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朗读中的技巧分析
2019-11-14陈茜茜
摘 要: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是其中的一个重点模块,不仅有利于强化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理解,还能使学生在进行古诗词朗读的过程中得到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掌握更加准确的朗读技巧。大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理解分析能力,也积累了很多古今异义字词,这就使得学生能在朗读中理解古诗词的大意,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投入相应的感情。本文就古诗词朗读中的技巧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
关键词:大学;古诗词;朗读技巧
作者简介:陈茜茜(1990.2-),女,湖南省娄底市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文学院助教,本科(在读研),研究方向:语言教学。
[中图分类号]:H0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7-0-01
前言:
古诗词在我国文学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在简短的古诗词中,往往表现出诗人和词人的智慧以及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古诗词朗读活动不仅是一种教学形式,也是传统文化传承渠道的拓展方式。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应该从自身的角度认识到古诗词朗读的重要性,并能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朗读技巧来完成古诗词朗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一、读准字音
大学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练习古诗词朗读的过程中,应该要求学生用普通话进行朗读,将每个字的音准确发出来,读清句读,并根据古诗词的内涵准确把握语气和语调。这样才能使学生能从技巧性的方面掌握基本的朗读方法。一旦学生能将读准古诗词中的每一个字音,就能给人一种比较流利的感觉。例如,教师带领学生朗读《离骚》这首诗歌时,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朗读难度,主要是因为在这首诗歌中包含较多的生僻字,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些生僻字的读音,就无法将其完整的朗读出来。其中的一些字词已经很难在日常的学习中接触到。另外,作者屈原在诗歌中加入了较多的楚地方言,这也是学生比较难理解的一个地方。所以,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要想将其朗读通顺并不容易。在学生朗读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查找工具书的方式将其中的生僻字的拼音标注在旁边,并尝试朗读,纠正自己在朗读中存在的错误,再由教师进行领读。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读音, 也能找到句读,并在查找字词的过程中对诗歌大意形成基本的了解。
二、读懂诗意
读懂诗意是古诗词朗读技巧中的第二项。教师可以采用班级学生齐读和单独朗读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在齐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督促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含义,将自己并不能完全理解的字词做上记号,齐读完几遍后,由教师带领学生讨论这些字词。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渐理解古诗词的含义[1]。例如,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到李商隐的《锦瑟》这首古诗时,这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享有盛名。但是从教学的角度来看,这首古诗特别难讲解。在这首古诗中,作者引用了一些典故,比如“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句诗,则出自《庄子》中的典故,主要的意思是庄周在梦中化成蝴蝶,忘了自己是一个人,直到梦醒,已经不知道蝴蝶飞到哪里。诗人主要表达的是佳人锦瑟,打破了诗人的梦,很难再入睡。这句诗既包含美丽的情境,却又虚无缥缈。后半句讲的是一个君主化魂为鸟的故事,带有哀怨的感情,用来比喻锦瑟所表达的怨曲,勾起诗人的愁绪。学生读到这里,已经进入了整首诗的一个高潮。
三、读出意境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朗读,将自己比较喜欢的句子画出来,朗读结束后,谈一谈自己喜欢这句诗的原因。学生在朗读中,教师应该引导其抓住古诗词中的关键字词,感受诗人所描绘出来的意境[2]。例如,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到《登高》这首古诗时,其中的颔联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前两联诗人重点描写秋天的景色,到颈联才突出一个“秋”字。诗人看着木叶落下和奔流的江水,将自己内心的感受融入到 这种悲凉的景色当中。“无边”、“萧萧”等词都能将学生的思绪带入到诗人所描绘的意境当中,感受诗人所表达的光阴易逝,壮志难酬的心情。这首诗有着“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的美誉。正是这首古诗的特点,使学生在朗读中跟随景物的气势磅礴,带入一种悲壮的情感,使其朗读语气和语调更加符合古诗的意境。
四、读出感情
大多数古诗词都是诗人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载体,仔细品读,能感受到丰富的情感。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进去,带着感情来朗读[3]。在这个过程中,更加贴近诗人的精神世界,从而感受透过古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欢乐、悲伤、痛苦等细腻的情感。例如,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到《蜀道难》这首古诗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一段名家范读的音频,让学生带着自己对古诗内容的理解进行模仿。学生从范读中能感受到名家感情充分、豪放的风格,将学生的情感点燃。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朗读后,说一说自己从朗读中感受到了诗人所表达的什么样的情感?这个过程不仅是学生通过语言将古诗词表达出来的过程,也是学生品读古诗感情的过程。
结论:
综上所述,古诗词朗读是大学古诗词模块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需要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结合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教师可以将教学重心放在古诗词朗读技巧指導方面,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学的诵读兴趣,逐渐将其内化成自身的文学修养。教师可以从读准字音、读懂诗意、读出意境以及读出感情这几个方面向学生传授古诗词朗读技巧。通过本文对古诗词朗读中的技巧展开的一系列分析,希望能为提高大学古诗词朗读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笋.让兴趣成为古诗词阅读的主旋律[J].语文教学通讯,2019(15):52-54.
[2]杨云妹.探索多种渠道,激发学生古诗词学习的兴趣[J].华夏教师,2018(12):29-30.
[3]陈媛.感悟古诗词之“三美”,提高鉴赏能力[J].小学教学参考,201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