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墙头马上》所体现的人情世故

2019-11-15李伟妹

散文百家 2019年6期
关键词:白朴嬷嬷千金

李伟妹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一、李千金思想的进步性与现实性

在《墙头马上》中,白朴对李千金这个形象倾注的笔墨最多,从多方面展现了她的性格特点。一方面,李千金具有勇于打破封建藩篱,主动追求爱情的可贵品质。她常年困守深闺,十八岁仍待字闺中,这不得不引起她的愁闷,尤其是在春天这样生机勃勃的时节。在后花园中看到裴少俊后,她主动求爱,写信约会,深夜委身,被嬷嬷识破之后,她一会儿下跪求情,一会儿撒赖放泼,软硬兼施;在嬷嬷提出的两种选择当中,她毫不犹豫地表示“只是走的好”。李千金把爱情放在了至高地位,当爱情到来时,她勇敢地抓住机会,当有机会跟爱人远走高飞时,她毫不犹豫地舍弃掉了一切名誉、地位甚至是颜面。李千金以她决绝而果断的态度,选择了自己的幸福。并且,在裴家后花园躲藏了七年终被发现之后,李千金首先直言自己就是裴少俊的妻子,之后处处对裴尚书的辱骂加以反驳,努力维护自己的人格与尊严。这反映出她女性意识在一定程度上的觉醒。她被一纸休书休回家后,裴少俊高中状元,又来寻她,她坚定地予以拒绝,并且给了他好一顿抢白,这对人物性格的展现又在原来的基础上更进一层,表明李千金并不是绝对地坚持爱情至上,在自我的人格与尊严遭受侮辱的时候,她宁愿舍弃爱情,也要维护人格的独立,这样的女性形象在当时非常进步。

然而,白朴并不满足于对人物进行简单刻画,在高度肯定李千金的进步意义时,作者也揭示出了她功利的一面。有学者认为,李千金与裴少俊初次约会,不了解一下对方各方面的情况,便以身相许,太过轻率。其实不然,李千金并非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委身于裴少俊,她对裴少俊有着基本的了解与认识。在嬷嬷面前下跪求饶时,李千金为裴少俊作过一番辩解:“他承宣驰驿奉官差,来这里和买花栽。又不是瀛洲方丈接蓬莱,远上天台……”这里说明在短暂的约会时间中,李千金已经基本了解了裴少俊的身份和地位,至少知道他不是嬷嬷口中所说的“穷酸饿醋”,而且也深知他自有一番才华。如果说这里体现得还不够明显的话,那么当她再次向嬷嬷求情时所说的“他凭着满腹文章七步才,管情取日转千阶”则是她为现实考量的又一证明。在剧中,崔莺莺“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的超功利想法在李千金身上是无法体现的,恰恰相反,李千金对功名利禄有着一定程度的向往。她在书房躲藏七年,渴望早日“得离书舍”,并高声唱道:“凭男子豪杰,平步上万里龙庭双凤阙。妻儿真烈,合该得五花官诰七香车”。从这几个方面可以看出,李千金希望裴少俊求取功名,高中状元,一方面是为了让自己可以名正言顺地成为他的妻子,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她的功利心态。

此外,李千金对现实并不总是存有美好幻想,她对现实生活的无常与不可捉摸有着深刻的认识。她之所以毫不犹豫选择私奔,并不是为了一味满足自己的情欲,也并不只是为了成全自己的爱情,而是因为她深深了解现实世界的反复无常。“且休说度岁经年,只一夜冰消瓦解,恁时节知他是和尚在钵盂在”反映了她对现实的深刻认识,所以她执意抓住眼前的机会,把握自己的幸福。为此,她抛弃父母、不告而别、与人私奔,这一方面体现了她对爱情、对幸福的热烈追求,另一方面也展现了她自私的一面。但白朴并没有将这个人物简单化处理,在她私奔之时,作者让她为自己辩白:“那里有女孩儿共爷娘相守到头白?女孩儿是你十五岁寄居的堂上客”,高度地肯定了人性的本能需求。而上述谈到的功利思想,也只是一定程度上的,她并非时时刻刻以丈夫的功名为念。她拒绝前来寻她复合的裴少俊就是一个例证,尽管这时候的裴少俊已经中第,但她为了维护人格的尊严,毫不犹豫地对他加以斥责、拒绝。这些特点都使得李千金形象更加丰满,从而使读者难以对她进行简单的道德评判。

二、人情的冷与暖

院公、张千的形象同样体现了人情的冷暖。李千金在裴家后花园隐藏了七年之久,期间均是院公伏侍,其他人均不知情,因为有了院公相助,她们母子几人才得以在这里藏身七年之久,院公的热心和忠诚是可以想见的。并且,院公也是一个可爱之人,他的出现给该剧增添了诸多喜剧色彩。在裴父发现了李千金及其儿女的存在时,他仍尽力掩饰,插科打诨,力求为李裴二人解围。这使他的形象充满了喜剧色彩和人情美。然而,当裴父表示要责打院公时,张千身为知情者却落井下石,所以院公也把他给供了出来。在这里已经看不见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与温暖,双方都为了避免责罚,互相推诿责任。白朴并没有将这一现象一笔带过,而是倾注了笔墨予以生动细致的刻画,将人情冷暖体现得淋漓尽致,最后借李千金之口唱出“赛灵辙、蒯文通、李左车,都不似季布喉舌,王伯当尸叠”的感慨。

三、小结

将《墙头马上》誉为“元代四大爱情剧之一”,确实是对白朴这部剧作的大力肯定与褒扬,但我们不应该只看到其中对爱情的描写,剧中对人物性格复杂性的表现亦是这部作品的闪光点,而透过这些人物,既能让我们领略世间的人情冷暖,又能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进一步的认识,这是白朴作品又一出彩的地方。

猜你喜欢

白朴嬷嬷千金
“千金”原来指男儿身
做官这件事,我拒绝了无数次
“孤篇横绝”与格调错位——论白朴的文化人格和艺术思想
敬爱的“容嬷嬷”
白嬷嬷和小常
寂寞梧桐听雨声
千金碎梦
板凳甘坐三十二年冷 新见卓识海峡两岸知——读评《白朴著作生平论考》
千金醉琴
“第一千金”切尔西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