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医护理路径的应用研究

2019-11-14简香英

光明中医 2019年19期
关键词:四肢住院护理人员

简香英

四肢骨折属于临床中常见骨折类型,随着我国机械制造业、交通业等事业的迅速发展,近几年来四肢骨折患病人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给患者造成严重生理以及心理上负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目前,常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四肢骨折,由于患者及其家属对于该项疾病缺乏足够了解,且疾病往往伴随剧烈疼痛,治疗期间患者难免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依从性降低,影响手术治疗效果[2]。因此,在四肢骨折治疗期间,为患者提供妥善合理护理方案是十分必要的。本院主要探讨四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医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四肢骨折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9例,男28例,女21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7.06±10.24)岁;其中上肢骨折31例,下肢骨折18例。观察组49例,男26例,女23例;年龄19~74岁,平均年龄(47.23±9.85)岁;其中上肢骨折29例,下肢骨折20例。组间数据经统计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于患者疑问耐心解答,给予康复训练指导、生活指导等干预措施。观察组实施中医护理路径护理,具体为:1)由主治医生、护士长、主管护师以及护理人员共同组成护理路径研究小组。定期组织小组成员参加培训会或讲座,培训内容包括临床护理路径理念、实施步骤以及实施意义等专业性知识。结合科室实际情况以及平时工作中存在问题制定中医护理临床路径规范,涉及整个护理流程,做好排序工作,并制定统一观察表格。严格要求各护理人员遵循护理流程开展工作,按照路径设定内容给予患者护理干预。2)路径实施。①在患者入院后,由护理人员带领患者熟悉医院以及科室周围环境,向患者介绍分管医生以及责任护士,指导患者完成各项常规检查与化验。②与患者保持有效沟通,向患者讲解四肢骨折治疗方法、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以及预期效果、平时预防措施等相关健康知识,加深患者对于疾病治疗的正确认知。在与患者沟通中,了解患者心理情绪变化情况,针对性予以心理疏导,保持患者情绪稳定,例举以往治疗效果良好案例,树立患者治愈信心。③在正式开始治疗前,护理人员首先对患者实际骨折程度进行评估,为患者提供耳穴压豆、穴位按摩等中医护理,保证手术顺利进行。④术中加强情志干预,通过眼神、表情、肢体动作等方式给予患者情感支持,转移患者注意力。⑤术后在患者身体承受情况下,尽早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由被动运动逐渐向主动训练过渡,循序渐进,期间注意观察患处恢复情况,避免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1)2组患者住院指标。包括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其中住院时间为从住院第1天至出院日;住院费用为住院期间除餐费以外所有住院费用。2)2组患者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FACT)对本研究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该量表涉及生理健康(1~5分)、情绪稳定(1~5分)、功能健全(1~5分)、社会健康(1~5分)、附加注意事项(1~5分)5个维度,总计39条项目,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3)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患者满意度,分值0~100分,其中90分及以上,视为非常满意;80~89分为满意,低于80分为不满意。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2组患者住院指标对比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住院指标对比 (例,

2.2 2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79.59%)(P<0.05)。见表3。

表2 2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例,x±s)

表3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例,%)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四肢骨折由于外力作用发生折断,导致经脉断裂、气血瘀滞、脉络阻滞,患者临床表现为疼痛、肿胀以及肢体功能障碍等,限制患者日常活动,对其正常生活与工作均造成了严重影响[3]。因此,在给予患者手术治疗基础上,应配合相应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4]。中医护理临床路径作为近几年来在医疗结构中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涉及人性化护理理念、循证护理理念与护理程序运用理念等,具有科学性、高效性、规范性标准等工作特点,提倡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将情志、饮食、中医操作技术等护理干预相融合,充分发挥中医护理优势。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住院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实施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及其家庭经济负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中医护理路径模式自患者入院后即开展相关护理,首先要求各护理人员依据以往工作经验以及患者实际骨折病情制定护理工作规划方案,统一规范各项操作技术,各护理人员依照路径表完成各个岗位任务,保障护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减少临床工作盲目性,全方位满足患者及其家属需求[5]。术前给予患者健康宣教,消除患者心中不必要的顾虑,以患者病因病机为切入点,实施中医穴位按摩,减轻患者疼痛感,提高患者舒适度以及依从性,辅助四肢骨折治疗工作进行。术中做好情志调节工作,可在室内播放患者喜欢的轻音乐,分散患者注意力。术后尽早指导患者进行适量康复运动,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恢复正常[6];配合辨证饮食护理,为患者提供足够养分支持,提高康复进程。同时中医护理临床路径还强调各护理措施相互协同配合,可显著提升护理综合效果,尽最大可能降低各种护理风险的发生。期间护理人员均需保持亲切态度、和蔼语气,耐心解答患者心中疑问,适时提供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有助于拉近护患距离,使患者体会到护理人员工作的认真与负责,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88%,对照组为79.59%,组间差异显著(P<0.05)。说明实施中医护理路径可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四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中医护理路径,可促进患者康复进程,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四肢住院护理人员
妈妈住院了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