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度: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路径

2019-11-14张德杰孙科强

商周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平度平度市农产品

张德杰 孙科强

为期两个月的葡萄节已为平度吸引游客80多万人次,旅游增收近1亿元

作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和农业大市,平度是青岛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主阵地。

时下,享有“中国葡萄之乡”美誉的山东省平度市大泽山镇,为期两个月的葡萄节正如火如荼。3.5万亩新鲜饱满的葡萄,300余个风味各不同的品种,从9月1日节庆开幕到10月中旬已吸引游客80多万人次,旅游增收近1亿元。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作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和农业大市,平度于去年入选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同时也是青岛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主阵地。

乡村振兴的“平度示范”

10月18日,以“推动农村产业融合 夯实振兴产业基础”为主题的“全国乡村振兴高层论坛”在平度市开幕。论坛设两个分论坛,围绕“农村产业融合——品牌引领的力量”和“面向未来——新时代三产融合新路径”展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把平度市列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调研基地,并授予平度“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调研基地”标牌,现场发布了《平度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评估报告》,对平度市农村产业融合进展进行了全面评估和分析。

“农业产业的出路在现代农业、在产业融合,必须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平度市相关负责人表示。

平度市将乡村振兴战略融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组织振兴为引领,坚持以产业融合促进农业现代化、以城乡融合促进新型城镇化,推动乡村振兴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平度示范”。

地处胶东半岛的平度,总面积3176平方公里,多样的地貌孕育出以大泽山葡萄、马家沟芹菜、蟠桃大姜、旧店苹果为代表的19种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是全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最多、最集中的县级市,地域保护面积达到150多万亩。此外,还拥有“三标一品”农产品总数达152个,占青岛市“三品一标”认证总数的40%。

依托地域优势,平度农产种植玩起了“高科技”。梨树“手搭手”,“眼睛”管千亩,李园街道万汇农业园种植750亩梨树共10万余棵,通过引进的以色列水肥滴灌系统和国内顶级智慧自动控制系统,只需两个人操作就能完成日常管护,通过探索实施梨树“连体栽培技术”,不仅实现生产标准化和全程机械化,果品品质也更加稳定,价格也比普通梨每公斤提高一元左右。其梨树种植成本相应减少20%,每亩投入节省2000元左右。目前,标准化生产技术已在周边推广面积近500亩,带动了百余户农民增收致富。

品牌引领的力量

平度充分发挥地标产品的品牌效应,马家沟芹菜产业园几年间带动芹菜种植面积增长60倍,达到6000多亩,带动农户3000多户;大黄埠西瓜合作社,对20多家分散合作社实行整体管理,最大限度发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生产效益,合作联社共种植西瓜5万多亩,年实现经济效益4亿元,比分散经营增加效益15%;平度大花生与何家店花生批发市场实现了有效对接,发挥了何家店批发市场国内最大花生交易市场的优势,年交易额达15亿元。

以名品带动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目前,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带动效应正在加速释放,年产值达上百亿元。

马家沟芹菜酒、蟠桃大姜汁、旧店苹果果脯、葡萄冰酒......产自平度本地的上百种地标产品及其加工品,直供京东平度国家地标产品展销馆。“酒类、果汁、果脯,这些普通商品,一旦加上地标产品的标签就身份大不同,是名副其实的‘特产’。”展销馆总经理张军芳说,平度馆作为京东全国首家地标展销馆,运营一年来,地标农产线上线下销售收入累计逾300万元。

产业振兴关键要靠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平度以“农业现代化发展突破”为当前的四场硬仗之一,狠抓重大项目落地,依托农产品原产地优势,着力引进国内外食品饮料、农产品加工、养殖等龙头企业,积极培育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并聚焦农产品深加工和出口这一重要一环,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双料“国字号”头衔的青岛天祥食品集团产业园内,一箱箱出口韩国的辣椒制品正装车待出口。“我们企业年产花生油10余万吨,国家标准粮食储备库可储存粮食7万吨,去年全年进出口额6000余万美元。”公司总经理于强告诉记者。该企业年加工转化农产品30余万吨,带动30万户农户致富,扩展农产品种植面积50万亩。今年,仅农产品收购季就带动起1000余辆“夫妻车”,几个月时间车均收入3万余元。

截至目前,平度已培育青岛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2家,数量占青岛市的27%。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82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达到19家,农产品加工业年产值位列全国同类县市前列,出口产品遍及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额约7亿美元,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0%。

人才支撑产业振兴

“人才兴,事业方兴。”如何以人才支撑推动产业振兴?

平度市坚持既引进高端人才引领创新发展,又培育本土人才蓄积内生力量。先后引进了镇级“院士工作站”、农业大学,启动“雁归工程”、出台人才新政12条,又注重培育本土农业职专和“庄户学院”。

在蓼兰镇引进建立的镇级“院士工作站”,凝聚全国农业高端科研人才,先后建立良种繁育基地20万亩,繁育推广良种18个,其中4个品种还开启航天育种模式。在南村镇引进了容纳学生1万人的青岛农业大学分校,为提高当地农业科技技术提供“智囊”。平度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作为一所农业职业学校,今年9月份从北京捧回了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奖杯,实现了山东省中职学校、全国中职学校“零”的突破。学校还借鉴德国“双元制”办学模式,经过引进借鉴、迁移推广、拓展创新,先后培养农业人才1.8万人,培育专业合作社主持人近2000人。而作为村一级的仁兆镇沙北头村“庄户学院”,结合当地种植结构,让“土专家”、“田秀才”现身说法,老百姓听得高兴、听得明白,现已培训农民4000多人次。

猜你喜欢

平度平度市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山东省平度市农村黑臭水体DOM三维荧光光谱的平行因子分析
平度马兰油桃美名扬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胶西北平度市上庄地区金矿床特征及成矿规律
发现平度之美
平度市环保局铁拳治污 严守“8小时”之外执法
管线钢试样不平度对规定总伸长应力(Rt0.5)的影响