文进行原样翻译,而像林纾等则将外国文学翻译成中国古代文学形式,严复则坚持“信、达、雅”的原则,即译义准确,通顺明白,简明优雅,既尊重原文又不拘泥于原文形式。他们的翻译行为直接推动了中国语言文学的现代化转型。

中国语言文学的现代化转型表现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精神取向转型,在翻译文学的影响下,中国语言文学中的个性、自由思想增多,高扬人的解放的旗帜,批判封建主义思想;二是艺术形态转型,借鉴西方的语言文学和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在坚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形态的改革创新,使中国语言文学在现代化中展现出不同于传统中国语言文学,也不同于西方语言文学的独特魅力。三是语言形态上的转型,近代古文的语言表述方式转变为现代语言文学形态,对中国民众的口语和西方翻译语言进行了系统整合,是中国语言文学既具有西方现代化特征,又具有中国民间语言色彩。四是文学审美观念的转型,在中国普遍持有的“团圆”思想中加入“悲剧”特征,变革了人文欣赏作品时的心理期待,完善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

二、 翻译与中国语言文学的现代化转型过程

中国对西方文学的翻译和引入往往不是趋于语言文学本身的目的,它常常服务于更高层次的政治经济需要,作为大变革的一部分出现。在清朝末年,有识之士意识到推行维新变法运动,就必须启蒙民众的思想,而传统的中国语言比较深奥,需要经过专门的学习才能理解,普通民众在理解传统语言上存在困难,于是更贴近与民众日常生活用语的“白话文”就应运而生。谭嗣同等提倡的“诗界革命”、梁启超等提倡的“小说界革命”和“新文体”以及黄遵宪推行的“俗语入诗”,都主张在文学创作中尝试使用新的思想和语言形式,使被传统批为“引车卖浆者所操之语”的白话文迅速兴起在,在民众间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整个社会上都掀起了一股白话文思潮。此时的翻译文学大多采用半文半白的交融混杂语言模式,这是从古文到白话文转型期间的重要过度。由于时代的限制,这些翻译文学常“以旧风格含新意境”,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仍然比较大。

清政府垮台以后,中国语言文学的现代转型速度加快。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引进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胡适、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纷纷助力。1917年,《新青年》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大幕,1918年,《新青年》全面改为白话文。到了1920年,教育部通电全国,废除文言文教科书,全面改用白话文课本,这是白话文对古文胜利的重要标志,为中国语言文学的现代转型明确了方向。

1921年,沈雁冰与郑振铎联名在《小说月报》中提出了“语文体欧化”的理论,提倡白话文应该吸收西方语言细密的文体结构,使中国语言文字也能够表述复杂的思想和理论。传统的中国语言文体注重形式上的整齐和格律的严谨,在表达一些西方思想时常常感觉力不从心,所以沈雁冰与郑振铎认为,在引入西方词汇和思想的基础上,应该对外国语言文学的词法、句法、文法、章法等进行全面借鉴,致力于让一般普通民众都能读得懂。而“语文体欧化”推行的主要途径,就是对西方语言文学的直接翻译,不改变其中的文法和句调,创造了中国传统语言中缺乏的复音词,增设了主语、系语、表语等句法概念,改变传统语言中以短句为主的现象,延长了句子的长度,方便表述复杂的思想和理论,加入了西方式的标点符号,并根据中国的句读标志进行改进,还根据西方句法欧化了句子中的联结成分。这次句法层面的变革,使直译法在翻译西方文学的过程中盛行,二者互为因果,成为那一时期的重要文学现象,在此之后,欧化的语文体就成为了主要的翻译语言。这既是中国白话文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语言现代化中必不可少的过程。

三、审美意识的现代化转型

除了语言的变化,中国语言文学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就是审美意识的现代化转型。传统的中国文化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文学创作中提倡“中和之美”,要求典雅温和,对作品中的抗争意义表现不足,无论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在作品结束时都会给予完美的结局,神话中的牛郎织女能够通过七月七日喜鹊架桥得以相见,《长恨歌》中唐明皇能够通过道人的帮助得到死去的杨贵妃的音讯,《窦娥冤》中死去的窦娥能够化作鬼魂请求父亲为自己伸冤。这些完美团圆的结局满足了传统中国人的审美期待,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苦难悲剧震撼人心的意义。外国作品中的悲剧意识十分明显,尤其是以西欧为主的国家。悲剧意识是生命主体希望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冲破历史必然性束缚,在突破无望时表现出的绝望和抗争的精神。悲剧是对有价值的生命的毁灭,是对人类和社会存在进行的否定性认识。悲剧的神圣性和对人的情感熏陶通过文学作品翻译引入中国,林纾翻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在保留中国语言特色的前提下引入西方的悲剧色彩。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等西方具有悲剧色彩的作品也被翻译成中文,极大的影响了中国的审美取向,知识分子在此影响下创作出像《伤逝》、《沉沦》这样悲剧意义浓厚的现代小说作品,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新的审美价值观念。这就是中国“悲剧”审美意识的生成过程。

审美意识的现代转型还包括审美主体的变化,传统的中国社会因为只有少数人掌握着文化知识,因而审美主体也仅限于少数人。对西方文学的翻译和新文化运动时普通民众也能成文文学作品的受众,因而审美主体也就对之普遍。“五四”以后,中国文学中个性崛起的内容增加,对外国作品的引入又引发了文学审视自身内心世界的潮流,众多外国作结和思想家的主张被介绍进中国,在民众间流行,中国民众的审美意识上升了,每个人都能够在对自身的审视中会的审美体验。

对人的主体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也是审美意识现代化转型的重要部分,主要体现在西方浪漫意义文学的翻译引进上。拜伦、雪莱、歌德等优秀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被翻译成中文,收到了民众的欢迎。受到鼓舞的翻译者也更加注浪漫主义文学翻译,推动审美主体的个性化和普遍化,也将人的主体问题介绍给读者,读者在阅读中获得一种基于自我的人类普遍情感。

四、翻译对中国语言文学现代化转型的作用

语言文学的发展需要推动力。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使中国语言文学与外国语言文学的碰撞成为可能,帮助中国传统语言文学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为中国语言文学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外在动力。“五四”时期的作家在创作中大量借鉴了外国作品的形式、题材和思想,对中国传统语言文学形式造成了冲击,使中国语言文学开始与世界文学接轨,中外文学交流有了“共同的语言”,加速了中国语言文学现代化转型的速度。这是翻译对于中国语言文学转型上的积极作用。

同时,在“五四”时期激进的文学变革对一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破坏,“语文体欧化”和直接翻译使中国语言文化过度变革,使一些作品既无中国传统文学的优雅,又生涩难懂。有的人甚至提倡全面使用西方的拼音文字,彻底废除中国汉字。这些是语言文化变革中的缺点。但从历史整体上来看,在当时思想固化、文化僵滞落后的时代,温和细致的改良运动不足以对复杂的中国文化产生影响,非得采用这种大力度的变革不可,这就是“重病需用猛药”的道理。应辩证地看待翻译与中国语言文学现代化转型的关系。

五、结语

翻译与中国语言文学之现代转型,其实就是旧文化吸收新文化变革自身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任何尝试都是有益的,为停滞的中国语言文化寻找更多的出路。对外国作品的翻译推动了中国语言文学的现代化转型。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学白话文悲剧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Classroom Interaction:How far is it,Where should we go?
黄侃:外国书是硌脚的皮鞋
你要有拒演悲剧的底气
Great Adaptation to A Great Work
Quality Direction and Quality Performance
画家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
胡适巧推白话文
胡适妙解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