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新时代学生特点探索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
2019-11-15王一夫沈阳农业大学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处沈阳农业大学理学院
■王一夫 赵 野/.沈阳农业大学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处;.沈阳农业大学理学院
一、新时代高校学风建设现状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于2017年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高校要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这体现了党中央对高校优良校风和学风建设的高度重视。高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尤其在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的新时代,需要把众多青年学生培养成国家建设事业的栋梁之材,这就必须牢牢抓住学风建设这个核心点。
当前,部分高校大学生学风上存在严重问题,上课不认真听讲,玩手机、睡觉,甚至迟到、早退、旷课现象屡见不鲜。考试作弊现象层出不穷,即使用最严厉的纪律约束,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考试不及格人次呈上升趋势。学风问题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严峻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能使高校的优良学风在广大学生中入脑入心,其所可以发挥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不可估量,对高校办学目标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也将极其巨大。
(一)大学生学风问题及其表现
步入新时代以来,大学生学风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与探讨的热点,尤其是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上课不认真听讲,玩手机、打游戏,迟到、早退、旷课现象屡见不鲜。考试作弊现象层出不穷,在近几年还兴起了电子作弊、作弊群等利用通讯设备作弊的不良风气,即使用最严厉的纪律约束、甚至开除学籍处分,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考试不及格人次呈上升趋势。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关于学风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外部环境的不良因素影响,包括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高等教育扩招的影响,网络带来的“手机依赖症”等负面影响;高校自身存在的问题,包括教风、政风对学风的不良影响,学生管理制度不科学、不规范对学风造成影响等;大学生自身原因,包括大学生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上大学后失去学习动力等。
(二)剖析学风问题产生的原因
学风问题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严峻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表面上看,一般可分为大学生学习风气和大学生学术活动中的风气。大学生学习风气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四方面:一是学习目的问题,大多数大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处于一种迷茫状态;二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动机功利色彩太浓,轻过程重结果,突击应对考试成常态,学习兴趣不足,积极性不高,缺乏钻研精神和独立思考精神;三是学习方法不当,依然保持高中阶段应试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差,难以做到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四是学习环境有待改善,宿舍在学风建设中的地位有待提高。大学生学术活动中的风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则是抄袭作业、论文;编造研宄成果、实验数据或引用的资料;“枪手”代写论文;考试作弊等学术失范的表现。
二、从实际工作出发,研究影响学风建设的因素
高校学风建设是一项非常庞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地进行深化和完善。而且不是一成而不变的,是随时代发展不断变化的。因此我们从实际工作出发,分别以学生、教师、高校管理为主体,主要从校园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制度和发挥教师作用几个方面,研究影响学风建设的因素。
(一)以学生为主体研究影响学风建设的因素
通过调查发现,影响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个人原因在于学生自身奋斗目标不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低下、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学习兴趣缺乏四方面。学生往往只养成应试能力及对知识的掌握,而缺少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在考试中存在侥幸心理,以至于价值取向错位,道德标准丧失,认为抄袭、作弊等行为能为自己带来益处。
(二)以教师为主体研究影响学风建设的因素
现阶段, 多数高校教师都是从大学博士毕业后直接留校任教,在教育中缺乏足够的教育能力的培养。多数高校教师的教育学理论和教育技术方法多来自于入职后短期培训,缺乏足够的理论和实践支撑,导致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很难满足大学生对于高质量课堂教学的需求。
另一方面, 以科研为导向的教师考核体系,制约了教师参与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很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面临着考核、升职的巨大压力,却要承担大多数的教学任务,自然不愿将过多的精力放在教学研究上,很多时候都是在照本宣科,下课立即走人, 成为被学生诟病的一个正常的“怪现象”。
(三)以高校管理为主体研究影响学风建设的因素
高效管理方面的缺失主要在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与全面而系统的制度评价体系建设两方面。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目标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以往的学风建设工作中,高校常常以制度管理为重以督促学生,忽视了“朋辈效应”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寝室、班级为单位,如果整个寝室、班级的学风浮躁,诚信缺失,就会给大学生学术失范提供生长的土壤。
现如今,大部分高校在学风制度建设中往往只重视课堂纪律、考风考纪、教学评估,而忽视了大学生学术道德制度建设。由于在学术道德上缺乏健全的制度和合理的评估机制,对一些违反学风和学术道德的行为很难进行制裁,比如对于作业抄袭或捏造虚假实验数据的学生,一般都无法处理,只能从平时成绩略作惩罚,致使学生养成得过且过的心态,使高校学风和学术道德失去了制度上的约束。
三、结合实际工作,积极探索大学生学风问题的治理对策
积极探索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学风建设第三方评价机制,以科学评价促推工作水平提升;强化宣传动员、制度建设、分类指导、过程管理、校园文化活动和条件保障等抓手,引导学生增强学习内驱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校整体学风持续向好。
(一)加强制度建设,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学校职能部门和学院要学习贯彻《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及时修订和完善本校的《学生管理规定》等规章管理制度,使学生上课出勤、评奖评优等与学风建设有关的规章制度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学校将科学构建学风建设第三方评价机制,围绕学院学风建设工作计划、工作机制、宣传动员、课堂教学、学业指导、日常管理、校园文化活动,以及学生自我学习成长的满意度、学习效果等方面,年底对各学院学风建设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
(二)加强过程管理,建立学术诚信档案
要重点围绕严格学生学习管理,以班级、寝室为单位开展学风建设工作,引导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强化课堂管理力度。执行教学工作的组织、监督、评价和考核制度,组织任课教师严格管理课堂和学习秩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强化班级、寝室管理力度。开展集中查寝、晚归整治、文明寝室和先进班集体评比等工作。发挥自育班级、自育寝室的模范带头作用,开展经验总结和推广,以点带面带动全体学生努力创建学习型班级和寝室。
重视学术诚信教育。开设学术规范教育课程并纳入大学生的学术必备课,建立学术诚信档案,只有将学术诚信与社会诚信纪录进行连动,才能对学术不端行为起到有效的制约作用。
(三)重视主题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写入党章,成为我们在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重要的指导思想。一定要及时准确地将这种精神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教学内容。
以学风建设为主题,重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浓厚校园学习和学术氛围,引导学生学习成才。高校应积极策划“诚信考试以优异成绩向建国七十年献礼”签名宣誓活动,发动全校学生积极参与,号召学生诚信傍身,笃行守诺,增强仪式感与诚信、责任意识。
(四)分类指导,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根据学生年级分布、学习生活状况等,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成才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类指导,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1、优化新生适应性教育的顶层设计,做实做细专业思想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
以新生入学教育作为重点,围绕“迎新季”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学业指导、生涯规划教育等工作,引导新生迅速适应大学学习环境,明确学习目标和计划,掌握大学学习方法,系好大学学习的“第一粒扣子”。
针对大二及高年级学生,着力加强考研、科技创新、就业创业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习竞赛和科研创新活动,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结合“毕业季”,挖掘优秀毕业生典型,在低年级学生中广泛交流和宣传。
2、关注不同层次学生学业需求,推进学风建设工作常态化
对于学业困难的学生,要以学院为单位及时更新、完善档案库,组织任课教师和学生骨干开展精准帮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增强学习信心;实行学业预警制度;而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要在学习科研、考研深造、创新创业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引导学生攀登高峰,不断提升学习成效,并树立其模范引领的意识,激励广大学生不断进取,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