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频次电针治疗腹型肥胖的疗效观察

2019-11-14王玉琳刘金盛杨添淞李超然马帅李俊辰王更宏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腹型腰围中医药大学

王玉琳, 刘金盛, 杨添淞, 李超然, 马帅, 李俊辰, 王更宏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腹型肥胖是指腹部或腹腔内脏部积聚的脂肪过多,故又称中心性肥胖、向心性肥胖或内脏型肥胖。临床中腹型肥胖患者常呈腰粗臀窄、四肢相对较细的体态,与整体肥胖相比,腹型肥胖的危害更大。它是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主要诱因,亦会增加高血压、2型糖尿病、冠心病及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病风险[1]。因此,预防控制腹型肥胖的发生是重中之重。本研究以频次为变量,探讨不同频次电针对腹型肥胖疗效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0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南院针灸科门诊收治的60例腹型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审议通过。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2],其中对腹型肥胖者的腰围规定为:男性≥85 cm,女性≥80 cm。

1.2.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3],分为脾肾两虚型、脾虚湿阻型、胃热湿阻型、阴虚内热型。

1.3 纳入标准 ①年龄20~65岁;②男性腰围≥85 cm,女性≥80 cm;③自愿参加本研究,能配合医生的治疗及测量数据的收集;④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4 排除标准 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因其他原因导致的继发性肥胖或正在采用其他方法的减肥者,如药物或手术等;③患有精神类疾病或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者;④肝肾功能损害严重的患者;⑤不能按规定疗程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常规处理

1.5.1.1 选穴 主穴:中脘、天枢、带脉、关元、气海、水道、水分、足三里、三阴交、丰隆。配穴:脾肾两虚型加太白、肾俞;脾虚湿阻型加商丘、地机;胃热湿阻型加内庭、大都;阴虚内热型加太溪、涌泉。

1.5.1.2 操作 穴位常规皮肤消毒,用0.30mm×50mm的华佗牌毫针直刺,根据皮下脂肪的厚度来调整进针的深度。捻转得气后,连接长城牌KWD-8081型电针仪,同侧天枢、带脉一组,中脘、水分一组,气海、关元一组,双侧水道一组,采用频率为2/15Hz的疏密波,每次留针时间为30min。

1.5.1.3 健康宣教 对患者均进行健康宣教,包括规律进餐、清淡饮食、不要熬夜、戒烟限酒及每周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等。

1.5.2 观察组与对照组处理2组的穴位和针刺手法相同,均按常规处理治疗。2组治疗频次不同,观察组每周治疗3次,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每周治疗2次,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后测量2组患者腰围(WC)、臀围(HC)、腰臀比(WHR)、腰围身高比(WHtR)、体质量(BW)、体质量指数(BMI)。测量腰围时,嘱患者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将卷尺置于肚脐水平处,在呼气结束时进行测量;测量臀围时,于臀围的周长最大处用卷尺进行测量。

1.7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3]制定。临床痊愈:男性腰围<85 cm、女性腰围<80 cm或者体质量达到标准水平。显效:腰围减少>8 cm,体质量下降>5 kg。有效:腰围减少3~8 cm,体质量下降2~5 kg。无效:腰围减少<3 cm,体质量下降<2 kg。

1.8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7例,女23例;平均年龄(35.2±7.4)岁。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5例,女25例;平均年龄(33.4±7.2)岁。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2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

2.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表1结果显示:观察组愈显率为66.67%,对照组为26.6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Table 1 Com parison of the clinic curative effect in the two groups n(p/%)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肥胖指标比较 表2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患者WC、HC、WHR、WHtR、BW、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肥胖指标均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对BMl、WC、WHR和WHtR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WC、HC、WHR、WHtR、BW、BMI比较Table 2 Com parison of the levels of WC,HC,WHR,WHtR,BW and BMI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①P<0.01,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30 30 30 3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BW(m/kg)81.25±4.85 74.89±4.32①80.82±4.59 75.71±4.21①BMI[ρ/(kg·m-2)]27.53±1.61 24.78±1.77①②26.92±1.71 25.83±1.52①WC(l/cm)96.42±3.61 83.92±3.79①②94.01±3.32 86.82±3.39①HC(l/cm)109.46±2.98 104.32±2.92①108.68±2.93 105.11±2.91①WHR(I)0.92±0.04 0.88±0.05①②0.94±0.06 0.91±0.06①WHtR(I)0.60±0.05 0.54±0.05①②0.61±0.05 0.56±0.05①

3 讨论

肥胖在中医古籍中就有记载,《黄帝内经》将其分为“脂人”“膏人”“肉人”。“膏人”的主要特点是腰粗臀窄,四肢相对较细,脂肪主要沉积于腹部,局部皮肤纵缓,肌肤质地绵软,类似现代医学中的腹型肥胖[4]。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缺乏运动,继则导致脾失健运,水谷精微的输布受到影响,则痰湿壅滞,瘀而不畅,脂质沉积,是形成腹型肥胖的主要原因[5-8]。本研究依据脏腑经络辨证和“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通过选取有“阴脉之海”之称的任脉及人体“后天之本”的脾、胃两经等相关腧穴,加以辨证配穴。方中带脉能约束诸经,通调经气;水道、水分能通调水道;大肠之募穴天枢,可通利肠胃;足三里、三阴交可补益助运化滞;中脘、丰隆利湿化痰消脂;关元、气海可补气化浊。上述诸穴共奏祛湿化痰、降浊化脂之功效。

在临床中,针灸治疗肥胖疗效显著,已经得到广大学者们的认可[9,10]。采用频率为2/15Hz的疏密波电针,疏波与密波交替的时间各约1.5 s,能够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避免因单一波形而造成的“针刺耐受”现象。随着疏波与密波的交替变换,腹部肌肉有节律的收缩,亢进的食欲减弱,同时减少体内消化液分泌,抑制小肠对精微物质的吸收,亦能加速体内废物的代谢,从而减少腹部脂肪和内脏脂肪的堆积[11,12]。本研究以频次为变量,研究电针不同频次对腹型肥胖疗效的影响。在临床中,许多患者由于工作等原因,很难做到每日来治疗,因此,每日1次这个治疗方案实施的可行性较低;而每周3次与每周2次的治疗频次,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腹型肥胖患者无论采用每周3次还是每周2次的电针治疗均有效,而在改善肥胖的主要指标上,每周3次组优于每周2次组。这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好的选择,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少,并未实现随访及远期疗效评价,还需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提高完善。

猜你喜欢

腹型腰围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针灸联合疗法治疗腹型肥胖效果的Meta分析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腰围增加1厘米相当于老了1岁
选腰围 试戴半小时
针灸治疗腹型肥胖的临床研究进展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腰痛病人如何使用腰围
腰痛病人如何使用腰围
腹型肥胖或可增加HFpEF患者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