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实现人民生活高质量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
2019-11-14张爱民
张爱民
摘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把实现人民生活高质量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人民生活高质量应体现在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社会生活各层面。作者以江苏盐城为研究视角,针对该市存在的民生“短板”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实现人民生活高质量的路径建议,如改善创业就业环境、提高工资性收入、打造高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为人民生活全面提质提出了可供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实现;人民生活高质量;最终目标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10-0020-03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当前我国已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根本目的是让百姓过上高质量的生活。江苏省强调把“人民生活高质量”放在中心地位,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更好地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其实就表明了我们实现高质量发展最终是为了人民有高质量生活这个最终目标。
一、人民生活高质量的基本内涵
生活质量的高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表现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人们生活的状态和感受,它由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所决定,体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高质量的生活代表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向往,不仅对物质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具体来说,当前高质量生活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更丰裕的物质生活。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基本的衣食住行,对物质消费有了更高的需求,对物质产品不仅要求品种丰富,更要品质上乘。物质供给除了要满足人们对健康、舒适、时尚等大众需求,更要适应人们注重科技含量、文化内涵、个性特色、环保理念的消费趋势。
更民主的政治生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经济生活质量的日益提升也意味着人民对民主政治有了更高的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就要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政治权利的实现,通过制度体系加强人民群众政治参与,决策充分体现人民意志,维护每一公民的合法权益,要构建完善的民主监督公权力的体制机制,让人民民主政治生活获得感越来越强烈。
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随着物质生活发展到较高阶段,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越来越高,逐步向便利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文化消费需求过渡。精神文化消费的层次在不断提升,人们不再满足于量的供给,更注重质的提升。为了满足各层次精神文化消费的更高需求,必须进行精神文化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丰富优质的精神产品,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在教育、科学、文化等方面的需求。
更具保障的社会生活。社会事业的发展程度决定了人民群众生活上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一直是党和政府努力建設的目标,当前人民群众对社会生活有了更高期待。要从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入手,加强教育事业、科技事业、文化事业、医疗卫生、体育事业、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各方面建设,使人民群众生活高质、便捷、舒适,各方面都有可靠的社会保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时要构建良好的社会治理格局,推进社会公平正义。
更为优良的生态环境。在过去的经济发展中,我们付出了很大的生态成本,但这种不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已得到根本扭转,我们已充分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高质量生活的基本条件。当前我们要坚决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作为新时代重要的奋斗目标,加快绿色转型,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生态保护力度,让人民群众生活在“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国度之中。
二、盐城人民生活存在的主要质量“短板”
(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总体还不高
2018年,盐城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 488元,总量虽位居苏北第一,但在全省中位列第九,盐城居民收入水平总体还不高,与全省居民平均收入尚有8 608元的差距,且市内不同县区间收入差距比较大,还存在不少低收入人口、经济薄弱村,脱贫攻坚任务比较繁重。
(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有待全面加强
当前盐城基本公共服务主要存在以下一些“短板”:一是公共服务供给在内容、范围和标准上城乡与区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二是在医疗、教育、住房、生态环境等多领域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三是对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流动人口在劳动就业、教育培训、医疗和养老保障等方面和有户籍的当地居民存在较大差距;四是在政府管理方式上,重服务投入轻服务结果,重服务管理轻服务监督。比如教育,盐城的家长历来重视子女教育,现在“有学上”已不成问题,但是从幼儿园到大学“上好学”的矛盾越来越明显,类似的情况在医疗、就业、住房保障等领域都很突出,公共服务须在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和提升。
三、实现人民生活高质量的路径建议
在江苏省全力推进人民生活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盐城市应根据市情精心谋划,通过涵养富源、抓住重点、补齐短板等多种举措,让人民生活质量获得快速提升。
(一)改善创业就业环境,激活富民之源
盐城近几年创业环境有了很大改善,着力完善“不见面审批”服务模式,实现国家级开发区“2330”、省级开发区“3550”,新登记私营企业数增幅都在20%左右,极大地增强了全市经济发展活力。当前要推动市县镇村四级创业载体加快建设,重点聚焦“返乡草根、高校学生、高端人才”等不同创客群体,推动“创业经济”蓬勃发展。盐城还应制定并实施大力度的促进就业政策,建立就业保障平台,让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村转移人口、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等都有就业机会,获得更加稳定的收入。
(二)找准收入构成中的短板,提高工资性收入
在居民收入的构成中,工资性收入是盐城最明显的短板。2018年全省工资性收入人均为21 948元,而盐城仅为15 385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近30个百分点,也比苏中地区的南通、扬州、泰州三市分别落后28%、24%、28%。应该从两个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要高标准执行国家的相关工资福利标准。工资政策制定部门要高起点执行国家的各项调资政策,行政事业人员工资要实现同城同标准,其他调资政策也要注意就高不就低,做到将部分地区最低工资执行标准由三类地区调整为二类地区;房补、出差补贴等国家政策范围内的津补贴发放标准要就高不就低;提高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控高线。
