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传播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11-15郑建芸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14期
关键词:微信政治思想

■郑建芸/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新媒体传播的特点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重点逐渐向新媒体转移,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牛津大学路透新闻学研究所(RISJ)近日的研究报告显示,社交媒体已取代电视成为年轻人获取新闻的主要来源。新媒体的传播主要有以下的特点:

(一)信息传播的交互式与即时性

传统的媒体传播,无论是纸媒还是电视时代,其信息的传播均为单向传播,即从信息源传递到每一个独立的信息接收个体。进入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突破了时空限制,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与广泛运用,使得如微信这样强连接平台应运而生。新媒体的传播是交互式、多维度的,在其信息的传播中,通过互联网,以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形式便可进行即时和便捷的信息分享,形成全民参与的盛况,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创造者、传播者和参与者。

(二)信息传播过程的“去中心化”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纸媒的信息传播的话语权逐渐被瓜分,微博、微信、新闻APP等社交媒体飞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减弱了人们对于传统媒体的信息依赖。信息传播中心由于没有长期固定的信息源,一改以往以传统媒体为中心的局面,使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容易湮没在泛化的信息海洋中,分散了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中心网点。

(三)以“占领受众,影响行为”为传播目的

在新媒体传播过程中形成了“内容为王”的共性,即通过优质的传播内容引起人们的共鸣,进而进行思想影响的渗透,并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其行为。这种信息传播的背后蕴含了商业功能与意识形态目的。在商业功能上,商家创造优质内容,吸引目标群体,通过思想、价值观的传输,达到“粉丝变现”的目的,实现商业价值的创造。在意识形态上,虚拟社会是意识形态较量的最前沿,它为多元意识形态的传播和扩展提供了广阔平台。由于互联网传播边界模糊,新媒体平台成为了各方意识形态角逐的平台,各类意识形态在信息传播中试图占领受众群体,扩大影响。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当前大学生绝大部分为90后,他们成长的年代,正是我国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社交网络对他们而言是与生俱来的工具;与此同时,当代大学生具有更强的个体意识,更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所以新媒体深深地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

(一)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的挑战

思想政治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是否能够进入学生生活,产生有效的正向影响,是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否成功的标准。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主要以老师的理论讲授为主,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显得 “教条化”,对学生的吸引力与影响力不高。但是在新媒体平台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的娱乐文化、消费文化、外来文化、外来价值观等新鲜的甚至另类的事物,它们逐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新媒体空间面临“失语”困境,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带来极大的挑战。

(二)新媒体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

当前我国的舆论环境,新媒体的传播逐渐消解了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每当有社会事件发生,亲历者会第一时间在网上通过各种新媒体分享事件信息并迅速传播出去。在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场域内,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这导致了信息传播的门槛降低,一些传播者为了“博眼球”和“博流量”,通过断章取义,捏造虚假事件来引发关注,从而影响社会公众对事件的认知。

(三)新媒体成为网络犯罪生态新工具

新媒体的社交属性是其最突出的特点,在新媒体中的社交是熟人圈与陌生人社会的双重叠加,个人信息很容易曝光在社交之中,同时由于资金转账、群聊等功能的辅助,使得新媒体不仅仅只是信息的载体,而是现实社交生活的延伸,在新媒体中进行的网络行为会对现实生活产生实际的影响。这些特点使得新媒体成为一个网络犯罪的实施场域,例如,赌博、传销等传统犯罪行为借助微信来“借尸还魂”,有了“微信版”。其目标人群之一就是在校大学生,他们由于社会经验的缺乏容易受其影响或者深受其害。

三、新媒体信息传播场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新媒体的发展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挑战,同时也带来机遇。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寻求在新媒体信息传播场域之下更好地进行思想教育的工作。

(一)让新媒体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得力助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高校、理论学习中心组等都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在新媒体传播场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以更加柔和的形式进入高校学生的视野。正如毛泽东所言: “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这也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信息传播的交互式和多维度,建立一个交互式和多维度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让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局限于课本和课堂,在实际生活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作用。例如通过建立学校微信公众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新瓶装旧酒”,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消除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信息认知之间的隔阂。

(二)在“去中心化”的传播中寻找中心

在新媒体的冲击之下,如何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尤为重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话语权阵地也在与时俱进,例如国务院、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传统的权威话语传播中心,如今都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并且吸引了大量的关注者。在信息良萎不齐的新媒体传播生态中,此类官方微信公众号更显得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在传播的过程中,他们采取新媒体时代的流行方式,以视频、漫画等大众喜闻乐见的传播信息传递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在新媒体空间中占领舆论阵地。官方微信公众号的发展,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力的帮助,他们在去中心化的网络传播之中,重新确立了传播的中心点。

(三)多维度结合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效性

学生在高度信息化的环境下,在充分享有言论自由的环境下,享受到了自主学习与接受多元化的信息资源的便利,但也带来不可控性。新媒体信息的传播是大势所趋,高校享受新媒体新生态带来无限便利的同时不能抛弃传统的教育手段,应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效性。例如线下举办专题讲座、互动沙龙、主题学习等活动,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线上社交功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讨论和提升的交流。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让思想政治教育更有渗透性和有效性。

新媒体的出现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它逐渐消解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产生挑战,成为新型网络犯罪的的传播渠道。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新媒体只是一个信息传播的媒介,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对于新媒体,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应当秉持开放的态度,利用新媒体的便捷性,让新媒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活中延伸的重要工具,从而达到提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目的。

猜你喜欢

微信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