第二,要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地区差距。盐城区县间地域差距较大,农民收入区域间不平衡表现明显,对于拥有328万农村人口的盐城市来说,实现农民增收意义重大。首先要拓宽增收渠道。在促进农作物丰产丰收的基础上,瞄准产业富民这个主攻方向,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精心发展乡村旅游业。其次要坚持将扶持政策落实到位。督促各项扶持政策落实到位,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努力打造优良平台,激活创业富民的最大潜能。最后要深化农村土地改革。深化以“三权分置”为重点的农村土地改革,加快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最大红利。
(三)打造高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1.办好基层公共教育
发展优质普惠学前教育。结合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加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民办幼儿园,原则上800户以上的居住小区设置托儿所,可与相邻小区共建共享。
推进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加大教师交流力度、改善薄弱学校条件、加快新校建设步伐、合理划分城市小学施教区,着力解决“大班额”和“大校额”问题,促进小学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围绕“健康盐城”建设,加快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15分钟健康服务圈”,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大基层医技人才招引力度,大幅提高基层医技人员的从业环境和待遇水平,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和农村流动。提升乡镇(社区)卫生院服务能力,乡镇卫生院要限时达到省示范建设标准,建成一定比例的省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3.普及文化体育设施
推动文体载体建设。建立健全基层综合性文化体育服务中心标准体系,确保设施与设备、项目与内容、人员与经费等全面达到要求。乡镇(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体育健身设施提档升级,支持有条件的建制村挖掘当地特色文化,建设“多能合一”的农村文化礼堂。着力构建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
4.加强社会服务保障
统筹规划养老服务业发展,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融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实施一批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优先满足老年人的日常居家生活基本服务需求,重点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助餐助浴、助急助安、康复护理、休闲娱乐等服务。统筹推进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发展,不断满足广大农村老年人尤其是经济困难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5.保障困难群众住房
全面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对城镇低保、特困、低收入无房家庭及时提供基本住房保障、托底保障,实现符合条件对象“应保尽保”。不断降低住房保障门槛,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
实施农村康居工程建设。在全面完成农村危险房屋改造任务的基础上,组织排查整改、完善提升和考核验收,建成一批美丽乡村和康居乡村,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6.提档升级公共交通
优先发展城乡公交。市区公交将进一步提升城市公交服务能力,报废更新老旧车辆,调整优化公交线路,合理设置公交站点,方便群众换乘出行。改造提升村镇道路,继续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建设以单车道通村公路改造为双车道四级公路为重点,同步实施危桥改造,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化。
7.健全市政公用体系
提升自来水供应水平。盐城2018年已成功实施完成了“新水源地引水工程”,根本上保证了盐城市民的饮用水安全。现在要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立起“从源头到龙头”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体制,基本实现自来水通村达户、供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优先保障民用燃气供应。原则上,未设置液化石油气储罐场和管道燃气未通达的乡镇设置1座换气站。有条件的地方优化燃气管道布局,提升城镇燃气气化率,争取到2020年达100%,形成以天然气为主、液化石油气为补充的能源保障体系。
加快建设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能力,优化城镇污水处理厂布局,鼓励共用开发园区污水处理设备,乡镇就近接入污水处理设施,满足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的需要。
统筹处理城乡生活垃圾。完善“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縣集中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收集处理体系,在每个建制村配置垃圾桶、收集点和清运车,高标准实现生活垃圾跨区域无害化统筹处理。
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扫除信号盲点,达到城乡信号全覆盖。推进“宽带盐城、光网城市”工程,加大老旧住宅和楼宇光纤改造力度,提升网络接入速率,实现光纤入户城乡全覆盖。
8.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实施大气、水、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综合治理,进一步提升环境监管与应急能力,创造良好生态环境,努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盐城。
大力推进河道整治工程。开展河道生态治理行动,全面推行“河长制”,做好河道长效管护工作,实现城市建成区内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水质有效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提升绿化品质标准。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和实际需要,打造“秀美城市和田园乡村”,将城市与乡村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衔接起来,构筑多层次、网络化的市域生态绿地体系。
9.织密便民服务网点
织密和优化便民商业网点布局,满足市民小额购物、维修等生活便利需要。有条件的居住区域,统筹规划布局银行网点、零售药店、家政服务中心等在内的便捷生活服务圈。鼓励大型日用消费品流通企业、大型超市连锁企业、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到建制村和自然村布点,鼓励便民服务超市提供快递站点功能服务。合理布局标准化菜市场。统筹考虑居住人口服务半径、消费需求等因素配建标准化菜市场,鼓励大型连锁超市企业、农产品流通企业等承办标准化菜市场。
10.优化提升政务服务
按照构建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便民服务体系的总要求,全面优化镇村政务资源,推进政务服务网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拓展镇村便民服务中心(站)的服务内容,逐步推广人民群众就近申报、网上办理、快递送达的办事模式,实现群众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参考文献:
[1]侯学元.科学把握社会主要矛盾 努力促进人民生活高质量[J].群众,2018(5).
[2]2018年居民收入支出[EB/OL].江苏省统计局网站,(2019-01-30)[2019-06-02].http://tj.jiangsu.gov.cn/art/2019/1/30/art_64642_8107017.html.
[3]林坚.以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生活品质[J].国家治理,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